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麦415”小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11,(32):31-32
<正>中麦13审定编号京审麦2011003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中麦9号/中麦16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  相似文献   

3.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品种比较试验,鉴定新审定冬小麦品种在本地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参试冬小麦品种有良星99号、中麦175、新冬22号、邯郸5316(对照)、邯00-7086、豫麦207、豫麦198。邯郸5316、新冬22号、邯00-7086为我市推广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业科学》2004,(6):84-84
金博士1号(新麦3306)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省超高产冬水组区试中连续2年第一,高产达10932kg/hm^2。2003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中麦9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中麦415/京垦49//中麦415。具有高产、抗病、中早熟、落黄好,籽粒较大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国家区域试验中,产量于对照品种中麦175,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众麦1号是以漯麦4号作母本,西北矮秆选系(97—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9。众麦1号稳产高产、抗病抗倒,连续6年被河南省农业厅列人良种补贴推荐品种。在商丘市的种植面积连年扩大。2010年已达170万亩,成为第二大主导品种。2011年柘城县小麦在遭受严重冬...  相似文献   

7.
豫麦70—36是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国审小麦品种豫麦70号(内乡188)进行改良后选育的半冬偏春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河南金丹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经营。豫麦70—36多抗、广适,优质高产,一般亩产600kg左右,高产地块突破750kg,将成为我省新一代的当家品种。豫麦70—36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农大211冬小麦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选育,200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批。引种编号为:津准引麦2007001。农大211列入天津市冬小麦良种补贴推介品种,在天津市有较大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静麦1号选育单位 静宁县种子公司审定情况 2004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品种审定编号 甘审麦2004001 品种来源1996年从清水农校引进的84-212分离群体中系统选育而成。原代号:静冬9723。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半披,株型半松散。株高110-120 厘米。穗长7克,穗长方形,顶芒,颖壳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津审麦2013001。品种特征特性:冬性品种,生育期251d,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69cm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穗粒数27粒,千粒重39.2g,容重776g/L。2013年田间抗寒鉴定,冻害级别5级,死茎率0.3%。高感白粉病,高感  相似文献   

11.
驻麦6号是驻马店市农科所用矮败小麦×84-14→选择优良单株×85-33→选择优良单株×汴8539-2→选择优良单株,经多年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04~2006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试,2006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10)。  相似文献   

12.
淮麦24(淮核03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6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2006~2007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703。淮麦24于2007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得公告,公告号为:CNA003912E。1育种设计为选育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我们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在全国广泛征集优良冬春性小麦材料为父本,在淮安开展较大规模冬春轮回选择育种。育种设计…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2012,(29):29-30
正小麦品种京审麦2012001中麦14审定编号京审麦2012001品种名称中麦14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中麦18/济宁13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及分蘖成穗率中等。区试平均株高76.2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平均667米2穗数32.89万穗、穗粒数28.6粒、千粒重36.8克。经延庆县抗寒性鉴定,抗寒级别  相似文献   

14.
川麦32     
1 品种简介。川麦32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高产及具不同条锈病抗源的优良小麦种质,采用冬春杂交模式和穿梭育种等技术育成的抗病、高产、广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河南审定的122个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审定小麦品种的亲本系统为阿夫,丰产3号,抗辉红,St 2422/464,高加索,内乡5号,山前麦,碧蚂1号和玛拉,共涉及到66个审定品种,占94.29%,亲缘系数总和为32.24,占46.06%.这9个亲本在16个主要推广品种中的亲缘系数总和为7.89,占49.31%.2000年之后审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是利用中早期审定的品种作为亲本选育成的,共涉及到43个品种,占82.69%,亲缘系数总和为29.08,占55.92%,主要推广品种豫麦21号,豫麦2号,豫麦13号,豫麦25号和豫麦18号成为骨干亲本.豫麦2号在1990年以后审定品种的亲缘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共涉及到43个品种,成为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新麦9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麦9号(新乡9023)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系.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1999年通过河南省超高产冬水组区试,并在省生产示范中表现优异,产量居首.  相似文献   

17.
津引159是近年天津市冬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2012年继续列入天津市冬小麦良种补贴推介品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引进后于2000年后进入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8次会议审定,审定编  相似文献   

18.
冀84-5418系河北省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988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在江苏淮北麦区已试种3年,比当地主体品种显著增产,成为本地区近几年来筛选的主体品种中较为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的春化表现,以应对秋冬气候变暖,依品种春化特性科学确定始播期,从秋种源头上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选择了19个小麦主推品种,以春麦辽春18为CK,采用干种子田间春季分期播种和室内人工春化晚春田间定植2种方法,研究了19个主推品种的春化弱强和排序,并对其春化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按春化从弱到强依次排序为辽春18→济麦20→济宁16→潍麦8→济麦22→良星99→济南17→邯6172→烟5286→山农664→济麦19→烟农24→济宁12→烟农15→泰山23、淄麦12→临麦2和泰山9818→济麦21→烟农19。烟农19和济麦21为冬型,其余17个冬麦品种均为半冬型。半冬型品种占绝大多数,冬型品种很少。在半冬型品种中,排序越在前,春化越弱;排序越在后,春化越强。  相似文献   

20.
对陕西5个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系),采用模糊聚类法将供试小麦品种分成: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弱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偏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偏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弱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强冬性品种生态亚型等7个生态亚型.陕北麦区主要种植强冬性和冬性品种生态亚型;陕南麦区主要种植春性和弱春性品种生态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