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夏开来 《水产养殖》2006,27(6):16-16
滁州市水库众多,其中大中型水库达48座,占安徽省的50%,并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开展大规模水库网箱斑点叉尾鮰养殖,滁州市渔业主管部门2004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养殖。为解决斑点叉尾鮰苗种本地化的问题,我站进行了斑点叉尾鮰池塘苗种培育示范养殖试验。1养殖方法1.1池塘条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是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它具有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易捕捞、肉味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优养殖品种。我们于2003~2006年对斑点叉尾鮰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共培育5~8cm鱼苗199.52万尾,平均成活率达92.8%,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积累了比较成熟的苗种培育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又称沟鲶,原产北美,自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已在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养殖。该鱼品质优良,养殖效益高,近几年苗种生产常供不应求。斑点叉尾鮰的繁殖技术并不十分复杂,但在某些生产环节中倘有疏忽,会直接影响繁殖出苗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一些生产情况,谈谈斑点叉尾鮰繁殖生产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5口面积均为2亩的池塘进行德克萨斯选育品系斑点叉尾鮰夏花至鱼种的培育,放养密度每亩6000尾,饲养111~114d,斑点叉尾鮰平均尾重从0.08g长至43.55g,饲料系数1.31,成活率85.1%,平均亩净收入1721.64元,投资回报率53.9%,显示了良种斑点叉尾鮰苗种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2001年从武汉购进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了三年的养殖试验性研究,在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美洲鲶等,原产于美洲。它具有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易捕捞、肉味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贵养殖品种。我们于2001年5—10月在宋家场水库水产良种场进行了斑点叉尾鮰苗种池塘培育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基地一直从事斑点叉尾鮰的保种选育和苗种培育工作。在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过程中,根据其生长特性和北京地区自然条件,采用在池塘中将鱼苗(水花)直接培育成一龄鱼种的培育方法。笔者对基地多年来鱼苗培育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鮰规模化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赣州市水产研究所于2005~2008年与南昌大学合作实施江西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斑点叉尾鮰规模化育苗关键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成功突破斑点叉尾鮰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四年年均繁育苗种1000万尾以上,现将其关键技术简要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是美国的主要淡水养殖和食用鱼类。1987年我所从湖北省水科所引进全长3厘米的苗种1000尾、经过几年的饲养观察表明、斑点叉尾鮰确实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肉质嫩、刺少、起捕率高等特点。是较好的淡水养殖优良鱼类品种。为了进一步推广养殖、1992—1993年我所从省外又引进数万苗种。  相似文献   

10.
张小立  黄晶柱 《内陆水产》2004,29(12):28-30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3~25度条件下,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的半致死浓度(96TLm)分别为3.846mg/L、4.446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846mg/L、0.4446mg/L。建议在斑点叉尾鮰的养殖生产中要谨慎使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生产整体水平不高,苗种生产量一直上不去,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斑点叉尾鮰苗种年生产量约在1000~2000万尾左右,造成苗种供求矛盾突出,影响了该鱼的推广养殖。笔者几年来通过对斑点叉尾鮰繁殖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并每年生产近100万尾苗种供应各地养殖,出苗率由1990年25%提高到1993年的91%。现将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归纳一下,以供参考。 一、亲鱼培育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在原塘或产卵池放置产卵巢自然受精后收集卵块在孵化器进行人工孵化的方法。亲鱼培育是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的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自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以来,已在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养殖。由于该鱼品质优良,养殖效益高,近几年苗种生产常供不应求。因此,进一步提高斑点叉尾鮰繁殖生产水平和苗种产量,满足推广养殖,显得十分必要。斑点叉尾鮰的繁殖技术并不十分复杂,但在某些生产环节中倘有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2001年从武汉购进斑点又尾鮰苗种,进行了三年的养殖试验性研究,在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鮰具有肉嫩味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近年来市场颇受欢迎的优良鱼类品种。本次试验根据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习性,采取温室模拟砂质底质、严格控制水质和水温、施光合细菌等措施,进行高产养殖。结果表明,6~7cm的斑点叉尾鮰苗种当年养成0.6~0.75kg的成鱼,平均单产5.7kg/m2,此次高产养殖试验为西北地区推广斑点叉尾鮰温室养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规模化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鮰,学名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 ,英文名Channel Catfish,原产于美国,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鮰科,由我国湖北省率先引进并获得驯养、繁殖、养殖成功。斑点叉尾鮰目前已在全国推广,但在规模化繁育方面,普遍存在产卵率低,孵化率低,苗种成活率低等“三低”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鮰是我市外向型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又是2004年省三项工程《斑点叉尾鮰产业化链式开发》项目的实施品种,我所从2003年便开始斑点叉尾鮰夏花的工厂化培育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该试验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名镇 《内陆水产》2007,32(7):18-18
2007年5月18日~19日,建瓯市鱼种场放养品种纯正已性成熟的斑点叉尾鮰亲鱼3000尾,开展规模化苗种繁育生产,计划年生产斑点叉尾鮰苗  相似文献   

18.
马爱林 《内陆水产》2006,31(12):32-32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原产于北美洲,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肉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易捕捞、易垂钓等优点。近年,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在全国越来越得到重视,养殖面积和加工出口量日益增大,从而对苗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缓解市场压力、提高斑点叉尾鮰产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de生殖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点叉尾鮰是近20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初始性成熟年龄较大,繁殖力偏低,制约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造成苗种供应紧张。笔者自1997年以来观察了该鱼的生殖特性,并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累计催产亲鱼1050组,共获苗500多万尾。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顺林 《水利渔业》2004,24(4):45-46
斑点叉尾鮰喜弱光,底层活动,性成熟个体有打洞习性,并由此可引起亲体发病,水体中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死亡。体长4cm前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5cm后逐渐转化为杂食性,性成熟后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介绍了苗种培育、池塘和网箱养殖成鱼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