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鸡脂肪肝综合征又称脂肪肝出血症或脂肝,是由于脂肪代谢障碍,大量脂肪沉积在肝脏引起肝脏脂肪变性而形成。其特征是肝细胞沉积大量脂肪,鸡体肥胖,产蛋减少,个别患病鸡因肝功能障碍或肝破裂而死亡。2002年9月湖北省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诊断2例鸡的脂肪肝综合征病例。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与发病 1.1 发病情况 2002年9月20日,孝感某个体养鸡户养蛋鸡4000只,280日龄,正值产蛋高峰,产蛋率为90%,于一周前开始发病,鸡饮食精神正常,鸡肥胖,但产蛋突然下降,由90%下降到40%不  相似文献   

2.
鸡脂肪肝综合症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常发于产蛋母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本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发病初期并无临床表现,随着脂肪在肝脏中的不断聚集,随后才逐步表现出临床症状,如果未及时发现,会出现大面积死亡。死亡鸡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公鸡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综合征是指脂肪代谢发生障碍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以肝脏积累大量的脂肪、出现肝脏脂肪变性、使肝细胞与血管壁变脆而发生肝出血为主要特征。脂肪肝综合征多发生于产蛋母鸡中,尤其发生在笼养的产蛋高峰期的母鸡中。现将本省海安养鸡专业户的鸡发生本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2003年7月中旬,海安大公镇一养鸡专业户所饲养的一批2500只的罗曼蛋鸡,饲养到达220日龄时,产蛋率达到92%,不久有下降的趋势,之后每天都有2~3只死亡,多发生在夜间。到240日龄时,产蛋率下降到70%以下,20天累计死亡40多只。该养鸡户以为是天气…  相似文献   

4.
丁勇 《畜牧与兽医》2002,34(3):46-46
鸡脂肪肝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鸡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脂肪在肝脏中大量沉积 ,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病症。1 发病概况本县柴镇科技园养殖场安某饲养蛋鸡 5 0 0 0只 ,至 2 60日龄 ,即 2 0 0 1年 4月 18日 ,开始发病 ,并呈急性死亡。用土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菌必治等多种抗生素药物治疗均无效果。病鸡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 ,多数为突然死亡 ,死鸡表现为贫血 ,如头部 ,鸡冠苍白 ,每天死亡 10只左右。产蛋母鸡的产蛋量下降 5 %~ 10 %。2 剖检变化腹腔内有凝血块 ,多数鸡肝脏破裂 ,内部有凝血块 ,肝呈土黄色、质脆、一触即碎…  相似文献   

5.
禽脂肪肝综合征常发于产蛋母鸡,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突然死亡。死亡鸡以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公鸡极少发病。  相似文献   

6.
产蛋鸡脂肪肝又称脂肪肝综合征(FLS)或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FLHS),是产蛋鸡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该病普遍发生于笼养蛋鸡,已成为很多国家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营养良好、体重较大,但产蛋率较低的鸡群。产蛋前期表现为产蛋高峰期上升慢,峰值较低;发病死亡主要集中在高峰期过后。连续不断地零星死亡是本病特征,极易被忽视和误诊。产蛋全期死亡率可达5%,损失较大。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1.1临床症状鸡群在精神状态、采食饮水、粪便等方面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在产蛋初期表现产蛋率上升较慢,高峰期产蛋率较低,很难超过90%;病鸡多为肥胖、体重较大…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由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由于肝脏脂肪过度沉积,以致肝细胞与血管壁变脆而易发生肝脏出血。该病多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笼养鸡的产蛋高峰期。2011年7月,辽宁省朝阳市一蛋种鸡场饲养的14000羽300日龄笼养蛋种鸡,出现产蛋下降、病鸡精神委靡、几天后死亡、每天死亡20羽左右的现象,经现场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剖检 25只死亡的罗曼蛋鸡,并采取心、肝、脾、肺、肾等置于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切片厚度为 4~ 5μ m。 H· E染色,镜检。以研究脂肪肝综合征的病理学特征。 1剖检变化   剖检鸡均为发育良好、突然死亡的产蛋母鸡。羽毛洁净,鸡冠和肉髯大而苍白。剖检可见皮下和腹腔内有大量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淡黄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如泥。有的鸡肝脏破裂,偶见被膜下出血。切面外翻,结构模糊不清。有的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腹腔内可见发育正常的不同阶段的卵子。有的可见多少不等的腹水。有 2~ 3…  相似文献   

9.
鸡脂肪肝综合征多发生于产蛋母鸡,尤以笼养蛋鸡多见。脂肪肝综合征患鸡大多体况良好,且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但饲养场内的公鸡群很少见发病现象。饲养者应了解鸡群发生脂肪肝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饲养场的经济损失。1病因分析鸡群日粮中缺少胆碱、肌醇、VE和VB12等营养素或营养素含量不足,鸡采食后会在肝脏中积存过量的脂肪而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0.
选用300日龄健康海蓝褐蛋鸡9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病理组、防治组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正常日粮(代谢能11.30MJ/kg,粗蛋白质17.00%)、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代谢能12.81MJ/kg,粗蛋白质12.90%)和添加0.3mg/kg生物素的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试验期60d,分别于试验的1,30,60d,每组选取体质量相近的试验蛋鸡6羽,采血制备血清和采集肝脏样品及腹脂,测定血脂含量、肝脂率和腹脂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0,60d,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显著降低,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升高,肝脂肪变性明显。试验30d,与对照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肝脏脂肪变性不明显;与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显著升高,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降低。60d时,与对照组相比,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显著降低,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升高,肝脏呈现一定的脂肪变性;与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显著升高,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降低。结果提示,采用高能低蛋白日粮饲喂蛋鸡可以成功的建立蛋鸡脂肪肝出血征病理模型;在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0.3mg/kg生物素后,可显著影响蛋鸡的脂肪肝出血征蛋鸡脂类代谢,一定程度上对其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1 1月份 ,禹城市几处肉种鸡场陆续发生鸡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 ,而鸡群的精神、采食、粪便均正常 ,经临诊和解剖诊断为疑似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情况发病鸡群为 2 4 3日龄的笼养罗曼肉种鸡 85 0只 ,该鸡群前期很正常 ,1 2 6日龄开始产蛋 ,2 1 0日龄产蛋率达到 90 % ,从 2 4 3日龄产蛋率开始下降 ,到 2 4 8日龄产蛋率降到 78% ,白壳蛋和浅色蛋增多至每天 5 0~ 80枚不等。鸡群精神、采食、粪便均正常 ,只有个别鸡的鸡冠变大、冠髯苍白贫血 ,少数鸡的肛门被稀便污染。养鸡户自认为是产蛋下降综合征 ,用药也无济于事 ,鸡的产蛋率呈继续…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综合症又称脂肝病,是由于鸭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致使大量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一种内科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季和早春。由于此季节天气寒冷,青绿饲料缺乏,鸭群多饲喂单一饲料稻谷,容易使脂肪在体内沉积,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当人为强行追逐和捕捉鸭,或鸭在产蛋时受到惊吓,容易造成肝脏破裂而急性死亡。临床所见病例都是营养良好的产蛋母鸭。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草素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的预防作用。选用500日龄京红1号产蛋鸡1 008只,随机等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代谢能11.10 MJ/kg,粗蛋白质17.68%);Ⅱ~Ⅶ组为试验组,饲喂高能低蛋白质饲粮(代谢能12.87 MJ/kg,粗蛋白质13.84%),并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00、400、600、800、1 000 mg/kg苜草素。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能低蛋白质饲粮组(Ⅱ组)蛋鸡第30天时即可表现出明显的FLHS病理特征,第1~30天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第1~60天趋势更加显著(P0.05);第42天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降低(P0.05)。2)在高能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苜草素均能降低FLHS发生率,提高第1~60天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产蛋量,降低料蛋比;提高第42天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由此可见,高能低蛋白质饲粮能够诱导蛋鸡FLHS,补充苜草素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生于产蛋母鸡的脂肪肝综合征(fatty liver syndrome,FLS)因其可引起产蛋母鸡的高死亡率和严重的产蛋下降而正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管理和营养方面的许多因素的结合被认为是引发本综合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桑元辛庄郑某饲养的2000只170日龄的蛋鸡,正值升蛋期,但增蛋不快。2006年12月12日,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大群鸡有轻度腹泻现象,用治肠毒综合征的药物及一些营养药7天,但不见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鸡脂肪肝综合征是营养障碍、内分泌失调、脂肪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肝细胞中脂肪沉积增多的一种特殊类型肝脏疾病,又称脂肪肝出血综合症。此病多由高能量、低蛋白日粮引起,以肝脏发生脂肪变性为主要病理变化,以个体肥胖、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于蛋鸡的产蛋阶段,特别是笼养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平养的肉用型种鸡也有发生,在饲养管理稍有忽略时便给养殖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此简单地谈一下鸡脂肪肝综合症发生的因果关系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主要发生于笼养蛋鸡、种鸡的一种代谢病.该病对于家禽业会带来相当大的经济危害.发病时鸡冠和肉垂苍白,产蛋低或不产蛋,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肝呈土黄色,大而松脆,肝包膜下常有出血斑或出血凝块.  相似文献   

18.
鸡脂肪肝综合症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汕头市某大型蛋鸡场,一幢饲养 1万多只蛋鸡的蛋鸡舍鸡群于产蛋高峰期突然发病,导致产蛋下降和鸡只死亡,经诊断为脂肪肝综合症。 1临床症状   1999年夏天,某蛋鸡场蛋鸡产蛋率突然下降,并有部分鸡只死亡。经多种抗菌素治疗,不见好转。鸡群食欲减退,鸡只肥胖,行走步态不稳,常伏卧不起,突然死亡。期间产蛋率下降 15%,每天死亡率 0.5%左右。 2剖检病变   死亡鸡肥胖,冠和肉髯苍白,腹腔中有大血凝块,并部分包着肝脏,肝脏肿大破裂,呈黄褐色或深色油腻状,质脆易碎。脾、肾有轻微肿胀,腹腔及内脏周围有大量的脂肪。 3…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atty liver haemorrhagic syndrome,FLHS),是高能低蛋白日粮导致的脂肪代谢障碍,使肝脏脂肪过度沉积所致的肝细胞变性、血管擘变脆而发生的肝脏出血;临床上多发生于蛋鸡,尤其是笼养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炎热季节,其次是肉鸡和鸭,有的  相似文献   

20.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20周龄罗曼商品产蛋鸡饲喂低蛋能比日粮(2770千卡/kg,13.99%)90天,实验复制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每15天测定一次血脂。在发病过程中,血β-、前β-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肝脏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血浆磷脂、丙二醛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饲喂标准日粮后,血浆脂蛋白和生产性能分别在15和30天内恢复,血浆总胆固醇、游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