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海南岛香蕉园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目前尚不清楚,笔者试验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来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砖红壤对各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大小顺序为:B>S>Cu>K>Zn;(2)高粱盆栽试验中养分亏缺程度为:N>Zn>B>Mg>S>K>Mo>Ca>Cu;(3)香蕉盆栽试验中养分亏缺程度为:N>Mg>Zn>K>Ca>S>Mo>B;(4)N是第一限制因子。这充分说明土壤肥力贫瘠,应当加强土壤所缺且香蕉所需的养分的施用,方能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实现香蕉的平衡施肥;同时证明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确实可以很好地用来评价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应用系统研究法研究了广州市番禺南沙点、东涌点和灵山点、高州沙田点、博罗长宁点及四会大沙点这6大典型香蕉主产区蕉园土的养分状况,盆栽试验以巴西香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Brazil)为指示作物。结果表明:(1)蕉园土壤对各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大小顺序分别为:番禺南沙点为K>B>P>Mn>Zn>S>Cu,番禺东涌点为Mn>K>P>S>Zn>B>Cu,番禺灵山点为B>P>K>Zn>S>Cu>Mn,高州沙田点为S>K>P>B>Cu>Mn>Zn,博罗长宁点为B>P>K>S>Cu>Zn>Mn,四会大沙点为B>P>K>S>Cu>Zn>Mn。(2)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分别为:番禺南沙点为N, P ,K,番禺东涌点为N,番禺灵山点为N,高州沙田点为 N,博罗长宁点为 N,P,四会大沙点为 N,P。N是这6大香蕉主产区蕉园土普遍存在的养分第一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蕉园燥红土养分状况及其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海南省香蕉园燥红土的养分状况、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海南省香蕉园燥红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省香蕉园燥红土对各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大小顺序为:B>P>Cu>Zn>S>K;(2)海南省香蕉园香蕉园燥红土缺N、P、K、Cu、Mo、而不缺Fe、Mn、Ca、Mg。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宜春市袁州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确定限制油茶生长的养分因素及最佳施肥技术,以高粱作为指示植物,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该区油茶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宜春袁州区油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裕,P、K、Ca、Mg及硝态氮养分元素含量低下,S元素最为丰富;该土壤对P的吸附固定能力最强,对Mn的吸附最弱;N、P、Ca是该油茶林地的主要限制因子,Fe、Cu、K、Mo是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为实现该油茶林平衡施肥,在施足N、P、Ca肥的同时应配合施用一定量的Fe、Cu、K、Mo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雷竹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提出最佳施肥方案,指导雷竹林平衡施肥。[方法]采用土壤养分测试、吸附试验和温网室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诊断程序,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江西万年丰盛公司雷竹林土壤养分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诊断。[结果]土壤对P和Cu具有较强的吸附固定能力,而对K、Zn和S的吸附固定能力较弱;盆栽试验中雷竹林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a、P、Zn、N、S、Cu;雷竹林土壤中有效Fe、S和B含量普遍丰富,生物盆栽试验中3种供试土壤缺Ca、P、Zn,分别使高粱减产65.4个百分点、34.6个百分点、18.8个百分点。[结论]万年县雷竹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Ca、P、Zn,亏缺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a、P、Zn,而N、B、Cu、S可能为潜在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有效B、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pH值及有效Ca、Mg、Z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很小,有机质及有效N、K、S、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P、Zn、Mn较为缺乏,Ca、Mg、Cu和B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养分缺乏程度为N>Zn>K>P>Mn,缺Fe、缺S土壤较少。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及化学分析,对酸性菜园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酸性菜园土对P,Mn,Cu,Zn吸附曲线呈直线关系,对K的吸附量较大,酸性较强的两种土壤对S的吸附程度在低浓度范围内较大,高浓度范围内较小;对Mn的吸附与S相反。pH较高的两种土壤对S,Mn的吸附有着相关的情况。N是几种土壤的首要养分限制因子,K则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Mn可能成为酸性较小的两种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几种土壤分别对P,Cu,Fe,B,Mo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8.
以‘津春2号'、‘中农5号'、‘新泰密刺'为试材,对大棚黄瓜各生育期养分积累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棚黄瓜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根系中各元素含量N>K>P>Ca>Mg;茎中K>N>Ca>Mg>P;叶中N>K>Ca>Mg>P;果中K>N>Ca>P>Mg。根、茎、叶和果实中养分含量随生育期有所变化,结果后期各器官中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大棚黄瓜全生育期养分吸收量K>N>Ca>Mg>P,幼苗期养分吸收量小,N的吸收比例最高;开花坐果期,养分吸收量增加,P、K的吸收比例提高;盛果期养分吸收达到高峰,K的吸收比例最高。大棚黄瓜养分向果实分配比例随生育期而增加,结果初期以向营养器官分配为主,盛果期兼顾茎叶与果实,结果后期以向果实分配为主。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褐土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及盆栽试验,以玉米为栽种作物,对左权、和顺褐土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左权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Zn,Cu,和顺项目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K。  相似文献   

10.
广东荔枝园土壤供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探讨了茂名高州市、惠州博罗县和广州增城市荔枝园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吸附试验结果表明,荔枝园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大小顺序:高州为P>K>B>S>Mn、Cu、Zn,博罗为Mn>K>P>B>Cu>S、Zn,增城为K>B>S>Zn>P>Mn、Cu。盆栽试验结果显示高州和增城荔枝园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为N和P,博罗荔枝园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为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