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涛 《新农业》2023,(10):28-30
城市公园建设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必须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理生态特性和自身观赏价值设定出因地制宜、科学美观的植物配置方案,实现公园绿化建设中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城市公园建设工作中,使游客得到休憩,城市生态功能修复和城市景观的增强一直是其工作主体内容。为提高烟台市景观公园设计工作中对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科学意识的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2.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3.
许晓倩  陈展川  陈旭  王宁  邓涛 《热带生物学报》2020,11(3):353-360,367
在城市中构建完整的“海绵体”体系,能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水排放压力及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公园是构成城市海绵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城市雨水的调节利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传统理念的城市公园建设仅重视公园的景观体验而忽视公园绿地的调蓄雨水能力。笔者通过对海口城市公园的调查,在分析海口传统城市公园建设中雨水综合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公园海绵化建设的雨水管理策略,为未来城市公园的海绵化建设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景观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海绵设施实现其功能的关键。在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园林植物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青岛市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为例,结合工程实践从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植物种类选择、分区海绵设施植物配置等几方面对海绵项目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山地公园是指拥有高低起伏的地形、丰富的植被,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公园,通常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憩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以太平山公园为例,通过对生态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着重介绍了山地公园景观规划与植物配置,提出山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园的规划,应当以山地资源保护为前提,适度建设最基本、最简单的公园设施,并追求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干扰与分割。在景区分部建设时,合理运用中国园林造园技术,充分挖掘山林景区山体、植被等自然资源,为恢复自然的山体景观提供有效途径。同时,针对山地公园的特点提出了山地公园设计与植物配置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辉  陈海奎 《农技服务》2012,29(9):1028-1030,1054
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植物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菏泽市曹州牡丹园概况,实地调查公园植物景观现状,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基本理论,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空间类型、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曹州牡丹园的植物景观特点,指出了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对改善菏泽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园林绿地质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有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能较差,为此,本文对其透水性进行优化。重构海绵城市设计中的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土壤配比,以及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垂直渗透距离与渗透率;对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实施模式优化,提升海绵城市中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整体叶面积复合指数;推行景观效应、生态效应以及雨水截留量兼顾的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模式;通过铺设树皮碎末、锯末、稻壳、碎木块、碳化木等地表覆盖物实现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优化。为了验证该透水性优化性能,将原有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优化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透水性能优于原有方法,实现了透水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资源及绿地现状,旨在为该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植 物景观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通过对贵港市现有 5 处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资源开 展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制《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名录》,对其园林植物物种资源进 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共有园林植物 334 种,隶属于 103 科 249 属;以豆科、桑科、 棕榈科、百合科、大戟科、天南星科和桃金娘科等 8 科为优势科;生活型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占比为 45.81 ∶ 22.46 ∶ 3.89 ∶ 27.84,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比约为 7 ∶ 3,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之比约为 7 ∶ 3; 以观花和观叶植物为多,分别占 39.22% 和 29.94%;乡土植物 243 种,占 72.7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 0.75。 【结论】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较丰富;以常绿树种为主,呈南亚热带植物景观,四季常青;乡土 植物物种占优,地域特色鲜明;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富有文化主题寓意。针对公园绿地植物应用之不足提出以 下建议:因地制宜应用藤本植物,打造立体绿化景观;丰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科学防控外来入侵植物;加大 市树市花应用力度,彰显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城市受到的污染比较严重,因此,对于城市来说,绿化工作十分重要,作为城市的“绿肺”,城市花园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既可以实现城市绿化效果,又可以帮助城市完成水生态循环,有效节约水资源。以桂溪生态公园为例,探讨雨水花园的景观植物配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以期为该市城市公园以及其他城市绿地立体绿化景观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取样地调查的方法,获取南宁市 15 处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景观样点内的植物种类、生活型等信息,并结合专业文献资料,编制《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名录》,统计和分析其立体绿化植物资源特征。【结果】南宁市城市公园共有立体绿化植物 306 种,隶属于 95 科 193 属;有兰科(Orchidaceae)、豆科(Leguminosae)、百合科(Lili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天南星科(Araceae)等5 种优势科;生活型涵盖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分别有 35 种、46 种、90 种和 135 种;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比约为 1 ∶ 1.2;常绿木本植物与落叶木本植物之比约为 4.75 ∶ 1;观花植物、彩叶植物各占 57.19%和 12.75%;附生植物 90 种,占 29.41%;乡土植物 143 种,占 46.73%。【结论】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丰富,以常绿植物为主;藤本植物物种较多,附生景观独特;植物配置合理,与附属物相协调。针对公园立体绿化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大力应用乡土植物,彰显城市地域特色;丰富彩叶植物种类,增加景观色彩变化;挖掘植物文化内涵,体现景观意境美。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海绵城市视角的生态雨水花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花园是一种重要的绿地系统,具有雨水收集与处理、涵养地下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生态功能,同时兼具构造简单、成本低及景观效果佳等优点,在国内建设海绵城市中广泛应用。以深圳前海前湾片区梦海大道的雨水花园工程应用为例,阐述雨水花园从前期地形塑造、土壤改良与构造原理再到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构建工艺,以期为雨水花园相关技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丹阳市万善公园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应用效果和生态稳定性。结合"城市双修"建设需要,利用城市生态学原理和中国植物文化,增加乡土植物、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种类,扩大边缘植物景观尺度,优化植物群落和生态结构,提出植物配置可行性优化建议,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时代的跨越性进步,人们越来越渴望一个优美的环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日益重要。公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水平与景观效应需加倍重视。长春市南湖公园作为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公园,其绿地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南湖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公园内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展现形式等方面的调查为基础,对其植物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总结了南湖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优缺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科学合理的修改方案,旨在为其他北方城市公园的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指导城市公园建设及改造,以长春公园内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全园初步勘查的基础上,按公园的功能分区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设置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公园内共有植物191种,隶属于62科135属,其中常用种类63种,以落叶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为主。结合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对长春公园植物的应用组成、观赏特征、来源特点、配置模式和景观丰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景观的营造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海绵城市推进建设的试点时期,济南英雄山山体公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城中山特点,成为亟需建设的片区之一。本文运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理念,通过对英雄山山体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针对该类型山体公园进行有效雨水调蓄的设计方法和适合的调蓄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山体径流雨水的目的。设计主要采用的调蓄设施有,山谷拦蓄、渗透塘、渗透沟、下沉式绿地、景观水池、旱溪、截水沟和透水铺装等,通过对这些调蓄设施的优化和改进设计,保证山体公园的自然、生态特性和景观观赏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前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赣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植物景观配置。所以,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对植物景观配置加强认识,并且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植物景观配置,使其科学性及合理性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公园绿化已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效益。长春雕塑公园作为国家的重点公园,其绿地植物景观配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分析了雕塑公园的植物配置现状,介绍了该园植物配置的特色及原则,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以期为公园植物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城市山体公园复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锋 《吉林农业》2011,(5):283-284
随着传统公园的改革使得传统城市山体公园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鉴于此,文章将结合某传统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实例,通过对传统生态规划设计与现代城市公园结合,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景观生态设计等各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方略,从而实现传统生态城市公园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公园植物作为所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在其建设中引入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能更好地发挥公园植物的生态作用,对公园生态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建设的意义、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柳州市柳侯公园为例,提出了在公园中植物生态景观营建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公园绿化已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效益。长春雕塑公园作为国家的重点公园,其绿地植物景观配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配置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