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选取定西市通渭县部分地区家庭养殖肉羊为样本,分析当前家庭农场养殖现状;探索研究适合当地发展的"粮-中药-蚯蚓-肉羊"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模式,分析种养结合养殖模式效益,从理论上深化生态养殖模式的认知范畴,丰富关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研究,为欠发达地区的肉羊养殖提供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种植与养殖的生产成本,达到种养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葡萄园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构建了牧草-鹅-鲜食葡萄循环生态种养体系。实践表明,在设施葡萄园推广套种牧草养鹅、鹅粪生产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种植葡萄和牧草等高效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牧草-鹅-鲜食葡萄循环生态种养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有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4.7生态种养技术生态种养技术是根据养殖规模,配套足够的种植面积,将养殖产生的排泄物全部用于种植施肥的一种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此种模式是比较适合河北省农业发展与需求的一种经济、有效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但这种治理方式是最难于控制和管理的模式,必须在管理上从严要求。典型生态种养技术模式工艺流程见下图。  相似文献   

4.
稻渔综合种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稻渔综合种养在广西三江地区占据相当的规模和经济地位,掌握该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并了解存在的问题,对广西三江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及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大树村、冲干村和汾水村三个不同自...  相似文献   

5.
一、种养结合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内容 种养结合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是把奶牛繁育、巴氏奶加工、牧草种植、有机肥生产、休闲观光全产业链集于一体,按照种好地、养好牛、产好奶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通过种养结合构建生态循环产业模式,让农牧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能使种养殖业节本增效,还能增加企业和农民收入;不仅有利于拓...  相似文献   

6.
畜禽粪污利用好了是资源,利用不当是公害。正确有效地利用好畜禽粪污是改变生态环境,创建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本文就畜禽粪污在种养循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所属区域地应统筹引导养殖主体的生态环保责任意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配套完善养殖场粪污消纳设施设备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择优总结推广适合区域种养循环技术模式、促进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种养循环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反映泸西县果园套草循环生态种养新模式的社会实践,从“果园套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等4个方面,认真梳理泸西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的社会实践.从基本情况,实施情况,经验和做法,主要成效、小结与体会等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泸西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所形成的“果园种草-牧草养畜-畜粪发酵-沼液肥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巧妙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生态多样性,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模板.作者针对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发展该模式行之有效:一是与现代化农业对比分析,证明其极具生态价值;二是从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以及欧美国家的种养结合情况分析,得到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三是从统计数据分析,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良好的综合效益,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时代赋予的优势条件可以为该模式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我省肉羊产业种养结合技术模式,了解我省肉羊适度规模养殖与生态循环词养的发展现状和经济效益,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先后赴安阳、鹤壁、洛阳、许昌、南阳、长垣、兰考、汝州等地市对安阳金戊牧业、汤阴万山畜牧、浚县中鹤牧业、浚县鑫林牧业、长垣三阳牧业等11个肉羊养殖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各企业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鉰养技术模式,笔者将调研学习的技术模式、经验及做法与畜牧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0.
以武汉某公司的猪-蔬菜种养循环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猪-蔬菜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的生产应用。通过产品品质测定、土壤检测和水体检测,分析猪-蔬菜种养循环模式对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体污染的作用。结果显示,该模式使蔬菜产量提高了30%,能显著改善土壤质量,基本没有废水排放到示范区以外,不构成水体污染。该生产模式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稻蟹立体养殖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蟹共生互促系统,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业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作者对"料-牛-沼-草"生态种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是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畜牧业规模养殖过程中解决环保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重庆市科委草食牲畜重大专项肉兔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项目专家组将肉兔规模生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作为项目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县、甓山、涪陵、渝北、石柱等区县肉兔规模养殖场中示范,以总结经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技术贮备。现将项目组提出的肉兔规模生产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期资讯     
正要闻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为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加快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近日,农业部组织编制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产生了大量的猪粪尿和污水,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福建省部分猪场通过应用4种生态环保养殖技术,达到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其中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型养猪技术,通过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种养互惠互利,达到生态平衡,良性发展;漏粪地面-免冲洗-减排放环保型养猪模技术,可以减少猪场污...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加快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规划》明确了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业大国,现在由于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产生了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种养脱节、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养殖业升级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也给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而合理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循环农业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提出要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荐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通过探究种养循环模式的实施意义以及目前国内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然后对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和研究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文章结合国内现有的种养结合模式,以"园林树木-牧草-黑山羊"为研究出发点,依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植物选择原则,筛选适合湖南丘陵区的园林树木。根据栽培性状、营养成分及饲喂黑山羊的经济效果,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成分均衡的黑山羊牧草品种,并对"园林-牧草-黑山羊"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强化绿色发展导向,种养结合是关键突破口。荆门市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绿色种养、种养结合、结合增效,畜牧生产与生态循环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为优化模式、提升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奶牛养殖是高污染行业,发展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发展,是奶牛规模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某规模化奶牛场的种养循环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种养结合养殖技术指导意见,为奶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