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火鸡、野鸡易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原为新城疫病毒,以发病急、呼吸困难、头冠紫黑、下痢等为主要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或慢性三型,病理变化为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扁桃体肿大、溃汤等为主,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进行诊断,可通过抓好饲养管理、防疫、加强新城疫抗体的监测进行防制。2013年2月10日沛县魏庙镇某鸡场饲养的罗曼蛋鸡疑似发生新城疫,通过采集部分病死鸡的气管、肺、脑等组织,用含特定抗生素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制成10%的组织悬液,离心取上清液接种5枚10日龄SPF鸡胚,接种胚于接种后48~72小时之间死亡,胚体全身出血。收获尿囊液,通过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毒鉴定,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根据以上结果确诊该鸡群发生新城疫。  相似文献   

2.
从河北省邢台南和地区的发病蛋鸡养殖场疑似新城疫的发病鸡群中,经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经分离与鉴定实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并命名为NH1028株。该地方分离毒株均呈现良好的血凝活性和NDV特异的血凝抑制活性,对鸡胚的致病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动物回归实验成功复制了发病症状,对其毒力测定的结果证实该NDV分离株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3.
鸵鸟新城疫的诊断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 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现;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将疑似感染新城疫病毒的病、死鸡的脑组织和脾脏,经过处理后,接种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最后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为新城疫病毒感染的新城疫病例.  相似文献   

5.
为对1例疑似新城疫病死孔雀进行确诊,采集病死孔雀的心、脾、肺制成匀浆,接种9~11日龄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孔雀死于新城疫。  相似文献   

6.
取疑似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的病料进行9日龄鸡胚接种,结果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性,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减蛋综合征(EDS)阳性血清,传染性支气管炎阳性血清、禽流感H5、H9单因子血清进行血凝抑制(HI)交叉试验发现,该病毒不能抑制血凝活性,动物回归试验出现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相一致的症状,可确认该病为新城疫病毒感染.根据NDV毒力测定标准,MDT>90 h,ICPI为0.38,IVPI值为0,可判定为新城疫弱毒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明某大雁养殖场大雁发病原因,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同时对其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DQBT01),该病毒能使鸡红细胞发生凝集,且这种凝集能被鸡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同时其F基因检测阳性.经测定,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的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55 h、1.68、2.54,表明该新城疫病毒为强毒.本次病毒分离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野生水禽可以感染新城疫病毒并导致发生疾病,因此提示有必要对此病毒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0~2004年间广西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广西不同地区规模化鸡场的13个肉鸡群病死鸡中分离到13株有血凝性的病毒,这13株病毒的血凝性均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抑制,经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和RT-PCR检测结果确定为新城疫病毒.13株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实验结果证明该13株病毒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9.
采集某养鸡场病料进行细菌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初诊为大肠杆菌与新城疫病毒的混合感染,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111,对头孢西丁和呋喃妥因敏感,但对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有耐药性。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病毒的血凝特性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了新城疫病毒,鸡胚平均死亡时间测定显示该病毒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10.
病死孔雀中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患新城疫的病死孔雀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试验测定鸡胚最小致死量(EMLD),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血凝素热稳定性,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及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新城疫嗜内脏速发型毒株.  相似文献   

11.
从海盐县某鸡场发病鸡群采集的拭子样品中分离到1株病毒,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可与1%鸡血红细胞发生凝集,且这种凝集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同时进行RTPCR检测,结果可扩增出目的条带,进而确定该毒株为鸡源新城疫病毒。根据OIE对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和方法对该病毒进行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1日龄易感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测定。结果表明,MDT=55.2 h,ICPI=1.76,ELD50=10-8.3/0.2 m L,最终判定该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12.
从发病率为 100%、病死率为 97%的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可凝集鸡的红细胞,血凝价为 28~ 10,且此凝集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经回归试验、 MDT、 EID50、 ICPI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为 NDV强毒株,命名为 NL株。  相似文献   

13.
旨在为发病鸡场找到致病原,本研究利用SPF鸡胚从发病鸡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病毒对1%鸡红细胞的血凝价为28,病毒的ELD50为107.83/0.1 m L,病毒可以被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特异性中和,攻击该病毒的SPF鸡表现出典型的新城疫病毒感染症状,RT-PCR鉴定显示该病毒为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4.
对肉鸡养殖场的疑似新城疫病例提取病毒核酸,采用便携式real-time RT-PCR仪T-COR4在2 h内检测到5株新城疫病毒,分别编号为RS1、RS2、HY3、LZ4、PL5。对确诊的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增殖,血凝/血凝抑制试验,MDT、EID50、ICPI指数测定,F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RS1、RS2、HY3株为新城疫基因Ⅶd型强毒株,LZ4、HY5株为新城疫基因Ⅱ型弱毒株。  相似文献   

15.
猪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呼吸道症状的病猪鼻腔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电镜观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对鸭胚和鸡、鸭的致死性测定及荧光PCR检测,证明分离毒为温和型毒株。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新城疫与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VLP),试验以目前流行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为研究对象,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3种重组杆状病毒,分别为rBV-M、rBV-HN及r BV-FHA,并以适当比例感染悬浮昆虫Sf9细胞,经蔗糖密度梯度纯化后获得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同时采用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对嵌合型病毒样颗粒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嵌合型病毒样颗粒以新城疫病毒M蛋白作为颗粒骨架,插入了新城疫病毒HN蛋白和经F蛋白胞内域融合的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电镜下观察纯化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具有完整的囊膜结构及纤突,该颗粒具有结合两种阳性血清的能力。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包含有新城疫病毒M蛋白、HN蛋白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并且保留了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广东地区某鸽场疑似鸽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鸽群进行病原学诊断,试验采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F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等一系列综合试验对其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禽流感病毒(AIV)-H5、AIV-H7、AIV-H9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 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该分离株与天津分离株AG/Tianjin/07的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9%。说明该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命名为Pigeon/Guangdong/SD54/2006。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诊断江苏省沛县栖山镇某养殖场饲养的罗曼蛋鸡疑似发生新城疫,为进一步对该病例进行确诊,采集部分病死鸡的气管、肺、脑等组织,进行涂片、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确诊为新城疫与大肠杆菌并发。  相似文献   

19.
鹅类新城疫病毒的血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鹅类新城疫病毒的血凝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能凝集禽类、两栖类和某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不凝集驴红细胞首次从病科分离的鸭胚毒不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但经数次传代后,对红细胞的凝集价可达2^4,该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NDV)的血凝试验无明显差别。本病毒为快解脱型,于56℃45分钟失去血凝活性,与NDV有相近的血凝抗原。  相似文献   

20.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由鹅传播的新型急性传染病,该病与鸡感染新城疫具有相类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019年1月从甘肃某鹅场病鹅体内分离到一株副黏病毒,将病料处理后接种10日龄鸡胚,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最后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可以用标准的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血凝活性,可能导致未接种新城疫免疫鸡胚的100%死亡。动物试验证明该病毒对鸡具有10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