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养得好的农户基本做到1.养蚕条件好。有专用小蚕房如图1,大小蚕分开饲养,蚕室通风透气。2.有专用贮桑室。桑叶采回后能认真做好贮藏工作,及时翻叶,防止桑叶发酵、萎蔫。  相似文献   

2.
1.养蚕条件好。有专用小蚕房如图1,大小蚕分开饲养,蚕室通风透气。  相似文献   

3.
李建权 《四川蚕业》2010,38(2):35-36
控制好影响桑叶质量和食桑的因素,做好小蚕专用桑园管理和桑叶的采、运、贮、淘、切、给各环节工作,防止桑叶被污染、变质,做到良桑饱食,为小蚕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就做好了小蚕共育阶段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将药食同源的桑叶加工为桑叶茶是一种保健饮品,桑叶是一种营养结构非常丰富的天然物质,内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粗蛋白、植物纤维、类黄酮和多酚类成分,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常喝桑叶茶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肥、抗肿瘤、抗衰老、解毒等功能。与茶叶不同的事,桑叶里不含咖啡碱,因而不必担心饮桑茶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桑茶原料选择"桑茶1号"专用品种为桑茶中佳品。  相似文献   

5.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蚕区栽植的21个桑品种的桑叶营养品质、保健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桑叶药食用途的专用桑品种。对21个桑品种的桑叶营养品质因子分析表明,影响桑叶营养品质的主要指标为维生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这5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6.321%,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桂桑优12、桂25和桂桑优62,这3个品种可作为广西蚕区桑叶食用开发的专用桑品种。对21个桑品种的桑叶保健品质因子分析表明,影响桑叶保健品质的主要指标为芦丁含量、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和多糖含量,这3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65.972%,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桂诱M200、桂62和桂诱M257,这3个品种可作为广西蚕区桑叶保健品开发的专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茶氨酸是非蛋白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呈味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缓压力、抗疲劳、抗肿瘤等功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桑叶茶氨酸提取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17个桑树品种桑叶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桑叶茶氨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80℃,时间3.5 h,料液比1∶20.17个桑树品种桑叶茶氨酸质量分数在11.32~20.91μg/mg,其中桑品种市平的桑叶茶氨酸含量最高,比含量最低的桑品种湛02号高了 0.85倍;上、中、下各叶位之间桑叶茶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桑叶茶氨酸的活性功能及其在药食产品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也可为筛选制茶专用桑树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应用效果,连续多年在8个基地开展了试验示范,调查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桑叶产量及蚕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后,桑叶增产幅度达9.57%~31.34%,平均增幅为16.55%,且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改善蚕种质量。此外,桑园施用桑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桑叶叶色浓绿,叶肉厚,桑树抗旱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桑叶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测定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桑叶药用专用品种,测定了54个桑品种的桑叶中黄酮、多酚、多糖3种活性物质含量,发现不同品种间这3种活性物质的含量差异较大。用隶属函数分析的结果,综合品质较好的5个桑品种依次是特优2号、道真桑、206、盛南、白玉王,特优2号可作为桑叶药用开发的专用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桑树专用多元鳌合微肥对桑叶及原蚕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桑树进行根施和叶面喷施桑树专用多元鳌合微肥后,验证该肥料对桑叶的增产效果以及对原蚕的造卵数、产卵数和卵质方面的促进效果。通过试验,证实该肥料对桑树施用后.无论是对桑叶的增产还是对原蚕的生命力、茧质和卵质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桑树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10.
提高蚕种产、质量,关键在于各个环节必须有机地配合。 1.确定催青适期,以桑叶雀口后一星期出库催青为好,再根据后期的天气预报作适当调整,(品种是指东肥、苏12)如今年天气,蚕期前温度高,桑叶生长快,蚕期温度低,桑叶生长慢,所以催青要推迟几天。我们场考虑到桑叶的产量,所以适时偏迟一点  相似文献   

11.
<正>桑园专用安全型农药——来自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桑园专用农药生产基地民以食为天蚕以又桑为先家蚕是一种寡食性昆虫,专吃桑叶。随着气候的变化,大量的野外昆虫以桑树为宿主植物,危害桑树,严重地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并引发多种蚕病。为此,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合作,研制出"生久"牌系列桑园专用农药。"生久"牌系列桑园专用农药获得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首家登记,对桑园害虫防治效果好,安全性能佳,已成为国家禁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以及常规易中毒农药后的最佳替代产品。经全国大部  相似文献   

12.
种茧育桑园专用复合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质桑叶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叶质好坏主要决定于桑园所施N、P、K肥是否合理。目前种茧育桑园施肥 ,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和微肥不施现象 ,影响了桑叶和蚕种制造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作者等 1994年对部分蚕种场桑园土壤进行测定 ,并结合桑树、蚕体、蚕卵等吸收营养元素特点 ,以及所施肥料种类和肥料利用率 ,提出了适合蚕种场桑园的专用复合肥配方。通过 1996~1998年的肥效试验证明 :施用专用复合肥能显著提高桑树产量 ,改善叶质 ,提高制种成绩和蚕种质量。1 种茧育桑园专用肥的研制1 1 专用复合肥配方的确定桑树吸收的养分 ,一部分来自…  相似文献   

13.
青贮桑叶作为许多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具有高蛋白、低纤维、适口性好等特点,能改善肉品质、乳品质、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分布.然而,桑叶的保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青贮是极大保留其营养成分的有效方法,青贮桑叶能为反刍动物提供全年的绿色饲料.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青贮桑叶饲料的加工工艺、营养作用及桑叶在反刍动物上的实际应用效果,旨在为...  相似文献   

14.
正本试验为分析在蛋鸡饲料中添加6%桑叶粉对鸡蛋物理指标以及蛋鸡抗体效价的影响,桑树枝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饲喂家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将桑叶和嫩茎晒干、粉碎添加到家禽饲料中饲喂养殖出来的禽蛋产品口感好,富含较高的锌、钙、硒等元素。1试验材料1.1桑叶粉桑叶粉由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  相似文献   

15.
桑园专用复合肥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惠就  韩良杰 《蚕业科学》1992,18(3):150-158
在多年(1986—1991)对桑园土壤、桑树营养特点进行研究,获得大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桑园专用复合肥的配方。以专用复合肥与等量氮肥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1)盆栽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21.69%—41.70%。(2)小区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10.35%—23.22%。(3)中间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14.67%—22.83%。(4)养蚕试验:复合肥区春秋两季平均,万头蚕产茧量提高3.95%、全茧量增加4.15%—11.79%、茧层量增加5.00%—12.50%、茧层率提高2.81%—7.40%。  相似文献   

16.
<正>秋蚕饲养受自然气候环境的制约很大,若遇干旱,治虫失误,桑树提早封顶,往往有采不到适熟叶养蚕的情况.而产生桑叶含水率低,叶质偏老,食下率减少,蚕体瘦小,减蚕死笼率增多,茧层率降低等连锁反映.为了研究如何提供质优、量足的桑叶,为养好秋蚕打好基础,本场于1995年秋期做了秋蚕稚蚕专用桑制作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修水县是江西省的蚕桑大县,现有桑园面积6 667万m2,近年来部分桑农用桑叶养兔.抽样分析表明,鲜桑叶中含干物质28.3%、粗蛋白4%、粗纤维6.5%、干桑叶中含有粗蛋白14%~25%、粗纤维23%、碳水化合物25%、粗脂肪5%,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钾、钙、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桑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作用.为研究桑叶对兔增重的效果,笔者于2003年10月8日~11月8日进行了桑叶养兔试验.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食品原料--桑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的价值回归,桑叶被重新发现,呈现出古树新花的局面.现除用桑养蚕外,桑叶还是一种好的新功能食品原料,开发桑叶保健产品具有极大潜力,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小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小蚕共育不仅符合小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叶,省投资,蚕体壮,产量高,茧质优,效益好,可缓解养蚕用工与大田农忙用工的矛盾,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效益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这是一种新型的专用桑叶叶面喷洒的微量元素复合流体肥料,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适量的氮、磷、钾。施用该液肥能增加桑叶产量,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经过在江苏吴江、上海金山、安徽合肥等地三年试验,能增加桑叶产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