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东方双腔吸虫或中华双腔吸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该病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对双腔吸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东方双腔吸虫或中华双腔吸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该病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对双腔吸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肝片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肝蛭虫寄生于肝和胆管中的寄生虫病。胰管吸虫病又叫胰蛭病,是由双腔阔盘吸虫属的吸虫寄生于胰管内引起的疾病,该虫也偶见于胆管和十二指肠中。肺丝虫病是由丝状网尾线虫寄生在羊支气管内的疾病,可引起支气管炎,甚至堵塞气管,以病羊每天早晨连声干咳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笔者从病原、生活史、致病作用、虫卵检查、症状和驱虫等方面对以上3类羊体内寄生虫病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歧腔吸虫病,又称双腔吸虫病,是由歧腔科(Dicrocoeliidae)、歧腔属(Dicrocoelium)的矛形歧腔吸虫和中华歧腔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牛、羊、骆驼等)肝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虫体可引起胆管卡他性炎症、胆管壁增生、肥厚、肝肿大。严重感染的患畜,可见到黏膜黄疸,逐渐消  相似文献   

5.
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属的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dendriticum和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sinensis Tang寄生引起的疾病。我省部分地区曾散在发生,2002年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200余只小尾寒羊,6月末开始有羊只发病,临床诊断未得结果,致使50余只羊死亡。后经病理与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双腔吸虫病。  相似文献   

6.
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属的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dendriticum和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sinensis Tang寄生引起的疾病。我省部分地区曾散在发生,2002年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200余只小尾寒羊,6月末开始有羊只发病,临床诊断未得结果,致使50余只羊死亡。后经病理与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双腔吸虫病。  相似文献   

7.
双腔吸虫寄生继发羊群感光过敏症王宗仪,杨芷云(河北农业大学牧医系,保定071001)赵宝庆,李树平(霸州市兽医站)李有田(廊坊地区兽医站)双腔吸虫是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兽肝脏胆管和胆囊内的一种小形吸虫。在流行区每年因双腔吸虫病死亡的羊只可达5~10%,...  相似文献   

8.
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科(Dcnxxzeliidae)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derdritcurn)和中华双腔吸虫(Dicricoelium sinerrksis tang)引起的疾病。虫体寄生于动物胆管和胆囊中,主要危害反刍动物,严重感染时引起临床症状,会造成牛羊死亡,在青海省部分地区曾有发生。2003年6月中旬,西宁市湟中县盘道乡一农户贾某自山东引进170余头小尾寒羊,6月底羊开始发病,临床初诊未得结果,致使20余头羊死亡,复诊确定为双腔吸虫。  相似文献   

9.
早在1954年,在本旗境内就已发现了绵羊的双腔吸虫病,野猪、狍子、鹿等野生动物亦均有该虫寄生,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定为中华双腔吸虫。该虫在我旗感染地区大、感染率高,全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主要指:大拟片形吸虫也称大肝片吸虫;支双腔吸虫也称矛形双腔吸虫或小肝片吸虫;感染反刍动物的前后盘吸虫有许多种,如端盘吸虫、瘤胃吸虫和圆锥吸虫等。1反刍动物大拟片形吸虫病1.1虫体和感染大拟片形吸虫(大肝片吸虫),长100mm,厚2~4.5mm,宽11~26mm,椭圆形。其与肝片形吸虫的区别是缺少前面的圆锥突起。大拟片形吸虫常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鹿是其最主要的宿主。  相似文献   

11.
<正>牛、羊吸虫病在齐齐哈尔地区危害较为严重,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是肝片形吸虫、双腔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和东毕吸虫等。虫体呈叶片状、圆柱状、细线状。吸虫依次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胆囊、胰腺、瘤胃、肝门脉分枝和肠系膜静脉中。患病的牛、羊和带虫的家畜是吸虫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1991—2005年期间对青海省牛羊吸虫感染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5年间肝片吸虫发病羊111299只,发病率为11.03%,死亡4323只,致死率为3.88%;双腔吸虫病发病羊48630只,发病率4.30%,死亡6863只,致死率为14.11%。肝片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病畜和带虫动物是该病的感染源。双腔吸虫是我省优势虫种,全省各地牛、羊普遍感染,灌木草甸草场、沼泽草场双腔吸虫感染严重。吸虫病多发在成年牛羊,没有品种、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等寄生于家畜肝脏的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是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及内蒙古最为常见。虫体可寄生于绵羊、山羊、牛、鹿、骆驼、猪、马属动物、犬、兔、猴等,也偶见于人。本病主要危害反刍动物,牛、羊严重感染时甚至会导致死亡。1病原1.1矛形双腔吸虫虫体扁平、透明,呈棕红色,肉眼可见到内部器官;表面光滑,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呈矛状;体长5~15m m、宽1.5~2.5m m。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睾丸两个,近圆形或稍分叶,前后排列或斜列于腹吸盘之后。睾丸后方偏右侧为卵巢和受…  相似文献   

14.
双腔吸虫是由双腔科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引起的疾病。虫体寄生于动物胆管和胆囊中,该病主要危害反刍动物,严重感染的羊有时甚至死亡,尤以绵羊为甚。  相似文献   

15.
丙硫苯咪唑驱除绵羊肝脏双腔吸虫幼虫的试验张俊安(山东省垦利县永安乡兽医站)宋立业,谭学堂(山东省垦利县畜牧兽医站)王玉茂,胡汉亭(山东省滨州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寄生于牛羊肝脏的双腔吸虫病,是危害本区绵羊的严重疾病之一。经多年调查,绵羊双腔吸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双腔吸虫病是牛羊寄生虫病之一,兽医人员要重点关注对双腔吸虫病,对双腔吸虫病的特征及症状做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解决策略,以此推进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1病原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得知,就当前阶段来看,双腔吸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东方双腔吸虫,另一种是矛形双腔吸虫,以下简要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双腔吸虫的病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双腔吸虫病为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据报道有3种双腔吸虫可以感染羊。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的种类,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胆管分离的吸虫根据虫体形态学初步鉴定为枝双腔吸虫;PCR扩增吸虫的r DNA ITS序列,测序后经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枝双腔吸虫同源性达到99.8%;基于ITS-2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不同宿主来源的枝双腔吸虫聚集在同一个分支,因此鉴定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为枝双腔吸虫。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种类有了初步了解,并为双腔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1鸭次睾吸虫病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而发生死亡,是目前对鸭危害较大的吸虫病。寄生在鸭胆囊、胆管内的次睾吸虫有两种(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东方次睾吸虫。  相似文献   

19.
德令哈地区羊肝片吸虫病调查安成文(德令哈市畜牧兽医站,817000)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绵、山羊肝脏的胆管内引起的,牛、骆驼、马、猪、鹿等均有寄生,人有时也可寄生。为掌握德令哈地区羊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我站于1996年10月对...  相似文献   

20.
双腔吸虫在分类学上属吸虫纲前口亚目双腔科双腔属,包括中华双腔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我省部分地区曾散在发生中华双腔吸虫病,2002年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的200只小尾寒羊,6月末开始发病,致使51只死亡。经病理与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双腔吸虫病,病原体为中华双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