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方法扩增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兔脾组织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gp55)基因,成功地将其克隆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已发表的猪瘟病毒(HCV)E2基因序列比较的结果是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SK6)毒、C-株疫苗(犊牛睾丸细胞,HCLV-C)毒、HCV-SM株(石门)毒、Brescia株(荷兰)毒、Alfort株(德国)毒的E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7%、98.34%、94.58%、91.00%、80.78%;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5%、97.37%、94.22%、91.60%、89.23%。对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经典强毒及国内流行野毒E2上的A、B、C三个中和性抗原区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为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的差异很小甚至没有差异,而与流行野毒及经典强毒在B、C区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经典强毒石门毒与国内80年代和90年代流行毒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表明我国猪瘟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猪瘟野毒E2基因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感染发病猪的脾为材料提取总RNA,根据已报道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组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及测序技术,对流行于我国甘肃省、陕西省、宁夏和广西自治区的5株野毒株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5株野毒之间及其与猪瘟兔化弱毒株(C-ST株)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5株野毒与C-ST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1.7%-83.1%,氨基酸同源性为87.3%-88.6%,表明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5株野毒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8%-99.3%,氨基酸同源性为96.6%-99.2%,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
猪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7个省市1200多份可疑猪瘟病料中分离出9个猪瘟病毒(HCV)野毒株,编号分别为HCV-01-09。将9株野毒分别通过PK15细胞分别通过PK15细胞传6代,测其毒价,并提纯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毒价范围在10^2-10^7TCID50,电镜观察均可清晰地见到直径为25-70nm,略呈圆形的病毒颗粒,具有较完整的囊膜和纤突结构。从9株野毒中选取5株经猪瘟阴性猪各传3-4代,测其毒力、病原性、致死性,结果表明:各毒株在传代中其上述生物学特性上有变化和差别。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分别对这5株野毒做免疫保护相关性试验,结果证明:攻毒后的疫苗接种猪100%保护,而攻毒对照猪100%死亡,且对照猪在攻毒1周后便出现猪瘟野毒感染,而免疫猪在整个观察期均未见到野毒感染。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表明猪瘟兔化弱毒不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将猪瘟野毒株、石门系强毒株、兔化弱毒株及1982年分离的郑州野毒等毒株进行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可分2个基因组6个基因亚组,HCV-02、03、06、07等4个野毒株与国内的C株、石门强毒株、国外的C株、日本GPE株、ALD株、意大利Brescia株均属同一基困组,而HCV-08株及郑州株等2个野毒与法国的Alfor株同属另一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4.
4株猪瘟流行野毒株病毒结构蛋白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RT-PCR和nPCR扩增由4株甘肃省近期(1997-1998)猪瘟流行野毒株的E2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经转化、筛选、鉴定后,测定核苷核序列,4株流行毒株的E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2%-99.7%,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8%-99.0%,这4株流行毒株;与C-株(疫苗种毒)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2%-84.3%,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7.9%-90.2%,表明近期猪猪瘟流行毒株与C-株的gp55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猪瘟病毒云南毒株E2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RT-nPCR方法,选择猪瘟病毒2000年云南部分地方流行毒株E2基因主要保护性抗原决定簇编码区片段进行扩增和cDNA序列分析,并与中国标准强毒石门株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云南地方毒株之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0%;但与中国标准强毒石门株差异较大,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小于80%。  相似文献   

6.
猪瘟病毒遗传发生关系分析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利用反转录及PCR扩增并测定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兔组织毒,C-株细胞疫苗毒和近期甘肃省7个地区的10个流行野毒株的E2基因核酸序列。通过序列比较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发现;C-株兔组织毒,C-株细胞毒和中国50-60年代流行的石门强毒株同属于组群1;近期猪瘟流行毒株同属于组群2的两个不同亚组群,其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有较大的差异,表明猪瘟流行毒株向远离疫苗毒株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7.
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脾毒和细胞毒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及测序技术,对多次动物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的猪瘟病毒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用DNA 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E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脾毒和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细胞毒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氨基酸同源性96.7%。由此说明猪瘟病毒经猪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后均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从广西南宁某猪场分离1株病毒(GX-3/98),通过RT-PCR扩增出猪瘟病毒约250 bp的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与猪瘟石门系强毒株及兔化弱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0.6%和81.1%,属于基因Ⅱ群,subgroup 2.1亚型。该毒株经本动物传3代,均不表现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后,以此分离病毒攻毒,进行免疫保护相关试验,结果免疫组100%(2/2)获得保护,且在攻毒前、后扁桃体HCFA检测均为阴性。对照组(非免疫猪)攻毒后50%(1/2)死亡,另1头猪耐过。扁桃体HCFA检测,于攻毒后1周开始出现阳性结果,且一直持续到猪死亡的第79天。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我国现行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对目前猪瘟病毒流行毒株仍具有良好的保护力。GX-3/98流行株为1株毒力较低的猪瘟病毒,能够长时间散毒。  相似文献   

9.
23株猪瘟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7株猪瘟病毒(HCV)215bp的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经DNAStar软件对获得的17株HCV及已发表的6株HCV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了HCV遗传发生树。结果,这23株与石门株的序列相比,所有毒株的碱基变化随机地分布于整个序列,无缺失和插入,其中变化较大的区域位于序列的3’端。23株HCV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74.1%-100%、79.7%-100%,其中4株20世纪70-8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3%-86.2%、81.1%-87.8%,10株20世纪9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4%-100%、79.7%-100%。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group),每个组群分为2个亚组群(subgroup),14株猪瘟(HC)流行毒株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20世纪70-80年代分离的3株(75%)在组群2,20世纪90年代分离的5株(50%)在组群1。  相似文献   

10.
急、慢性猪瘟病毒分离株和疫苗株E2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扩增并测定了6株具有不同表症近期甘肃省猪瘟流行野毒及C-株细胞疫苗毒的主要免疫原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株流行野毒与C-株疫苗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84%,流行野毒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9%-99%之间,并且明显可分为二个组群,病毒株所属组群与其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流行野毒与C-株毒在中和抗原决定簇上有部分氨基酸存在性质差异,可能影响C-株毒对流行野毒的中和滴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套式PCR(nested-PCR)扩增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与内蒙古野毒株的E2(gp55)基因,片段长约1200bp,将PCR产物与PMD-18-T载体相连接并克隆后,经酶切、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7%,这一结果表明内蒙古近期流行的猪瘟野毒株与目前使用的疫苗株在E2基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广西猪瘟流行毒株E2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广西南宁和柳州分离的2株猪瘟病毒E2基因进行了测序。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对所测2个毒株GXNN、GXLZ的E2基因序列与猪瘟兔化弱毒株和石门(Shimen)株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GXNN、GXLZ株与猪瘟兔化弱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1%和82.6%,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7.9%和88.7%;GXNN、GXLZ株与Shimen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3.6%和84.0%,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3%和90.1%。GXNN、GXLZ株与猪瘟兔化弱毒株和Shimen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期猪瘟分子流行病学动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及测序技术 ,测定 2 0 0 2年分离于我国甘肃、湖南、海南、青海等省的 9株猪瘟野毒的E2基因序列 ,并与C 株疫苗毒进行同源性比较 ,绘制CSFV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 ,近期分离于我国的 9株野毒与C 株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在80 .7%~ 99.1 %,氨基酸同源性在 89.3%~98.9%。9株野毒分属于 2个不同的组群 ,其中 5株与我国经典的石门强毒和C 株疫苗毒同属于Subgroups1 .1 ,另 4株属于与C 株有较大差异的Subgroup2 .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近年来辽宁地区猪瘟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利用RT-PCR方法对2006年~2011年辽宁地区发病猪群中猪瘟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并获得了20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扩增片段,测序后得到276 bp的E2基因编码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利用DNAStar和MegAlign等软件对所测定的20株毒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及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20株猪瘟野毒株分别属于基因2.1、2.2亚型和1.1亚型,其中基因2.1亚型已经成为辽宁地区猪瘟病毒的优势流行毒株.属于基因2.1亚型的猪瘟野毒株与疫苗株之间的同源性在76.8%~80.5%之间,与经典强毒Shimen株的同源性在77.4%~81.1%之间.而病毒E2基因变异位点主要分布在所测序列的前30个氨基酸,与强毒Shimen株、疫苗株相比其变异率高达20%以上.说明近期流行毒株的变异呈现一定的多样性,并且多数毒株已向远离强毒Shimen株、疫苗株方向变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山西地区猪瘟病毒(CSF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2013年从山西部分地区分离出5株CSFV流行毒株,并进行了E2全基因扩增、克隆与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分析软件对所测定的5株毒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5株CSFV流行毒株之间E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所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1.4%~100%和87.9%~100%,与CSFV石门毒株(Shimen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2.9%~94.8%和89.0%~94.9%,与CSFV兔化弱毒株(HCLV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1.6%~99.6%和87.9%~99.5%,与17株来自各国不同地区的CSF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1.5%~99.6%和86.3%~99.7%。经系统发育关系分析,4株属于基因2群,且705、713、725、729、734和738位氨基酸发生置换,另外1株属于基因1群。本研究揭示了山西猪瘟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多样性现状。  相似文献   

16.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6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6株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构建了猪瘟病毒遗传发生树。结果可以看出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每个组群分为3个亚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猪瘟石门系强毒和C株属于同一组群、同一亚组群。70~80年代分离的4株猪瘟病毒755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25%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90年代分离的9株猪瘟病毒33.3%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66.7%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株中7株和C株在同一组群,其中70~80年代的1株,90年代的6株。其余的6株猪瘟流行毒株均在另一组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材料C-株疫苗的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一定的差异,GPE株与中国的C株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而法国的Thiverval株则与中国C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本研究的结果对了解我国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猪瘟野毒不同代次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及序列测定对5株猪瘟野毒14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野毒的不同代次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呈现较高的保守性,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无变化,核苷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与02号野毒相比,其他4株野毒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0%-99.5%、84.1%-98.6%。遗传衍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毒株被分成2个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又分成2个基因亚组。03、05和22号毒株位于第一基因组,02、06号毒株位于第二基因组。每一个毒株的不同代次毒株均位于同一基因组、同一基因亚组。证实了猪瘟病毒分子结构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陕西咸阳地区猪瘟流行毒株 E2基因变异情况,采用套式 PCR 方法,扩增了17个流行毒株和2个市售疫苗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区,并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7个流行毒株和兔化弱毒株(HCLV)株相比,E2基因主要抗原区核苷酸同源性在79.0%~80.9%,氨基酸同源性在80.0%~84.4%。市售疫苗和 HCLV 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3.4%,氨基酸同源性为9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17个流行毒株同属基因Ⅱ群。流行毒株与 HCLV 相应氨基酸位点相比,总体变异氨基酸位点占26.4%,呈现出典型的变异特征。17个流行毒株在2个氨基酸关键位点出现了705(T→I)、729(L→A)变异现象,可能导致抗原性发生改变。发现 E2蛋白高保守序列 RYLASLH(713~719)变异现象,即 XYSY01株719位发生了 H→R 变异。结果提示,近年陕西咸阳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毒株变异较为一致,E2基因核苷酸与编码氨基酸有较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RT-PCR及序列测定对猪瘟病毒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及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呈现较高的同源性,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100%,97.3%-100%;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8.6%-100%。只有3个代次毒株发生较小的变异,核苷酸及氨基酸呈现1-3个碱基或氨基酸的变异,其他代次的毒株序列完全一致。初步证实了猪瘟病毒分子结构的遗传稳定性,说明猪瘟病毒的变异可能更多的与种群病毒的优势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 RT-PCR方法 ,从我国 1 0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 2 3个猪瘟病毒 ( CSFV)流行毒株中 ,扩增了CSFV E2基因中主要抗原位点编码区。对各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 ,通过计算机分析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确定了它们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 ,2 3个流行毒株中的 1 8株属基因 群 ,占 78.2 6%;另外 5个流行株与传统石门强毒、兔化弱毒株属基因 群 ,占 2 1 .74 %。两群间测序区的核酸同源性只有 78.90 %。此外 ,根据序列差异程度 ,将基因 群流行株分为 3个亚群 ,各基因群 CSFV在地域分布上未发现有明显的特征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较大范围内流行的 CSFV毒株与传统的石门强毒和疫苗用兔化弱毒在抗原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以及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株在地域分布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