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对乙烯作用极为敏感。1-MCP是一种有效的乙烯作用抑制剂,它能抑制乙烯所诱导的与果实后熟相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延缓采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衰老进程,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综述了1-MCP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桃果实采后生理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对1-MCP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1-MCP在桃果实贮藏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光学学会的《应用光学》上发表了一项最新激光研究成果,应用激光技术精确检测水果成熟度,确保水果在最佳采收期采收。研究人员指出,水果可分为两大类:呼吸跃变型水果和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呼吸跃变型水果在采收后继续成熟,释放乙烯,出现呼吸高峰,达到成熟期。成熟后的果实更容易感染真菌,并开始衰老腐烂。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黄果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明确其采后生理特性、适宜采收成熟度,为生产上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福建主栽 ‘黄金’西番莲果实为材料,研究3个采收成熟度果实在25℃常温贮藏过程中采后生理品质的变化规律,测定果实皱缩指数、呼吸强度、果皮色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失重率、好果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果实贮藏时间的增加,西番莲果实皱缩指数、失重率、pH值逐渐增加,果实外观色泽由绿转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好果率等逐渐下降。果实在采后贮藏第6天出现呼吸高峰,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与采收成熟度II、III相比,采收成熟度I可以更好保持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的果实营养品质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较长商品货架期。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成熟度I可作为较长距离贮运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采收成熟度II可作为短距离贮运销售或产地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品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 ‘巴西’香蕉为材料,用0.5% (质量体积百分比W/V)的抗坏血酸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0.03 mm厚聚乙烯打孔薄膜袋包装后,于常温(25±2)℃、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中贮藏。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有效抑制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同时有效抑制电导率的上升和丙二醛的积累。可见,抗坏血酸能够有效延缓香蕉的衰老进程,保持香蕉果实品质,抑制采后香蕉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从而延长香蕉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5.
为从品种上解决南方梨早期落叶问题,引进国内新选育早熟砂梨新品种(系)3个、中熟砂梨新品种4个,分别与当地早熟砂梨主栽品种‘翠冠’和中熟砂梨主栽品种‘黄花’为对照,开展抗早期落叶砂梨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个早熟砂梨新品种中‘翠玉’抗早期落叶性强于‘翠冠’,‘新玉’‘苏翠1号’相当或弱于‘翠冠’,均难于表现出品种固有的产量水平与品质特点;‘晚翠’‘桐乡’‘良诸’‘鄂梨2号’4个中熟砂梨新品种(系)抗早期落叶性相当或强于‘黄花’,产量水平与品质特点表现俱佳,适宜作为‘黄花’更新换代加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比较研究福建省2个主栽西番莲品种‘黄金’和‘紫香’果实的耐贮性差异,为福建西番莲果实采后保鲜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将采后‘黄金’和‘紫香’西番莲果实置于常温(25±1)℃、相对湿度70%条件下贮藏18 d,每3 d 取样测定果实商品率、失重率、皱缩指数、果皮色泽及果实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紫香’西番莲果实相比,‘黄金’西番莲果实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紫香’并在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但‘黄金’西番莲果实的商品率在贮藏9 d后显著低于‘紫香’,果实失重率和皱缩指数显著高于‘紫香’。据此认为,采后‘黄金’西番莲果实比‘紫香’的营养品质更高,但较‘紫香’更易发生果皮皱缩,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天)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TA和V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重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天)采收的果实,SSC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V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天)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SSC为 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V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天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山东饲料》2004,(10):26-26
1.柿子的贮藏 我国柿子的品种很多,一般可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涩柿在软熟前不能脱涩,采后必须经过人工脱涩或后熟作用,才能食用。甜柿在树上软熟前即能完成脱涩。通常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中迟采收的比早采收的耐贮藏。在一般常温条件下涩柿脱涩后只能贮存1~2周,因脱涩促进了果实衰老,易软化。  相似文献   

9.
摘 要:为了探索晚熟龙眼品种/系最佳留树期及留树期间果实品质变化情况,以‘桂明一号’和优良晚熟龙眼品系‘YY-1(越南引进)’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成熟后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个晚熟龙眼品种(系)果实成熟后14天后的落果率分别为9.27%、6.45%;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在果实成熟前呈增加趋势,在果实成熟时达到峰值,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成熟后一周下降较快,14天后有略微升高趋势,而蔗糖则处于一直降低趋势;总酸和V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高,之后一周逐渐下降,在果实成熟14天后达到最高,之后迅速下降。因此,两个晚熟龙眼品种(系)的最佳留树期为14天,超过14天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香蕉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ACC合成酶(ACS)是乙烯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限速酶,为了明确调控香蕉果实成熟关键ACS基因,对采后香蕉果实用乙烯利、自然成熟和1-MCP等处理,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CS基因家族成员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家族成员在3种处理中的表达趋势及表达丰度不一致,MaACS4在乙烯利、自然成熟和1-MCP处理后的表达趋势一致,均为前期变化不大,成熟时快速增加,但最终上调倍数小于10。MaACS6表达量在乙烯利和1-MCP处理中先下降后增加,在自然成熟中先增加后下降。MaACS10在三种处理中,表达量在前期比较低且变化不大,但在成熟时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最终上调倍数达到约1700倍。MaACS13表达量在乙烯利和1-MCP处理中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在自然成熟中前期变化不大,但成熟时显著下降,基于此结果,推测MaACS10是调控香蕉成熟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梨种子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鸭梨’和‘新高’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种子中ABA和ZT含量变化基本相似,但新高ABA、ZT含量高于鸭梨,鸭梨IAA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下降趋势,而新高先升高后降低,鸭梨GA3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先下降后上升,而新高出现两次高峰一次低谷且整体下降的趋势。两个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新高IAA、ABA含量高于鸭梨,70天之前新高GA3含量高于鸭梨,然而随着果实发育,鸭梨GA3含量又高于新高,并且鸭梨出现两次高峰,果实发育到80天后,新高ZT含量高于鸭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黄冠梨果实品质,试验选用4个梨品种为授粉品种,以生长健壮、盛果期的黄冠梨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组合的坐果率、果实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等几个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黄冠梨果实在坐果率、果形指数、可食率、 单果重、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等方面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砀山酥梨是适宜景泰地区黄冠梨最适宜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芒果产区因缺乏采后处理条件,致使芒果在货架期品质劣变严重。本文研究了在果实生长期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红贵妃’芒果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 mg/L的MeJA处理显著降低了芒果货架期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延缓了果皮转黄、提高了果肉的TSS和Vc含量、降低了TA含量,使芒果在货架期保持较好的外观和营养品质。同时,MeJA处理抑制了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在货架前期降低了CAT和POD活性,提高了总酚、总黄酮、H2O2含量,在货架后期提高了CAT和POD活性,降低了H2O2含量。本研究表明,生长期MeJA处理使芒果保持较好货架期品质与其增强果实在货架期的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主栽品种“台农一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5个不同成熟度采收百香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果实呼吸强度、果皮皱缩指数和失重率呈增加趋势,果实Vc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好果率呈降低趋势,整体成熟度V采收变化幅度较大,而III和IV变化较小,I和II处于中间,果实外观色泽由绿色变为红色或紫红色,亮度逐渐变暗。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序为IV >III >V >II >I,说明成熟度IV处理在贮藏过程中综合品质最好,易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综合各项指标,为了保证采后贮藏品质及运输,选择花后55天,果皮表面75%紫色、25%绿色进行百香果采摘。  相似文献   

15.
瓯柑是芸香科柑橘属的一个变种,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浙江和福建,有“浙南传统名果”的美誉,在古代被朝廷列为贡品。瓯柑果实风味独特,多汁、略有苦味,耐藏性极好,常温下可贮藏220 d;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营养保健价值高。随着人们对保健功能食品的日益关注,传统瓯柑成为柑橘市场的新宠。综述了瓯柑在育种选种、栽培、采后保鲜与加工、食疗保健功能等四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探明不同梨树品种对梨瘿蚊的抗性,为梨树抗性品种选育和梨瘿蚊(Dasineura pyri Bouche)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以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内的30个砂梨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梨瘿蚊的方式,对30个砂梨品种接种梨瘿蚊后的植株受害率和叶片受害率进行了调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计算得到综合受害率,从而对其抗虫性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金黛梨、早生黄金梨和华山梨等3个对梨瘿蚊的抗性较强的砂梨品种。这可为今后开展梨树抗梨瘿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一些侵染性病害的影响,浙江省主要梨产区早期落叶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砂梨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商业梨园主栽品种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不同。园黄为黑斑病的易感品种,但对炭疽病的的抗性较强;黄花和翠冠较抗黑斑病,但黄花炭疽病的发病率较高;三个品种的锈病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病菌侵染和落叶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菌侵染后翠冠和园黄落叶较黄花早;受黑斑病菌侵染的叶片最易脱落,而梨炭疽病菌和梨锈病菌不易引起落叶,仅在后期形成穿孔。总体上园黄早期落叶现象最为严重。受梨黑斑病菌侵染后,叶片诱导POD活性的增加来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8.
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探讨22份杨梅早熟优株与35份国内杨梅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2对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共扩增获得139个条带,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12个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3262,Shannon信息指数范围为0.9469-2.1570;使用UPGMA法构建所有试材的系统聚类树,结果共分为3个组及3个亚组,聚类结果与试材地域来源关系密切,而与果实成熟期没有明显的关联。另外,大部分早熟杨梅优株亲缘关系倾向于‘荸荠’和‘硬丝’等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