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通过调查台农16号菠萝在广西防城港8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过程中对比当地主栽品种巴厘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主要经济性状等表现,提出了台农16号菠萝园地的选择、种植、植株管理、水肥管理、花果管理、防寒、病虫害防控等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结果显示,台农16号菠萝平均单果重达1.23千克,平均亩产达4162千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商品果率99.64%;综合上述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广西防城港丰产稳产性好,风味佳,品质特优,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宜在广西防城港市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菠萝的抗寒机制,利用人工气候室,以20℃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巴厘、台农17号、澳大利亚卡因3个菠萝品种在15℃、10℃、5℃低温胁迫下3天后叶片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并调查了植株冻害等级。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诱导菠萝体内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糖;在低温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ASA)含量减少;巴厘、台农17号寒害级别为一级,澳大利亚卡因为二级。应采用综合指标鉴定菠萝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效稳定的调控‘台农16号’菠萝、‘台农17号’菠萝和‘金菠萝’3个菠萝栽培品种按照预期开花,本研究以‘台农16号’菠萝、‘台农17号’菠萝和‘金菠萝’为试材,通过乙烯利诱导,研究3个菠萝栽培品种茎尖花芽分化不同时期的细胞学形态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影响。结果表明,3个菠萝品种对乙烯利处理的敏感程度不同,花芽分化时序和花芽分化质量存在差异性,‘金菠萝’较 ‘台农17号’菠萝、‘台农16号’菠萝进入花芽分化初期早2d、4d,且花序轴两侧相同位置的花芽分化更为整齐均匀。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高水平的ACC促进菠萝的花原基的形成和花器官的分化,IAA可以激活花原基的发育,有利于花器官的形成发育,较低水平的ABA含量促进菠萝进入花芽分化,有利于花原基的形成,并向花分生组织转变,较高水平的ABA含量有利于花器官的形成发育,TZR含量升高对菠萝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都具有促进作用,与花原基形成的数量成正相关。对3个品种中6组不同激素间比值的比较显示,‘金菠萝’较另外两个品种的变化更小,推测不同激素间的平衡的稳定性影响菠萝栽培品种花芽分化质量。  相似文献   

4.
‘台农17号’菠萝(‘台17’)由于产量高、商品性和品质好,近几年来在海南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与其它菠萝品种相比,常有果柄开裂的现象。本文通过几个品种的调查,并结合菠萝“D”叶和果柄养分分析,以及对2013年种植‘台17’地块的各茬果柄裂柄率和当季生育期活动积温的统计,分析了 ‘台17’裂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菠萝品种间菠萝裂柄率差异显著,‘台17’裂柄率最高;2)裂柄菠萝植株“D”叶及果柄P、K含量显著低于果柄正常的植株,Ca含量高于正常植株,N、Mg含量差异不显著;3)外源K、Ca的添加极显著降低菠萝裂柄率,且降低效果表现为:Ca>K;4)菠萝裂柄率与活动积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台农16号”菠萝为供试品种,以不施有机肥(常规复合肥)为CK,以甘蔗尾稍为主要原料的堆肥(T1)、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堆肥(T2)、以紫云英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堆肥(T3)、以发酵鸡粪为主的有机肥(T4)4个为处理,作为基肥沟施,研究了其对“台农16号”菠萝的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宜的高效的有机肥。结果表明:施用紫云英秸秆堆肥和发酵鸡粪肥在“台农16号”菠萝营养生长期D叶生长和叶片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较CK分别增长12.58%和13.74%、22.30%和11.45%;果实形态上,甘蔗尾梢堆肥和玉米秸秆堆肥在果实纵径、果眼数及果心直径的有较明显的增加,但果肉厚度较小,不是适宜类型的有机肥选择;果实品质上,紫云英秸秆堆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增加最多,增幅11.85%;产量上,紫云英秸秆堆肥和发酵鸡粪肥增产最明显,两者差异明显,分别较CK增产28.07%、29.03%。4种堆肥对“台农16号”菠萝生育期及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有提高,但综合分析各项数据知:试验处理选择的有机肥中以紫云英秸秆堆肥做基肥综合效用最好  相似文献   

6.
‘卡因’和‘巴厘’为云南菠萝的主栽品种。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种性退化、高劣果率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橡胶/菠萝间作模式,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苹果’、‘金钻’、‘金菠萝’、‘甜蜜蜜’、‘8号’、‘冬蜜’、‘蜜宝’等7个品种进行引种试种试验,比较生育性状、果实内在品质以及外观品质。结果表明: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7个间作菠萝新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生长结果习性。‘甜蜜蜜’其营养生长状况最佳、自然抽蕾率高、单果重大小适宜、果形为长圆筒形,果心宽度小,果实内在品质佳,可作为鲜食品种在云南区域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产上台农4号菠萝诱导催花通常采用2-3次电石处理,其操作复杂,且不利于绿色安全生产,本研究采用植物天然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对台农4号菠萝进行诱导催花处理,比较两种催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台农4号菠萝抽蕾率、果实内外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农4号菠萝对乙烯利催花比较敏感,很低的浓度(16000倍稀释液)催花抽蕾率都可以达到99%以上,而高浓度(500和1000倍)40%的乙烯利和电石处理组的平均单果重无显著差异,均在在1.08kg以上,低浓度(2000和16000倍)40%的乙烯利处理则会导致果实重量下降。在果实外观上,高浓度乙烯利可以显著提高台农4号菠萝圆筒形果的比例,且采用500倍和1000倍40%的乙烯利催花处理后的圆筒果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98.81%、94.13%,较两次1.25%电石诱导催花处理组高32.17%。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乙烯利催花处理组显著优于电石催花处理组,相关分析表明,乙烯利的催花浓度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果形、产量、果实内在品质,台农4号菠萝采用500倍40%乙烯利与0.2%尿素催花效果佳,处理组诱导催花抽蕾率99.69%、圆筒果率99.38%,平均单果重1.22kg、维生素C含量达40.4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7.93%、总糖17.84%、柠檬酸0.61%,糖酸比19.71,可替代电石催花。  相似文献   

8.
采用%206种荫蔽度处理,测量菠萝D叶叶片长度和宽度、株高、叶片数等生长发育指标,测定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和可溶性总糖等品质指标,研究不同荫蔽度对台农16号菠萝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荫蔽度小于45%的环境下,有利于菠萝的生长发育,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台农17’菠萝品种夏季催花难的技术问题,[方法]采用400-1000mg/L乙烯利1~2次,1~2%电石2次,1~2%电石2次+600mg/L乙烯利1次对菠萝植株进行催花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乙烯利催花处理植株的开花及果实成熟均比电石催花提早一周;单纯采用乙烯利催花1~2次,菠萝抽蕾开花率在0~51.67%;采用1~2%电石催花2次,抽蕾开花率在82.22%~85.55%;两次电石加1次乙烯利催花,抽蕾开花达98.89%~100%。电石催花及电石+乙烯利催花处理小果数目及果形指数极显著高于乙炔烯利处理。[结论]说明1~2%的电石催2次+600mg/L催1次是夏季‘台农17’菠萝品种理想的催花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进台农2号、红妃、日升3个番木瓜品种进行适应性对比试验,观察其果实经济性状、座果特性等,结果表明台农2号和红妃适宜在酒泉市日光温室内栽培,并总结出了日光温室番木瓜栽培技术,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