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以无籽刺梨组培苗根尖为材料,探讨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结果表明,无籽刺梨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mol/L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6-8h或0.004mol/L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4-6h后,在预冷的卡诺固定液(冰醋酸:无水乙醇=3:1中)0℃下处理15min,经95%乙醇:15% Hcl=1:1的解离液处理5min或无水乙醇:36-38% Hcl=1:1处理6min,然后用卡宝品红染色15或20min,其镜检效果较佳;无籽刺梨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4。无籽刺梨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及其染色体数目的确定对其遗传改良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麦草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与倍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麦草幼胚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悬浮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1.5%DMSO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并对处理后的愈伤组织再生幼苗进行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在25℃下用100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处理72h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平均加倍细胞比例最大,为53.58%。比较分蘖期加倍幼苗与二倍体幼苗形态差异,结果除分蘖数无显著差异外,四倍体叶片长、宽均显著高于二倍体,与混倍体叶长差异不显著。四倍体新麦草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比二倍体增加13.52%,差异显著。同时四倍体叶表皮气孔之间距离也显著大于二倍体,混倍体以上气孔特征介于四倍体与二倍体之间。  相似文献   

3.
扁蓿豆新品系的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蓿豆新品系90-36种子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进行多倍体诱导,种子萌发率、幼苗胚轴增粗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数检测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扁蓿豆新品系90-36种子,以浓度0.10%、处理时间1~2d效果较好,四倍体细胞诱变率分别为36.7%和35.8%。  相似文献   

4.
文心兰多倍体诱导及其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类原球茎薄切片为外植体,用秋水仙素对离体薄切片再生类原球茎过程进行多倍体诱导,建立文心兰多倍体离体化学诱变技术体系。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在不同诱变时间内对离体薄切片类原球茎形成及苗再生的诱变效应,比较了二倍体和多倍体试管苗的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结构特征,并对多倍体根尖细胞染色体数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文心兰离体薄切片类原球茎的形成及其再生苗产生较大影响,较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较长时间时,形成类原球茎的薄切片比率及再生苗数减少明显,但多倍体形成的比率相对较高;多倍体苗叶片厚实、紧凑、植株较矮;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气孔结构与二倍体存在一定差异,细胞核明显较大,染色体加倍成功。  相似文献   

5.
李悦  师尚礼 《草业学报》2016,25(2):141-149
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5%、0.10%、0.20%)按处理时间(4,8和12 h)对清水紫花苜蓿萌动种子胚根进行诱变,通过观察清水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的变化确定出诱变清水苜蓿多倍体的秋水仙素适宜剂量,并观察叶片下表皮细胞内含物的变化。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诱变可使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发生变异,产生出多种变异类型(4x<2n<8x、2n=8x、2n>8x的类型)。能够诱变出较高频率八倍体细胞(2n=8x)的秋水仙素剂量为0.1%+8h,诱变率为13.33%。随秋水仙素处理剂量的增加,叶片下表皮细胞内保卫细胞尺寸(长、宽、长/宽)、内部叶绿体数目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加,气孔密度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秋水仙素不同处理剂量下保卫细胞长度、宽度、长/宽、叶绿体数目均在0.1%+8h、0.1%+12h及0.2%+4h剂量较其他处理剂量增大,而气孔密度则在这3个处理剂量下相对较小,尤其是在0.1%+8h处理剂量变化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成果快报     
用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葡萄的适宜技术据2005年第8期《中国农业科学》报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以二倍体葡萄品种京秀、红地球脱毒组培苗为试材,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秋水仙素浸泡茎段法和秋水仙素培养基法进行诱导多倍体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无籽沙糖桔异交种子(无籽沙糖桔×有籽沙糖桔) 的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激素及组合对无籽沙糖桔离体再生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无籽沙糖桔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ZT和TDZ不利于无籽沙糖桔不定芽的诱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6-BA浓度的增加,不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不定芽数显著增加。当以MT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为0.25 mg/L时,不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不定芽数最高,分别为88.5%和2.7个/外植体;当不同浓度的6-BA与不同浓度的IBA组合时,以6-BA 0.25 mg/L + IBA0.25 mg/L为最佳激素组合,不定芽诱导率达95.2%,平均每个外植体萌芽数为3.6个;再生的不定芽在附加IBA 1.0 mg/L的MT 培养基中生根并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家蝇胚胎细胞系(MDEC-07114)染色体制作的方法。[方法]以MDEC-07114细胞为材料制备染色体。实验分组:秋水仙素浓度为5、10mg/L组;秋水仙素处理时间为5、6、10h组;预固定组和直接固定组。[结果]秋水仙素浓度为10mg/L、作用时间为5h组,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形态好;预固定处理后细胞分散好,染色体形态清晰。[结论]10mg/L秋水仙素作用5h,经预固定处理后制作MDEC-07114细胞染色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洗涤剂对豌豆(Pisum sativum)是否产生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效应,以豌豆根尖细胞为材料,利用微核技术,用不同稀释倍数的洗涤剂对根尖处理24和48 h,设4个稀释倍数分别为200倍、100倍、10倍、5倍,统计豌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并进行显微摄影。结果表明,随洗涤剂原液稀释倍数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并具有明显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先升高后下降,不具有剂量-时间效应。稀释不同倍数洗涤剂能引起根尖细胞染色体桥、微核等多种染色体畸变类型,造成根尖细胞染色体损伤。洗涤剂对豌豆根尖细胞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刘燕  庄桂 《山东饲料》2014,(24):140+157
以蚕豆根尖细胞为材料,蒸馏水为对照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为指标,研究浓度为1%-5%的洗衣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毒理作用。结果表明,5个浓度的洗衣液均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且微核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为1%、2%洗衣液诱导的微核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浓度为3%、4%、5%洗衣液诱导的微核率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浓度为4%、5%洗衣液诱导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各浓度洗衣液之间诱导的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性均不显著。说明洗衣液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