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针对福建省6种常见的金线莲地理种源,从形态特征、组培育苗效果、大棚人工种植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主要考察不同地理种源金线莲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龙岩金线莲的外观光泽度好,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且较受市场青睐,可加大在福建省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
金线莲药用价值高,种植效益好,人工种植前景广阔。文章先介绍金线莲的生物学特性,然后主要从地块选择、大棚搭建、移植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总结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金线莲是濒危药用植物,推广大棚栽培是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客观要求.该文总结了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包括搭建大棚、采用组培种苗、品种选择、加强日常管护、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4.
金线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野生资源已逐渐枯竭,人工栽培能为金线莲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材料。从金线莲的人工繁殖、金线莲组培茎段和顶芽外植体选取、外植体消毒、培养基(基本、诱导、生根)选择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金线莲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金线莲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金线莲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人工栽培具有较大经济效益,为探索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式, 设置了2种大棚栽培方式和4种林下栽培方式对金线莲成活率、生长量及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T5和T6)的金线莲成活率(分别为92.33%和90.79%)和植株鲜重产量(分别为1.33 g和1.31 g)较高,但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3 mg/g和12.06 mg/g)和多糖含量(分别为76.97 mg/g和80.43 mg/g)低于林下栽培的。在4种林下栽培方式中,使用控根容器栽培金线莲(T1)成活率较高,达到89.00%,并且其根系生长最好(根数达3.88条,根长达51.40 mm);但是地面栽培方式可以获得最高的植株折干率,地面栽培(T4)的折干率最高,达到12.12%,其次是T3,其折干率为12.04%。上述结果为金线莲的栽培方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金线莲大棚栽培过程中影响其生长的因素,包括生长基质、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及抗菌等条件因素.分别对大棚栽培金线莲和野生金线莲进行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无机元素等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大棚栽培金线莲的含水量、维生素C、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较高,而灰分和总糖分含量则比野生植株的低,说明大棚栽培的金线莲与野生金线莲的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大棚栽培的金线莲中,Mn、Fe、Zn、Pb、Cu、Cr、Ni、Co、Cd等9种微量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为171.1、95.7、78.9、4.8、3.7、1.2、1.1、0.3、0.1 mg/kg.与野生的比较,大棚栽培的金线莲中除元素Ni外,其余元素含量均比野生的低,说明不同生长条件对金线莲营养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金线莲的大棚栽培基质配方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厦门市大棚栽培金线莲模式,总结福建金线莲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大棚建造、栽培基质选择、种苗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综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福建省近年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成效,分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15日,福建省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绍榕来到金线莲培育基地,开始对金线莲苗木进行大棚移栽.今年2月8日,该公司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金线莲之乡"荣誉称号,并构建了永安市最大的民营桉树种苗基地. 2003年,永安市提出大力营造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沈绍榕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多方筹措资金50多万元,向井垄村的20多户农民租赁了23公顷农田培育桉树苗,开始了艰难创业历程,并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行家能手.  相似文献   

10.
吴艺东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46-46,211
金线莲属名贵中草药,野生数量极少,通过人工栽培形成规模生产,才能满足市场需要。试验研究了金线莲组培育苗、大棚栽植等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苯酚-硫酸法检测金线莲多糖含量,研究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不同培养阶段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为适时采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金线莲从生根壮苗培养阶段到大棚移栽培植阶段的多糖含量呈现"双峰"曲线变化;生根壮苗培养阶段,两种金线莲培养5个月的多糖含量均达最大值;大棚移栽培植阶段,两种金线莲前3个月多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3个月后多糖含量开始出现增长。可见,生产上若不考虑大棚移栽,应选择生根培养5个月的金线莲;若需移栽,培植时间时间应多于3个月。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业科技》2008,(2):F0004
福建杉阳雷公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为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林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骨干和成长型企业。现有经营林业基地总面积10.2万亩,其中雷公藤药材种植基地1.5万亩,  相似文献   

13.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3种药材进行林下套种,以期为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将铁皮石斛附生栽培于树上,金线莲和黄精种植于林地,同时开展与大棚栽培方式的对比,观察比较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产量效益。结果显示,与大棚栽培方式相比,林下铁皮石斛出芽率无显著差异,而茎杆增长量是大棚栽培的68.0%;林下金线莲成活率比大棚种植金线莲成活率低10.9%,但折干率显著高于大棚种植。林下种植药材与大棚栽培相比产量偏低,但病虫害发生少,投入产出比高于大棚栽培。开展林下中药材复合栽培,可将林地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林、农复合经营体系,"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的林下中药材立体套种模式,可对淳安县林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与做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现实意义,总结归纳了福建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做法,最后提出提高龙头企业科技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方面作用显著,为寻找影响农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最终关键因子,利用福建省87家农业龙头企业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法(SFA)对影响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内部因素和数值型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测算出的农业企业带动农户效率,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其品质型的外部因素进行差异化分析,进而找到了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生产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代表,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可以较好的评估特定产业的竞争态势。本文以福建省九区市161家畜牧业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地区为决策单元,应用DEA方法对各地区畜牧业龙头企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评价,算出各地区生产效率值、存在的差距和改进方向,并就福建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杉阳雷公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为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林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骨干和成长型企业。现有经营林业基地总面积10.2万亩,其中雷公藤药材种植基地1.5万亩,种苗基地300亩,年产雷公藤种苗1000万株。  相似文献   

18.
以苯酚—硫酸法检测金线莲多糖的含量,研究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不同培养阶段多糖含量的变化,为适时采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金线莲从培养室生根壮苗培养阶段到大棚移栽培植阶段的多糖含量呈“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生根壮苗培养阶段,两种金线莲培养5个月的多糖含量均达最大值;大棚移栽培植阶段,两种金线莲前3个月的多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3个月后多糖含量开始增长.可见,生产上若不考虑大棚移栽,应在生根壮苗培养5个月时进行采收;若需移栽,培植时间应多于3个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培育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结合金线莲的地理空间分部信息,建立生态位模型和空间优化模型,研究金线莲的适宜生境及在福建省的生态适宜性区划,为金线莲种植基地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8.8%)、热月平均最高温(5.7%)、冷月平均最低温(6.1%)、年平均风速(6.2%)、降水年较差(6.7%)、年平均相对湿度(5.8%)、年最小相对湿度(8.7%)、冷月平均相对湿度(9.2%)、年日照时数(10.4%)、热月日照时数(10%)、冷月日照时数(12.7%)等11个环境因子为影响金线莲生境适宜性区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南平市武夷山市、宁德市柘荣县等地区是金线莲生长的最适宜分布区,面积约占福建省总面积的1.57%,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共占福建省总面积约83.02%,主要位于福建省的西北部、中部地区。因此,福建省多处地区均适合发展林下金线莲种植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