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湘东黑山羊冬季羔羊补饲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在冬季羔羊补饲的效果,采用40只3.5~4月龄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成4组,进行二个月的试验,试验1、2、3组分别补饲精料100g/d.只、200g/d.只、300g/d.只。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补饲对体重的影响是试验1组提高10.26%,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提高19.55%,差异显著(P<0.05);试验3组提高23.72%,差异极显著(P<0.01)。补饲对日增重的影响是试验1组提高42.06%,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提高81.1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3组提高94.52%,差异极显著(P<0.01)。补饲使试验1组增收5.14元/只,试验2组增收9.23元/只,试验3组增收4.49元/只。从而说明,对冬季湘东黑山羊肥育羔羊的补饲以平均每只每天不超过200g精料为宜。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36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羽):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饲喂分别添加100、200、3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109CFU/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全期肉鸡平均日增重、成活率和胸肌率(P<0.05),显著降低了全期料重比(P<0.05);2)饲粮添加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28、70日龄肉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或P<0.01)、70日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70日龄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3)饲粮添加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肉鸡28、70日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70日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极显著或显著降低了28、70日龄血清丙二醛含量(P<0.01或P<0.05)。由此可见,结合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指标,1~70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添加200 mg/kg(2×108CFU/kg)凝结芽孢杆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红三叶异黄酮对肉鸡血液几种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0(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30 mg/kg(试验Ⅲ组)红三叶异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持续7周。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各试验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试验Ⅱ组在21、35和49日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在49日龄、试验Ⅲ组在21日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各试验组在21日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在49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试验Ⅰ组在35和49日龄、试验Ⅱ组在49日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水平,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在35日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3/T4,各试验组在21、35和49日龄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35和49日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清睾酮(TESTO)水平,各组在21、35和49日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红三叶异黄酮可通过调节体内GH、IGF-Ⅰ、T3和T4水平来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20 mg/kg时促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取清远麻鸡快慢羽群体共200只,通过对初生羽毛长度、体重、鸡冠高度和羽毛成熟性等指标的测定,并对初生羽毛长度和羽毛成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清远麻鸡快慢羽系各阶段生产性能的差异,解析初生羽毛长度与早熟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日龄快羽R2型的主翼羽长度和平均羽毛长度均极显著长于慢羽倒长型(L2)(P<0.01),但其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度差值极显著短于慢羽倒长型(L2)(P<0.01);(2)42日龄时,慢羽倒长型(L2)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快羽R2型(P<0.01);110日龄时,快羽R2型母鸡的冠高显著高于慢羽母鸡(P<0.05),同时,快羽R2型母鸡羽毛成熟性也极显著优于慢羽倒长型(L2)母鸡(P<0.01);(3)快羽R2型鸡羽毛成熟性与初生翼羽长度呈中度正相关(r=0.264~0.322),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清远麻鸡快慢羽系中最常见的快羽R2型和慢羽倒长型(L2)的各阶段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差异,快羽R2型的初生羽毛长度可对羽毛成熟性实施间接选育。  相似文献   

5.
强制补饲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二元杂交仔猪10窝,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7~21日龄期采用人工强制补饲+自由采食,对照组自由采食。结果至28日龄断奶时,试验组每头仔猪可食入饲料600.6 g,显著高于对照组(202.6 g/头,P<0.01));断奶体重相应为6.58和6.07(P<0.01),5周龄,体重相差幅度接近20%,一直到试验结束,差异仍显著(P<0.01);仔猪的日增重:3周龄前无明显差异,4周龄时差异显著(P<0.01),断奶后的第1周(5周龄),对照组几乎停止生长(x-=9.62 g),而试验组仍达108.51 g(P<0.01);整个试验期中,饲料利用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强制补饲组仔猪35日龄出售时可增加纯收入17.08元/头。  相似文献   

6.
旨在筛选出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科学合理的补饲料,改变牧区由于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甘肃高山细毛羊2.5岁才能配种的饲养方式。试验选择甘肃高山细毛羊(12月龄)48只,随机分为试验a(1号料)、b(2号料)、c(3号料)组和对照组(不补饲),进行90 d放牧补饲试验。结果表明,1)瘤胃pH试验a组和b组差异极显著(P<0.01)、c组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瘤胃氨态氮、蛋白氮、总氮浓度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VFA)试验a组和b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乙酸和丙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和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乙/丙b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瘤胃纤维降解菌和原虫数目试验组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补饲均能正向影响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瘤胃代谢参数及瘤胃微生物数量,以1号料补饲效果最优,2号料也能起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08头平均体重为(24.49±1.61)kg的(70±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05%短乳杆菌(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0.10%短乳杆菌(试验Ⅱ组),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粪便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Ⅱ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球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白球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合珠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干扰素γ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短乳杆菌能够显著改善生长猪肠道菌群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营养的补饲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40只3~4月龄的湘东黑山羊羔羊,按完全随机单因子设计,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湘东黑山羊。3个补饲试验组饲粮的精粗比分别按30∶70,40∶60,50∶50确定。结果表明,试验1、2、3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试验3组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补饲以精粗料比30∶70为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玉米秸为粗饲料条件下,比较羊驼与绵羊对2种精粗比饲粮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环境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等方面的差异。试验选用1岁左右羊驼[体重(25.8±4.7) kg]与绵羊[体重(28.3±5.8) kg]各4只,试验采用有重复的2×2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5∶5(MS)和7∶3(LS)的饲粮。结果表明:1)羊驼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绵羊(P<0.01),羊驼对粗脂肪、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羊驼瘤胃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以及pH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而乙酸含量显著低于绵羊(P<0.05);羊驼总嘌呤衍生物、尿酸和尿囊素排出量与绵羊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羊驼对MS饲粮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绵羊对MS饲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羊驼MS饲粮干物质、钙、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LS饲粮(P<0.01)。羊驼饲喂MS饲粮瘤胃中pH、异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丙酸含量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绵羊饲喂MS饲粮瘤胃中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丁酸含量极显著低于LS饲粮(P<0.01);羊驼饲喂MS饲粮瘤胃中乙丙比显著低于LS饲粮(P<0.05)。2种动物总嘌呤衍生物和尿囊素排出量在2种饲粮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羊驼饲喂MS饲粮时尿酸排出量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综上所述,在玉米秸为粗饲料条件下,羊驼与绵羊对2种精粗比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瘤胃环境以及表观消化率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用1800羽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鸡进行90d试验。处理1为笼养(对照组),处理2为放养,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处理4先笼养45d再放养45d,处理5先笼养60d再放养30d,处理6先笼养75d再放养15d。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表明:①各处理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的增加。②笼养和放养对肌肉pH值、肉色、肌肉蛋白质无显著影响;全期放养(处理2)的肌间脂肪、嫩度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而肌肉水分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沉积和养分排放的影响,以期为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饲粮配比和减少环境负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选用5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8月龄的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7.60%(组1)、9.49%(组2)、11.29%(组3)、11.56%(组4)和14.96%(组5)的饲粮,饲粮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试验羊进行19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4d,正试期5d。正试期从每组选择5只试验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羊在代谢笼中单笼饲养,采用全收粪尿法连续收集5d粪便,并采集饲粮样品。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粪干物质排放量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氮摄入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组3的氮沉积率极显著高于组1(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粪氮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2与组1、组3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粪钙排放量以组3最低(5.04g/d),且极显著低于组5(P<0.01);粪磷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1、组2、组3极显著低于组5(P<0.01),组4显著低于组5(P<0.05)。4)尿氮排放量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2与组1、组3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尿钙排放量以组3最低,为1.18g/d,比组1、组5分别降低0.53和0.78g/d;尿磷排放量组1显著低于组5(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粪尿氮排放总量组5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粪尿钙排放总量组3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粪尿磷排放总量组1、组2极显著低于组5(P<0.01)。6)粪氮占比为72.44%~42.06%,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尿氮占比为27.56%~57.94%,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粪、尿钙和磷占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1.29%时,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氮沉积最佳,粪尿钙排放总量最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在一定范围(7.06%~11.56%)时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粪尿磷排放总量无显著影响;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对钙、磷的排放以从粪中排放为主,多余的氮则主要从尿中以尿氮的形式排出。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乳化剂与L-肉碱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脂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960只1日龄科宝白羽肉公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分为前期(1~21日龄)、后期(22~49日龄)和全期(1~49日龄)。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化剂极显著或显著降低了1~21和1~49日龄料重比(P<0.01,P<0.05),提高了21、49日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P<0.01);添加L-肉碱或乳化剂与L-肉碱合用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了各期料重比(P<0.01,P<0.05),显著降低了21日龄血清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添加L-肉碱极显著提高了49日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P<0.01)。2)主效应分析表明,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了21日龄血清总胆汁酸、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添加L-肉碱极显著降低了各期料重比(P<0.01),提高了胸肌率(P<0.01),降低了21、49日龄血清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1,P<0.05),降低了21日龄血清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乳化剂与L-肉碱的交互作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1~21和1~49日龄料重比、21和49日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P<0.01,P<0.05)。结果提示,饲粮单独添加乳化剂、L-肉碱或二者合用均可改善肉鸡的饲料利用率,提高胸肌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单独添加乳化剂或L-肉碱均可提高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二者合用较单独添加降低了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高温(30~35℃)饲养环境下,建议在肉鸡饲粮中单独添加乳化剂或L-肉碱。  相似文献   

13.
选取28头12月龄安格斯杂交肉牛(安格斯牛×本地黄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n=7):对照组、补饲1,2,3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于南方自然放牧条件下,补饲组分别补饲精料补充料每天0.5,1,1.5kg/头。180d的育肥结果表明:补饲1,2,3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4.38%,59.38%,96.88%,差异极显著(P<0.01);补饲3组的经济效益最好,补饲2组次之,并明显优于不补饲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9,(6):1191-1197
将480羽1日龄鸿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24羽,其中A组为对照组,只喂基础饲粮,B、C、D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25%,0.250%和0.500%的苦玄参颗粒,试验期49 d;于21,35,49日龄时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10羽进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生化及免疫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C组21日龄日均增重极显著高于A、B、D组(P0.01),35日龄时C组也明显高于A、B、D组(P0.05),但49日龄时4个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5日龄时C组的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阶段C组也有高于A组的趋势(P0.05);C组21日龄时饲料报酬极显著优于其他3组(P0.01);试验期间C组鸡死亡率比A组降低50%;饲粮添加苦玄参颗粒对试验鸡的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然而,21日龄时C、D组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A、B组(P0.01),35日龄时C组也显著高于A、B、D组(P0.05);C、D组的谷胱甘肽含量21日龄时显著高于A、B组(P0.05),35日龄时也极显著高于A、B组(P0.01);总超氧化物歧化酶C、D组在3个阶段中均有高于A、B组的趋势(P0.05)。可见饲粮添加0.250%苦玄参颗粒能明显提高35日龄前鸡的生长性能,并显著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死亡率;在3种不同添加量中,0.250%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对肉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雌性科宝肉仔鸡16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由6种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配制的试验饲粮,玉米储存时间分别为0(当年收获的玉米)、1、2、3、4、5年(以下简称0年组、1年组、2年组、3年组、4年组、5年组),试验期42 d。检测肉鸡21日龄和42日龄时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21日龄时,0年组、1年组、2年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5年组(P<0.05);0年组、1年组、2年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3年组、4年组、5年组(P<0.05);4年组、5年组血清维生素E含量极显著低于0年组(P<0.01)且显著低于1年组、2年组、3年组(P<0.05);各组间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42日龄时,0年组血清T-AOC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血清M DA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0年组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年组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4年组、5年组(P<0.05);各组间血清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饲喂长期储存的玉米会降低肉鸡血清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西藏那曲地区,选择体重相近的48头周岁龄高原型藏山羊进行了为期6周的春季补饲试验,试验分为4个处理:3个补饲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2只山羊。结果表明,对照组体重为负增长(-2g/d·只),3个补饲组日增重分别为47、45和45g/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补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组可以获得12.38~14.80元/只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分别在肉鸡28日龄和70日龄时采样,计算料重比,并检测各组中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与Ⅰ组比较,试验1~28 dⅡ~Ⅴ组肉鸡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70 dⅡ组和Ⅳ组肉鸡增重显著升高(P<0.05),Ⅱ~Ⅴ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Ⅳ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Ⅱ、Ⅲ、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肉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Ⅱ~Ⅴ组28日龄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70日龄肉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Ⅱ组和Ⅳ组28日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70日龄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Ⅳ、Ⅴ组之间上述各血清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28日龄时,Ⅱ组和Ⅳ组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Ⅴ组(P<0.05),但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Ⅴ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70日龄时,Ⅱ~Ⅳ组肉鸡血清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功能,以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和有机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血清生化指标及新城疫(ND)抗体效价的影响。选取1 008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科宝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6只(各重复公母比例一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的维吉尼亚霉素,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和900 mg/kg复合有机酸,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1)在1~42日龄时,试验组的料重比(F/G)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42日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绒隐比(V/C)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空肠的绒毛高度在各阶段均显著升高(P<0.05),且在42日龄时,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V/C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回肠的绒毛高度和V/C在各阶段均极显著升高(P<0.01),隐窝深度在14和42日龄时均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早期断奶山羊牛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2只(35±3)日龄早期断奶简阳大耳羊山羊[(8.576±1.831)kg BW],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山羊分为4个组,每组8只(公母各占1/2),单栏单饲.对照组跟随母羊哺乳,试验Ⅰ、Ⅱ和Ⅲ组在35日龄实施断奶,分别补饲50、150和250 g/d精料.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1)补饲精料对断奶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250 g/d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83.80%(P<0.01);50 g/d组平均日增重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试验组间粗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山羊总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按摄入精料计算,150、250 g/d组料(精料)重比极显著高于50 g/d组(P<0.01).2)250、150 g/d组山羊总干物质、消化能、粗蛋白质摄入量极显著高于50 g/d组(P<0.01),各试验组的饲粮总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山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浆尿素氮、血清IgA和IgM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说明,补饲精料有利于提高早期断奶大耳羊山羊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促进生长.补饲精料量(250 g/d)占食入饲料总量的(70.0±3.0)%时,可极显著提高山羊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镁对PIC育肥猪肉质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 g镁。结果表明:每头添加镁2 g/d有提高色素含量趋势(P>0.05),添加4 g/d可极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7.41%(P<0.01),添加6 g/d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P<0.05);肉色评分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2 g/d可以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5),4、6 g/d可极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1);随镁添加量的增加,肌肉pH值显著提高(P<0.05),6 g/d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宰前5 d补镁可增加肉色,显著提高肌肉pH值,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