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的外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为蒙古羊系绵羊,属于短脂型肉用绵羊,主要分布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类型羊的头大小适中,体型强壮,四肢结实,大腿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公羊部分有角,母羊无角.体躯绝大多数以白色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巴尔虎"品系羊,在新巴尔虎右旗部分地区对羊的体尺、体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羊 "巴尔虎"品系为蒙古羊系绵羊,属于短脂型肉用绵羊,主要分布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呼伦贝尔羊 "巴尔虎"品系类型羊的头大小适中,体型强壮,四肢结实,大腿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公羊部分有角,母羊无角.体躯绝大多数以白色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巴尔虎"品系羊,在新巴尔虎右旗部分地区对羊的体尺体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短尾羊是生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独特品种,因主要分布于锡尼河流域而俗称锡尼河羊,也因布里亚特蒙古族部落集中饲养而又被昵称为布里亚特羊,是200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的呼伦贝尔羊的一个品系。  相似文献   

4.
<正>苏尼特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遗传资源,早在1986年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认定为地方良种,2014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苏尼特羊具有耐寒、抗旱、宜牧和较强的生存适应性能,并且苏尼特羊肉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呼伦贝尔羊"短尾"品系类型羊,属短脂尾型肉用绵羊,是呼伦贝尔羊的一个优秀品系。主要分布在水草丰美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其脂尾厚而宽,尾长8~14 cm,尾宽11~20 cm。近两年随着羊肉价格  相似文献   

5.
选取草原短尾羊×呼伦贝尔羊♀杂交一代羔羊和呼伦贝尔羊羔羊作为研究对象,对尾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0、90和150日龄草原短尾羊×呼伦贝尔羊♀杂交一代羔羊和呼伦贝尔羊公母羔体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尾长和尾宽差异显著(P<0.05)。说明以草原短尾羊为父本改良呼伦贝尔羊,尾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讨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半椭圆状尾)和短尾品系(小桃状尾)脂肪沉积差异的分子机制。随机选择处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5月龄呼伦贝尔母羊21只(其中巴尔虎品系11只、短尾品系10只),测量其体尺、尾型和胴体重指标。组织切片观察8个部位脂肪细胞的形态,测定脂肪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并进一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同月龄两品系羊胴体重、体尺及尾型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虽然两品系羊同一部位的脂肪细胞形态基本一致,但巴尔虎品系尾部脂肪细胞面积和体积均大于短尾品系(P0.01),并且皮下、网膜和尾部脂肪组织中的TG含量在两品系羊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ATGL、PPARγ、C/EBPα和SREBP 4个脂代谢相关基因在巴尔虎品系个体中的mRNA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短尾品系(P0.05;P0.01);巴尔虎品系中ATGL和SREBP基因的表达与TG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r=-0.965、0.972)。综上所述,两个呼伦贝尔羊品系在生长和脂肪代谢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绵羊脂尾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半椭圆状尾)和短尾品系(小桃状尾)脂肪沉积差异的分子机制。随机选择处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5月龄呼伦贝尔母羊21只(其中巴尔虎品系11只、短尾品系10只),测量其体尺、尾型和胴体重指标。组织切片观察8个部位脂肪细胞的形态,测定脂肪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并进一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同月龄两品系羊胴体重、体尺及尾型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虽然两品系羊同一部位的脂肪细胞形态基本一致,但巴尔虎品系尾部脂肪细胞面积和体积均大于短尾品系(P<0.01),并且皮下、网膜和尾部脂肪组织中的TG含量在两品系羊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ATGL、PPARγ、C/EBPα和SREBP 4个脂代谢相关基因在巴尔虎品系个体中的mRNA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短尾品系(P<0.05;P<0.01);巴尔虎品系中ATGLSREBP基因的表达与TG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r=-0.965、0.972)。综上所述,两个呼伦贝尔羊品系在生长和脂肪代谢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绵羊脂尾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为蒙古羊系绵羊,属于短脂型肉用绵羊,主要分布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类型羊的头大小适中,体型强壮,四肢结实,大腿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公羊部分有角,母羊无角。体躯绝大多数以白色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巴尔虎"品系羊,在新巴尔虎右旗部分地区对羊的体尺、体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取12只呼伦贝尔短尾适龄母羊和12只短尾羊羔羊(公母各半)作为研究对象,跟踪其体重及体尺变化,研究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跟踪期羔羊从出生时开始,至羔羊100日龄结束,每隔10d记录一次数据,利用SAS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与各项体尺指标在不同水平下(P0.0001或P0.01)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体高和体斜长对母羊体重的影响最大,胸围和最大额宽对母羊体重的影响最小;胸围和体高对羔羊体重的影响最大,管围和最大额宽对羔羊体重的影响最小;通过体高、体斜长、胸宽等体尺指标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呼伦贝尔短尾羊的体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断奶后对家畜舍饲精喂饲料,呼伦贝尔羊中的"短尾品系"(简称呼伦贝尔短尾羊)日增重的变化,选取家庭牧场植被相似的典型牧户,典型牧户家畜数量为400只母羊和400只羔羊。试验采取与牧民合作的形式进行控制性试验,以全年传统自由放牧为对照组,哺乳期断奶后舍饲精喂饲料加自由放牧为控制组。结果表明:舍饲使得羔羊日增重差异性显著(P<0.05),公羔的平均日增重最大可达210.8±8.48 g·d-1。不同月龄母畜对舍饲精喂的显著性差异表现不同,其中18个月以上月龄的母羊日增重差异性显著,且月龄越大,差异越显著。舍饲使得不同月龄段的母羊之间日增重差异性显著,12个月龄以下的母畜日增重最大,达到126.26±5.23 g·d-1。因此断奶后对家畜舍饲精喂饲料对家畜个体生产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戈壁羊体型小、尾型大的特性,引入呼伦贝尔短尾羊作为父本,采用引入杂交的育种方式,对其开展杂交选育研究。通过对早期生长发育对比分析发现,戈壁羊和F1代、F2代羔羊0-3月龄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一致,从2月龄以后,杂交F2代羔羊的生长发育快于F1代和戈壁羊羔羊;通过计算0-3月龄平均日增重,戈壁羊和F1代、F2代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1.189、138.978、170.133 g,说明F2代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戈壁羊羔羊最慢;最后通过对比3月龄的体尺和尾型发现,F2代羔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均显著大于戈壁羊羔羊,F2代3月龄羔羊的尾长和尾宽分别为7.596 0 cm和7.268 1 cm,且显著小于戈壁羊羔羊。研究结果说明用呼伦贝尔短尾羊杂交改良戈壁羊,可有效地增大戈壁羊的体型,减小尾型,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绵羊尾型性状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选用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作为研究对象,对绵羊尾型性状早期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羔羊尾长略大于尾宽,且相同日龄公母羊尾型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计算,60~160日龄杂交一代羔羊尾长平均日增长0.305 mm,尾宽平均日增长0.192 mm,平均日增重139.30 g;分析发现,随着体重的增加,杂交一代羔羊的尾长和尾宽均随之增长,且尾巴的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羔羊从出生至体重达25.00 kg之前。通过对戈壁羊及杂交一代羊尾型与体重的关联分析,羔羊从出生至体重15.00 kg时,杂交一代羔羊尾巴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戈壁羊;当体重大于16.00 kg时,杂交羊的尾巴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缓,并且尾型显著小于当地戈壁羊。说明用呼伦贝尔短尾羊公羊杂交改良当地大尾型的戈壁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短尾羊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中心产区有近1个世纪的饲养史。据2006年全国家畜品种遗传资源调查及养羊界有关专家调查认为,该品种的短脂尾和体型外貌与蒙古羊的其他类型羊都不同,它的尾长明显短且肥厚,臀部与飞节呈直线,耆甲略低于十字部,全身向前倾斜,体躯长圆,大腿肉丰满,肌间脂肪相对多而分布均匀,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常年大群放牧,善于行走采食抓膘,能刨雪吃草保膘。遗传性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尾型绵羊群体遗传分化程度,检测全基因组选择信号,以挖掘不同尾型绵羊重要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基于蒙古羊(短脂尾)和藏羊(瘦尾)群体的Illumina Ovine SNP 50K芯片分型数据,借助遗传分化系数FST法进行群体间选择信号检测,寻找选择信号区域内的重要基因,并对其中与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PPARG、PDGFD在呼伦贝尔羊(大尾和小尾品系;肥尾)与藏羊(瘦尾)尾脂进行mRNA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1)465个SNPs被选择,基因注释找到448个候选基因,筛选到50个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富集在脂类生物合成过程、磷脂代谢、脂质结合等条目,此外发现4个基因(PPARG、RXRG、SLC27A2和ACSL6)富集到PPAR信号通路。(2)肥瘦尾之间,呼伦贝尔羊(大尾和小尾品系)PPARG和PDGFD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而大小肥尾之间,呼伦贝尔羊大尾品系PPAR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尾品系(P0.05),PDGFD基因表达量则无明显差异。通过FST法有效检测到受选择的基因,部分与绵羊重要性状相关,相对定量试验证明PPARG和PDGFD基因与尾部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尾型选育的候选基因,为绵羊育种及改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对包头市达茂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后)旗等戈壁羊分布重点区域的戈壁羊养殖进行调研,并结合现场考察、查阅普查资料,从戈壁羊的品种介绍、历史追溯、培育必要性和优势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戈壁羊品种(配套系)的保护工作和戈壁短尾羊的培育工作既可优化地方种畜资源,也能迎合市场需求,符合国家"供给侧"内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草原戈壁短尾羊属于蒙古羊系的一个优良类群,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以及乌拉特前旗北部牧区的荒漠草原地带,其典型特征为尾部短小并显著小于苏尼特羊。首先就我国脂尾羊的分类及形成做一论述,通过分析指出我国现存的脂尾羊育成于唐朝时期,主要由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引入的脂尾羊、迁移南下的蒙古羊与本地古羌羊杂交选育而成;其次对草原戈壁短尾羊的起源做一探究,并指出其形成历史久远,特别是与四子、乌拉特、茂明安三部的民族迁移密切相关;最后对草原戈壁短尾羊选育进展及前景做一展望,指出今后在传统选育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利用先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基因组学技术,加快遗传进展,提高草原戈壁短尾羊尾型的整体度,进而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内蒙古草原牧区,冬季对绵羊补饲精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产羔前对母畜舍饲精料后,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的变化,本研究选取60对待产的呼伦贝尔短尾母绵羊作为试验对象,在母畜产羔前一个月,试验组母畜舍饲精料,对照组仅补饲干草,分析100日龄内家畜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变化。利用方差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产前补饲对家畜个体、生产效益的影响及影响家畜体重的主要体尺权重,结果显示,100 d时间段内,母畜体重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仔畜出生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段,试验组仔畜的胸围、胸宽、体高、胸深、体长和体斜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为:胸围、胸宽、体高和胸深,影响权重达到50%以上。补饲使得仔畜的成活率、出售价格显著高于未进行补饲的对照组(P<0.05)。通过补饲母畜不仅可以影响仔畜体重和体尺指标,而且对提高仔畜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为今后后备母羊的选育、家畜的精准淘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呼伦贝尔市牧区自然生态条件、草地类型、呼伦贝尔羊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肉羊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肉羊品牌及标准化现状和编制牧区放牧饲养肉羊生产标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鉴定草原短尾羊TBXT mRNA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趋势,分析其TBXT cDNA全长序列.本研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方法对草原短尾羊14、16、20 d和25 d胚胎中TBXT 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之后使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羊重要脂肪相关基因mRNA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基于前期尾部极端大小呼伦贝尔羊的尾部脂肪转录组测序研究结果,选择10个重要的脂肪相关基因,研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与绵羊脂肪代谢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CFD、PLIN4、THY1、IL-18、PTPN11、LPL、IRX3、HOXA10、MID1IP1、UGCG基因在6月龄呼伦贝尔羊大尾和小尾品系7种组织(尾部脂肪、臀部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网膜脂肪、肝、肌肉)中mRNA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10个基因除了在肌肉中存在痕量表达外,在其他各个组织均有表达,而且在不同品系间的一个或多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2)IRX3和UGCG基因在大尾羊品系尾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小尾羊品系(P0.01),表明这两个基因与绵羊尾部脂肪代谢有直接关系。3)PLIN4和PTPN11基因在各个组织的表达趋势相近,且在大尾羊品系的皮下及网膜脂肪组织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尾羊品系(P0.01),而THY1基因与它们的表达趋势正好相反,在大尾品系皮下及网膜脂肪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小尾羊品系(分别为P0.01,P0.05)。4)LPL基因只在小尾羊的臀部脂肪组织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尾羊(P0.01);仅有CFD基因在肝中高表达,并在大尾羊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尾羊(P0.01),而其他基因在肝中低表达或者痕量表达;HOXA10基因仅在肾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在大尾羊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尾羊(P0.01)。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绵羊脂肪代谢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