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随着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窃电技术日益智能化、科技化、隐蔽化,使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本文通过一起窃电查处事件分析,为此类反窃电工作提供经验,同时也能对窃电者起到警示作用。1案例回顾2020年3—8月,某供电所0.4 kV低压台区线损出现无规律异常波动,线损率时好时坏,台区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对比客户日用电量、台区日损失电量及台区线损率之间关系,某客户的用电情况与台区线损波动情况时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台区线损、加快台区线损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应当对供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线损异常进行及时监测并诊断。本文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损异常诊断技术,从用电采集系统中获取海量的电力运行数据,通过算法构建窃电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台区关口计量装置故障、窃电、用户计量装置异常、户变关系异常等问题进行诊断。该系统可以减少台区线损异常分析的时间,提高台区线损分析的准确率及效率,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智能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9月2日,某县供电公司台区线损治理小组成员,针对“南区1号公变”线损率波动且经常高于“一台区一指标”理论线损率,组织台区现场排查时,发现一户三相低压用户计量装置的互感器接线异常,现场处理改正后,次日起台区线损电量减少20多千瓦时,台区线损率由原来4%左右明显下降至2%以下,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升疑似窃电用户的定位准确度,提升窃电查处效率,挽回国家和电力公司的经济损失。文章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配贯通系统等平台为支撑,以台区线损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反窃电精准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整合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配贯通系统和营销系统中的台区线损数据、表计告警记录、台区供售电量、用户用电量和电压电流等用户行为数据和轨迹,制定系列数据比对和校验规则,总结归纳出"五步法"反窃电精准定位方法,使窃电嫌疑用户定位的准确度大幅提升,提高现场查处窃电的效率,对于威慑窃电不法分子、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挽回经济损失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国网山西壶关县供电公司在紧扣线损管理相关要求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两轮驱动",即一手抓达标台区创建,一手抓高损台区治理,降低了公司低压台区线损率,使营销管理更加细致化、精益化。1"两轮驱动"线损管理理念达标台区的考核标准是此台区的低压采集成功率连续三天达到98%,且台区线损率低于5%。达标台区  相似文献   

6.
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其线损统计查询、用电统一视图、实时数据的召测等各项功能,可以对综合变台区每日用电能量及线损等进行采集统计,为台区日常用电管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结合供电所日常工作管理实际,总结出低压台区引起线损异常原因:关口表计计量异常,户变关系异常,低压台区内有用户窃电,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异常,营销系统流程未及时归档,低压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等。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线损异常台区信息为切入点,通过对异常台区用户日用电量和日线损电量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及相关度分析,精准定位疑似窃电用户,以供运维人员进行针对性核查。这种程序化研判方法,不仅避免了大量盲目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弥补了人工研判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所淄分台区线损管理,是指按照配电网低压公用变压器所供400V供电区域作为管理单元进行个人承包考核的一种管理模式。分台区是供电企业分线、分压、分台区细化线损管理的重要部分,分台区线损统计能够有效及时地监测低压配电网线损构成和所在台区内用户电能量的突变情况,为台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控制窃电现象发生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为业扩及配电网改造提供计算资料。  相似文献   

9.
丁弋 《农村电工》2023,(4):49-49
通过国网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中的低压理论线损计算模块可以实现自动计算台区理论线损率,并同步与实际线损率进行比较,可以快速判断出线损的性质,方便低压线损的管理。1案例一:技术线损的治理1.1台区情况台区名称:段家边村西,该台区线损率一直在4%~5%,偶尔超过5%,超过5%属于不合格台区。经过多次排查仍然不能确定线损原因,只能归类为疑难台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网同期线损管理中台,提出了一套支撑线损管理、降损规划、用户征信等业务为一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线损异常智能研判、规划成效精准评价、窃电漏电有效预防,提升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系统具备低压拓扑识别、智能研判异常、精准自动派单、辅助电网规划等功能。系统在北京市电力公司的试点应用情况显示,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3%,为公司节约成本和拓展利润空间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