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正丁醇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栀子中的栀子苷,考查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栀子苷质量浓度、相比和pH值对栀子苷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和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拟合试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 Expert 8.0.6优化试验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45℃,栀子苷质量浓度3.0 mg/m L,相比为0.5∶1,pH值7.0,栀子苷萃取率为30.27%。  相似文献   

2.
筛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朝鲜蓟茎叶中绿原酸及洋蓟素的最佳工艺,为后续研究及工业化大生产提供指导。以大孔树脂对绿原酸及洋蓟素的吸附率和解吸附率为指标筛选树脂种类,以上样速度、上样液中绿原酸与洋蓟素的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不同条件下AB-8大孔树脂对洋蓟茎叶提取液中绿原酸及洋蓟素分离纯化;以固体物中绿原酸及洋蓟素的质量浓度为指标,确立洗脱用乙醇的浓度及洗脱方式;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及洋蓟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选择AB-8大孔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绿原酸与洋蓟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2,0.42 mg/mL,上样速度为1 BV/h;最佳洗脱方式是:用3倍柱体积的水洗涤除杂,再分别用2倍柱体积10%和75%的乙醇依次洗脱,最后用1倍柱体积的纯水冲洗,收集洗脱液与水洗液。HPLC法测定绿原酸及洋蓟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5%,4.6%。AB-8大孔树脂对洋蓟茎叶中绿原酸及洋蓟素分离纯化的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并符合市售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药栀子为原料,研究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藏红花素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各因素对栀子藏红花素萃取率及分配系数的影响规律,在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3%,乙醇质量分数为25%,Na Cl质量分数为0.5%,pH值为8,料液比为9%,萃取时间为45 min,萃取温度为20℃条件下,藏红花素的萃取率高达95.44%。  相似文献   

4.
将啤酒废酵母制成一种新型的生物吸附剂,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铜。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pH值,以及铜离子浓度和酵母浓度条件下,啤酒废酵母对Cu2+的吸附能力。初步确定了啤酒废酵母对Cu2+吸附的最佳组合,即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55 min,起始pH值为5,酵母的质量浓度为1 g/L,Cu2+质量浓度为22 mg/L,在此条件下啤酒废酵母对Cu2+吸附率可达到90.00%左右。通过L16(45)正交实验表明,Cu2+质量浓度和pH值是影响啤酒废酵母吸附铜离子能力的显著因素。对吸附了铜离子的啤酒酵母进行解吸实验,表明在浓度为1 mol/L的HCl中,其解吸率为55.00%,与1 mol/L的NaOH和去离子水相比,有较高的解吸率。  相似文献   

5.
火龙果果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萃取pH值、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火龙果果皮中果胶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火龙果果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萃取液pH2.0,萃取温度100℃,萃取时间120min。火龙果果皮中果胶提取量达1.48%。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洋蓟茎叶提取物中绿原酸与洋蓟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洋蓟提取物中绿原酸与洋蓟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2%磷酸水,采用梯度洗脱30min,乙腈与磷酸水体积比从5∶95至50∶50;检测波长为330nm;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绿原酸为0.13~0.66μg,线性关系良好,洋蓟素为0.12~0.62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线性系数均为R=0.9999,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41%;洋蓟素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31%;绿原酸与洋蓟素峰的理论塔板数均大于10000。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洋蓟茎叶提取物中绿原酸与洋蓟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大豆糖蜜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对大豆糖蜜的澄清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除浊率和脱色率为指标,研究了稀释浓度、加酸种类、pH值、加热温度对大豆糖蜜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酸种类对澄清效果影响不显著,稀释浓度、pH值、加热温度对大豆糖蜜澄清效果影响显著。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在大豆糖蜜质量分数15%,用磷酸调pH值至3.5,在80℃恒温水浴30min,大豆糖蜜的除浊率为99.24%,脱色率为95.18%。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提取分离新疆籽瓜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采用酸提醇析法探讨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剂的种类、浓度和加入量,萃取温度、时间和浓缩比例等因素对果胶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萃取工艺进一步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籽瓜皮以细渣状沸水浴灭酶3min,萃取液为硫酸,萃取液pH值为1.5,料液比为1∶15,萃取温度为90℃,萃取次数为2,萃取时间分别为2.5h和1h,浓缩比例为1/4,冷却后经1.5倍的乙醇沉淀,果胶产率为19.5%。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桑葚中果胶含量,测定结果为0.36%;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制汁过程中的用酶量、pH值、温度和时间4个工艺参数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用酶量0.04%,pH值3.5,温度45℃,时间3 h。利用最佳工艺参数制取桑葚汁,使出汁率提高17.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废弃烟叶及烟杆中的烟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萃取次数等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pH值4~5,萃取次数2次,萃取时间1 h,料液比1∶2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辐射时间20~30 min,料液比1∶15,pH值4;超声波辅助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5,处理时间180 s,料液比1∶15。该结果可为企业萃取烟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火棘果为原料,用已获得的色素提取方法将火棘果中的红色素、黄色素提尽,然后用稀盐酸溶液作提取剂,运用微波法提取火棘果渣中的果胶,并检测果胶的品质。探讨提取剂pH、料液比、微波功率、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火棘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火棘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pH 2,料液比1:9,微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2.5 min,提取2次;火棘果胶的提取率为86.7%,产率为7.55%。微波法提取火棘果胶耗时少、提取率高,优于传统酸水解法。检测表明,果胶品质符合标准QB 2484—2000,且有益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莴苣皮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分析了莴苣皮中的常规营养成分,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值及浸提水量对SD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皮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在温度100℃、pH值5.0、用水量25mL/g原料、浸提时间20min条件下,SDF产率高达6.96%;在料液比1∶17,碱液浓度0.50mol/L,温度65℃,浸提时间2.0h条件下,IDF产率高达47.62%。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pH值几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提取时间、温度和pH值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向日葵盘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80min、料液比0.04、pH值3.20。向日葵盘果胶最大得率为10.44%。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工艺。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较优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实验及最优组合验证实验方案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影响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30、7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1.421%,提取物中根皮苷纯度为3.797%,验证性实验的相对偏差RSD=0.881%,说明该最佳提取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根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对猕猴桃根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与提取次数对三萜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猕猴桃根三萜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20 (g/mL),提取次数1次,在此工艺条件下,猕猴桃根三萜类物质的平均得率为6.7517%;【结论】该工艺应用于猕猴桃根中三萜类物质的提取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球盖菇多糖碱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球盖菇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100目菇粉碱液浸提方法,进行碱液浓度(pH)、液料比(mL/g)、温度(℃)和提取时间(min)的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用硫酸苯酚方法测定提取的多糖并计算得率。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的影响程度强弱顺序为pH影响最大,时间次之,温度再次之,液料比影响最小。pH 9,提取时间为50 min,温度为70℃,液料比为60 mL/g的组合是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大球盖菇多糖的提取得率最高达8.12%。碱法提取是大球盖菇多糖较好的提取方法。该提取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盐法分步对米糠蛋白进行复合提取。在提取过程中,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这3种方法各自提取蛋白的最佳工艺,最后依次采用碱提、酸提、盐提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步对米糠蛋白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时间2.5 h,pH值12,温度30℃,料液比1∶11,提取率为34.49%;酸法提取新鲜米糠最佳工艺条件:时间3 h,pH值0.05,温度35℃,料液比1∶11,提取率为25.88%;盐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最佳工艺条件:NaCl浓度0.6 mol/L,温度35℃,料液比1∶11,提取率为15.66%。复合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总提取率达60.12%。  相似文献   

18.
旨在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干辣椒中辣椒素工艺。以辣椒素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较优范围,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以及最佳方案验证性实验,优化筛选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提取辣椒素工艺技术。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椒素的过程中,各因素对辣椒素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优工艺技术为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35,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素得率为0.87%,显著高于水浴浸提法提取得率0.43%,且验证性实验显示标准差为0.04%,相对偏差0.04%,说明实验重复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以白桦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黄酮化合物,以黄酮粗提物得率为指标筛选试验条件,进而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采用NKA-9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桦叶黄酮粗提物进行纯化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1(g/g),乙醇质量分数90%,超声时间44 min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提取,黄酮得率可达6.12%。NKA-9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粗提物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0.8 mg/mL,上样量3 BV,上样速率1.5 mL/min,pH 3,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90%,洗脱液用量2.5 BV。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纯化物黄酮含量可达68.5%。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乙醇萃取辣椒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对辣椒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确立适宜的提取条件,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辣椒叶中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超声波法提取辣椒叶的优选工艺条件为:在pH值6.5下,超声波功率为45 kHz,料液比为1∶30,乙醇体积分数为50%,在50℃下萃取30 min,可使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13.90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