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旨在对甘肃某羊场小尾寒羊疑似绵羊痘进行确诊,并深入探讨其病理变化特点。对临诊疑似患绵羊痘的小尾寒羊进行了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和PCR检测确诊,并对6只病羊进行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如下: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显示6例病羊样品均为阳性;同时,对2例病羊样品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绵羊痘病毒(SPV)58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表明本次小尾寒羊所患疫病为绵羊痘。病理剖检显示,病羊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充血,局部有红斑和坏死,尾部常有感染化脓形成溃疡;消化道黏膜,尤其舌和瘤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痘疹与坏死病灶,局部甚至形成糜烂或溃疡。肺膈叶以及肝、脾等常有痘疹和坏死病灶。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痘疹病灶主要呈现渗出-增生结节和坏死-增生结节变化,病灶内血管、细支气管等周围常有大量绵羊痘细胞,胞质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病变消化道黏膜局部,上皮细胞程度不等增生、水泡变性,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有大量绵羊痘细胞,其细胞质内包涵体明显。肝、脾、肾也有程度不等坏死-增生结节变化。肺超微结构观察显示,肺泡上皮细胞肿大,细胞核浓缩、染色质聚集,线粒体程度不等肿胀、嵴断裂、空泡化,可见细胞质内包涵体。研究证明,除局部皮肤病变外,消化道黏膜和肺等实质器官的痘疹病变是患绵羊痘小尾寒羊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尤其痘疹病灶中大量绵羊痘细胞的出现具有证病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山东东营疑似绵羊痘病羊的肺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取疑似绵羊痘病羊组织病料研磨、冻融、离心后分别接种11日龄SPF鸡胚绒毛尿囊膜和牛睾丸继代细胞,鸡胚接种部位出现明显的痘斑;牛睾丸细胞出现聚集、变圆等明显的细胞病变。利用1对绵羊痘病毒T4肽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了PCR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约300 bp的片段。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等毒株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国外其他绵羊痘病毒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达97.4%~99.3%;与山羊痘病毒株同源性为96.4%。通过试验初步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绵羊痘病毒,并将该毒株命名为绵羊痘病毒DY株。  相似文献   

3.
羊痘是全球最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痘病。近年来,羊痘病毒在非洲北部和中部、中东、亚洲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对4只疑似羊痘病毒感染绵羊进行诊断,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室检测,确定该病为绵羊痘,并对分离的病毒主要基因进行PCR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此毒株属于亚洲系,且我国流行株基因比较稳定,变异不大。这不仅为绵羊痘病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还丰富了我国羊痘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羊痘病毒的变异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对青海细毛羊临床疑似羊痘病毒感染病例进行确诊,并对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将发病羊的皮肤痘疹和水疱等组织病料分别进行PCR检测和接种绵羊睾丸细胞,PCR检测结果为阳性,接种病料的绵羊睾丸细胞表现出了明显的、规律性的细胞病变,且分离毒株能被羊痘病毒阳性血清所中和,其P3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 Bank上登录的绵羊痘病毒P32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1%~100%。  相似文献   

5.
羊痘俗称羊天花,由羊痘病毒所致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病羊和含有病毒的皮屑随风尘传播,个别羊发病,很快蔓延全群,其特征是患羊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笔者就山丹乡魏沟村崔某养殖场一起小尾寒羊痘的防治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是绵羊痘,侵害山羊的是山羊痘。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和山羊痘一般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羊痘可发生于全年任何季节,但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可促使该病的发生以及病情加重。自然感染状态下,绵羊的潜伏期平均为6-8天,山羊的潜伏期为5-14天。流行初期只有个别发病,以后逐渐蔓延至全群。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都可成为传播媒介,病羊痊愈后能获得终生免疫。幼畜可从母体获得短期的母源抗体,断奶前后的羔羊易感,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羊痘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作者着重综述山羊痘和绵羊痘.羊痘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基因组非常相似,但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交叉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和全身性丘疹或结节为特征,结合其临床症状实验室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病毒粒子的典型形态即可做出快速诊断.病毒培养和分离虽有较高的特异性,但耗时长;因羊痘病毒和副痘病毒有相似的血清型,一些血清学的诊断方法如琼脂扩散试验(AGID)、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体的ELISA等,因会出现抗体交叉反应而无法区分这2种病毒的感染;又因羊痘感染后主要引起细胞介导免疫,动物接触病原后仅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故而病毒中和试验敏感性也不高.近年来,用于ELISA检测抗原的方法已经建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Western印迹试验利用羊痘病毒的P32抗原与待检血清反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价格昂贵、操作难.PCR可用来检查活体或组织培养品中羊痘病毒基因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重PCR技术,不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强,且大量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治疗羊痘病毒无特效药,做好疫苗接种等防制措施很关键;目前采用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来控制本病,所有被鉴定的羊痘病毒毒株都有一个相同的主要中和位点,可以交叉保护.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期短.以羊痘病毒基因组作为其他反刍动物病原基因的载体,生产新一代羊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具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的病程,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羊痘中以绵羊痘较常见,山羊痘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疫病,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羊死亡、流产等。羊痘病毒是亲上皮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畜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疮及鼻黏膜分泌物内。羊痘主要临床特征为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水疱疹,在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如眼唇等出现丘疹及红斑。羊痘病可分为绵羊痘病和山羊痘病,绵羊痘病比山羊痘病发病快速。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和山羊痘不发生交叉感染,即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随着养羊业的快速及规模化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内蒙古某规模化奶山羊养殖场部分引进羔羊发病死亡的原因,为该场加强重点疫病免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发病羊只进行病理解剖学观察,无菌采集肺脏病变样本,制备病理组织切片;无菌采集发病羊只的血液制备血清,采用高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的山羊痘病毒抗体;无菌采集发病羊只的肺组织、鼻拭子、眼拭子,利用PCR技术检测山羊痘病毒P32基因,对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剖检可见病羊口腔、鼻腔、喉头、气管黏膜有圆形疹痘;肺部明显水肿,表面存在红色疹痘,切开后呈不透明、灰白色胶冻样;瘤胃、网胃、瓣胃、皱胃黏膜均出现疹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肺泡红色深染,间质变宽,腔内存在脱落的上皮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并化生为腺泡样状;支气管腔内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发病山羊血清经高敏荧光技术检测,判定为山羊痘病毒抗体阳性。采集肺组织(GTPV-YP1)、鼻拭子(GTPV-YP2)、眼拭子(GTPV-YP3)样品各1份,3份样品经P32基因PCR检测均获得983 bp的扩增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GTPV-YP1、GTPV-YP2样品P32基因序列与山羊痘病毒中国分离株KC951854.1、Oman分离株 MN072621.1 P32基因的同源性为100%,GTPV-YP3与山羊痘病毒中国分离株EF514892.1、HM572329.1、JN596275.1、MG817382.1的同源性为99.0%。结论 经病理解剖学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检测以及病原PCR鉴定,确定引起该场引进奶山羊羔羊发病的原因为山羊痘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1.
绵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痘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羔羊比成年羊易感染,病死率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现将2012年3月中旬来我站就诊的一例羊痘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贵州省山羊流产与山羊痘的相关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法对本省10个市(县)流产羊群的血清和病料样本进行山羊痘抗原抗体及病原核酸检测,同时血清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流产胎儿病料进行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发现山羊痘羊群流产率达37.1%(4329/11660),山羊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2%(34/89),抗原阳性率为72.7%(32/44),流产胎儿山羊痘病毒核酸检出率为83.3%(10/12),发病羊群未检出布氏杆菌和羊流产亲衣原体感染。结果表明,山羊流产与山羊痘感染有一定关系,提示在山羊养殖中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山羊痘感染引起孕羊流产。  相似文献   

13.
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它的典型病理过程是在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1流行病学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14.
正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羊皮肤和黏膜出现特异性的痘疹;山羊痘较少见,常侵害个别羊群,传染慢,症状和病变与绵羊痘相似,病势较轻。加强饲养管理,采取严格引进措施和防检疫措施,可有效防止疫病发生。1病原病原为痘病毒科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山羊痘是山羊痘病毒引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  相似文献   

15.
羊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丘疹、水疱疹,在眼、唇、乳房等无毛和少毛的皮肤上出现红斑及丘疹。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羊痘病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羊痘病感染绵羊称为绵羊痘病,感染山羊称为山羊痘病,绵羊的易感性大于山羊,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严重。病羊痊愈后营养不良,妊娠病羊常发生流产,羔羊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升高,但羊病愈后能获得终身免疫。一旦羊发生痘病应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彻底扑灭。  相似文献   

16.
绵羊痘病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通常冬末春初发病率最高,传播快、死亡率20%~50%,主要侵害羔羊,幼年羊和老龄羊,随着畜产品流通加快,交易频繁等因素,不时发生绵羊痘病.一旦羊群发生羊痘,应采取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将病羊隔离治疗,封锁疫区,严格消毒.对尚未发病羊群,用羊痘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等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10月,湖南省20多个县区发生死亡率很高的恶性山羊痘.调查22个养羊户,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36.7%.取皮肤痘和肺痘样品经磷酸钨负染色电镜观察,均发现方砖形或近圆形山羊痘病毒粒子,大小约为200~250×270~300 nm.病料作支原体、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分离阴性,但发现一株绿脓杆菌.蓝舌病抗体检测阳性(1/3)但未分离出蓝舌病病毒.取病羊肺作羊痘PCR试验为阳性.采取扑杀和紧急预防接种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8.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和器材山羊痘琼扩抗原和阳性血清、山羊痘野生强毒、山羊痘参考阳性抗原,兔抗山羊痘高免血清,山羊痘标准阴性血清,其他常见动物病血清以及山羊痘反向间接血凝诊断液由贵州大学动物医学院提供,山羊痘抗体检测也在贵州大学动物医学院进行.  相似文献   

19.
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的病程,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羊痘中以绵羊痘较常见,山羊痘很少发生。绵羊痘又名绵羊"天花",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绵羊痘病程一般初为红斑、丘疹,后变为水疱、脓疱,最后干结成痂、脱落而痊愈。  相似文献   

20.
采取临床疑似患绵羊痘病绵羊的皮肤、肺脏等组织病料,提取DNA,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两对引物均从病料中扩增出了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的两条带。PCR检测快速,便捷,可在基层兽医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