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棘皮动物因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是我国一类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发展棘皮动物养殖研究及其产业化十分紧迫。微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在新型水产饲料资源开发中备受关注。微藻作为幼体动物的鲜活饵料,在促进幼体生长、提高存活率方面显著优于人工饵料,在棘皮动物养殖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微藻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在经济棘皮动物(海参和海胆)养殖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首次围绕微藻在经济棘皮动物生长、发育、变态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藻饵料在经济棘皮动物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概括了经济棘皮动物养殖常用微藻种类,分析了微藻对海参、海胆脂肪酸组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对经济棘皮动物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参、海胆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水产育种技术也开始从传统的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技术,逐渐向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性别控制、基因转移以及基因编辑等现代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虽然,我国水产种业已经形成并蓬勃发展,但仍存在良种覆盖率低、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棘皮动物(海参和海胆)的种质资源概况、水产养殖育种新技术及在经济棘皮动物中的应用,并对海参、海胆养殖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合理开发我国经济棘皮动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棘皮动物主要有刺参和海胆两类.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楣手目,刺参科, 仿刺参属,是我国北方唯一的经济价值最高的海参.刺参体内有粘多糖、胶原蛋白等.  相似文献   

4.
海胆     
海胆Ech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世界上现存的海胆约有850多种,我国沿海约有150多种。常见的如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心形海胆、紫海胆、刻肋海胆等。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山东、辽宁地区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以下简称海参)养殖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支柱产业之一。我们依据海参、海胆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在大连复州湾进行了海参与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光棘球海胆(S  相似文献   

6.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最高等的类群,其海参纲(Holothurioidea)和海胆纲(Echinoidea)的一些物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棘皮动物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种质资源保存迫在眉睫。超低温冷冻保存是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重要方法,具有突破地理隔离、实现远缘杂交、保护种质资源、解决种质退化和保护濒危物种等作用。本文综述了海胆、海参和海星3种主要棘皮动物的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进展,并展开描述了精子收集、稀释剂和抗冻剂制备、平衡、冷却、解冻和质量评价等精子冷冻保存过程的各个步骤,以期为棘皮动物种质资源保存的进一步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在分类上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随着刺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正确的养殖造成病害问题日趋突出,出现了多种明显病症和大规模死亡现象,部分养殖区相继出现了刺参腐皮综合征、后口虫病、气泡病、不摄食等病征,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给刺参养殖业者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阻止了海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本次调查统计了池塘养殖海参常见疾病,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疾病暴发的致病  相似文献   

8.
棘皮动物染色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遵春  董颖  赫崇波  宋伦 《水产科学》2005,24(12):37-40
目前已知地球上的棘皮动物有5000多种,棘皮动物无论在分类地位上、在生物的进化及系统发生等方面都处于重要的位置。棘皮动物门的海胆纲和海参纲的很多种类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种类,海星纲和蛇尾纲的一些种类在医学上也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人类对棘皮动物的认识程度越来  相似文献   

9.
<正>海胆属棘皮动物门、游在亚门、海胆纲,是海洋里一类古老而较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全世界现存的海胆约有850种之多。海胆性腺作为一种珍贵的营养品,深受大众的喜爱,不断增加的需求量和不断上涨的价格,刺激着世界海胆渔业的发展。我国海胆养殖业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3年我国海胆养殖年产量已达6427吨。性腺作为海胆唯一可食用部分,其品质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海胆的市场价值。因此,如何评定海胆性腺的品质成了海胆育种和养殖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性腺的品质主要包括:颜色、口味、营养成分等。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并结合笔者自身的  相似文献   

10.
刺参属棘皮动物海参纲、刺参科,不仅具有滋补的功效,而且可治疗或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如具有补肾、治疗水肿的作用。刺参又是中医治疗瘟热病方剂中的重要成分,其活性成份有海参素、海参皂甙、酸性粘多糖(由氨基己糖、己糖醛酸、岩藻糖等组成)、D-胡萝卜素、海胆紫酮、牛磺酸等。近年有人研究得出,  相似文献   

11.
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是我国北方沿海、尤其是山东、辽宁两地最具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刺参养殖业已成为水产支柱产业,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扩大,海参饲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饲料的供需矛盾也凸显出来,对饲料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自然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等水域,是我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刺参具有极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刺参养殖业已成为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然而集约化养殖业也造成了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刺参的养殖过程中也经常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品,抗生素等药物易产生残留,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安全并  相似文献   

13.
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又称虾夷马粪球海胆、中间球海胆,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正形目,球海胆科,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和青森县沿海.  相似文献   

14.
紫海胆的生物学与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属于海胆纲、拱齿目、长海胆科,俗称海胆、细刺海胆.亚热带海洋棘皮动物,在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和海南等省沿海,国外仅分布于日本南部沿海.  相似文献   

15.
海参发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 ,为解决虾病带来的危害 ,我国北方沿海开辟了围堰、虾池筑礁养殖海参的新路子 ,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参养殖很快成为北方沿海主要繁养品种之一。但在海参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今年入春以来 ,部分海参养殖区相继出现了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参养殖产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海参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我国海参养殖存在着一些难以突破的问题,比如养殖技术不到位,养殖成本过高等,这些问题都会限制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现分析海参养殖现状的相关文献,对目前我国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做出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经历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洋鱼类为代表的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之后,海水养殖业迎来了以海参为代表的第五次浪潮。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业正朝着多品种、多元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海参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海参养殖方式:围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室内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18.
刺参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刺参属,列"海产八珍"之首,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具有特殊滋补与营养保健多重功效的海产珍品。随着刺参消费量与市场售价的同步增长,拉动了刺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参浪潮波  相似文献   

19.
光棘球海胆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胆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动物,是海洋中一类比较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海胆的生殖腺有着双重作用:生殖和储存营养,并且海胆的生殖腺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糖类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因而海胆不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还有极好的药用功能,尤其对心血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又称虾夷马粪球海胆(以下简称海胆),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经纲,原产于日本,引入我国北方海区并繁殖成功[1].海胆可食用部分是其体腔内的生殖腺,又称海胆卵、海胆籽、海胆黄、海胆膏,色橙黄,味鲜香,占海胆总质量的8%~15%[2].海胆卵的主要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