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桑树多倍体特别是三倍体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对天然多倍体的选拔及人工多倍体的培育早就受到国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并选出一批三倍体桑品种.本所1988年春季开始列题进行桑树多倍体育种,虽然起步晚,但进展比较迅速.我们从改进多倍体育种技术、提高多倍体育种效率入手,开展了桑树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多倍体杂交,混倍体诱导与分离,以及无性系三倍体与四倍体新品种快速选育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了解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的进程,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广西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及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抗病育种、果桑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对今后的桑树育种工作内容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桑研究和应用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特别是四倍体不仅是自然界植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工合成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桑树多倍体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迄今已发现和培育了桑的1至18倍体和22倍体及混倍体。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三倍体。由于生产上应用的三倍体桑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性能.引起了桑树遗传育种工作的密切关注。国内80年代以来,很多学把桑树多倍体研究和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选育作为热门课题,现已取得重大进展。要选育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我国桑树学科和桑叶生产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桑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桑树学科应紧紧围绕“提高全国桑园平均单产和桑叶品质”这一中心课题,加强桑树生物技术、桑树多倍体育种、桑树种质资源和桑树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我国桑树学科和桑叶生产持续发展,为我国长期保持世纪蚕丝生产中心地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5,26(4):35-37
多倍体桑树品种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利用秋水仙碱处理桑树营养器官(桑树顶芽、幼苗生长点等),使桑树细胞染色体(遗传物质)数目发生变化,染色体数目出现加倍,由二倍体产生三倍体、四倍体……等多倍体,从中获得许多变异芽,然后经过单芽培育,选拔出实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三倍体、四倍体……等多倍体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现保存桑树种质资源400余份,家蚕种质资源200余份。在家蚕高茧层和高出丝率基础品种和实用品种(陕蚕系列品种)选育、桑树多倍体育种以及蚕桑基地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建所以来共主持完成科研成果58项,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级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近年来承担国家及陕西省科学研究推广项目15余项。设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十四五"新阶段更好地开展广西桑树育种工作,推进蚕桑产业的高速发展,从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多倍体诱导方法与鉴定方法、果桑种质资源的研究、育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提出应继续深入开展桑树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的研究,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桑树育种水平,继续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育种的发展方向,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水明  吴巍 《中国蚕业》2001,22(3):66-67
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桑园栽种的大都为20世纪70年代推广的桑树品种,某些优良性状逐步退化,丰产性能下降,亟待有更好的桑树新品种来更换.近年来各研究单位已选育了一大批桑新品种,但这些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面尚不广.  相似文献   

9.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04,32(1):20-21
丰田2号(试验号浙9102)和丰田5号(试验号浙465),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桑树人工多倍体新品种。据育种单位和浙江桐乡市田间栽培及室内生物测试,丰田2号等多倍体品种的产叶量和养蚕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当地蚕  相似文献   

10.
桑树多倍体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多倍体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文阐述了多倍体桑的种类及其性状,总结了人工诱导四倍体桑的方法和三倍体桑品种的选育技术,对桑树多倍体育种中的相关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蚕桑通报》2013,(2):5-5
"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生产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育种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桑育种与资源利用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1人。主要研究方向:①开展桑树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养蚕技术应用;②拓展桑树资源在果用、功能保健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生产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育种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桑育种与资源利用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1人。主要研究方向:①开展桑树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养蚕技术应用;②拓展桑树资源在果用、功能保健和药用、生态等方面的应用;③通过开展桑树基因组学研究、提升生物技术在桑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自1977年6月于西南农学院蚕桑系毕业留校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已近四十年,四十年来学校经历了从西南农学院到西南农业大学再到西南大学,而院系经历从蚕桑系到蚕桑丝绸学院再到生物技术学院的变迁。这四十年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一直坚持奋斗在桑树资源与遗传育种的教学科研一线,推动桑树学科的发展与传承。四十年来我一直坚持在桑树多倍体育种和推广示范、服务产业,共选育出了国家  相似文献   

14.
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1):14-17
为把蚕桑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江油市引进了若干近年育成的新桑树多倍体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的产叶量、叶质、抗逆性等实用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标准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36.8%,桑叶养蚕万头产茧层量提高6.6%,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一优质高产的好品种,现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代表性成果在桑树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利用方面,率先开展了桑树杂交育种技术研究,选育出杂交桑新品种"塘10x伦109";创建了桑树多倍体诱导与多倍体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多倍体杂交桑树新品种"粤桑2号"、"粤桑10号"和"粤桑11号";开展了果桑品种和加工专用型品种选育技  相似文献   

16.
桑树品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桑树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的研究成效,资源搜集、分类、生物学性状、细胞学、桑叶化学成分和饲料效率等鉴定;中国、日本、苏联、印度等国家应用各种育种法育成的新桑品种。以及桑树品种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7.
曾令树 《蚕学通讯》2009,29(4):49-50
桑树是蚕业发展的基础,桑叶仍是当前大面积生产中不可替代的蚕用饲料,桑树品种的优劣自然影响到蚕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桑树品种进行改良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嫁接,对桑树的嫁接一般有枝接和芽接两种,二者相比较,枝接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和投产见效快等明显优于芽接的地方,因此枝接在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广大蚕桑生产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高效生态桑园管理、桑园散养草鸡、桑叶粉饲养畜禽、叶果兼用桑树品种选育、家蚕蛹虫草栽培、桑基鱼塘生态基地建设等系列试验调查,探讨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五种典型模式与应用效果,为促进现代蚕桑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蚕桑生产与经营、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研讨新方法,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一乐 《蚕业科学》2003,29(1):7-13
桑树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桑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桑叶产量、改善桑叶品质、增强桑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 ,进而对增加蚕茧产量 ,提高茧质、种质、丝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蚕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我国桑树良种化进程 ,促进蚕桑生产朝“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攀西地区是四川省重要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桑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流域,桑树栽植以成片桑为主,桑树品种主要有南一号、湖桑32、云桑1号、云桑2号、湘7920等品种,为提高桑叶产量,提高桑叶质量,增加蚕农收入,本文对攀西地区桑树树型养成,桑树的剪伐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就桑园的肥培管理,桑树病虫害防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