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玻璃化冷冻会严重损伤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其解冻后的发育能力。为此,本试验设置3个钌红(RR)处理组,即牛卵母细胞用含0.5、1、2 μmol/L RR的玻璃化冷冻液进行冷冻,解冻后放入含0.5、1、2 μmol/L RR的体外成熟液中继续培养0.5 h,同时,新鲜卵母细胞一部分不进行冷冻,一部分用不含RR的冷冻液进行玻璃化冷冻,分别作为新鲜对照组和玻璃化冷冻对照组,然后共检测5组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ATP含量及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发育能力,进而研究RR对玻璃化冷冻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①玻璃化冷冻显著提高了牛卵母细胞中线粒体Ca2+水平(P<0.05),而2 μmol/L RR处理组线粒体Ca2+水平显著低于冷冻对照组(P<0.05),但与新鲜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玻璃化冷冻显著降低了牛卵母细胞中ATP含量(P<0.05),2 μmol/L RR处理组卵母细胞中ATP含量显著高于冷冻对照组及0.5、1 μmol/L RR处理组(P<0.05);③玻璃化冷冻对照组卵裂率、囊胚率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P<0.05),1 μmol/L处理组卵裂率、囊胚率与新鲜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RR处理能显著抑制解冻后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流入,保护线粒体功能,提高其发育能力。本试验结果为正向调控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进而提高其发育能力,促进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胞外冷冻保护剂海藻糖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牛未成熟卵母细胞形态、活性线粒体分布和核成熟的影响。[方法] 将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新鲜组、不同浓度海藻糖(0.25、0.5和1 mol/L)组和0.5 mol/L蔗糖组共5组。新鲜组作为玻璃化冷冻的对照组,海藻糖和蔗糖组均采用两步法进行玻璃化冷冻和解冻处理。在冷冻的第1步不添加海藻糖和蔗糖,在冷冻的第2步和解冻的第1步分别添加对应浓度的海藻糖和蔗糖,在解冻的第2步海藻糖和蔗糖浓度均减半。解冻后,统计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用JC-1染色检测卵母细胞的活性线粒体分布区域和荧光强度;体外成熟培养24 h后,统计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结果] 玻璃化冷冻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和核成熟率均显著低于新鲜组卵母细胞(P<0.05),0.5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和核成熟率均显著高于0.5 mol/L蔗糖组及0.25和1 mol/L海藻糖组(P<0.05);0.5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的活性线粒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膜内侧区域,在绿光和蓝光下分别呈现强的红色荧光和黄绿色荧光,且荧光强度高于其他玻璃化冷冻组卵母细胞,但仍低于新鲜组卵母细胞;0.25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的活性线粒体分布区域少于、荧光强度低于0.5 mol/L海藻糖组,蓝光下其荧光为绿色并呈现不连续的散点分布,0.5 mol/L蔗糖组和1 mol/L海藻糖组卵母细胞活性线粒体分布区域极少,蓝光下其荧光为暗绿色。[结论] 0.5 mol/L海藻糖是进行牛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及培养过程中添加甘氨酸(glycine,Gly)对水貂GV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存活率、核发育、线粒体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没有进行冷冻处理)、冷冻组和Gly添加处理组(1 mmol/L Gly)。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水貂GV期卵母细胞分别进行平衡恢复3 h和体外成熟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的差异及MⅡ期皮质颗粒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在解冻后3 h的存活率与冷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和冷冻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颗粒分布结果显示,水貂GV期卵母细胞在冷冻后体外成熟培养至MⅡ期时,Gly添加处理组皮质颗粒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与冷冻组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Gly可以提高冻融后水貂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降低冷冻对其线粒体及皮质颗粒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细胞骨架系统的稳定对于提高卵母细胞或胚胎冷冻后的存活率及其发育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紫杉醇(Taxol)作为细胞骨架稳定剂,可增强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的紧密联系,增大微管交联,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本实验以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材料,旨在探讨紫杉醇预处理对玻璃化冷冻绵羊卵母细胞存活率、形态正常率及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率的影响。采用0、0.5、1.0、1.5μmol/L的紫杉醇预处理绵羊卵母细胞并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未经处理的新鲜卵母细胞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0.5μmol/L紫杉醇预处理绵羊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效果最佳,其解冻后的存活率(82.38%)与其他3个试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体外受精卵裂率(51.17%)和桑囊胚率(20.30%)也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但低于对照组(69.42%,34.77%)(P0.05)。由此可见,以0.5μmol/L浓度的紫杉醇预处理组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后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透明带超微结构、透明带厚度(ZPT)、厚度变量(ZPTV)及双折射分值(ZPB)的影响,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探求玻璃化冷冻液的最佳配方。选用4组应用最广泛的冷冻液配方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处理,与未处理的卵母细胞比较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率,选出最适冷冻液配方。以新鲜卵母细胞为对照组,进行冷冻程序但并没有进行实际冷冻的卵母细胞为处理组,进行玻璃化冷冻复苏的卵母细胞为冷冻组,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的透明带超微结构变化;检测3组细胞的ZPT和ZPB,并对ZPT和ZPB、ZPTV和ZPB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HM+7.5%(DMSO+EG),HM+15%(DMSO+EG)+0.5 mol/L Su冷冻液组对卵母细胞发育潜力影响较小。玻璃化冷冻对ZPT(6.05±0.10μm vs 5.77±0.60μm)和ZPB(0.30±0.38 vs 1.22±0.21)有显著影响(P<0.05),且ZPT与ZPB呈负相关(r=-0.299)(P<0.05)。扫描电镜发现玻璃化冷冻造成卵母细胞透明带呈熔融状,表面凹凸不平,窗孔基本不可见,甚至出现透明带部分脱落的情况;冷冻组透明带超微结构的正常率较对照组和处理组下降,其中粗ZP(44.9%对92.9%和84.8%)(P<0.01)和光滑ZP(31.0%对7.4%和9.1%)(P<0.01)。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低温对透明带的超微结构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细胞松弛素B(CB)预处理体外成熟牛卵母细胞,以固体表面玻璃化(SSV)法冷冻解冻后的存活率和孤雌激活发育能力作为评价指标,探讨CB对体外成熟牛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影响。结果显示,存活率方面,各浓度CB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激活后卵裂率方面,20μg/mLCB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7.67%和30.25%,P0.05);囊胚率方面,20μg/mLCB处理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9.00%和1.75%,P≤0.01),同时还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CB在玻璃化冷冻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存在一定浓度的依赖性,其中用20μg/mLCB浓度处理最适于牛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研究主要探讨冷冻前细胞松弛素B(CB)预处理水牛M Ⅱ期卵母细胞对其冷冻效果的影响.以水牛M Ⅱ期的卵母细胞为材料,通过玻璃毛细管(GMP)和玻璃化冷冻液EDS33(16.5%EG 16.5%DMSO Sucrose)对水牛M Ⅱ期的卵母细胞进行两步法玻璃化冷冻保存,即卵母细胞首先放入预平衡液(7.5%EG 7.5%DMSO Sucrose)中平衡3 min,然后再移入玻璃化冷冻液中30 s后装管直接投入液氮.冷冻前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一组用7.5μg/mL CB预处理30 min,另一组未用CB预处理作对照组,然后都冷冻保存.解冻是在蔗糖浓度逐渐降低的解冻液中进行的.解冻后存活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以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作为评定卵母细胞冷冻效果的指标.结果发现,GMP组和GMP CB组卵母细胞解冻后的存活率(88.89%、94.20%)和培养后发育到囊胚的比率(8.82%、14.55%)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GMP组和GMP CB组存活卵母细胞激活后的分裂率差异显著(32.69%、55.56%,P<0.05),所以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可以提高GMP冷冻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筛选最适合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冷冻液,并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DNA的影响。选取目前应用最多的7种冷冻液(分别为1、2、3、4、5、6、7组),将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8组,其中对照组直接进行孤雌激活,其余7组分别进行7种冷冻液处理后不经液氮冷冻直接于解冻液中解冻,解冻后进行孤雌激活,通过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的统计结果筛选出最适冷冻液;应用筛选的3种冷冻液,进行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后恢复2 h,统计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孤雌激活44~48 h统计卵裂率;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MⅡ期卵母细胞与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MⅡ期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将猪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冷冻液处理组和冷冻组,应用彗星电泳技术检测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除5组卵裂率、1组囊胚率显著降低(P<0.05)外,其余各组卵裂率、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囊胚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6、7组卵裂率和囊胚率较高;玻璃化冷冻-解冻后,7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卵裂率均显著低于3、6组(P<0.05),6组卵裂率高于3组;MⅡ期卵母细胞移入预处理液中后可见明显的皱缩,移入冷冻液中迅速脱水,解冻后可见卵母细胞透明带断裂,胞质皱缩、分布不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冷冻后猪MⅡ期卵母细胞透明带及细胞膜损伤,微绒毛严重损伤甚至消失,皮质颗粒排列在质膜下且数量减少,脂滴形态破坏、形成空泡,内质网与脂滴的联系损坏,线粒体肿胀、嵴不明显;彗星电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冷冻液处理组头部DNA、尾部DNA和Olive尾矩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有彗星拖尾现象;冷冻组头部DNA损伤、尾部DNA损伤与Olive尾矩值均显著高于冷冻液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有明显彗星拖尾现象。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二醇(EG)为主要成分的冷冻液适于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玻璃化冷冻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及其DNA存在一定损伤作用,其损伤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含不同浓度乙二醇(EG)、二甲基亚砜(DMSO)的玻璃化冷冻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后发育能力的影响。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置于不同配方的玻璃化冷冻液(VS1:10%EG+10%DMSO;VS2:20%EG+20%DMSO;VS3:25%EG+25%DMSO)中暴露30s或60s,体外成熟培养22h,以未在玻璃化冷冻液中暴露而直接体外成熟22h的COCs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在VS3中暴露60s时,成熟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不同玻璃化冷冻液(VS1、VS2、VS3)中,采用开放式拉长细管(OPS)法冷冻COCs,解冻后再进行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IVC)。结果表明,VS2组囊胚率(5.4%)最高,与VS3组(3.6%)差异不显著(P>0.05),VS1组没有获得囊胚。研究表明,含20%EG、20%DMSO的玻璃化冷冻液可以用于牛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COCs在冷冻液中处理的时间应控制在30s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抗冷冻蛋白Ⅲ(antifreeze proteinⅢ,AFPⅢ)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为试验材料,将收集的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冷冻对照组(经过玻璃化冷冻-解冻过程)和AFPⅢ添加组(在冷冻平衡液及冷冻液中均添加500 ng/mL AFPⅢ),利用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green, MTG)检测线粒体分布及含量,JC-1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 red, LTR)检测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活性氧(ROS)水平,ATP Assay Kit检测线粒体ATP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玻璃化冷冻后小鼠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含量显著降低,部分线粒体呈现异常的散点状分布,且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情况明显增多,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同冷冻对照组相比,AFPⅢ添加组的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含量显著升高,异常分布的线粒体和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情况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羟基磷灰石(HA)纳米颗粒对牛GV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试验以牛卵巢中GV期卵母细胞作为试验材料,将不同粒径的HA纳米颗粒添加到玻璃化冷冻液中,进行超声分散检测。首先,以卵母细胞存活率和成熟率为指标,将0、0.01%、0.05%、0.1%HA纳米颗粒分别添加到玻璃化冷冻液Ⅰ(VSⅠ)和玻璃化冷冻液Ⅱ(VSⅡ)中,不经冷冻直接进行毒性测试;然后,以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为指标测定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的发育能力;最后检测含有0.05%HA纳米颗粒的VSⅡ对冷冻后卵母细胞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HA纳米颗粒对牛GV期卵母细胞均无明显毒性;VSⅡ+0.05%HA纳米颗粒组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卵裂率、囊胚率显著高于VSⅠ+0.05%HA纳米颗粒组(P<0.05);VSⅡ+0.05%HA纳米颗粒组卵母细胞的活性氧水平显著低于VSⅡ组(P<0.05);VSⅡ+0.05%HA纳米颗粒组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高于VSⅡ组(P<0.05)。说明在VSⅡ中加入0.05%HA纳米颗粒能显著降低牛GV期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2.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是胚胎生物技术(如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体细胞克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良种畜和濒危动物种质资源保存,加速家畜品种改良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冷冻法相比,玻璃化冷冻具有操作简单、降温速率快、耗时短、冷冻效率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家畜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然而,与新鲜卵母细胞相比,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及发育能力仍不理想,这严重影响了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应用潜力。玻璃化冷冻会引起卵母细胞Ca~(2+)浓度升高及钙振荡模式异常,导致其透明带硬化、受精信号紊乱等问题。综合前人研究进展,作者分析了玻璃化冷冻对胞内Ca~(2+)浓度、钙振荡模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指出胞外Ca~(2+)内流和胞内钙库Ca~(2+)释放是导致冷冻卵母细胞胞内Ca~(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4,5-三磷酸肌醇(IP3)Ⅰ型受体分布异常和线粒体损伤可能是导致冷冻卵母细胞钙振荡模式异常的重要原因,以期为正向调控冷冻卵母细胞Ca~(2+)浓度及钙振荡模式提供技术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受精和后续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不同成熟培养时间的牛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效果。结果表明:成熟后的新鲜牛卵母细胞按照ICSI注射方法穿刺而不注射精子组与未经穿刺的对照组相比,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培养16h(MⅠ)和23h(MⅡ)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均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76.66%、87.33%vs100.0%)(P<0.05),冷冻解冻后二者分别成熟培养至24h,ICSI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5.29%、14.41%)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24.40%)(P<0.05);成熟培养23h与成熟培养16h的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及ICSI后囊胚发育率(14.41%vs5.2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证明,ICSI操作不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玻璃化冷冻影响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以及ICSI后胚胎的发育能力;成熟培养23h比16h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后经ICSI的胚胎发育潜力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在冷冻液中添加硫代甘油(MTG)对小鼠冷冻精液解冻后受精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在精液冷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MTG(160,320,480,640μmol/L)的方法冷冻C57BL/6小鼠和昆明白小鼠的精子,然后用解冻的精液进行体外受精,检测受精率和2-细胞发育率,还检测了添加480μmol/L组的C57BL/6小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的出生率。结果表明:在冷冻液中添加MTG后C57BL/6小鼠和昆明白小鼠冷冻解冻精液的受精率和2-细胞发育率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在冷冻液中添加MTG能够支持体外受精后正常的胚胎发育。通过添加MTG能显著提高这2个品系小鼠冷冻解冻后精子的体外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EDFS30为玻璃化冷冻液,以卵母细胞解冻后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以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体外成熟绵羊卵母细胞的效果。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冷冻组(64.2%)显著(P<0.05)低于毒性组(76.7%)和对照组(79.1%),而毒性组和对照组无显著(P>0.05)差异;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囊胚发育率,冷冻组(4.2%)和毒性组(5.8%)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20.2%),毒性组和冷冻组无显著(P>0.05)差异;冷冻组和毒性试验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67.6%和7.1%;62.3%和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4%和28.4%)(P<0.05),而毒性组和冷冻组无显著(P>0.05)差异。可见以EDFS30为玻璃化冷冻液,采用OPS法冷冻保存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受精能力和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及培养过程中添加甘氨酸(glycine,Gly)对水貂GV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存活率、核发育、线粒体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没有进行冷冻处理)、冷冻组和Gly添加处理组(1 mmol/L Gly)。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水貂GV期卵母细胞分别进行平衡恢复3 h和体外成熟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的差异及MⅡ期皮质颗粒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在解冻后3 h的存活率与冷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ly添加处理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ly添加处理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和冷冻组的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颗粒分布结果显示,水貂GV期卵母细胞在冷冻后体外成熟培养至MⅡ期时,Gly添加处理组皮质颗粒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但Gly添加处理组与冷冻组的正常皮质区分布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Gly可以提高冻融后水貂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率,降低冷冻对其线粒体及皮质颗粒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水牛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牛MII期的卵母细胞为材料,利用玻璃化冷冻液EDS33(16.5%EG+16.5%DMSO+sucrose)对水牛MII期的卵母细胞进行两步法(玻璃毛细管(GMP)和拉细的开口塑料细管(OPS))玻璃化冷冻保存,即卵母细胞首先放入预平衡液(7.5%EG+7.5%DMSO+sucrose)中平衡3 min,再移入玻璃化冷冻液中30 s后装管直接投入液氮.解冻是在蔗糖浓度逐渐降低的解冻液中进行的.解冻后存活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通过囊胚发育率作为评定卵母细胞冷冻效果的指标.结果发现,GMP和OPS法冷冻保存的水牛卵母细胞解冻后的存活率(分别为96.80%和97.41%)与对照组卵母细胞的存活率(100%)3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GMP法和OPS法冷冻的水牛卵母细胞激活后的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2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58%和28.32% vs50.94%,10.81%和9.38% vs 29.63%,P<0.05),而这2种方法冷冻的水牛卵母细胞激活后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表明GMP和OPS玻璃化冷冻方法可以用于水牛卵母细胞的冷冻,并且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能继续分裂并发育到囊胚.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解冻对牦牛未成熟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转录组的影响,为完善牦牛COCs冷冻保存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未经成熟培养的牦牛COCs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分为2组,A组:COCs体外成熟(IVM)后用普通牛精子进行体外受精(IVF),获得的受精卵在G-1胚胎培养液中培养72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96 h;B组:IVF后,受精卵在G-1培养液培养120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48 h;以未进行冷冻处理的新鲜COCs作为对照组(C组):IVF后,受精卵在G-1培养液培养72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96 h。对牦牛新鲜COCs(n=3)和玻璃化冷冻-解冻的COCs(n=3)进行扩增、建库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结果发现,B组的卵裂率、囊胚率显著高于A组(P0.05),但A组和B组的卵裂率、囊胚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以|log_2(fold change)|≥2,Q0.05为阈值,牦牛冻融COCs相对于新鲜COCs共筛选出85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846个,下调5个。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KEGG注释结果表明,DEGs富集到258条通路,其中16条通路显著富集(P0.05)。研究表明,IVF后在G-1培养液中培养120 h可以提高牦牛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后续发育能力;玻璃化冷冻影响牦牛COCs转录组,从而降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该发现为完善牦牛COCs玻璃化冷冻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屠宰场云岭黑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玻璃化冷冻的效果。试验中选用20% EG+20% DMSO为冷冻液、冷冻环为载体,以20 s、40 s玻璃化时间冷冻GV和MⅡ期的卵母细胞。结果表明,GV期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和卵裂率都很低,且解冻成熟培养后冷冻组的成熟率和卵裂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效果较好,毒性试验组和冷冻组形态正常率分别为91.1%和83.3%,明显高于GV期;孤雌激活后毒性组卵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20 s、40 s玻璃化时间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GV和MⅡ期各组均无显著差异。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在冷冻保存中最好冷冻MⅡ期的卵母细胞,以便提高后期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卵母细胞玻璃化时间在40 s内均不影响卵母细胞的活力和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20.
玻璃化冻存对驴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对驴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寻求驴卵母细胞冷冻的最佳条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驴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冷冻复苏后分别进行成熟培养和孤雌激活,并对GV期未冷冻组(对照组)、GV期冷冻组、IVM-MⅡ冷冻组卵母细胞微丝和线粒体超微结构进行免疫荧光标记,统计冷冻复苏后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成熟率、孤雌激活卵裂率、超微结构正常率。结果表明,GV期冷冻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与GV期未冷冻组(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率和卵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VM-MⅡ冷冻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卵裂后细胞发育受到阻滞。冷冻组微丝在皮质区分布明显减少的卵母细胞数目增多,冷冻组卵母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冷冻对卵母细胞超微结构有损伤,从而导致复苏后成熟率下降,影响卵母细胞的受精和体外发育,且GV期冷冻组较IVM-MⅡ冷冻组在微丝与线粒体结构上有较小损伤,发育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