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怀地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以怀地黄茎尖部分为外植体,在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NAA、IAA、2,4-D、6-BA,配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怀地黄的茎尖进行分化与诱导、继代与增殖及生根培养试验,并对试管苗进行炼苗移栽。获得了怀地黄茎尖培养脱毒与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及生长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和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叶连翘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技术。[方法]以细叶连翘的茎及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对细叶连翘试管苗进行分化与诱导、增殖与生根培养试验,并对试管苗进行炼苗与移栽。[结果]经分化与诱导培养后的无毒茎尖分化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10d后分化出丛生芽,20d后苗高3~4cm,将3~4cm的丛生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7d后有不定根形成,20d后丛生苗生根率达100%,根长2~3cm的幼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8%。[结论]获得了细叶连翘茎尖培养的启动培养基(MS+6-BA0.5mg/L+IBA0.2mg/L)、增殖培养基(MS+6-BA1.5mg/L+IBA0.2mg/L)和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s/L),建立了细叶连翘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马铃薯茎尖材料的选取、消毒、剥离和培养的方法,总结了茎尖培养和继代扩繁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及脱毒试管苗的温室内炼苗和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4.
苹果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茎尖培养对苹果进行脱毒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大小与分化率呈正相关,与脱毒率呈负相关,并且发现不同品种的适宜分化培养基不同,长富-1在AS3厮上分化率高,而早乔纳金在AS5培养基上分化率高,早乔纳金脱毒试管苗在AS3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继代10次后,生长状况良好,增殖系数较高,达5倍/代以上,果乔纳金在AR2培养基生根率为90.3%,而长富-1在AR3上生根率为92.75%,选用珍珠岩为移栽基质,控制环境条件,果乔纳金和长富-1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都在84%以上,且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在甘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川南地区甘薯生产现状,选用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的甘薯品种茎尖为材料,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分化芽苗、脱毒鉴定、增殖培养生根、驯化移栽及脱毒薯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取茎尖生长点0.3—0.5min在MS+6-BA1.0—1.5mg/L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培养,90d诱导分化率50%以上,脱毒率为70%;脱毒苗在MS或1/2MS培养基中快繁周期为30-32d,繁殖系数6.8-7.0,驯化移栽成活率为95%,生产应用每公顷增产38.4%以上,脱毒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摘 要:【研究目的】为实现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繁育大量的优质种球,笔者以东方百合的西伯利亚和索邦品种为材料,研究东方百合茎尖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并比较不同的组织培养方法的脱毒效果。【方法】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梯度筛选东方百合茎尖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并比较新鲜百合球茎尖培养、冷藏处理百合球的茎尖培养、鳞片培养、鳞片扦插苗茎尖培养和试管苗茎尖培养等5种组织培养方法的脱毒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百合茎尖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2.0mg/L 6-BA + 0.1mg/L NAA,芽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1.0mg/L 6-BA + 0.5 mg/L NAA,苗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1.0mg/L 6-BA + 0.08mg/L NAA,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 0.4mg/L NAA + 4%AC (Active Charcoal)。病毒检测表明试管苗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最好,但成活率较低;冷藏处理百合球的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也较好且成活率较高。【结论】筛选的东方百合各阶段的培养基配方能满足东方百合快速扩繁的技术要求,茎尖培养在东方百合依然是较好的脱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CAB6P和CAB11E 2种脱毒甜樱桃砧木嫩梢茎尖为试材,成功地进行了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改良的DKW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最好,在1/2MS培养基(铁盐为DKW)生根较好;同时特定的液体培养基可以显著地将增殖培养的不定稍拉长。温室中的温度、湿度控制和病害防治是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食籽栝楼离体快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雌性栝楼块根萌发苗的茎段腋芽为外植体进行无菌试管苗的诱导、继代增殖快繁、生根以及试管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MS+BA0.2mg/L+IAA0.6mg/L最适合诱导栝楼茎段腋芽形成无菌试管苗;MS+BA0.1mg/L+IAA0.6mg/L是继代增殖快繁最适培养基;在1/2MS+NAA0.2mg/L是生根最适培养基。试管苗移栽在蛭石和珍珠岩(1∶3)的混合基质苗床上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太子参冬芽茎尖为外植体,采用茎尖脱毒的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出了适宜太子参芽增殖诱导、丛生芽的快速繁殖、生根壮苗,炼苗移栽的最适条件,为太子参规模化育苗生产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太子参茎尖脱毒后,其最适芽诱导培养基为:MS+2.5mg/L 6-BA+0.2mg/L IAA;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2mg/L KT+0.4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2mg·L-1KT+0.5mg·L-1d A-6。  相似文献   

10.
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获得脱毒苗以及脱毒苗鉴定的方法。[方法]以甘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通过蔗糖及外源激素单因素试验研究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结果]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生长培养基为MS+6-BA 0.50 mg/L+ NAA 0.10 mg/L+蔗糖40 g/L+琼脂6.5 g/L,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在茎尖生长培养基上对25个甘薯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出苗率为50.0%~79.3%,16个品种的出苗率达80.0%以上,其中,5个品种的出苗率为100.0%。在生根培养基上,试管苗生根率达100%,根多而粗壮,茎叶生长旺盛。试管苗不用炼苗,可直接从培养瓶中移栽至细河沙中,成活率达100%。以巴西牵牛作为指示植物,采用靠接法对试管苗进行脱毒鉴定,脱毒率为79.1%。[结论]该研究为甘薯茎尖脱毒苗生产提供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简便易行的脱毒苗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宿根矮化病的检测提供好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菌的检测研究。[结果]在甘蔗健康种苗生长的前几个不同时期(组培苗增殖、生根、丛苗沙培和单株假植阶段),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PCR检测灵敏度的研究表明,PCR能够检测到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液浓度10-3。[结论]PCR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中的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宿根矮化病的检测提供好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菌的的检测研究。[结果]在甘蔗健康种苗生长的前几个不同时期(组培苗增殖阶段、生根阶段、从苗沙培和单株假植阶段),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PCR检测灵敏度的研究表明,PCR能够检测到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液浓度的10-3。[结论]PCR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中的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卢玲  聂明建  代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276-2277,2290
[目的]研究激素配比与茎尖大小对甘薯脱毒苗培育的影响。[方法]以高淀粉甘薯品种湘福1号和美国SL-9为材料,进行甘薯脱毒苗培育试验。[结果]湘福1号在MS+0.8 mg/L 6-BA+0.2 mg/L NAA+0.05 mg/L GA3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生长最快,成苗率最高,1次培养成苗率比转移的2次培养成苗率高24.5%,秧苗素质也好;美国SL-9茎尖所带叶原基越多,则成苗率越高,脱毒率越低。[结论]综合成苗率与脱毒效果认为,以带2个叶原基的茎尖在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中的培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病毒药剂处理脱除淮山药温和花叶病毒(YMMV)的效果,以期在对植物材料伤害较低的同时达到脱除病毒的目的,为淮山药脱毒苗的培育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经RT-PCR检测确定感染YMMV的淮山药品种粤北3号(YB3)为材料,以不同终浓度(10、20、30、40、50 mg/L)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盐酸吗啉胍和阿昔洛韦加入培养基,处理带毒淮山药茎段3个月,至其形成再生苗,再用RT-PCR检测其中的YMMV。【结果】利巴韦林对淮山药植株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盐酸吗啉胍和阿昔洛韦对淮山药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利巴韦林终浓度超过40 mg/L处理的样品、盐酸吗啉胍和阿昔洛韦终浓度超过30 mg/L处理的样品中均未检测出YMMV,其余浓度处理的样品可部分检出YMMV。【结论】终浓度30-50 mg/L的盐酸吗啉胍和阿昔洛韦处理3个月可有效脱除YB3淮山药中的YMMV,脱毒效果好于相同浓度的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5.
长春花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泉  李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04-10406
[目的]建立长春花高效的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体系。[方法]以长春花种子为外植体,分别用1.1%有效氧的次氧酸钠溶液和0.196HgCl2溶液对长春花种子进行消毒,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和N从,对脱毒后的长春花试管苗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确定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筛选长春花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是30min,种子发芽率达96.7%;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0mg/L6-BA+0.05mg/LIBA,外植体的增殖敷最多,且长势旺;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10mg/L1BA+0.10mg/LNAA,试管苗生根率达100%。[结论]次氯酸钠是长春花种子最好的消毒剂,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40mg/L6-BA+0.05mg/LIBA和I/2MS+0.10mg/LIBA+0.10mg/LNAA。  相似文献   

16.
瑞昌山药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琴  谢星文  李秋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13-15714
[目的]探讨瑞昌山药组培快繁的技术环节。[方法]以瑞昌山药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70%乙醇和0.1%HgCl2结合对外植体的的消毒效果最佳。培养基Ms+6-BA2.0mg/L+NAA0.2mg/L中的腋芽生长最好,培养基MS+6一BA1.0mg/L+NAA0.2mg/L、MS+6一BA1.0mg/L-I-NAA0.5mg/L、MS+6一BA2.0mg/L+NAA0.2mg/L和MS+6一BA2.0mg/L-I-NAA0.5mg/L中腋芽的诱导率分别为52%、43%、84%和48%。在继代培养中,采用原诱导培养基诱导丛生芽的效果较差,降低6一BA的浓度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培养基1/2MS+IBA1.5mg/L+NAA0.3mg/L4-活性炭0.2mg/L中幼苗的生根效果较好。[结论]该研究为组织培养技术在种苗繁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鲍彤华  时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00-5101
[目的]研究不同冻结温度对山药片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速冻山药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山药片分别在不同速冻温度(-20、-25、-30、-35℃)下进行速冻,研究速冻前后山药细胞结构、质构、维生素C含量和失水率的变化。[结果]不同冻结温度对山药片细胞破坏程度不同。-20和-25℃冻结的山药片,其细胞内形成的冰晶较大,破坏了细胞的结构,解冻后细胞形态受破坏;-35℃冻结的山药,冻结速度较快,形成的冰晶小,对细胞结构的破坏较小。解冻后产品不仅硬度损失少,而且维生素C的损失以及失水率都最小,营养品质变化也最少。[结论]-30℃速冻是冻结山药片较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18.
林颖  刘永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46+136-46,136
[目的]研究玉环剪豆的茎尖脱毒及快繁技术。[方法]选用含1~2个叶原基的玉环剪豆无菌苗茎尖为外植体,筛选其最佳脱毒培养基,并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结果]玉环剪豆茎尖脱毒及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μmol/L 6-BA+0.5μmol/L NAA,成活率可达75.0%;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试管苗脱毒率超过90%;脱毒苗茎段快繁的最佳配方为MS+10.0μmol/L 6-BA+0.5μmol/L NAA;脱毒苗在MS+20μmol/L NAA培养基上的生根率达80%以上。[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宜玉环剪豆地方品种的脱毒快繁体系,为玉环剪豆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欧李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正德  庞发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97-17798
[目的]研究欧李脱毒快繁技术。[方法]以欧李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微茎尖组培脱毒研究,探讨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欧李茎尖脱毒快繁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4mg/L+IAA0.5mg/L;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3mg/L+IAA0.4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2/3MS十IAA0.5mg/L。应用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显示,0.3~0.4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V)的脱毒率分别为71.6%和73.0%。[结论]试验表明,利用欧李嫩梢为外植体进行茎尖组培脱毒快繁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普通山药(Dioscored batatas Decne)的节间部为外植体,通过筛选附加在NA-AO+Zt10~(-5)M和NAA10~(-6)M+BA10~(-6)M的MS培养基上幼植株形成率高,并且可生产多个嫩茎,其根系发达,分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为了保持山药种的纯度和无病毒株的利用,可用此法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