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清瘟败毒散防治鸡白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后,用纯中药制剂畜禽清瘟败毒散进行预防和治疗,并与西药呋喃唑酮和氯霉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畜禽清瘟败毒散对雏鸡白痢的预防保护率为96%,治愈率为93%。  相似文献   

2.
呋喃唑酮(痢特灵)是一种抗菌药。用于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的肠道感染,对治疗雏鸡白痢病有很好的疗效。有些鸡场由于长期使用此药,病菌产生了抗药性,按常规量投喂,疗效不显著,因而在用量上需要加大。但雏鸡对呋喃唑酮较敏感,往往因在饲料中添加剂量掌握不准,或因调料不匀而造成中毒死亡。为探索在雏鸡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的最大安全量和极量,我们进行了在雏鸡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的极量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药物试验药物采用河北省保定制药厂出产的呋喃唑酮黄色片剂。每片0.01克。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地种鸡场或育雏户预防雏鸡白痢大多采用呋喃唑酮(痢特灵片)。我所待业青年在育雏时,为预防雏鸡白痢,将5g呋喃唑酮溶于8kg水中饮服,同时饲喂含有0.02%的呋喃唑酮混合饲料。饲喂后个体较大的雏鸡,很快出现症状,1小时后开始死亡,10小时后死亡率达12%。症状病初,雏鸡鸣叫不息,异常兴奋,惊厥。1小时后,重症者精神开始委顿,闭眼,站立不稳,倒地抽搐而死。病程短者,出现症状后1小时就有死亡。一般可拖延到20多个小时以上才死亡。中毒较轻的雏鸡,昼夜鸣叫,始终处于兴奋状  相似文献   

4.
呋喃唑酮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用于治疗鸡白痢、鸡球虫病等疾病 ,是较为经济、效果较好的药物。但如果使用不当 ,它会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现将一起雏鸡中毒病例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2 0 0 2年 6月 ,某个体养殖户购进 1批AA型雏鸡 ,购进 3~ 4d后 ,该批雏鸡不同程度的感染了鸡白痢。病鸡表现精神萎顿 ,羽毛蓬松 ,两翼下垂 ,缩颈 ,不愿活动 ,怕冷集堆 ,进而排出白色带气泡的糊状稀便 ,肛门周围绒毛被粪黏连 ,气喘和张口呼吸 ,不久死去。为治疗鸡白痢 ,畜主从个体药店买回呋喃唑酮 (痢特灵 ) ,让鸡饮用呋喃唑酮水 ,并在鸡饲料中拌入呋喃唑…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一九八五年三月从江苏引进“罗斯”蛋鸡种蛋5000枚,孵化率为百分之八十五,雏鸡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在雏鸡饲料中加入万分之二的呋喃唑酮(预防鸡白痢),雏鸡生长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应用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治疗雏鸡白痢,每只每天用量0.1毫升(一万单位),一般疗程为2~3天,治愈率为92.65%。该法简便易行,治愈率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2—3周龄以内的雏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呈流行性发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疾病之一。因此对鸡白痢的防治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本试验应用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治疗雏鸡白痢,同时设内服链霉素组、土霉素——大蒜液组、呋喃唑酮组、氯霉素片组等疗法做对照,结果表明,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组疗效最高(92.65%)显著高于其它四个口服组(P<0.05),氯霉素片拌料组、链霉素饮水组、呋喃唑酮拌料组疗效均低于后海穴注射氯霉组和口服土霉素一大蒜液组(P<0.05),此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优选方法顺序为后海穴注射氯霉素液组>口服土霉素—大蒜液组>氯霉素片拌料组、链霉素饮水组、呋喃唑酮拌料组。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肉仔鸡呋喃唑酮中毒董显义(吉林市阿拉底牧业有限公司132227)1发病情况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金珠乡松树村某养鸡户,于1994年4月10日,购入1日龄艾维茵雏鸡1200只。进雏第3天发现有个别雏鸡排白色稀便,畜主为了预防白痢病,即用呋喃唑酮75g,直接...  相似文献   

8.
呋喃唑酮为呋喃类广谱抗菌药,因其在胃肠道吸收率低,且毒性在同类中较小,是防治畜禽肠道感染比较理想的药品,特别是对鸡白痢、鸡球虫病、鸡伤寒等效果明显,故对雏鸡预防也常首选。但若用法不当也常引起中毒现象。现将一起较为严重的雏鸡群体中毒病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适合防治鸡白痢病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以取代通常所用的土霉素、呋喃唑酮,降低养鸡成本,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1981年春重新从咸宁市郊区正常雏鸡粪便中分离到三株乳杆菌。这些菌株具有乳杆菌属的特征,而又不同于该属的其他种。根据其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认为是一种乳杆菌,因其来源于雏鸡,暂称为雏鸡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llinaceus),分别为Lactobacillus gallinaceus——23(简称 LG—23)、Lactobacillus gallinaceus——30(简称LG—30)、Lactobacillus gallinaceus——16(简称LQ——16)。 并与上述药物的疗效作了对比试验。经1250只雏鸡自然发生白痢病的防治试验,有效率达96.8%;以280只雏鸡人工接种鸡白痢沙门氏菌(S.pullorum)后的药效对比试验,保护率达92.9%,优越于土霉素、呋喃唑酮的药效;以120只雏鸡与单项制剂、用强毒对比试验,保护率达89.7—93.4%。  相似文献   

10.
<正> 鸡白痢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可引起大批死亡.土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类药对该病的控制有一定效果,但从我们实践来看,效果不很显著,用药后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15-30%考虑到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国外有作饲料添加剂以控制幼畜疾病的报告,国内尚未见报导.我们于1981年至1982年,三批试用单硫酸卡那霉素饮水投给雏鸡,研究防治小鸡白痢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导如  相似文献   

11.
痢特灵,化学名为呋喃唑酮,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可用于防治鸡白痢杆菌病、鸡伤寒、盲肠肝炎及鸡球虫病等。由于价廉和具有广谱抗菌性,深受用户的欢迎,尤其农村用户使用较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因应用不当引起雏鸡的药物中毒。一、中毒机理呋喃唑酮在呋喃类药...  相似文献   

12.
“鸡白痢”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也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常易引起暴发流行。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沙门氏杆菌。以雏鸡发病为主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3周龄以下的雏鸡死亡率高达 40 %~ 80 % ,可明显降低雏鸡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报酬。目前国内外多用呋喃唑酮 (痢特灵 )、磺胺类等化学药品或土霉素 (包括金霉素和四环素 )、青霉素等抗生素防治鸡白痢。这些药物有一定疗效 ,但多数已产生耐药性 ,而且因在鸡体内有一定残留 ,使鸡肉品质下降 ,有害人体健康 ,影响出口创汇。国内已有的防治鸡白痢的中兽药 ,一般疗效较差 ,而且大…  相似文献   

13.
对7日龄艾维茵雏鸡投服缓释免疫增强剂,至30日龄时试验组成活率为92.9%,对照组为82.5%;30日龄时用4种强毒进行攻击,试验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用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与氯霉素、呋喃唑酮防治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结果显示,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与1/3 ̄1/2常用剂量氯霉素或呋喃唑酮合用,其效果优于单用常量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黄文忠 《中国家禽》2001,23(6):20-21
鸡白痢发生特点是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污染面积大,对养禽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防治药物的使用尽管可以减少死亡,具有短期的经济价值,但并不能杀灭所有病原菌。 Bottorff和 Kisser观察表明使用磺胺药治愈的病鸡, 12周龄全血平板试验有 90%为阳性。 Frans发现 0.011%呋喃唑酮能显著降低雏鸡白痢病的死亡率,但治疗 4周后仍有白痢沙门氏菌排出。抗生素应用亦是如此。 Boindi等发现多粘菌素 E虽能提高感染雏鸡成活率,但从幸存鸡中分离到了鸡白痢沙门氏菌,而且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免疫办法。因此,防治绝对不能代替可靠的消…  相似文献   

15.
用EM制剂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通过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群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多种抗生素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雏鸡进行EM的饮水、饲喂EM发酵饲料,有效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16.
“痢特灵”(呋喃唑酮)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球虫的作用。农村家禽养殖业,该药常被用来防治鸡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和鸡球虫等疾病。少数农户对该药的使用方法不当,容易发生误用。笔者在治疗过程中,曾遇到一起“痢特灵”使用不当造成雏鸡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症、主要侵害2周龄~3周龄以内的雏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多发生于生殖系统病变,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所产的蛋常有大量沙门氏菌,严重影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对沙门氏菌不同程度敏感的药物,即呋喃唑酮(痢特灵)、氟本尼考、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200只沙门氏菌病鸡随机分成五组,进行饮服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氟本尼考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1.7%,呋喃唑酮为53.3%,土霉素治愈率为80%,硫酸卡那霉素治愈率为85%。  相似文献   

18.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和火鸡等禽类的传染病。雏鸡患病呈急性败血性经过,以白痢为主要症状,在成鸡多呈慢性经过或无症状感染。雏鸡白痢一般发生在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是阻碍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雏痢净是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防治雏鸡白痢,为了客观评价其对雏鸡白痢的防治效果,特组织进行了本次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治疗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饮水 一般雏鸡出壳后的头1~2天,饮水要求温热,与舍温相同,以20~25℃为宜。水中加少许高锰酸钾,水呈粉红色为宜,任其自由饮用,作肠道消毒,以冲洗胎粪胎毒。3日龄后仍饮用温水,但停止放入高锰酸钾,可根据情况加适量"痢特灵"(呋喃唑酮),以防治雏鸡白痢。15日龄后可改用自来水或井水饮用。  相似文献   

20.
盲目用药引起雏鸡药物中毒李忠显刘洪敏田洪清马文光陈哲(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兽医院,161000)我区某个体养鸡户,于1995年3月25日自育伊莎鸡雏650只。为预防鸡雏白痢病、大肠杆菌病,从2日龄开始通过饲料和饮水投服了呋喃唑酮、氯霉素、敌菌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