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pG DNA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分别构建的含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王岗株gBgC和gD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及CPGDNA佐剂分组肌肉注射 SPF鸡,检测了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观测了攻毒后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CpGDNA佐剂和DNA疫苗联合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单一使用DNA疫苗的要高,而佐剂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非佐剂组,保护率则高于非佐剂组。这表明 CpG DNA佐剂增强了 ILTV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鸡IL-18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弱毒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将鸡IL-18(ChIL-18)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hIL-18(简称pIL-18)。用pIL-18、ILTV弱毒疫苗及其两者联合分别免疫21日龄SPF雏鸡,免疫后每周抽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免疫后第4周用100 ELD50ILTV强毒进行攻击。结果pIL-18与ILTV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明显高于ILTV弱毒疫苗免疫组(P<0.01),ILTV强毒攻毒后发病鸡数量少,并且发病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3.
以表达EGFP报告基因的重组I型马立克病毒疫苗株(CVI988/Rispens)rMDV-EGFP为母本病毒,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用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B和gD基因的表达盒替换病毒rMDV-EGFP中的EGFP报告基因表达盒,分别获得了表达gB和gD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rMDV-ILTgB和rMDV-ILTgD。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证明重组病毒中插入的目的基因大小正确,且能够表达gB和gD目的蛋白。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与弱毒疫苗相比,重组病毒rMDV-ILTgB和rMDV-ILTgD均可对ILTV强毒攻击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重组病毒免疫组试验鸡不仅在发病率、致死率和攻毒后体重增长等指标方面与攻毒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与常规弱毒疫苗免疫组在致死率和攻毒后体重增长指标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河南长葛株gD基因重组到鸡痘病毒基因组中,获得了能高效表达糖蛋白D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D) .将rFPV-gD经皮下刺种途径接种30日龄的固始鸡,用ILTV商品弱毒疫苗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试验鸡,同时设非免疫对照鸡群.分别于免疫后7、14、21、28、35和42 d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测定ILTV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42 d用ILTV强毒攻击所有试验鸡只.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对照组与重组病毒组差异不显著(P>0.05) ,而重绀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筹异均显著(P<0.05) .免疫42 d攻毒后鸡的发病情况表明,重组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对ILT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96.67%,而空白对照组为6.67%,说明该重组病毒作为弱毒疫苗能够抵抗ILTV强毒的攻击,对免疫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多联疫苗中的免疫效果。将50羽21日龄SPF鸡平均分为5组,分别用新流法(新城疫ND-禽流感H9-传染性法氏囊IBD)三联疫苗进行免疫,1组为非免疫对照组,2组免疫剂量0.05 mL,3组免疫剂量0.1 mL,4组免疫剂量0.2 mL,5组免疫剂量0.3。免疫后第21天采血,检测ND/H9血凝抑制抗体和IBD琼脂免疫扩散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BC6/85株F1代点眼攻毒,攻毒剂量为每只0.1 mL,观察96 h后剖检。结果表明,免疫后21 d,第5组血清中ND/H9 HI抗体分别为8.1log 2和 9.0log 2,IBD抗体4个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显著高于2组。1组攻毒鸡全部发病,法氏囊外观发黄,呈胶冻样,囊内剖开有黏液,部分肉眼可见出血。1组未攻毒对照和免疫组,均未见异常,免疫攻毒保护率为100%。结果表明,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三联疫苗中免疫剂量为每只0.05 mL,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且不影响疫苗中其他抗原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饲料博览》2004,(11):55-55
进入9月份以来,鸡易出现以流泪、甩头、张口喘气甚至咳血的临床症状,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临床应用988毒炎清、瘟疫清、鱼肝油等药物,一般经4d后临床症状消失、死亡停止。笔者对此类病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大多数病例均非自然感染,而是由于免疫传喉后发生的疫苗反应。疫苗是为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活疫苗(VAXXITEK HVT+IBD)的免疫效果,以最小出厂剂量(HVT:2 000 pfu/只)经皮下接种1日龄SPF鸡,28 d后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标准强毒BC6/85株攻毒。攻毒后连续观察4 d,记录临床不良反应,至第4天剖检法氏囊。结果表明:试验鸡在临床上均表现正常;法氏囊剖检显示疫苗免疫组100%正常,攻毒组100%出现典型法氏囊病变。VAXXITEK HVT+IBD疫苗免疫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攻击能产生良好保护。  相似文献   

8.
9.
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K317株作为复合物疫苗抗原,与传染性喉气管炎抗体配制不同比例的5种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用1周龄SPF雏鸡进行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K317株与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复合物疫苗,可以明显降低疫苗免疫接种引起的毒副作用,复合物疫苗安全性高,免疫效果总体上较ITLK317株常规活苗更好。  相似文献   

10.
H9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应用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及其传代后第20、30代疫苗免疫5日龄无特定病原(SPF)鸡群,于免疫后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第21天攻毒,攻毒后2~13d进行泄殖腔棉拭子采样,接种鸡胚测排毒情况。各免疫组在免疫后7~20d的HI抗体效价逐渐上升,但不同剂量组间、不同传代代次间有差异;攻毒后第5天各免疫组排毒的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且不同攻毒毒株组间无差异。重组苗组在攻毒后第2天仅有8%排毒,第5天则无排毒;灭活油苗组在攻毒后第2、5、7天分别有52%、12%、4%排毒,直到第9天才不排毒;空白攻毒组在攻毒后2~13d排毒率由92%缓慢降至8%。结果表明:研制的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载体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效力,不低于灭活油苗,且在抑制早期排毒、防止群内传播方面优于灭活油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抗呼吸型IBV HI抗体水平与蛋鸡产蛋率的对应关系。【方法】将180只SPF鸡分为4组,第1组和第2组首免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活疫苗免疫,1羽份/只,4周后采血,第2组鸡同时用3批次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HN6株)分别进行加强免疫,试验同时设置攻毒对照第3组和不免疫攻毒对照第4组。灭活疫苗免疫4周后,当产蛋率稳定在80%以上时,对试验鸡采血测定抗体,同时使用M41株病毒进行攻毒,记录攻毒后4周内各组鸡的产蛋性能,分析抗IBV HI抗体水平与攻毒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组抗IBV HI抗体水平在2-8.2~2-9.3时,免疫鸡能够耐受IBV强毒的攻击,其产蛋性能不受影响。弱毒活疫苗免疫组抗体为2-4.8,产蛋量下降了12.69%。攻毒对照组抗体水平为2-2.0,攻毒后产蛋量下降45.22%。【结论】蛋鸡抗IBV HI抗体效价与产蛋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的攻毒保护之间呈正相关,可以用HI抗体检测来评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对产蛋鸡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毒瘟清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药毒瘟清对人工感染鸡进行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治试验,结果发现,以饲料中加入2.5g/kg(中剂量组),连用5d效果最好,相对增重率比药物对照组高出56.1个百分点,比感染不治疗对照组高出94.1个百分点;有效率比药物对照组高出28个百分点,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攻毒前5d,以饲料中加入1g/kg的添加量给药至试验结束的毒瘟清预防组相对增重率、有效率分别为91.8%,96%,均高于其他各组,经生物统计学分析,与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毒瘟清对鸡喉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高力米先,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3.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gB基因插入鸡痘病毒 (FPV)中 ,构建了含有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 (rFPV)。用rFPV、HVT冻干苗、rFPV +HVT疫苗分别免疫 1日龄AA肉用雏鸡 ,于 8日龄攻毒后观察疫苗免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HVT、rFPV、HVT +rFPV疫苗免疫组比攻毒对照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 ;上述 3种疫苗免疫后用京 1株MDV(vMDV)攻毒 ,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处于较高水平 ,而攻毒对照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 ,两者差异显著(P <0 0 5 ) ;用HVT +rFPV二价疫苗免疫雏鸡 ,其抵抗vMDV攻击的免疫保护力高于HVT和rFPV单价苗 ,HVT +rFPV、rFPV、HVT免疫保护指数分别为 81 7% ,6 3 4 %和 6 4 1%。以上结果表明 ,表达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鸡体抵抗vMDV的攻击 ,并且HVT和rFPV具有免疫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重组细菌活疫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pET28a/VP2的大肠杆菌BL21在体外诱导表达后给鸡接种.试验鸡分为9组.接种液每毫升含2.0×1010个细菌,口服3次.在21、35日龄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抗IBDV血清抗体;在35日龄以标准强毒株BC6/85进行攻毒;根据攻毒后法氏囊的IBDV抗原阳性数和法氏囊病变发生数统计其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该疫苗诱导鸡只产生抗IBDV免疫力与接种途径、剂量、接种次数密切相关;口服接种不能诱导鸡只产生抗IBDV的免疫力;该重组细菌进入体内后不再表达VP2.  相似文献   

15.
采用鸡胚传代致弱法得到一株可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候选毒株,同时设定一个商品疫苗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攻毒后7 d,两组试验鸡多数脏器均能检测到弱毒,部分脏器检测不到强毒,说明致弱毒株候选疫苗和商品疫苗对试验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天津地区部分种鸡场疾病发生情况和免疫程序的调查,建议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性法氏囊病的免疫,采取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联合作用,其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由于血清型多,致贤病变病型多见,最好应用自场分离毒株制苗。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以活毒疫苗为主。减蛋综合症,大肠杆菌病主要用油乳剂灭尖苗免疫。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重组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ChIFN-γ)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使用重组鸡γ-干扰素作为免疫佐剂,联合禽流感灭活疫苗采用胸部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雏鸡,免疫后每周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攻毒后计算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鸡γ-干扰素提高了血清抗体水平,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与疫苗组相比多数指标差异显著(P0.05)。鸡γ-干扰素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西药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疫苗预防存在的弊端,并介绍复方中药治疗该疾病的概况及复方中常用的几味中药的治疗机理,最后对中药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病毒性疾病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作为新型的活病毒载体疫苗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作为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及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病毒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股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救获野生型NDV LaSota疫苗株rLaSota及表达vvIBDV Gx株VP2基因的重组疫苗株rLaSota-VP2,分别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SPF雏鸡,免疫后21 d分别以vvIBDV Gx超强毒和新城疫强毒进行攻击。【结果】rLaSota及表达vvIBDV-VP2基因平均鸡胚致死时间均大于120 h,脑内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0.4和0.36,静脉内致病指数(IVPI)均为0;接种后72~96 h每毫升尿囊液EID50则分别达到109.0以上。rLaSota-VP2以106.0 EID50一次免疫7日龄SPF鸡雏,免疫后3周对新城疫强毒致死攻击100%保护,对vvIBDV攻击免疫保护率达90%以上。 【结论】重组病毒rLaSota-VP2保持了LaSota亲本疫苗株高滴度的鸡胚生长特性和低致病性及遗传稳定性,免疫雏鸡对新城疫强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的致死均形成有效免疫保护。本研究为研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重组二联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减少该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方法]参考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河南长葛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出一条1 550 bp的特异性条带,并克隆至pGEM-T载体上。经PCR扩增、酶切鉴定,得到含gE基因重组质粒,并对重组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和其他部分疱疹病毒g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8%;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25.6%、23.9%、28.3%、26.1%。[结论]不同ILTV毒株之间gE基因差异甚小,gE基因比较保守,但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较低。该研究为gE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