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省湘中地区的阉猪方式,以“大挑花”为主,一般饲养2个多月,体重40kg左右,未性成熟或刚开始性成熟的小母猪所行去势阉术。在这种阉猪技术的基础上,有时经常会出现问题:①阉毕少数架子母猪受惊恐吓而乱奔乱跑,这容易引起腹内压升高,肠脱从腹腔中掉出来;②或有时大意阉猪的创口偏下,也可能使肠管脱出创口外;③有的猪膘体过瘦也有可能脱出肠管。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笔者经过多年的技术实践中就是缝合腹膜,以防止上述脱出肠管现象发生。缝合腹膜手术分两步进行。首先从“大挑花”阉猪手术开始,工具是桃形手术刀(传统的民间阉猪工具),一根…  相似文献   

2.
阉猪比小母猪消耗的饲料多,并且增重快。但小母猪的饲喂更为有效并且瘦肉组织比阉猪更多。许多公开发表的资料中关于猪对赖氨酸和蛋白质需求的评价并未能分别对阉猪和小母猪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据相关统计数据测算,每年我国淘汰的种猪、晚阉猪数量约为1000万头左右。目前,我国有关淘汰种猪、晚阉猪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只有限制性条款,而没有合理的加工要求及流向,甚至一些法规标准条款之间还存在空白、矛盾之处,导致种猪、晚阉猪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口径。相关方对种猪、晚阉猪是否可以屠宰、宰后的猪肉是否可以上市销售,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为此,如何加强种猪、晚阉猪的管理,事关养  相似文献   

4.
性激素对肉猪生产表现和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外有关试验研究表明,公猪比母猪和阉猪长得快,且公猪胴体瘦肉率比母猪高0.5%,比阉猪高2%,母猪胴体瘦肉率比阉猪高2—2.5%。这主要是因为性激素能刺激猪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而阉割猪,其性激素含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肉猪的生长发育,导致肥育效果比未阉割肉猪差。国外肉猪饲养水平高,且性成热晚,6—8月龄可达100公斤,在性成熟时即可上市,故国外普遍不阉母猪育肥。而公猪不  相似文献   

5.
在各地送往屠宰场、肉类联合加工厂的牲猪以及农贸市场出售的猪肉尸中,常混入未阉及晚阉猪。而公猪及晚阉猪除加工时不易煮烂外,因体内含有雄性酮和间甲基氮茚  相似文献   

6.
一、遗传、性别及反应尺度问题瘦肉猪日粮中赖氨酸(及其他必需氨基酸)浓度要求比肥猪高.由此推论,凡影响肥瘦程度的因素都可能影响赖氨酸的需要量。例如,生长公猪、小母猪及阉猪,其瘦肉组织按胴体百分数表示依次减少,因而其赖氨酸需要量也相应减少:生长公猪>小母猪>阉猪(Baker 等,1967).同样地,由于类似原因,  相似文献   

7.
规范、合理使用种猪及晚阉猪产品是保障肉制品食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种猪及晚阉猪的定义及其猪肉特性,对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督部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指出了当前种猪及晚阉猪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种猪及晚阉猪肉鉴别取证难的问题,并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种猪肉及晚阉猪肉标准,落实日常监管等方面针对性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阉割是养猪生产的传统技术,其历史几乎与野猪的家养一样古老,因为阉猪更加温顺,便于圈养(Martin,1969)。近几十年来,国外开展了丈量有关公猪、阉猪肥育和产肉性能的对比试验,我国近两年也开展了零星研究,结果表明阉割限制了公猪生长与产肉潜力的发挥(Prescott,Lamming,1964;Martin,1969;Field,1971;Campbell King,1982;Seideman等,1982;  相似文献   

9.
我省湘中地区的阉猪方式,以“大挑花”为主,一般饲养2个多月,体重40kg左右,未性成熟或刚开始性成熟的小母猪所行去势阉术。在这种阉猪技术的基础上,有时经常会出现问题:①阉毕少数架子母猪受惊恐吓而乱奔乱跑,这容易引起腹内压升高,肠脱从腹腔中掉出来;②或有时大意阉猪的创口偏下,也可能使肠管脱出创口外;  相似文献   

10.
猪破伤风主要病因是在阉割时阉猪工具和操作者手的消毒不严,引起破伤风梭菌在阉割创口深部感染,在厌氧的环境下,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由于外毒素作用于猪的神经系统,使病猪产生一系列的症状,这种传染病死亡率是很高的。破伤风梭菌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自然环境下分布广,故不严格消毒的手术,深部创伤都易引起感染。猪破伤风的诊断不困难,主要掌握下列  相似文献   

11.
阉猪(大挑花)其施术场所不受条件限制,手术方法简便,施术时间短,所用器械简单,在农村兽医临床上广为应用。笔者将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1 肥育猪的选择 初生重和断奶重越大的仔猪,肥育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胸深大,管围粗和骨骼粗成正比,这样的猪饲利用效率高,且胸深的猪背膘薄而瘦肉多.选择健康无病的猪进行肥育. 2 肥育前去势 正常条件下,公猪的生长速度快,母猪次之,阉猪慢;同时,公猪瘦肉率高,母猪次之,阉猪低.  相似文献   

13.
阉猪时免疫猪瘟实行免疫证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阉猪时免疫猪瘟实行免疫证效果显著廖治清(四川省井研县畜牧局,612660)我们于1993年,在全县推广仔猪50日龄阉猪时免疫猪瘟实行免疫证配套的管理办法,效果显著。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总结报道于后。1措施与方法1.1健全冷链设施为了确保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4.
我省湘中地区的阉猪方式,以"大挑花"为主,一般饲养2个多月,体重40kg左右,未性成熟或刚开始性成熟的小母猪所行去势阉术.在这种阉猪技术的基础上,有时经常会出现问题:①阉毕少数架子母猪受惊恐吓而乱奔乱跑,这容易引起腹内压升高,肠脱从腹腔中掉出来;②或有时大意阉猪的创口偏下,也可能使肠管脱出创口外;③有的猪膘体过瘦也有可能脱出肠管.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笔者经过多年的技术实践中就是缝合腹膜,以防止上述脱出肠管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小公猪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饲料效益,比阉猪胴体有着较高的瘦肉率,但是因其颜色、质地、脂肪分布与阉猪不同,同时还带有公猪膻味,因此,其产品不受消费者欢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国肉用动物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同另外一些科学家,对这些不良品质发生的年龄,以及这些不良品质是否与品种有关,进行了专门研究。据研究,公猪的不良气味,是由于公猪体内含有某些化学物质而产生的,如雄性酮和睾丸类固醇等,这些化学物质在烹调时其气味尤为显著。因此,它就妨碍了公猪肉进入市场.鉴于上述原因,人们对公猪上市的重量给予  相似文献   

16.
芦惟本  吴杰  汤明军 《养猪》2011,(4):95-96
当今猪群发生尿石症已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是在五六年前该症状并不常见,偶见于高硬度水质地区猪群的公猪与阉猪;在水质良好地区的猪群极少发生。可是,现在在水质良好地区的猪群也极为常见,并非公猪与阉猪发病,而是以母猪排出混浊尿液在地面留下灰白色结晶物为特点(图1和图2)。人们首先怀疑是饮水问题或泌尿系统感染,由此造成的误诊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7.
我場甘溪分場姚家生产队职工刘兴明,饲养土种阉猪一头,体重八十市斤。在一九六四年三月廿六日上午十时左右进行“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预防注射,历时一天,于次日上午十时死亡。为了明确其死亡原因进行了剖检,特将其经过及剖检症状列述如下,和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未去势公猪与同龄母猪、阉猪比较,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及瘦肉含量均高于母猪和阉猪,一结论已为国外研究所证实(Seideman等,1982,宫崎?,1980),但利用公猪作商品肉猪生产时,因公猪的性臭味(臊味)和肉的嫩度差而不受经营和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随着肥育猪出栏目龄大大提前,国外学者主张采用在雄臭未形成之前,即行屠宰的办法对公猪优势加以利用。我国  相似文献   

19.
在大多数食用动物中,雄性的生长速率大于雌性。这主要是由于激素对组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影响的结果。在肉猪肉生产中,未去势小公猪生长最快,屠宰后瘦肉率最高。阉猪(去势小公猪)虽然生长较快,但饲料效率较差,而且瘦肉率不高于小母猪。因此,在某些国家,尤其是在西欧,未去势小公猪生长到大约90千克左右尚未完全成熟前屠宰。有人提出,阉猪和小母猪应喂给不同的饲粮,以防止限制增重和过量消耗补充饲料。在美国中北部地区由9个试验站参加的一项合作  相似文献   

20.
我在太平镇那尧屯谭某家阉猪时遇到一头两性畸形的杂交白猪,该猪90日龄,体重约30千克,外表和其他正常猪一样,只是阴户向上翘起,排尿时朝天上射。按阉割小母猪的方法发现:子宫体和正常母猪一样但未见卵巢。在正常卵巢的部位各有一个睾丸和附睾,其形状和正常公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