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兴安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及遗传增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估算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25年生)37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选择出树高、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5%以上、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以上的优良家系为4个;群体中35号为最优家系,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6%,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8%,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2%。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07、0.26、0.41。若从37个家系中选出2个最好的家系进行有性繁殖后代,生长25a,树高能获得0.5%的遗传增益;胸径能获得2.5%的遗传增益;材积能获得8.7%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2.
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11年生日本落叶松混系超级苗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开展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为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利用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1年生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8.17%~29.53%、5.13%~23.08%、17.30%~60.42%;不同年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6~11年生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重复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60~0.66、0.63~0.85、0.62~0.75;不同林龄胸径、树高与11年生材积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的相关系数大于树高与材积的相关系数;以胸径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无性系内表型变异选择5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为8.6%,与实生对照相比,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19%、12.20%和34.45%。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杉木第三代亲本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三代家系及四代优树选择,为大岗山地区提供优良造林家系及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材料。【方法】在对2~7年生22个杉木第三代亲本全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遗传分析基础上,利用BLUP方法,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对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育种值进行估测。【结果】全同胞家系间生长表型变异丰富,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可作为家系选择的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16~0.274、0.217~0.253和0.203~0.290。以7年生时家系单株材积育种值为选择指标,选择速生型优良家系6个,入选率约27%,入选家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现实增益分别达2.92%、16.36%和54.92%。6年生时选择准确度趋于稳定,可作为杉木优良家系早期选择的参考林龄。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择出39个优株,单株入选率为5.53%,入选单株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28.38%、59.86%和218.53%。【结论】杉木第三代全同胞优良家系仍具有较高材积增益,入选优良单株可用于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柏52个优树自由授粉子代遗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2个墨西哥柏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进行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墨西哥柏速生,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04 m,1.43 cm,0.009 6 m3和0.22 m;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家系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结实量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6,0.66,0.68,0.74和0.65,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7,0.16,0.18,0.23和0.16;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呈显著的负相关,选择了9个优良家系,22个优良单株,其材积遗传增益平均为13.47%和25.20%;对墨西哥柏10年生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与选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柚木Tectona grandis无性系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以及无性系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育优良无性系。【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开展柚木无性系区域性两点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5年生柚木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试验地点间、无性系间、无性系×立地互作间均呈极显著差异。海南定安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的变异系数较小(0.092),定安试验点胸径的变异系数和云南景谷试验点树高、胸径的变异系数都较大(0.118~0.167),定安和景谷试验点3.5年生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0.327和0.305。定安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73和0.852,景谷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51和0.773,定安和景谷试验点3.5年生单株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863和0.784。【结论】为海南定安地区筛选出速生柚木无性系3078-5、7029、7122、7514和7559,入选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提高21.11%、19.82%和60.53%;为云南景谷地区筛选出速生柚木无性系7029、Z408、7509、7559和8301,入选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提高31.69%、33.66%和128.24%;选择后,2个试验点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到40.26%和34.57%,其中优良无性系7029和7559为两地共有。  相似文献   

6.
福建柏初级种子园单亲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德信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41-44,49
以福建柏初级种子园单亲子代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开展子代测定试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地径、冠幅、胸径、材积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试验林6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12m、7.9cm和0.014 056m3。从参试家系中选出43号、4号等7个优良家系,6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5.28m、8.4cm和0.016 579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24%、2.75%和6.16%。从子代测定林中选出Yi001、Yi002等18个优良个体,6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6.03m、14.7cm和0.043 892m3,遗传增益分别为2.94%、10.09%和28.17%。选出的优良家系、个体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7.
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及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年生80株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树高、胸径和通直度指标,从参试子代测定林中选出J007和N001等13个优良家系,其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05m,5.57cm和0.00594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6%,16.46%和33.77%;选出Di001和Di002等35个优良个体,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65m,7.5cm和0.01066m3,遗传增益分别为24.19%,42.17%和146.93%。这些优良家系、优良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8.
5年生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林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80株福建柏优树子代的单系苗木,在福建省仙游溪口国有林场建立优树子代测定林,对5年生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的差异极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本身的遗传因素控制。5年生时各家系的材积变幅为0.00006-0.00528 m3,以材积为主要指标从参试的各优树子代测定林中选出P004、X004、J006、N001、N002、G018等优良家系16个,其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过4.10 m、4.30 cm和0.00400 m3,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超过7.50%、14.40%和28.50%;选出Ei001、Ei002、Ei003、Ei004、Ei005、Ei006等15个优良个体,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过5.50 m、7.00 cm和0.01190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超过22.10%、40.90%和101.90%。选出的优良家系、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汉平原23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44%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最大为53.53%;利用育种值评分法和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用2种方法选出的家系完全一致,胸径、树高和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4%、0.88%和4.29%,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81%、2.00%和8.54%,并在优良及家系的基础上再选出优良单株13株,其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32.35 cm、20.38 m和0.806 1 m~3。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的遗传特性,为杉木高效培育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融安县西山林场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102个家系和对照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并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单株.[结果]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生长因子在参试家系中的表型变异最大值分别为14.4%、21.3%和40.2%,广义遗传力均值分别为0.594、0.657和0.650.树高、胸径和材积大于对照均值的家系总数分别占参试家系总数的48.0%、44.1%和46.1%.综合增益大于对照均值30.0%的2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变幅分别为9.33%~25.30%、12.54%~53.42%和66.23%~164.74%;综合增益大于对照均值80.0%的38个优良单株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达20.8 m、32.9 cm和0.597 m3.[结论]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生长量均受中等偏上的遗传控制,大部分优良性状可传递给子代,选择的20个优良家系和38个优良单株可作为广西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和多世代遗传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维都林场32年生阴香人工纯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将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同林分树龄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并确定为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阴香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在32 a时分别为17.6 m、32.55 cm和0.539 m3;树高连年增长量在0~6 a逐年增加,第6年达到峰值,为0.90 m/a,第6年之后树高生长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胸径生长与树高生长规律相似,在第4年达到生长峰值,为2.42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随树龄递增先增长后下降,连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第22年,峰值为0.035 m3/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2年,由此确定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为32 a。生长规律回归方程拟合中,树高、胸径与林龄回归模型以理查德模型最优,材积以苏马克模型为最优,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7以上,残差平方和较小,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4个杉木无性系的进一步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杉木无性系平均树高为10.41m,平均胸径为12.65cm,平均材积为0.075 9m3,林分保存情况良好,且都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对4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无性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表现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了表现最优的2号无性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0.75m、15.56cm和0.112 7m3;估算重复力,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563、0.572和0.667,说明该批杉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受较高的遗传力控制,遗传稳定性很好,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选择,选择的效果会比较好;本试验按25%的入选率来估算遗传增益,其中树高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8.5%,胸径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14.6%,材积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51.2%。  相似文献   

13.
枫香优良种源及家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4个种源310个家系的枫香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6年生枫香林进行调查,选取材积,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结果表明,种源间的生长各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最佳种源为重庆丰都、云南富宁、广东翁源、广西岑溪、福建建瓯、江西湖城、河南南阳、甘肃康县、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广西凭祥、江西铜鼓、河南商城、湖北松滋、湖北大悟等,其材积、胸径及树高生长量较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了6.26%、9.76%、27.45%;不同枫香家系间的材积、胸径和树高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控制;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最大,分别为0.469 4和0.519 2,胸径(0.401 4)家系遗传力大于材积(0.385 7),但材积(0.390 9)单株遗传力高于胸径(0.377 8);通过初选和优选,共选出优良家系49个,入选率为15.81%,入选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5.55 cm、4.57 m和0.006 004 85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的25%、17%和69%,材积(0.060 7~0.624 4)的遗传增益明显大于胸径(0.036 6~0.185 8)和树高(0.031 4~0.145 3);选出优良单株38株,入选率为1.02%,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分别为7.65 cm,5.49 m和0.012 314 776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72.08%、41.25%和246.33%。  相似文献   

14.
红豆树人工林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应用标准差选择法、多目标决策和集对分析原理对红豆树人工林进行优树选择.选择红豆树优树22株,与全省红豆树胸径、树高、材积年平均生长量相比,分别增长了95.7%、29.5%、400.6%.精选优树8株,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23cm、0.6 m、0.0497 m3,与全省红豆树平均生长量相比,分别增长了125%、36.4%、664.6%;与优树均值相比分别增长15%、5.3%、36.5%.  相似文献   

15.
桂东南地区柳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桂东南地区31 a柳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为该树种的科学营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柳杉人工林的树高(H)、胸径(D)、材积(V)3个测树因子与树龄(T)间的关系,并拟合其生长回归模型.[结果]柳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曲线和平均生长曲线多次相交,变动幅度较大.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在生长初期和调查期均出现了生长高峰期;胸径连年生长曲线在第10年达到了最高值,之后均处于下降趋势;而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曲线没有交点.所拟合的生长预测模型相关指数R2均在0998以上,其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是二次函数方程.[结论]柳杉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在31a的过程中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连年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大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积生长未达到数量上的成熟.柳杉生长初期旺盛,在31 a后仍有生长趋势,拟合的模型可适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上思县平广林场连续年龄系列(1-6年)巨尾桉人工林生长量进行测定,并估算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巨尾桉连续年龄系列胸径年总生长量为4.0-15.3 cm,年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为3.4、2.6 cm;树高年总生长量为5.0-19.2 m,年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为4.3、3.2 m;林分立木年总蓄积量为7.7-289.7 m3·hm-2,年平均蓄积量和连年蓄积量分别为33.6、48.3 m3·hm-2。回归分析表明,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年总生长量分别与树龄呈紧密的对数和直线关系(R2=0.9638-0.9898)。因此,可根据不同树龄段估测其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年总生长量。本研究中,当林分生长至6年时,其产出∶投入=2.3∶1.0,年均纯经济收入达12246元·hm-2。  相似文献   

17.
应用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交溪门林区64 年生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树干解析数据,研究其生长过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譹?訛64 年生小叶青冈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譺?訛小叶青冈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都呈多峰态曲线,而且均可分为3个阶段,树高和胸径的2个分界点分别为16 a和33 a,29 a和56 a,说明树高的生长对外界因素的反应更敏感。从平均生长曲线来看,树高年生长量32 a之前保持下降趋势,之后趋于平缓,胸径一直具有非常缓慢的上升趋势。?譻?訛从材积生长过程来看,平均生长量曲线和连年生长量曲线一直未相交,说明64年生小叶青冈未达到其数量成熟龄,林木生长还有很大空间。?譼?訛小叶青冈树高的生长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曲线变化趋势比较一致,然而胸径和材积连年生长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曲线差别较大,基本没有相关性,说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树高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对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不大。图4表2参18  相似文献   

18.
应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趋势预测,在对43块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同龄阶平均单株木的3个测树因子胸径、树高、材积的总生长量,利用这些基于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对GM(1,1)模型进行拟合。其模型模拟检验精度:胸径、树高、材积均为Ⅱ级可用水平;发展系数|a|<0.3,可用于中长期预测。由预测产生的相对误差的大小,将原始数据划分为4种状态,分别写出胸径、树高、材积的四步概率转移矩阵p(i),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从对32、34龄阶的预测结果看,灰色—马尔柯夫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精度分别为胸径99.22%、树高99.73%、材积98.33%,能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以带岭试验点内25个种源的12年生蒙古栎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试验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蒙古栎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及优良家系。结果显示:12年生蒙古栎25个种源间生长性状变异幅度较大,树高的变异幅度在4.45~6.75 m,平均值为5.68 m,超过平均值的有11个种源。胸径的变异幅度在30.60~63.27 mm,平均值为51.94 mm,超过平均值的有12个种源;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显示蒙古栎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综合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出盘石、集安、弯甸子、沾河、白石山、绥棱、松花湖7个种源为伊春地区的优良种源,树高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7.0%~19.0%以上,胸径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18.0%~22.0%以上,材积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39.0%~54.0%以上。其中盘石为最优种源,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19.0%,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22.0%,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54.0%;在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择优良个体,其树高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1.80%,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22.2%;胸径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7.3%,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39.4%。  相似文献   

20.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江西吉安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调查及树干解析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等生长特性基本相似.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10 a为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生长的缓慢期;10~20 a为树高生长速生期,此时闽楠林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60 m以上;10~30 a胸径生长急剧上升,期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0.86 cm以上;15~25 a时材积生长逐渐加速;20 a后为树高生长匀速期,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33 m;30 a后胸径生长速度变慢,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44 cm,33 a时达到数量成熟,并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形不断向圆锥体靠近;25 a后材积生长迅速提高,平均生长量达0.013 63 m~3,说明闽楠生长速度并不缓慢,是培育珍贵阔叶树种大径材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