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试管混俣培养法和纸片法分别对兔双歧杆菌做了生物拮抗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兔双歧杆菌对肠道正常菌群及病原菌有调节与拮抗作用,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提示在治疗肠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拌饲或饮用对兔双歧杆菌敏感的药物,否则会使肠道感染加重或蔓廷。  相似文献   

2.
用从健康鸡消化道分离的鸡源乳酸杆菌4株,双歧杆菌2株,对引起雏鸡腹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体外生物拮抗试验。试验结果显示:3株乳酸杆菌、2株双歧杆菌、1株芽孢杆菌对致病性沙门氏菌均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P<0.01),而1株乳酸杆菌和1株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植物乳杆菌03株和双歧杆菌05株对葡萄球菌S9和大肠杆菌Z6两株肠道致病菌体外混合培养拮抗试验。结果表明,03株和05株对葡萄球菌S9和大肠杆菌Z6有非常强烈的体外拮抗作用,拮抗效果与03株和05株发酵降低pH值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验用9种常用抗菌药物,采用2种不同试验方法对蜡样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药物耐受性试验。结果发现,蜡样芽孢杆菌能耐受3种抗菌药物,耐受率33.3%,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能耐受6种抗菌药物,耐受率66.7%,而酵母菌对所有抗菌药物均具有耐受性,耐受率100%。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从常见双歧杆菌筛选获得高活性胆盐水解酶的菌株并用于鸡胆汁酸的提制。从5种常见双歧杆菌菌株(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中,通过平板Ca2+沉淀法及茚三酮法对活性双歧杆菌进行酶活评价,将高活性菌株的粗酶用于鸡胆汁酸的提制,使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法对所制胆汁酸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4种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乳双歧杆菌)对甘氨型和牛磺型鹅去氧胆酸均具有水解活性,婴儿双歧杆菌对甘氨鹅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比酶活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双歧杆菌(P<0.05),比酶活分别为0.48 U/mg和0.27 U/mg。酶法工艺提制鸡胆汁酸的得率为5.34%,提取物中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为70.7%。结果表明:婴儿双歧杆菌具有高活性胆盐水解酶,酶法工艺提制鸡胆汁酸反应条件温和,提取物纯度较高,较为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的培养特性和药敏试验是研究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基础。从大熊猫新鲜粪便中分离的两株双歧杆菌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耐温驯化等研究发现,改良肉汤培养基是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体外增殖理想的培养基;2个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均对红霉素、氯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等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在较高温度下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能迅速地增殖,代谢能力大为提高,并与其他乳酸菌协同发酵,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双歧杆菌大熊猫分离株在体外生长良好,不是广谱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某兔场出现呼吸困难和腹泻等症状的2月龄兔群进行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采用临床问诊、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PCR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等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筛选敏感药物,为发病兔场提供科学合理治疗方案.结果在发病兔体内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和肺炎克雷伯氏...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每克肠内容物中约含10^8-10^10个,在微生物学上属于原籍菌群,它与其它生理性细菌成员构成了微生物群落,并与宿主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因为双歧杆菌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生物拮抗、免疫调节、营养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所以双歧杆菌被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并已成为微生态制剂的核心。下面将对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双歧杆菌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从新乡地区某獭兔养殖场发病死亡兔的脑、心血、肝、脾等脏器中分离病原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分离菌被鉴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六甲氧嘧啶和头孢噻呋两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鉴定外伤感染死亡兔的病原菌,采集病死兔肝、肺、肾等器官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靛基质、枸橼酸盐等试验为阴性,凝固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为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等,不能分解淀粉;病菌对青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对氨卡西林,阿莫西林等耐药;枯草芽孢杆菌和鸡唾液乳酸杆菌对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分离菌为免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葡萄球菌病,防治首选药物为青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和鸡唾液乳酸杆菌可减少或部分取代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式,观察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特性,并探讨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抗粘附作用。结果表明,所试4种细菌菌株均表现出很强的粘附Caco-2细胞的特性;粘附抑制试验表明,无论在排斥试验、竞争试验还是置换试验,嗜酸乳杆菌或两歧双歧杆菌均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粘附;杀菌试验表明,嗜酸乳杆菌或两歧双歧杆菌上清液均能显著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但上清液用胰蛋白酶、蛋白酶K、乳酸脱氢酶处理后,杀菌作用明显降低,表明杀菌作用是乳酸和蛋白质样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NM6益生菌对肠道致病菌的生物拮抗和互利共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筛选的NM6益生菌是由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肠链球菌的6个菌株组成的配方,它们对肠道致病菌-强毒大肠杆菌,强毒沙门氏菌,强毒鸡白痢杆菌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对肠道正常菌群有调节作用。选用的有益菌之间无拮抗作用,能够互利共生。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1月,山东省博兴某兔场发生了一起以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急促、流黏液性鼻液为主要特征的疫病。为对疫病进行确诊,并为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经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临床诊断以及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PCR检测等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药敏试验显示病原菌对氟苯尼考等15种药物高度或中度敏感,为发病兔场确定了致病原因并提供了治疗性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某兔养殖场病死兔的病原菌,从病死兔胃部及肠道中分离得到疑似病原菌,经16S分子鉴定,结果为魏氏梭菌和大肠埃希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魏氏梭菌对氧氟沙星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15.
健康兔与腹泻兔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超微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对成年健康兔与腹泻病兔的胃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进行了超微观察。发现健康兔胃粘膜表面有少量乳杆菌、球菌、酵母菌及霉菌孢子;十二指肠处有少量的小杆菌和球菌;空、结肠内有较多的杆菌、球菌等;盲肠内有较多的厌氧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梭杆菌、球菌等。而腹泻病兔的胃、空、结肠及盲肠粘膜处的正常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十二指肠处微生物数量却增多,这可能是造成兔腹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每克肠内容物中约含10^8~10^10个,在微生态学上属于原籍菌群,它与其他生理性细菌成员构成了微生物群落,并与宿主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因为双歧杆菌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生物拮抗、免疫调节、营养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所以双歧杆菌被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并已成为微生态制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段鹏 《中国饲料》2023,1(6):41-44
本试验将不同乳酸菌或芽孢杆菌添加到肠道感染的乳猪日粮中,研究其对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头健康乳猪,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 g/kg的乳酸菌和0.2 g/kg的芽孢杆菌制剂,试验5 d后,感染组、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灌服大肠杆菌10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免疫机能。结果发现,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肠道感染乳猪的生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比感染组显著提高18.8%(P<0.05),耗料增重显著降低13.1%(P<0.05)|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感染乳猪的养分消化指标也有显著影响显著(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比感染组提高12.8%、11.7%和7.9%|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感染乳猪血清中IgA、IgG、IgM等免疫指标也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加入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肠道感染的乳猪恢复效果明显,能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并能提高乳猪的免疫能力。 [关键词]乳酸菌|芽孢杆菌|感染|乳猪|生长性能|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8.
从某兔场疑似兔传染性鼻炎病例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两种细菌,并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提出了预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从宁夏中宁某猪场疑似为猪丹毒病例的关节液中,采用常规分离培养法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初步判定为猪丹毒杆菌致死。药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青霉素G、红霉素、呋喃妥因3种药物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预防兔巴氏杆菌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众健康,本研究开展了应用天然中草药预防兔巴氏杆菌病的试验工作,通过在兔巴氏杆菌阳性场的应用试验,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初步验证中草药预防兔巴氏杆菌的效果,检测免疫蛋白水平和免疫因子含量,分析免疫水平,通过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初步评价药物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中草药配方能有效预防兔巴氏杆菌病,降低病死率,应用中草药实验组免疫蛋白水平和免疫因子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通过安全性实验检测,未发现有明显的肝脏损伤。通过试验研究初步证明,应用天然中草药能有效预防控制兔巴氏杆菌病,不仅在保障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安全和公众健康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替代或减少抗菌药物在养殖业的应用,逐步实现畜牧业生态养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