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究甲醇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不同细胞系的影响,为揭示微塑料(甲醇为溶剂)对鱼类细胞的毒理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在体外分别以1%、3%、5%、7%、9%和11%的甲醇处理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细胞活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cl2关联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并采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当甲醇体积分数超过7%后,花鲈动脉球细胞系细胞变圆缩小,失去贴壁能力,且出现死亡细胞;细胞活力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下同),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Caspase3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当甲醇体积分数超过1%后,花鲈脑细胞系细胞间出现空隙且细胞有回缩趋势,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存在大量悬浮的死亡细胞;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过氧化物还原酶4基因(Pc-prx4),分析Pc-prx4基因的正常组织表达以及细菌刺激后的相对表达情况,分析其抗氧化功能,为Pc-prx4在病原刺激后的先天免疫机制以及抗氧化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c-prx4为目的基因,通过相关网站和软件(Expasy、 Translate tool、SMART、Expasy ProtParam tool、BLASTx、MEGA-X)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检测Pc-prx4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鲶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刺激下的表达量;通过构建表达菌株、诱导纯化r Pc-PRX4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Pc-prx4开放阅读框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含有烷基氢过氧化物还原酶(AhpC)结构域、巯基特异性抗氧化结构域和1-Cys prx过氧铁氧酶的C末端结构域;Pc-PRX4蛋白分子式为C1249H193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芒果苷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目的是为了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芒果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缓解作用。【结果】结果表明,芒果苷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肿瘤坏血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在RAW264.7细胞中的分泌,以及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芒果苷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皮肤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Bcl-2和Bax基因以及褪黑激素与绒山羊绒毛生长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8只性别、体重、年龄一致的内蒙古绒山羊母羊,随机分为埋植组和对照组,提取皮肤总RNA,对Bcl-2和Bax基因mRNA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①Bcl-2和Bax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细胞中相对表达量比值(Bcl-2/Bax)的增减与绒山羊一年中绒毛生长、退行以及休止时间特点基本吻合;②褪黑激素对Bcl-2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上调了Bax基因在各月份的表达(P<0.01)。【结论】褪黑激素显著下调了Bcl-2和Bax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细胞中相对表达量的比值(Bcl-2/Bax),可促进细胞凋亡,加快机体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对猪小肠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染色观察猪小肠形态学变化,经PCR对猪小肠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8、9、Bcl2、Bax的变化进行研究,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在小肠中的表达情况,探明热应激致小肠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在热应激中,猪的小肠绒毛顶端上皮细胞脱落;Caspase-3、8、9、Bax基因表达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在小肠绒毛顶端表达升高。结论:热应激过程中,猪的小肠形态学损伤,细胞凋亡明显,绒毛顶端凋亡严重;死亡受体、线粒体途径被激活,促凋亡作用增强,抗凋亡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hrelin对绵羊早期胚胎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绵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在Ghrelin组(300,1 000,10 000ng/mL)、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组(10,200,400ng/mL)、D-Lys3-GHRP-6+Ghrelin组(D-Lys3-GHRP-6 400ng/mL,Ghrelin 300,1 000和2 000ng/mL)、空白对照(不加D-Lys3-GHRP-6和Ghrelin)4个组别的胚胎发育液中进行发育培养,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各处理不同发育阶段(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和16-细胞期)绵羊早期胚胎中ERK1、ERK2、P90rsk、Bcl-2、Bax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添加Ghrelin组ERK1、ERK2、P90rsk、Bcl-2基因mRNA的表达表现为显著性上调(P0.05),且这种上调作用可被D-Lys3-GHRP-6所拮抗;在添加Ghrelin组Bax基因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但在D-Lys3-GHRP-6组Bax基因mRNA的表达表现为显著性上调(P0.05)。【结论】Ghrelin可级联激活MAPK信号通路,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进而促进绵羊早期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后,家蚕中肠和脂肪体中6种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变化,为家蚕肠道免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给家蚕喂食感染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喂生理盐水为对照,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1,2,4,8,16,24h)后中肠和脂肪体中6种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喂食绿脓杆菌1,2h后,中肠中抗菌肽Gloverin2、Lebocin、CecropinB6、CecropinD和Morici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喂食金黄色葡萄球菌1,2,4h后,中肠中6种抗菌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在脂肪体中,感染两种细菌后,仅抗菌肽CecropinD、Moricin和Attacin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较为显著。【结论】家蚕在感染不同细菌后所诱导的免疫机制不同。细菌经由口器进入家蚕肠道,可同时引起上皮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29a-3p下调表达对小鼠巨噬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探讨结核病发病机制、研发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重组抑制载体p EZX-AM02-miR-29a-3p转染RAW264.7细胞,24、36和48 h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Real time-PCR法检测miR-29a-3p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7、caspase8、Bcl-2、Mcl-1和Bax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重组抑制载体转染后,细胞内miR-29a-3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caspase7、caspase8、Bcl-2、Mcl-1和Bax等基因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随着转染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且36 h凋亡率最高。【结论】p EZX-AM02-miR-29a-3p重组载体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中miR-29a-3p的表达,通过靶向上调caspase7、caspase8、Bcl-2和Mcl-1等基因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的结构特点以及细菌感染对其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黄颡鱼免疫器官中朗格汉斯细胞进行鉴定,通过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到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的超微结构,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鲶爱德华氏菌感染后黄颡鱼免疫相关组织内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相关基因IL-1β、TNF-α、IL-10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黄颡鱼头肾和脾脏中具有朗格汉斯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记CD207蛋白,且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的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类似,即细胞质中大量的伯贝克颗粒围绕着中心粒呈放射状排列。在鲶爱德华氏菌感染后,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相关基因IL-1β、TNF-α、IL-10和TLR-4在黄颡鱼免疫器官内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黄颡鱼含有朗格汉斯细胞,并且其可能参与了机体抗鲶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否诱导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发生凋亡。【方法】先以新鲜牛奶为材料分离培养牛乳腺上皮细胞并鉴定,然后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普通光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RT-PCR检测细胞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caspase 3和caspase 8的变化情况。【结果】从乳汁中分离的细胞经原代培养后,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细胞表层可产生大小不等的乳滴,RT-PCR法扩增出乳腺上皮细胞的骨架蛋白8特异性条带;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牛乳腺上皮细胞表达角蛋白8;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牛乳腺上皮细胞3 h后,可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缘化和细胞浆内空泡增多等典型凋亡特征;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细胞caspase3及caspase 8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诱导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具有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凋亡通路可能涉及caspase 3和caspase 8参与的外源性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拟穴青蟹酚氧化酶原(SP-proPO)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哈维氏弧菌免疫刺激后表达模式的分析,来探索SP-proPO基因在防御细菌入侵过程中的先天免疫作用.结果表明,SP-proPO基因在正常拟穴青蟹的血细胞中存在较高的表达量;而且在细菌刺激的情况下,SP-proPO基因的表达量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哈维氏弧菌刺激12h后,血细胞中SP-proPO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了近4倍;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2h后,血细胞中SP-proPO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了近2.5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积累寄生虫与宿主间的作用的研究基础,为球虫病防治新方法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MDBK细胞和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为试验对象,以β-actin为内参,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主要的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XL、Bid,Bcl-2、Bax表达,比较攻虫凋亡诱导组Bcl-XL/Bid,Bcl-2/Bax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攻虫凋亡诱导组Bcl-XL/Bid,Bcl-2/Bax的比值表达均相对上调,而不攻虫凋亡诱导组表达均相对下调,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球虫裂殖子入侵MDBK细胞后通过抑制宿主细胞Bcl-XL/Bid,Bcl-2/Bax两对异源二聚体的解离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etyl-CoA carboxylase α,ACACA)对猪原代肌肉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SCs)增殖凋亡以及成脂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MSCs模拟猪肌内脂肪的形成过程,根据ACACA基因序列构建3条小干扰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进行转染。成功干扰MSCs内ACACA的表达后,分别通过q RT-PCR、CCK-8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油红O染色和检测甘油三酯(TG)等方法对MSCs增殖、凋亡以及转分化时期脂滴形成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增殖期干扰ACACA,MSCs内细胞周期标志基因Cyclin D1(P<0.05)、Cyclin E(P<0.000 1)以及抗凋亡基因BCL-2(P<0.05)的表达量下调,促凋亡基因BAX(P<0.05)的表达量上调;在对MSCs进行成脂转分化诱导作用下,MSCs具有向脂肪细胞转分化的能力,而干扰ACACA后,MSCs中脂滴极显著减少(P<0.000 1)。【结论】干扰ACA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橙皮苷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阻抑效果及其分子作用机制,为其在促进奶牛乳腺器官生长发育和维持泌乳功能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00μmol/L H2O2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8 h构建细胞凋亡模型,再用120μg/mL橙皮苷处理24 h,然后采用CCK-8法测定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Bcl-2、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并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H2O2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发生凋亡的细胞比例极显著升高,且DNA片段呈梯状条带;橙皮苷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下同),且细胞凋亡程度低,发生凋亡的细胞数目较少。与H2O2组相比,H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印楝素(azadirachtin, AZA)通过转录因子FOXO诱导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分为AZA处理组和未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AZA 对sf9 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sf9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Western blot 检测p-FOXO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RNAi FOXO后,检测FOXO基因表达量与Caspase-3的酶活性变化。【结果】CCK-8检测发现AZA可显著抑制sf9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到5 mmol/L AZA可破坏sf9细胞的微观结构,导致细胞核收缩,染色质聚集,细胞质空泡状;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发现AZA诱导sf9细胞凋亡与时间呈正相关;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发现AZA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 Bim和 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P-FOXO蛋白表达量降低,FOXO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利用qRT-PCR进一步检测发现,FOXO基因表达量与AZA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RNAi技术沉默FOXO后,经AZA处理发现Caspase-3的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ZA可通过上调FOXO基因抑制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家蚕眠期抗菌肽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深入拓展理解眠期家蚕免疫防御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以四龄眠0、12、24 h和五龄起蚕的家蚕幼虫为实验材料,利用抑菌曲线法测定血淋巴的抑菌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体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四龄眠0、12、24 h和五龄起蚕的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菌作用,而四龄眠12和24 h的血淋巴对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这表明眠期家蚕血淋巴出现了选择性抑菌活性。在四龄眠至五龄起蚕不同发育时间,抗菌肽基因Lebocin3和Moricin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Attacin1基因仅在四龄眠24 h出现上调表达;CecropinB6和Gloverinv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减弱,呈现下调表达的趋势,而Enbocin2和DefensinB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呈现上调表达趋势。【结论】眠期家蚕抗菌肽基因表达规律并不一致,Attacin1、Enbocin2和DefensinB可能在家蚕眠期发挥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Fnbp A功能区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和表达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纤连蛋白连接蛋白A(Fnbp A)的功能基因。【方法】采集奶牛急性乳腺炎乳样,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提取其DNA作为模板,利用设计合成的特异性引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FnbpA功能基因的PCR扩增。回收目的基因并连接到T载体,鉴定后进行测序,然后将FnbpA基因连接到pET-32a(+)质粒中,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后采用SDS-PAGE分析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PCR产物经电泳成像,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7 kb处出现特异性条带,测序发现其与GenBank公布的FnbpA序列的同源性为98%;蛋白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发现,在80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结论】试验成功地克隆到Fnbp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蛋白量为33.4%,为进一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苦参碱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过程中的干预作用及其原因,为苦参碱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CCK-8法检测苦参碱对BMECs增殖的影响,用庆大霉素保护试验检测苦参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BMECs的影响;并在苦参碱干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BMECs后,分别采用RT-qPCR检测BMECs中抗菌肽基因的表达,Greiss法检测NO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蛋白p65的表达。【结果】25~100μg/mL苦参碱均能促进BMECs的增殖,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BMECs;苦参碱干预能显著下调BMECs中抗菌肽基因TAP和BNBD5 mRNA的表达,抑制NO的分泌和NF-κB的活化,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碱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BMECs,并可显著下调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BMECs中抗菌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猪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的细胞凋亡模式,本试验利用原位荧光染色技术对冻后卵母细胞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凋亡途径和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中的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和总Caspase活性进行检测,用RT-PCR技术对不同途径中关键基因进行mRNA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猪MII期卵母细胞冷冻后,死亡受体外源性凋亡途径的Caspase 8荧光强度值(32.03)和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的Caspase 9荧光强度值(16.56),以及两者共同途径中的Caspase 3和总Caspase荧光强度值(16.70和8.43)均显著高于新鲜卵母细胞对照组所对应的荧光强度值(分别为4.02、4.83、4.23和3.08)。死亡受体外源性凋亡途径TNFα、FasL、CASP8和CASP3基因表达量也均有一定水平的提高,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中CASP9、CASP3和P53基因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Bcl2、BAX、SOD1和survivin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综上所述,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凋亡和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共同参与了猪MII期卵母细胞冻后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杨静  杨军  黄继超  何玮玲  张驰  黄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9):4057-4066
【目的】研究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各血清型肠毒素基因的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其时序性表达规律。【方法】针对51株各类食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应用PCR技术对11种葡萄球菌肠毒素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细菌总RNA,以ftsZ和ropB作为内标基因,使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研究各肠毒素基因在细菌生长周期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除see、ses和set外,其余8种肠毒素基因在51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均有检出,且sei和seg的检出率最高(27.45%)。各肠毒素基因在mRNA水平的时序性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均在对数后期达到峰值,随后快速下降。以内标基因为参照,同一菌株中不同肠毒素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不同菌株中同一肠毒素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差异较大。【结论】本文系统研究了肠毒素基因在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分布,并探究了肠毒素基因的时序性表达规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机制研究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