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测定了母鸭免疫后不同时期所产雏鸭的母源抗体及其卵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1)1~4周龄雏鸭血清中均含母源抗体,在1~3周内可获得不同程度保护。5~8d为母抗高峰期,保护率100%(6/6),3~4d和10~14d的保护率83.3%(5/6),20d后保护率不到50%,(2)同居感染结果,5日龄保护80%(4/5)10日龄保护40%(2/5)15日龄20%(1/5),20,25日龄均无存活,(  相似文献   

2.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8/8只)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100个LD50)和C48-1(8.3个)攻毒后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黄抗体2.0ml/只,具有100%(6/6只)保护(口服有83.3%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弱毒苗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50%(3/6)保护,7天获83.3%(5/6)保护。A群菌苗免疫后6天对C48-1攻击获66.7%(4/6只)保护,12天获100%保护。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C48-1攻击获33.3%(2/6)保护,7天获83.3%保护;巴氏杆菌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能明显抑制巴氏杆菌生长并有溶菌现象出现;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对多杀巴氏杆菌高度敏感(17~41mm)。  相似文献   

3.
以巴氏杆菌A群菌苗免疫建昌鸭后,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攻毒前后抗体进行比较,并用血凝抑制试验临别其抗体类型。结果表明:(1)注苗后5-6d抗体就可达4个log2及其以上,29日龄鸭免疫后40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50d时不足4个log2;3月龄鸭免疫后113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146d时为3.81个log2,165d为2.41个log2;(2)攻毒后15d,抗体普遍比攻主  相似文献   

4.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和C48-1攻毒扣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抗体2.0ml/只,具有100%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轩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  相似文献   

5.
以巴氏杆菌A群菌苗免疫建昌鸭后,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攻毒前后抗体进行比较,并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别其抗体类型。结果表明:(1)注苗后5~6d抗体就可达4个log2及其以上,29日龄鸭免疫后40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50d时不足4个log2;3月龄鸭免疫后113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146d时为3.81个log2,165d为2.41个log2;(2)攻毒后15d,抗体普遍比攻毒前下降约1个滴度,但攻毒后30d抗体比攻毒前高1~2个滴度。当抗体达4个log2时,具有完全保护性,能抵抗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3)巴氏杆菌抗体以IgM为主(IgG甚微),注苗后的回忆反应很不明显,这可能是巴氏杆菌苗免疫期较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1.雏鸭(第1~25天)代谢能11.72兆焦/公斤,精蛋白20%,粗纤维3.9%,钙1.1%,磷0.5%。参考配方为:玉米50%,菜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肉粉1%,贝壳粉1%,食盐0.5%。2.中鸭(第26~45天)饲料要求代谢能10.05兆焦/公斤,粗蛋白17.5%,粗纤维4.1%,钙磷0.5%。其参考配方:玉米50%,麸皮12%,碎米10%,食盐0.5%,菜饼5%,大(小)麦17%,鱼粉4.5%,贝壳粉1%。3.育肥期:参考配方一:前期用玉米35%,面粉26.5%,…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5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9.
用114 只3 日龄肉鸭作急性、亚急性镉中毒的病理学观察。急性毒性试验,经预备试验,将其中70 只雏鸭随机分为 7组,每组10 只,按千克体重各以167、201、241、289、347、417、500 m g/kg 的剂量给试验鸭一次性灌服氯化镉水溶液,试验期 1周。雏鸭灌药20 m in 后开始死亡,1.5~9h 达死亡高峰,因死亡时间短,多无明显的特异症状。各组的死亡率分别是 10% 、10% 、30% 、50% 、70% 、80% 、90% ,用简化寇氏法求出 L D50 为289 m g/kg· B W 。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是胃肠炎及脑充血、出血,极个别病程较长的病例心脏和肝脏被覆纤维素薄膜,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外膜炎和纤维素性肝周炎的变化。亚急性毒性试验,将其余的44 只雏鸭随机分为4 组,每组11 只,1 组作对照组,其余3 组按kg 体重每天灌服1/10、1/20、1/30 L D50 剂量的氯化镉水溶液,试验期6周,每周称重一次,调整服镉剂量。试验组鸭的发病率分别为11/11、11/11、3/11、死亡率分别为10/11、7/11、3/11,对照组鸭 无一例发病或死亡。中毒鸭表现为生长明显减缓( P< 0.05 或 P< 0.0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鸭肝炎流行动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近20个县、市鸭肝炎(DH)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免疫防制现状。从本调查的结果可见,该地区DH多发区的雏鸭以7~21日龄发病最多,最早的2~3日龄,最迟的在樱桃谷鸭及其改良品种可见于35日龄,在番鸭可见于60~70日龄,个别番鸭在200日龄还有零星发病。3~14日龄的雏鸭死亡率在60%~95%。15~35日龄发病的死亡率在15%~40%,35~70日龄发病的死亡率在5%~15%,更大日龄发病的死亡率在5%以下。根据防治效果,许多用标准DHV-Ⅰ型超免疫卵黄抗体的鸭群,其疫性还不能控制,往往需在发病初期用本地病鸭分离的DHV作疫苗,进而制备超免疫卵黄抗体及时治疗,才能将鸭群的死亡率控制在2%~8%。提示该地区原来流行的DHV-Ⅰ型野毒株有可能发生抗原毒力变异或传入DHV-Ⅱ型或DHV  相似文献   

11.
用鸡减蛋综合征(EDS-76)郑州分离株(Z16)人工感染不同日龄HI抗体阴性的褐壳蛋鸡,除10日龄雏组外均表现良好的抗体反应。攻毒后二周,10,40,70,120,200,360日龄各组鸡的HI抗体依次为2.7、6.3、9.7、9.8、8.9、9.0(log2),200,360日龄组鸡感染后出现典型的EDS-76症状,产蛋率分别下降45%和15%,但360日龄组异常蛋数量较少,恢复也快些。120日龄组无明显症状,但开产期推迟,亦有软、破蛋现象、用200日龄组(罗曼品种)感染后20~50天内下的蛋作喂饲试验;均可使3/4阴性鸡出现7~9(log2)抗体反应。300日龄来航鸡感染后不见产蛋下降和蛋壳异常.但可检出8(log℃2)左右的阳性抗体。用其感染后5~15天内下的蛋饲喂阴性鸡,仅能使1/4鸡出现短暂的低抗体反应,表明对EDS-76病毒敏感性存在着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2.
罗斯鸡受精蛋900枚孵化至第13d时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孵化过程中不作任何处理;第2组在孵化第13d向气室内注射甲状腺激素(T_4);第3组向气室内注射硫尿嘧啶。分别测定孵化第17d、第19d及1、5、10、15、20日龄小鸡的腺胃、十二指肠与胰腺匀浆消化酶的活性,检查啄壳迟早、孵化率与雏鸡卵黄囊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鸡胚胎后期淀粉酶活性增加很快,出生后20d内随日龄增加酶活性仍有少量增加。胚胎后期至5日龄前鸡脂肪酶活性增加较快,15日龄后活性不再增加。胚胎后期至20日龄间鸡胃蛋白酶活性随日龄而逐渐增加。胚胎后期至10日龄鸡胰蛋白酶活性逐渐增加,10日龄后酶活性不再增加。甲状腺素与硫尿嘧啶处理鸡胚对小鸡消化道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甲状腺素处理使鸡啄壳延迟、孵化率降低(P<0.05),雏鸡对卵黄囊内的卵黄的吸收显著减慢(P<0.05),一直到15日龄30.2%处理鸡仍有0.4~3.89卵黄尚未吸收。硫尿嘧啶处理对鸡的孵化性能和对卵黄囊吸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育雏和选好雏鹅育雏期1~5日龄需温度32~28℃,6~15日龄为28~25℃,16日龄保持在20~18℃;湿度控制在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12只。雏鹅要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料的鹅品种,而且反应灵敏、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2雏鹅的饲养雏鹅在采食前应先饮水,可饮每100毫升0.05%的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日喂5次,连喂3日,进行肠道消毒,然后在喂给切细的菜叶,撒在塑料布上,吸引雏鹅采食。2~4日龄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5日龄…  相似文献   

14.
硒对鸭镉中毒保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6只3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其中一组每日上、下午灌服蒸馏水作为试验对照组,另5组每日早晨灌以1/20DL50(14.47mg/kg体重)的氯化镉水溶液作试验组,试验Ⅰ-Ⅳ组每日下午分别再灌以3.39、1.69、0.85、0.42mg/kg的硒,第Ⅴ组灌服蒸馏水。试验期6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另为10/11、9/11、10/11、10/11、11/11、和4/11、3/11、2/11、4/11  相似文献   

15.
肠炎灵对鸭免疫器官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肠炎灵中草药制剂,按饲料1%为临床预防量,饲喂雏鸭,在1 ̄70日龄内用增性方法,检测禽巴氏杆菌苗免疫后雏鸭的抗体水平及抗体种类,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麦染色阳性率及对主要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16日龄、4、6、8、10周龄抗体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抗体种类无显著差异。6周龄后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显著增高。4,6周龄对胸腺、法氏囊、脾脏的发育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间接ELISA检测鸭肝炎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鸭肝炎病毒(DH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特异性及重复性试验,效果良好。ELISA效价与琼扩、中和效价存在平行关系。经ELISA检测,1日龄雏鸭免疫后,4日龄可检出ELISA抗体,10日龄达到峰值。DHV高免血清在雏鸭体内作用维持时间为10d左右。攻毒保护试验表明,攻毒前雏鸭的血清抗体水平与攻毒后雏鸭存活率具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今年4~5月份我省依安县某饲养公司先后饲养的3批鹅雏突然发生死亡,经诊断为小鹅瘟病并发链球菌病。现将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依安县某饲养公司孵育饲养了3批近3万余只鹅雏分3个舍饲养,分别于7日龄(第三批)、16日龄(第二批)、20日龄(第一批)同时出现死亡。临床症状:似睡、不食、白色稀便,2~3d内发生死亡。发病初期曾用青霉素饮水治疗,出壳3d曾注射过小鹅瘟疫苗。发病率达20%,共计死亡430余只。2 病理剖检主要病变肝脏有坏死点,胆囊肿大,心肌充血,肺部充满白色米粒状结节(16日…  相似文献   

18.
用6批IBD蜂胶灭活苗按0.5ml的剂量分别在7日龄18-20日龄免疫健康雏鸡,免疫后28d抗体阳转率为98.3%,于免疫后40d对3批疫苗免疫的雏鸡用强毒攻击,保护率为100%。以1.0ml的剂量于胸部皮下接种180-200日龄产蛋鸡,免疫后21d卵黄抗体琼扩效价全部达1:64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的确诊和防治孙桂芬(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兽医站某养殖场于1995年5~6月先后从河北省平泉县购入雏鹅31600只,养至5~8日龄时开始有零星发病,但到10~15日龄,共发病20003只,发病率为63%,死亡19371只,死亡率为61.3%。经抗...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掌握猪早期胚胎体内外发育规律是进行猪胚胎冷冻、胚胎分割、鲜胚移值、长途运输引种以及基因转移等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本研究包括2个实验,实验1,利用89头超排母猪和19头自然发情母猪,于配种后第2、3、4、5、6、7、8、9和10天手术采得胚胎1612枚,系统地观察猪早期胚胎体内发育规律,即:2日龄胚胎中原核胚占77.39%(397/513),3日龄胚胎中4和6细胞胚占79.05%(83/105),4日龄胚胎中4~8细胞占40%(35/76),5日龄胚胎多为桑椹和囊胚83.12%(64/77),6日龄胚多为膨胀囊胚42.09%(181/430)和孵化囊胚34.19%(147/430),7和8、9、10日龄胚发育到孵化囊胚分别为76.34/oo(71/93)和100%(77/77),而自然发情的5日龄胚胎中桑椹和囊胚仅占32.5%(13/40),6日龄胚胎中膨胀囊胚仅占11.11%(17/153),孵化胚仅占19.61%(30/153)。各发育阶段的胚胎比例均明显低于5、6日龄超排供体(P<0.05)。实地2,将138枚囊胚和膨胀囊胚,分别体外培养24和12小时,囊胚发育阶段的胚胎50%(48/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