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6—9月份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水温较高,气候炎热,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往往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许立成 《农家致富》2014,(16):42-42
科学选用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鱼病,而且不少药物对鱼类有调节代谢、促进生长、改良消化吸收,以及提高饵料、肥料利用效果。一、看季节、分时间4-9月份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类病害高发期,因此要求每月用药1次。用药应在晴天9:00-10:00时或16:00-17:00时进行,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时间。但阴天最好在中午12:00-13:00时用药。二、看病因、分病情要根据鱼病发生的周期性来分析判断病因,对症用药。如随意用药不仅会延误治疗时间,还会加重水体污染,使病情恶化。病情较轻或预防用药,可用剂量的下限;病情较重的鱼,往往已失去摄食能力,则口服方法难以治疗。几种鱼病并发时,应先对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鱼病的预防工作是搞好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年的4-6月和8-9月是草鱼、青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类病和病毒性出血病以及和种养殖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季节。在发病季节前夕和疾病流行期间必须全面做好预防工作。具体要作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目前这个时期是鱼类生长旺盛季节。此季节气温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各种鱼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鱼类活动迅速,摄食力强,新陈代谢提高,因此鱼生长最旺盛,育肥最快。但此时鱼类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泛塘现象,鱼病也随之发生。为使这一黄金时节中鱼类既能最大限度地生长增重,又不因不利因素而受到损失,必须抓紧抓好以下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6~9月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病的发生高峰期。由于此阶段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1细菌性鱼病  相似文献   

6.
目前这个时期是鱼类生长旺盛季节。此季节气温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各种鱼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鱼类活动迅速,摄食力强,新陈代谢提高,因此鱼生长最旺盛,育肥最快。但此时鱼类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泛塘现象,鱼病也随之发生。为使这一黄金时节中鱼类既能最大限度地生长增重,又不因不利因素而受到损失,必须抓紧抓好以下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类疾病不易被及时发现,治疗也很难奏效,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池塘环境受人为因素的控制,要防治鱼病就要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要改善池塘环境,如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河水、湖水、地下水、水库水作水源。因此,鱼病要以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作好鱼病防治工作对池塘养鱼十分重要。预防鱼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清塘工作清塘工作一般在每年冬季池塘鱼捕捞后,将池水排干,清除塘底过多的淤泥,让池底暴露在空气中日晒和冷冻一段时间后,用现化开的石灰粉或石灰浆全池泼洒,对各种病菌及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淤泥的钙化,防止细菌繁殖。另外,每年三月到十一月对池塘水底消毒一次,并用特殊药饵投喂3~4天,能起到有效防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是形成全年鱼产量的重要时期,但也是鱼病滋生蔓延的时期。为抢抓夏季这个黄金季节,确保鱼塘稳产、高产,提高养殖经营效益,夏季鱼塘的经营管理应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养殖管理,确保安全度夏养殖管理是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  相似文献   

9.
在池塘养殖鱼类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鱼病的发生,鱼患病后活动失常,摄食减少或停止,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造成其大批死亡.现将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养鱼户在防治鱼病时,如要确保防治效果,必须注意十看用药。一看季节 5月中下旬以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青、草鱼肠炎等病的流行季节,此期是鱼类的主要吃食生长旺季,也是鱼类的多发病季节。因此,要搞好预防工作,5~9月份要求每月用药一次。二看天气要晴天用药。阴雨天要进行食台挂药,因鱼很少前来吃食,达不到消毒目的。泼洒药物时,有些药物会同时杀灭浮游生物,浮游动、植物死亡后会恶化水质,使池水溶氧降低,如若在阴天泼洒,更容易引起鱼类浮头泛池。  相似文献   

11.
辛丰 《新农村》2011,(4):33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容易引起鱼病暴发。因此,加强科学管理是夏季养鱼,尤其对高密度、高效益养殖,提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1.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  相似文献   

13.
夏季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引起鱼病暴发。要想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采用分类防治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这个时期是鱼类生长旺盛季节.此季节气温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各种鱼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鱼类活动迅速,摄食力强,新陈代谢提高,因此鱼生长最旺盛,育肥最快.但此时鱼类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泛塘现象,鱼病也随之发生.为使这一黄金时节中鱼类既能最大限度地生长增重,又不因不利因素而受到损失,必须抓紧抓好以下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池塘养鱼技术是关键。夏季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所以鱼类发病的可能性加大、疾病的传播性加强。所以,夏季池塘养鱼技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5—10月池塘水温较高,有时甚至高达34℃,阳光照射使水体分层后池底极易出现缺氧浮头甚至泛池情况;高温季节也是鱼类生长旺季,投料较多,排泄物和残饵也较多,不加  相似文献   

16.
<正>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7,(7)
<正>夏秋季节由于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由于时有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物增多,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往往可导致鱼病多发,安全隐患较大,直接影响养鱼效益。1.鱼病多发原因(1)养殖密度较大夏秋季节由于水温偏高,水体可控程度较差,如果放养密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流行的高发期,常见的鱼病有传染性鱼病、寄生虫鱼病和缺氧浮头。养鱼户应加强鱼病防治,发现鱼病,对症下药,及时防治。一、传染性鱼病传染性鱼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俗称“老三病”,预防措施如下:1.池塘每隔10~1  相似文献   

19.
夏秋高温季节,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也是鱼病高发季节。防治鱼病过程中,如果鱼药使用方法不当,不仅收不到良好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浪费,甚至产生毒害。因此,高温季节养鱼要做好鱼药使用安全、高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正>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复杂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1.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