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色素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桑椹成熟过程中的主要色素类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改善桑椹鲜果产品色泽和合理开发利用桑椹色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0%丙酮提取法和pH示差法分别测定桑树品种大10、97-68、选26不同成熟期桑椹中的叶绿素及总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桑椹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总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桑椹成熟后期大10的总花色苷含量是97-68的2.2倍,分析认为总花色苷积累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桑树品种桑椹色泽差异的原因之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含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3种花色苷组分,3种组分的变化为:C3G和C3R存在于桑椹整个成熟期,是桑椹中的2种主要花色苷组分,且C3G呈逐渐增加趋势,C3R呈先增加后微量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而Pg3G在桑椹成熟生长的初期检测不到,然后呈先增加后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在生产上可将桑椹中主要色素物质含量变化特点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积累特点,作为确定桑椹采摘适期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和花青素2类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期为桑椹的采收适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桑椹在成熟过程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2种花青素的含量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在粉红期前增加缓慢,粉红期后急剧上升,2种花青素的含量差异较大,桑椹成熟过程中C3R的含量明显高于C3G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和抗氧化剂,但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降解。以桑椹冻干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的方法,以花青素得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试验方法优化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影响桑椹花青素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料液质量浓度为0.073 g/m L、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液p H 1、提取温度78.02℃、提取时间1.5 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用桑椹冻干粉提取花青素的得率达到6.93%。采用上述优化工艺提取桑椹花青素在保证提取得率的前提下,更加经济有效。提取的桑椹花青素在p H值为1时稳定性最好,H_2O_2对桑椹花青素有强烈的破坏作用,高浓度的Na_2S_2O_3也会使其发生降解;紫外光、室外自然光、室内散射光对桑椹花青素的稳定性均有影响;Na~+、Mg~(2+)、Ca~(2+)、Zn~(2+)、Fe~(2+)、Fe~(3+)等以及柠檬酸都对桑椹花青素有增色作用;高温(50~80℃)和蔗糖对桑椹花青素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由于桑椹花青素的不稳定性,在其产品加工及应用中需选择或设置适合的条件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桑椹的食用营养保健品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和花青素2类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供确定桑椹的采收适期参考。结果表明:2个供试果桑品种的桑椹在成熟期间,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荞麦碱(fagomine)2种生物碱的含量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2种花青素的含量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桑椹成熟前增加缓慢,至成熟后急剧上升;在不同品种同一成熟度的桑椹中,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是果桑品种"大10"高于"69",而DNJ含量和C3G含量均是"大10"低于"69","大10"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高于DNJ含量和C3G含量,而"69"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低于DNJ含量和C3G含量。上述结果提示: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的含量逐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逐渐增多,且2类活性成分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生产上需根据加工桑椹食品的保健功效采收不同品种及不同成熟期的桑椹作原料。  相似文献   

5.
桑椹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对安全食品消费的观念不断加强,天然色素在"绿色运动"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以其安全且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植物的主要水溶性色素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除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外,还具有抗氧化、捕获氧自由基的能力,能防治某些疾病的发生,是一类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七大必需营养素,因而成为天然色素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类色素.目前可利用的原料有蓝莓、桑椹、葡萄皮、黑加仑、紫玉米、紫甘蓝等.本文就花青素的结构、化学性质、提取工艺、保健功能及其在桑椹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3个果桑品种大10、选27、苗66的桑椹成熟过程中15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及总酚的含量变化与差异。以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和流动相A(乙腈)、B(0.4%冰醋酸)进行梯度洗脱,可以较好地分离测定桑椹中的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在3个品种的桑椹成熟过程中,15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尽相同,不同的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在同一品种桑椹成熟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不完全相同,同一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在不同品种桑椹成熟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也不完全相同。3个品种的成熟桑椹中,15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含量均依次为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绿原酸>龙胆酸>水杨酸>阿魏酸>香草酸>槲皮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丁香酸>咖啡酸>白藜芦醇;桑椹多酚物质的总含量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增加,其含量为选27>大10>苗66。  相似文献   

7.
桑椹和紫心红薯都是花青素含量较丰富的植物来源,桑椹花青素主要是矢车菊素的衍生物,而紫心红薯花青素主要是矢车菊素和芍药色素的酰基化物。两者的分子结构骨架相同取代基不同,因此会导致性质的异同。本文力图从两者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为开发此类花青素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催化无色花色素到有色花色素的转变。从广东桑品种粤椹大10中克隆得到一条ANS序列,其ORF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 kD,等电点为5.62,具有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的保守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表明物种间的ANS序列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中桑树ANS与芍药科、芸香科、葡萄科等植物的同源序列聚在一个类群上。RT-PCR检测桑树ANS在结紫色果的粤椹大10的幼叶和桑椹中特异性表达,并且随着果色加深其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在结白色果的桑品种珍珠白的幼叶和桑椹中检测不到ANS的表达,暗示桑树ANS在桑椹的颜色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肥胖、免疫调节、神经保护等作用。花青素大多数都是从水果、谷物、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对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等因素敏感,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2大类250多种,主要包括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牵牛花色素和锦葵色素等六种。目前花青素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医药、化妆品以及食品着色等方面。文章就花青素的生物活性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高效利用花青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桑椹花青素是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为了建立高效提取桑椹花青素的实用性工艺技术,以桑椹冻干粉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的方法提取桑椹花青素。以花青素提取得率为考核指标,在提取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对桑椹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为料液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液p H值提取时间,其中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液p H的交互作用对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得率也存在显著影响。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桑椹花青素的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0.07 g/m L、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液p H 5、提取时间0.5 h、超声波功率180 W。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得率预测值为69.13 mg/g,验证试验中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得率为69.01 mg/g,显示该工艺条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彩色马铃薯新品系蒙彩-01和蒙彩-02的块茎花青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对其新品种育成及花青素开发应用提供依据,以彩色马铃薯品种红美作对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块茎花青素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 对照品种红美的块茎花青素总含量为169.88 mg/100 g FW,共含4种花青素组分,即天竺葵素-3-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阿魏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其中天竺葵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含量较高,分别占总花青素含量的48.95%和39.97%。2) 新品系蒙彩-01的块茎花青素总含量为1051.65 mg/100 g FW,共含4种花青素组分,即矮牵牛素-3-香豆酰-芸香糖苷、矮牵牛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阿魏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其中,矮牵牛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占总含量的79.14%,为主要组分。3) 新品系蒙彩-02的块茎花青素总含量为159.41 mg/100 g FW,共含5种花青素组分,分别为矮牵牛素-3-香豆酰-芸香糖苷、矮牵牛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阿魏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芍药素-3-咖啡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其中矮牵牛素-3-香豆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含量最高(54.08%),芍药素-3-咖啡酰-芸香糖基-5-葡萄糖苷次之(24.06%)。综上,2个彩色马铃薯新品系块茎花青素组分和含量与对照品种红美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花青素还原酶(ANR)是原花青素单体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对花青素在植物组织中的积累有重要调控作用。通过检索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数据库鉴定获得了ANR候选基因序列,并以人工四倍体果桑品种嘉陵30号的桑椹c DNA为模板克隆了ANR基因(Ma ANR),其CDS序列长1 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残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a ANR与草莓、西洋梨的花青素还原酶Fa ANR和Pc ANR的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 ANR在桑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桑树其他部位和组织中的表达量极低,在茎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Ma ANR在生长发育早期的桑椹中表达量较低,在快速生长过程的桑椹中高量表达,而在花青素大量合成的桑椹成熟时期表达量极低。初步推测Ma ANR可能是桑椹中花青素积累的重要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3.
用酸性溶液浸提法提取野生蕉果皮花青素,pH示差法对获得的花青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1%盐酸-甲醇为提取液,平衡时间80min,测得野生蕉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为5.43mg矢车菊花青素苷/100g。  相似文献   

14.
<正>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为植物多酚类天然抗氧化剂,由不同数量的单体缩合而成,由于这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易生成花青素而被命名为原花青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拥有强有力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改善体循环的特殊功效,并有防止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辐射和防血小板凝  相似文献   

15.
桑椹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桑椹花色苷是重要的天然色素,也是桑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防治乳腺癌、保护心肌的作用等药理作用。本文采用高温乙醇浸提法提取桑椹花色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高温乙醇浸提法提取桑椹花色苷效率较高;桑椹花色苷溶液在529nm处有特异吸收峰。不同成熟时期的桑椹花色苷含量有所不同,在花后的前三周花色苷含量较低,后三周花色苷含量的迅速增长,到花后四周左右达到最大值。本研究为改善桑椹鲜果产品色泽和合理开发利用桑椹色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研究了光和热等物理因素、常用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氧化剂及还原剂对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pH值对桑椹色素的影响显著 ,在酸性条件下色素稳定 ;长时间高温和光照对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金属离子Na+ 、Ca2 + 、Cu2 + 、Fe2 + 、Mg2 + 、Zn2 + 和Mn2 + 对桑椹色素色泽有一定的增色效果 ,但Fe3 + 则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食品中常用的葡萄糖、蔗糖、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桑椹色素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VC对桑椹色素有双重作用 ,而H2 O2 和Na2 SO3 对色素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
花青素在饲料上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类色素,其健康、无毒的特性营养功能在食品色素、化妆品、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此外,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作用,均说明花青素在抗氧化、抗炎症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可见,花青素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方面有很好的开发潜力。但是,花青素的稳定性较差,目前关于花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文献较少。本文就花青素对动研究物生长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花青素在饲料方面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4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应用生命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可控条件下不同叶龄和节位葡萄叶片多酚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3个叶龄的葡萄叶片样品的16种多酚物质含量,其中12种多酚物质含量超过量化指标,以咖啡酸含量最高。LC-MS/MS研究茎上不同节位叶片单个多酚物质含量水平,发现顺氏和反式白藜芦醇-3-O-葡萄糖苷、(+)-儿茶酸、咖啡酸、槲皮苷-3-O-葡萄糖苷和槲皮苷-3-O-葡萄糖苷酸是至少3~4节位叶片的主要多酚物质,其含量水平不一。研究人  相似文献   

19.
花青素3-O-葡糖基转移酶(3GT)是花青素苷合成最后一步的关键酶,可把不稳定的花青素催化成花青素苷。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蓝色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Muscari armeniacum)中克隆到一个3GT基因(Ma3GT),Ma3GT cDNA全长1 377bp,编码458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3GT蛋白序列相似性达55%~64%。进化分析表明,Ma3GT与单子叶植物3GT聚为一类,与小苍兰(Freesia hybrida)、荷兰鸢尾(Iris hollandica)3GT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Ma3GT在‘亚美尼亚’花(S_4)中高表达,在叶片中微量表达,根和鳞茎中几乎不表达,在‘白丽人’及‘粉日出’各个组织中均不表达。在‘亚美尼亚’中,Ma3GT的转录表达受花发育调控,开花早期(S_1)几乎不表达,随着花发育表达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开放的时期(S_4)达到最高峰。此外,Ma3GT在不同品种的花中转录表达不同,在蓝色品种‘亚美尼亚’中高表达,而在白色品种‘白丽人’和粉色品种‘粉日出’中几乎不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a3GT基因在葡萄风信子花瓣呈色中的功能及其花色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东魁是从东魁杨梅群体中发现的粉色果实的杨梅变异株系,为研究东魁和白东魁果实色泽差异的形成机理,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了两个品种3个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的花青苷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成熟果实中均可以检测出7种花青苷,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但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在东魁和白东魁的幼果期和转色期均未检测到。白东魁成熟果实中除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外,其它6种花青苷含量均显著低于东魁,尤其杨梅果实中最主要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白东魁果实中的含量只有东魁的13.93 %,从而导致了两个品种成熟果实间色泽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