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互叶醉鱼草种苗设施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根系处理、不同贮藏时间对互叶醉鱼草设施贮藏过程中苗木失水率、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系保水介质处理下的贮藏苗木失水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成活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设施低温1~3℃、高湿90%~95%贮藏条件下,可有效降低互叶醉鱼草种苗失水率,提高苗木商品性,并延长裸根造林时间30~40 d,苗木成活率可提高20%~30%,冬季贮藏优于春季贮藏。  相似文献   

2.
金叶莸种苗设施贮藏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湿度、5种根系处理、不同贮藏时间对金叶莸失水率、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介质时, 成活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略呈下降趋势,失水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略呈上升趋势.冬季在冷库湿度90~95;温度0℃~3℃条件下,贮藏60 d不同根系处理的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失水率10.9内;春季蘸泥浆处理的苗木贮藏60 d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晾晒失水时间的油松苗木进行含水量、生根潜力、相对电导率及晾晒后造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苗木根系含水量越高,苗木活力越强,其造林成活率越高。经过0~7 d的晾晒,相对含水量从51.04%下降到17.40%,苗木平均相对电导率从17.40%增加到49.0%,平均新根生长点数从24.3个·株-1下降到2.3个·株-1,造林成活率从77.78%降低到33.33%。在起苗、贮藏、运输过程中应作好苗木保护,特别是根系水分的保护。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吕月玲等油松苗木活力与相对电导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苗木活力与苗木的含水率密切相关,一般条件下樟子松二年生苗的含水率在50—60%之间,具体数值依季节和环境条件的优劣而变化。苗木离开培育环境后很容易失水,由于其体内水分的组成不同呈现出失水由快逐渐减慢直到与自然界平衡的规律。苗木不同部位失水速度有差别,苗木根系失水最明显,伴随着失水的加重根系浸出物质的量增加,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苗木失水使根系活力降低最明显地是影响了吸水的能力。从而直接影响了栽植后的水分关系和其他的代谢平衡。苗木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受失水的影响取决于苗木的失水程度,苗龄型和处理的环境条件。一定条件下失水若<10%为一种类型,在这种情况下苗木受失水的影响不大。失水>10%,<20%为另一种类型,此时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都有降低。>20%的失水率时为第三种类型。苗木的生长量和成活率都降到了最低或者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1存在问题1.1新植幼树成活率低。自2001年~2003年迁安、滦县各镇新植幼树面积超过2000公顷,但成活率不足30%,个别地块成活率不足5%。成活率低的原因:①苗木质量问题。苗木运输过程中,根系失水或遭遇低温冻害致根系死亡。苗木假植时造成根系死亡。苗木毛根保存不好,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晾晒对毛红椿苗木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毛红椿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时根系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栽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毛红椿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红椿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所以在毛红椿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I-107杨苗木水分状况对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I-107树造林成活率,以一年生I-107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季造林前经晾晒处理的苗木水分含量、根系活力、苗木水势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苗木水分含量与根系活力的关系,探讨了晾晒处理天数、苗木水分含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107杨树苗木根、茎含水量都随着晾晒时间延长而降低,降低幅度根部>茎部.苗木造林成活率、根系活力、水势随晾晒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Ⅰ-107树造林成活率,以一年生Ⅰ-107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季造林前经晾晒处理的苗木水分含量、根系活力、苗木水势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苗木水分含量与根系活力的关系,探讨了晾晒处理天数、苗木水分含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Ⅰ-107杨树苗木根、茎含水量都随着晾晒时间延长而降低,降低幅度根部>茎部。苗木造林成活率、根系活力、水势随晾晒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抗蒸腾剂对枣苗失水率与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1年生灰枣嫁接苗在晾晒失水过程中,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薄膜型抗蒸腾剂对其失水率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移植前喷洒50,100 mL.L-1的抗蒸腾剂,能有效地降低枣苗的失水率;抗蒸腾剂50mL.L-1时,枣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最大.作者提出了枣苗成活的根系和茎干失水率阈值分别为30%和8%.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湿度调控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进白茶萎凋工艺,并为实现白茶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提供依据。以福鼎大毫茶1芽1~2叶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湿度环境对茶鲜叶萎凋失水速度和白茶品质特征及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茶鲜叶在萎凋过程中失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存在2个明显的失水速度变化临界点,在萎凋减重率达40%前失水速度较快,40%~70%失水速度明显减慢,70%后失水很慢。在相同温度(25、30或35℃)条件下,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萎凋叶失水速度减慢;在相同湿度(RH 65%、75%或85%)条件下,随环境温度的降低,在萎凋初期(减重率≤30%)失水速度加快,后期失水速度减慢。萎凋温度、湿度条件能有效调控茶鲜叶萎凋失水速度,进而影响白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在高温低湿(35℃、RH65%)条件下萎凋叶失水速度过快,儿茶素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成茶白茶品质特征较不明显;在高温高湿(35℃、RH85%)条件下萎凋失水过慢,儿茶素类明显降低,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增加,成茶易产生"发酵香",降低品质。由此可见,选择中、高温中湿(30~35℃、RH 75%)或中低温(25~30℃)环境调控茶鲜叶萎凋失水速度,可获得品质相对较好的白茶。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利用玉米花丝(须)资源,探索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开发途径和利用手段,本研究主要分析2001—2018年有关玉米花丝化学成分、药理及保健和美容等功能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玉米花丝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多酚类、植物甾醇类、矿质元素和有机酸等。花丝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重要的药理价值,应用前景广泛。但目前其药理机制尚不清晰,产品开发利用缺乏深度。因此,现阶段的任务在于利用现代作物学与药理学研究手段,探明玉米花丝新型药用价值机理,加大玉米花丝的高附加值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12.
家畜遗传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家畜育种值估计方法的原理和适应性,提高家畜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以"家畜"、"育种值估计"、"方差组分"、"基因组选择方法"和"统计模型"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和SCI-HUB对2010—2019年的家畜育种值估计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和归纳。研究发现不同家畜遗传评估方法所适合的研究对象不同,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所选用的方法不同对育种值估计得出的结果的准确性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家畜育种值估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并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以提高家畜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未来遗传评估模型的建立应以研究对象为目标,选择合适的遗传评估模型,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估计育种值进行早期选种,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评教是全世界范围内高校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评价手段,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践中,学生评教制度偏离原有的既定目标,变成一把双刃剑,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断遭到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士的贬斥。本文从国内外学生评教的差异、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新教学模式下,现行学生评教的反思三个方面来分析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使评教结果更趋于合理,并且最终能够正确合理应用评教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用烟囱风机流量小,能效比偏低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节约投资成本的前提下,不改变烟囱风机的叶片造型,对其配套的风筒结构尺寸进行改型优化。利用试验测试原型风机的性能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烟囱风机的风筒内径d(用改型后风筒内径与原型风筒内径之比,即内径比k表示)、出口段扩散角度α和扩散深度l这3个方面进行单因素改型优化。在单因素优化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方法综合以上3个因素,得到风筒正交优化设计参数。根据正交所得优化参数制备相应风筒样机,进行试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单因素优化模拟下,与原型风机相比,k=0.985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4.7%和4.0%;α=28°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4.7%和5.3%;l=250 mm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1.8%和3.2%。2)多因素正交数值模拟下,与原型风机相比,k=0.988、α=28°、l=200 mm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7.9%和8.1%;3)对优化风机进行测试,与原型风机相比,优化风机风量和能效比提高4.6%和4.5%。  相似文献   

15.
干酪乳杆菌对雏鸡十二指肠发育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干酪乳杆菌对雏鸡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雏鸡。结果表明: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及预防治疗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增高了19.04%、10.68%和12.21%;2)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攻毒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显著升高23.94%;3)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显著高于沙门氏菌攻毒组;4)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预防治疗组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升高72.26%、67.74%、65.32%。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C值、PCNA含量及杯状细胞数量,提示干酪乳杆菌能有效维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肠道黏膜组织结构的损害,促进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新品种权审查提速,尽早实现"快保护",基于DUS测试实践及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分析,对我国草本花卉DUS测试现状进行总结。草本花卉的新品种权审批由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农业系统具有相对完善的测试机构,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测试队伍,采用的是官方测试为主,现场考察为辅的实质审查方式。根据我国草本花卉DUS测试机构、测试指南、品种权申请与授权情况和DUS测试基本情况,归纳DUS测试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提高DUS测试质量的建议。面对我国的丰富花卉资源保护重任,草本花卉DUS测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为害新疆伊犁薰衣草的主要是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通过(240克/升)螺螨酯(4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16%四螨.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5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5种药剂防治试验,药后1天、3天,3.2%阿维菌素防效最高,达到80.02%和90.30%;药后7天,螺螨酯防效最高,为91.85%;药后15天,螺螨酯防效较好,为95.23%。螺螨酯、阿维菌素、四螨.哒螨灵、炔螨特在0.05显著水平和0.01极显著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且最高防治效果均大于85%,建议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临夏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海拔与其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适合多种昆虫生存。因此,于2021年7月对临夏太子山进行昆虫资源调查,从而进行该保护区昆虫的分类、鉴定,以明确太子山昆虫的种类与分布。主要调查方法是样线法:即沿途在区内的小路两侧对昆虫进行采集,采集之后,制作标本并进行鉴定、保存。结果表明:在太子山采集到昆虫有5目13科31种,其中鳞翅目22种,鞘翅目6种,直翅目1种,膜翅目1种,双翅目1种。综合太子山生态发展情况,应加强临夏太子山的植被保护、加强临夏太子山旅游业的管理,使临夏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而丰富临夏太子山昆虫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方法在农业信息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使农业信息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够系统和快速地了解深度学习在农业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对深度学习在农业信息领域的应用进行归纳、梳理、分析和展望。对涉及农业领域且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的90项研究中所涉及的农业问题、具体模型和框架、数据集的来源和特征以及预处理方法、模型评价指标等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并讨论深度学习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而展望深度学习的发展趋势。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作物及其器官分类、病虫害识别、果实识别和计数、植物识别、土壤覆盖分类、杂草识别、行为识别和分类、植物养分含量估计、植物叶片或种子表型分析等方面;大多数研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如AlexNet、VGG16和Faster R-CNN。在框架方面,Caffe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Tensorflow和Keras/Theano;分类准确度是最常用的模型评价指标,其次是F1得分和平均精度。与其他常用方法和技术相比,深度学习不仅精度高,而且性能优于现有的常用图像处理技术。其他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农业应用有望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的使用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奠定基于运动力学参数构建土壤侵蚀模型的理论基础,通过不同降雨强度(25、50和75 mm/h)、不同坡长(1、5、10、15和20 m)下径流小区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处理下坡面薄层水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对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坡度一定时,坡面平均流速主要受坡长及单宽流量影响,降雨强度通过影响单宽流量的大小间接影响坡面平均流速;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当坡长1 m时,整体上呈"层流-急流态",当坡长为1 m时,整体上呈"层流-缓流态";当降雨强度一定时,雷诺数随着坡长的增加线性增加,佛汝德数随着坡长的增加以幂函数形式增加;降雨强度对坡面流有明显的"增阻"效应;坡面阻力系数随着坡长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趋势;坡面平均土壤侵蚀率与单宽流量间呈一元线性趋势增加,与水流平均流速间呈指数函数增加,与雷诺数间呈二次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