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异资源,对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了系统的蔬菜资源调查。笔者综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根菜类、叶菜类、茄果类等特异蔬菜种质资源和少数民族改良利用蔬菜资源的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表明传统文化保护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特异蔬菜资源,特异蔬菜资源作为蔬菜资源的重要部分,对于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风俗礼仪、生产生活等具有积极作用。笔者提出应在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特异蔬菜资源的利用价值,在利用特异蔬菜资源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蔬菜保护地栽培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与露地有着不同的小生态环境,导致了病虫害的发生也与露地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遇上持续的低温干旱天气,由于环境温度偏低,蔬菜的抗病虫能力下降,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保护地蔬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省和河北省20多个市县的蔬菜生产种植地进行调查以及对百余个蔬菜集散地和蔬菜批发地明察暗访,蔬菜在采摘后的储藏和运输环节中,基本不存在利用化学品进行蔬菜保鲜的情况;实地查看,也未见利用化学品进行蔬菜保鲜的迹象。通过大量的温室、露地蔬菜生产用药调查,蔬菜生产中存在频繁用药和盲目用药现象。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及实地调查分析,蔬菜质量安全关键在生产过程的管控,尤其是化学农药的管控上。其主要措施为:蔬菜生产中,大力扶持和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合理应用化学农药;推行菜种搭配并定期轮作制度等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4.
云南民族特用蔬菜资源文化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云南少数民族特用蔬菜文化进行调查.首次报道代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蔬菜28种,分别属于20科.发现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或具有一定时空距离时,其选择的蔬菜种类利用方式上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及传统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雯 《甘肃农业》2019,(6):109-111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决策部署。以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为研究对象,将传统档案资源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运用“四位一体”的设计思路和“一平台、四库(馆)”的设计构架,建设云南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互通共享和有效保护,这既是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当务之急,也是档案资源整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援疆建设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援疆建设契机下加强和创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锦州市保护地蔬菜几种主要土传病害发生症状及规律的调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用国际通用的土著知识调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现状.结果表明,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丰富多样,包括对农作物资源的传统习惯用法、医疗保健用法和宗教用法,采食野生蔬菜、野生果实和野生食用菌等,以及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识别与利用.通过对22个布朗族村的调查,获得新的作物种质资源290份,采集到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信息70余条,初步掌握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的基本现状,发现作物遗传资源正在减少,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悄然演变的事实,并针对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遗忘丢失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研究,对云南哈尼族、傣族、基洛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15个特有少数民族芥菜资源种类及利用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收集到芥菜资源85份,分属小叶芥菜、大叶芥菜、花叶芥菜、宽柄芥菜、皱叶芥菜五大类型。发现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芥菜资源种植种类相互交融,对芥菜的利用民族特色鲜明。提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芥菜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旨在制订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地区芥菜资源保护措施,高效利用及保护少数民族地方农家芥菜品种,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物种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实现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详细调查、整理分析、明确收集到的云南蔬菜资源的种类及利用价值,为制定云南蔬菜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材料。【方法】采用查阅资料、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多种形式座谈、关键人物访谈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对云南境内的蔬菜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云南蔬菜种类多,涉及的蔬菜种类151种(亚种、变种),隶属37个科;蔬菜的利用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蔬菜食用的部位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食用的方法包括生食和熟食(炒、煎、蒸、腌、套炸、包烧、染制);蔬菜资源现阶段面临的严峻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云南蔬菜资源分布的种类,涵盖了根菜类、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葱蒜类、叶菜类、薯芋类、水生类、多年生及杂类、芳香类、野菜类等常见的14大类,为云南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南热区野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热区野菜资源极为丰富,约有300种,具有种类多、营养价值高、种间差异大和采收期长的特点。云南热区野菜利用的历史悠久,但多不成规模,其科研和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认识,加强野菜资源、人工栽培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野菜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生持续良好的经济效益。表l参13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生境是指其赖以生存、发展、传承的土壤,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构成。自然环境具有气候的垂直性、资源的带状分布性、人为自然的多样性;社会环境具有社会经济形态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宗教文化的多元混融性以及"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居住格局的特点。因生境构成要素的独特性、多元性,导致了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生境的复杂性,再加上生境的相对稳定性,为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符号种类的繁多、文化内涵的丰富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园林、植物、文化三者关系以及云南主要少数民族植物文化形成根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在意识形态方面应用植物的初步调查,对少数民族的园林植物特色作了归纳总结进而阐述了研究形发少数民族园林植物及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使民族社区传统生态文化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通过对滇西北重丁村的实地考察,基于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提出包括野生植物认知与采集、狩猎文化生态旅游、传统植物栽培学习、少数民族社区家访和秘境穿越之旅在内的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为传统生态文化的利用与保护提供选择路径,有利于民族社区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三效合一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菊花脑别名菊花叶、路边黄、黄菊仔等,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大叶和小叶品种之分。菊花脑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珍稀蔬菜,茎叶可供食用,具菊花芳香,风味独特,作为一种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将菊花脑从原产地引种到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引入地的蔬菜种类,丰富了当地的种质资源,更加强了蔬菜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陈静  安佑志 《农学学报》2016,6(12):95-100
近年来,文化资源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无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省级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为主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以省级正式名录为主,其中民俗类非遗数量最多,曲艺、传统医药和传统美术项目数量较少;(2)非遗大部分集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黔东南州,其中少数民族类的非遗数量和种类都占较大比重,由此可知该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研究可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促进贵州省的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荧  李昶罕  秦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902-10903,10906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因地制宜,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云南农业的发展必然要同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才可得以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史料和现状资料的分析,系统地研究了云南各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园林风格和形式。总结了云南少数民族园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芸薹属蔬菜种质资源丰富,是中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离小孢子培养是创造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芸薹属蔬菜的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的高效培养体系,归纳了植物材料、预处理方式、培养基成分、培养密度、高温热激、植株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与加倍等多个因素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可通过优化培养体系、遗传转化和共培养等方式提高芸薹属蔬菜小孢子培养效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云南部分地区野生茶树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5个民族自治州(市)7个县16个自然村野生茶树资源调查,初步摸清了这些地区的野生茶树资源现状,以为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研究、合理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