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GenBank中登录的25株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1对通用引物,扩增片段为609bp,并在该对引物扩增区域内设计针对疫苗弱毒的特异引物,扩增片段为237bp,建立一种能够区分猪瘟病毒强毒和疫苗弱毒的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鉴别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将我国大陆地区流行的不同基因亚群的猪瘟病毒强毒与疫苗弱毒完全区分开来,且不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其他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反应。应用本试验建立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方法可以及早对猪瘟作出准确诊断,并可将强毒感染猪迅速从弱毒疫苗免疫猪群中筛选出来,减少了未感染免疫猪被误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实验性感染猪瘟病毒猪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的病毒RNA进行检测,将所扩增产物点样于尼龙膜上进行Dot-blotting鉴定,扩增结果与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比较。从攻毒对照组猪的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中检出了猪瘟病毒RNA,未从免疫攻毒猪只的脏器中检出猪瘟病毒RNA;所有扩增产物经Dot-blotting鉴定均得到了阳性信号;病毒基因的检出率与猪瘟病毒导致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程度相一致。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套式RT-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猪瘟病毒RNA方法,为猪瘟病毒的诊断和回顾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脾毒和细胞毒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及测序技术,对多次动物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的猪瘟病毒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用DNA 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E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脾毒和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细胞毒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氨基酸同源性96.7%。由此说明猪瘟病毒经猪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后均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使异种移植猪细胞、组织和器官存在风险,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B都出现在猪基因组中,并能在体外感染人.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只感染猪细胞,并可整合到大多数猪基因组中,但不是全部.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C的重组能感染人细胞,并大量复制.为了避免这种重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动物不能用于异种移植.为检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猪,建立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用不同引物建立的特异性PCR技术、异种高灵敏度的巢氏PCR技术和可定量前病毒拷贝数的实时定量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可用于区分污染和真正的前病毒分子.这些PCR方法经过优化,具有稳定的检测灵敏性.首先进行PCR1,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进行PCR2或PCR5或巢氏PCR;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进行实时定量PCR来排除污染.使用这些方法可评估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流行程度和识别未感染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动物.由于可能从其它动物细胞带来污染,不是使用耳活体检测,而是采用血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5.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健康猪扁桃体猪瘟病毒以监控与净化猪瘟.2006年用RT-PCR对广西某存栏250头种猪场的母猪扁桃体连续进行3次猪瘟病毒检测,检出并清除带毒猪,猪群中猪瘟病毒的带毒猪明显下降.结果表明,RT-PCR检测猪扁桃体可应用于猪场猪瘟的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猪扁桃体猪瘟病毒,以清除健康猪的猪瘟隐性带毒,对规模猪场的猪瘟危害进行控制。2007年,用RT-PCR对广西某存栏350头种猪场全群活体采集扁桃体连续进行2次猪瘟病毒检测,检出并清除带毒猪,使猪群中猪瘟病毒的带毒猪比例明显下降。结果表明,RT-PCR检测猪扁桃体可应用于猪场猪瘟的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猪群的大幅度减少。这种疾病在亚洲和中南美的大部分地区、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都有发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国家已经根除了这种疾病,但南非、德国、荷兰、英国等国还有零星复发。引发猪瘟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对于猪瘟的首次诊断是根据兽医对临床症状和尸体剖解后作出判定的,但许多症状也不完全与猪瘟有关,它们可能会随着病毒株的不同、猪的年龄与健康状况的差异而改变。由于临床症状可能会与其他猪传染病混淆,因此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国际兽疫局和欧盟已经批准了猪瘟诊断手册,为本病的确诊建立取样方法和诊断程序。本文对目前诊断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补充一些新的发展,重点在于介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兔体交叉试验,对采自山东、安徽、苏北等不同地区的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显示出RT-PCR诊断技术快速、便捷、准确的特点,提示一些猪场非典型猪瘟感染率比较高,并就此提出加强免疫监测,加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剂量,果断淘汰感染母猪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巢式PCR检测猪鼻支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PCR)建立了一种检测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h yorhinis)的方法,试验中以酚-氯仿法制备模板DNA,根据猪鼻支原体P37序列高度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建立Nested PCR诊断方法.在特异性检测试验中,设计的引物不能扩增出猪絮状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圆环病毒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原体;敏感性试验表明,第1次PCR和第2次PCR的敏感度分别为3.01 mg/L和3.01×10-4mg/L.对41份临床样品肺组织的检测中,普通PCR和巢式PCR的检出率分别为29.3%(12/41)和82.9%(34/41).结果表明,巢式PCR方法明显优于常规PCR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实用性,为猪鼻支原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靠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类似的肠道传染病日益增多,以病理组织学观察和临床症状为主要指标的传统方法已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众多学者建立了大量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新方法。文章就主要免疫学技术(病毒中和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基于纳米颗粒和DNA探针技术的超灵敏PCR方法)在TGE诊断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猪群的大幅度减少.这种疾病在亚洲和中南美的大部分地区、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都有发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国家已经根除了这种疾病,但南非、德国、荷兰、英国等国还有零星复发.引发猪瘟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对于猪瘟的首次诊断是根据兽医对临床症状和尸体剖解后作出判定的,但许多症状也不完全与猪瘟有关,它们可能会随着病毒株的不同、猪的年龄与健康状况的差异而改变.由于临床症状可能会与其他猪传染病混淆,因此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国际兽疫局和欧盟已经批准了猪瘟诊断手册,为本病的确诊建立取样方法和诊断程序.本文对目前诊断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补充一些新的发展,重点在于介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快速检测猪瘟病毒RN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猪瘟病毒(CSFV)5′端非编码区休守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建立了检测CSFV的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应用该技术从猪瘟免兔化毒感染兔的脾淋巴结,肾与肌肉等以及石门株强毒感染猪的脾与肌肉和湖北分离毒株感染猪组织匀浆液中均特异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194bp的片段,从实验感染兔和猪的血液中也特异扩增出了该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健康兔脾总RNA以及健康猪的血液RNA  相似文献   

13.
《中国猪业》2013,(5):74-74
本试验设计了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用于同时检测与猪繁殖和呼吸衰竭相关的3种病毒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根据3种病毒的靶序列设计引物,  相似文献   

14.
猪瘟野毒E2基因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感染发病猪的脾为材料提取总RNA,根据已报道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组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及测序技术,对流行于我国甘肃省、陕西省、宁夏和广西自治区的5株野毒株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5株野毒之间及其与猪瘟兔化弱毒株(C-ST株)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5株野毒与C-ST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1.7%-83.1%,氨基酸同源性为87.3%-88.6%,表明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5株野毒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8%-99.3%,氨基酸同源性为96.6%-99.2%,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畜禽病毒之一,疑为一种潜在人兽共患病病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就其检测技术,如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多重PCR、多重套式PCR、定量竞争性PCR、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原位杂交技术(ISH)等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RT-PCR技术检测猪瘟病毒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试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84份诊断为阳性,阳性率62.2%.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276份,经RT-PCR检测,37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3.4%.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246份扁桃体中有35份阳性,占14.2%.采自柳州健康猪的2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只有邕宁县的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RT-PCR技术可应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应用猪瘟病毒通用引物和野毒特异性TaqMan探针,并以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结合Corbett公司的RotorGene3000荧光定量PCR仪,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快速检测猪瘟病毒核酸载量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在10^8-10^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检测到初始模板中10拷贝/μL的病毒核酸,与本实验室建立的RT-套式PCR(RT-nPCR)具有相近的敏感性,二者对152份不同样品检测符合率达94.7%。应用本方法对人工感染10^6TCID50猪瘟石门强毒的猪只感染后0-14 d全血中猪瘟病毒RNA进行了定量检测,揭示了猪瘟病毒在猪体内复制的动态变化,证实了感染猪临床表现与病毒滴度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关性。此外发现,在同居感染猪出现猪瘟临床症状前3-4 d可从其全血中检出病毒RNA。  相似文献   

18.
自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头号疫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核酸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在对非洲猪瘟的诊断、感染监控和养殖复产过程中生物安全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常用的核酸检测技术与特点、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应用、核酸检测新技术展望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养猪企业在非洲猪瘟核酸检测和监测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不同地区209份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普查,以检查该病的阳性率.共检出113份阳性,阳性率在43%~82%之间,平均为64%;在感染猪群中,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到一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利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电镜观察等技术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20.
正1非洲猪瘟PCR检测技术随着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生猪的死亡率不断上升,在给畜牧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恐慌。为了早发现早防控,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寻找快速、准确的高效的检测方法是当前比较紧要的任务。而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较其它检测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