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植物的养分状况及其环境适应性,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7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必需大量矿质营养元素(N、S、P、K、Ca、Mg)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亚高山灌丛常见植物叶片N、S、P、K、Ca、Mg含量分别为25.24、7.58、1.78、11.11、11.44、2.22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20.64%、8.30%、30.49%、15.69%、46.98%、43.82%;叶片内K/Mg、N/Mg、S/Mg、Ca/K、N/Ca、Ca/S、Ca/P、Mg/P相互影响较大,并对其他元素化学计量有较大影响;N/P、S/P、N/K、S/Mg、K/P、K/Mg、Ca/Mg、N/S、K/S在植物体内具有相对较强的内稳定性。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刺叶冬青(Ilex bioritsensis Hayata)属N制约型植物,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Rehder et E.H.Wilson)H.L.Li]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属P制约型植物,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 Maxin.)和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 Dcne.)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研究区植物具有P营养供应不足而S营养相对过剩的特征,Ca、Mg是该区植物为适应环境伸缩性地调整体内必需大量矿质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的关键元素。  相似文献   

2.
以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 L.)"中饲苎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饲用苎麻地上部分叶、茎中N、P、K、Ca、Mg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布情况及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饲用苎麻叶、茎中相对应的N、P、K、Ca、Mg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饲用苎麻叶、茎对N、P、K、Ca、Mg元素吸收的选择性不同,叶片不同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a、K、Mg、P;茎部依次为N、K、Ca、Mg、P。叶片对N、Ca、Mg、P有较强吸收和积累,而茎中则贮存了较多的K。叶片中Ca含量与Mg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部N含量与K、Mg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N与茎部N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部Ca、Mg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K与茎部K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茎部Mg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营养状况,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5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大量必需营养元素(N、S、P、K、Ca、M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元素含量10 mg/g的有N、K和Ca,元素含量在5~10 mg/g的有S,元素含量在1~5 mg/g的有P和Mg,属CaKMg型。这些元素中,除P外均高于已报道的陆生高等植物所需元素的合适组织浓度,但仍全部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研究区植物具有低P和高S、Ca特点,大白杜鹃、合轴荚蒾、木姜子、中华卫矛、湖南悬钩子均属P制约型植物,Mg、N、Ca含量在植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和P、N和K、P和Ca、K和Ca含量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营养元素含量的频数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元素化学计量比值、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植物体内各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均较稳定,且元素间具有一定的比例组成和协调关系,这是植物对所在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油松水源保护林的生物量为92.627 kg/hm2,油松林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储存量为695.17 kg/hm2,各器官中5种养分元素储存量排序是针叶>枝>干>根。油松林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5种养分元素量为85.37 kg/hm2,吸收量占0~30 cm土层中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0.34%、有效养分量的3.30%;年吸收量中存留量为35.91 kg/hm2,凋落物归还量为49.46 kg/hm2,降水输入的养分元素量为26.04 kg/hm2。5种养分元素的吸收系数排序为N>P>K>Ca>Mg,利用系数排序为Mg>K>P>N>Ca,循环系数排序为Ca>N>P>K>Mg,周转期排序是Mg>K>P>N>Ca。   相似文献   

5.
速生阶段西南桦人工林养分积累及其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速生阶段(12年生)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人工林的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质量分数、积累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桦不同器官养分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树叶、树枝、干皮、树根、干材;树叶和干材各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N、K、Ca、Mg、P;树枝、干皮和树根中则是K(或Ca)、N、Mg(或P)。2西南桦人工林养分总储量为1 172.85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储量占87.62%,灌草层和凋落物层养分储量分别占5.91%和6.47%。3西南桦人工林乔木层养分年净积累量为85.64 kg·(hm2·a)-1,不同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N、K、Ca、Mg、P;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养分元素8.40 kg,其中对N的需求量最大,P最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芋艿N、P、K、Ca、Mg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芋艿植株不同器官对N、P、K、Ca、Mg等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是一致的。与传统机械耕作(CK)相比,生物耕作(T2)可以大幅促进N、P、K、Ca、Mg等元素在芋艿体内的积累(P0.05),幼苗期以及发棵期(出苗后60 d)的N、P、K分配均为叶柄叶片根,Ca、Mg分配为叶片叶柄根;发棵期(出苗90 d)以及球茎膨大期的N、P、K主要分配在球茎中,子芋和孙芋中N、P、K含量最高,Ca素和Mg素则主要分布在子芋和叶片内,其他器官较少。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生物耕作)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对实现芋艿产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黄瓜养分积累特点及氮钾营养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保护地条件下黄瓜对养分的吸收量是K>N>Ca>Mg>P。养分最大吸收量出现在盛瓜期。各种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有所不同,根为K>N>Ca>P>Mg,茎为K>Ca>N>Mg>P,叶为Ca>N>K>Mg>P,瓜为K>N>Ca>Mg>P。氮钾合理配合能提高黄瓜产量、光合作用、品质及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8.
用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对陕西省富平县杏树的N、P、K、Ca和Mg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富平地区养分适宜值范围为:N 2.163%~2.773%、P 0.352%~0.428%、K 2.218%~2.804%、Ca 3.340%~3.994%、Mg 0.535~0.645%。DRIS诊断参数确定为P/N、N/K、N/Ca、Mg/K、P/K、P/Ca、P/Mg、K/Ca、Mg/K、和Mg/Ca等10种比例关系,其变异系数均表现出高产园(CV范围为9.344%~12.356%)明显低于低产园(CV范围为20.193%~27.770%);根据DRIS指数制定了DRIS指数分级指标,得出了N、P、K、Ca、Mg的DRIS适宜指数范围分别为-5.864~6.009、-6.742~5.210、-5.656~6.894、-3.381~4.209、-5.869~5.190。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山东省蓬莱地区配方施肥条件下梅乐葡萄不同生育期、组织部位的矿质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制定梅乐葡萄植株和土壤营养诊断标准奠定基础。以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梅乐葡萄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叶片、叶柄、土壤矿质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N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叶片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P含量分别与果实N/P/Ca/Mg、叶片N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K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Mg、叶片N/P/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Ca含量分别与果实P/Ca、叶片N/P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Mg含量分别与果实P/K/Ca、叶片N/P/K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N、P、Ca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末花期土壤K含量与盛花期叶柄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Mg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省蒙自市喀斯特断陷盆地中的天然林分、灌丛和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C、N、P、K、Ca、Mg、Na、Fe、Al、Cu、Zn、Mn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分析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与植物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中,土壤全量K、Mg、Na和Fe的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天然林土壤内的K和Na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灌丛和草地群落,Mg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灌丛,Fe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草地;不同群落间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天然林土壤的w(C)∶w(P)、w(N)∶w(P)、w(Na)∶w(N)、w(K)∶w(Ca)、w(K)∶w(Mg)的比值显著高于灌丛和草地,w(C)∶w(Mg)、w(N)∶w(Mg)、w(Ca)∶w(Mg)的比值显著低于灌丛和草地,w(C)∶w(K)、w(N)∶w(K)的比值显著低于草地;在3种不同群落中,植物Ca与土壤Cu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植物Mg与土壤C、N、Fe、Cu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植物Cu与土壤C、N、P、Ca、Cu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缺素培养对大豆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营养液栽培试验,探究了巴西10号和本地2号2个大豆基因型在氮、磷、钾、钙、镁、硫、铁等必需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植株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全素(CK)相比,缺氮、缺钾和缺镁处理能增加大豆植株磷含量;缺镁和缺钙处理增加了植株的钾含量;而缺磷处理降低了植株钾含量;缺钾处理增加了大豆植株的钙含量,但降低了植株镁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毛白杨叶片营养年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11个无性系(无性系号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S9,S11,S12)叶片中营养元素氮、磷、钾、钙和镁年变化规律,并以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号为S10)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营养元素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中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趋势,其中氮、磷、钾在整个生长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年变化趋势,而不同无性系叶片中钙的年变化趋势为逐渐上升,镁为先上升后下降;②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叶片中仅磷全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n=36),12个无性系中S5磷质量分数最高,全年平均为1.85g·kg^-1;③在整个生长季节中,与对照二倍体毛白杨S10比较,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S5,S6,S3,S12,S7,S1,S4叶片磷质量分数均有所提高:④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在生长季节内,叶片中积累大量元素的规律相似,平均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氮〉钾〉钙〉镁〉磷,分别为24.31,17.23,4.36,1.94,1.56g·kg^-1。  相似文献   

13.
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新疆轮台县9个乡镇轮台白杏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轮台白杳叶样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Cu、Zn浓度,并运用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分析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结果]轮台白杏DRIS诊断指标为叶片Zn、Ca浓度和N/P、N/Fe、N/Mn、N/Cu、N/Ca、N/Mg、P/Fe、P/Mn、P/Cu、P/Ca、P/Mg、K/N、K/P,K/Zn、Fe/K、Fe/Mn、Mn/K、Mn/Cu、Mn/Ca、Mn/Mg、Cu/K、Cu/Fe、Cu/Ca、Cu/Mg、Zn/N、Zn/P、Zn/Fe、Zn/Mn、Zn/Cu、Zn/Ca、Zn/Mg、Ca/Fe、MS/K、Mg/Fe、MS/Ca浓度比值;轮台白杏树体养分浓度平衡值为N:1.68 g/kg、P:0.54 g/kg、K:2.36 g/kg、Ca:7.43 g/kg、Mg:0.23 g/kg、Fe:246.23 mg/kg、Mn:25.03 mg/kg、Cu:0.95 mg/kg、Zn:26.43 mg/kg.[结论]新疆轮台县轮台白杏树体K、P、Cu、Ca、Fe以缺乏为主,Mn、Zn、Mg、N以供应充足为主,科学、合理施肥是轮台白杏优质丰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育期银杏种子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银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种子中氮、磷、钾、钙、镁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氮、磷、钾、钙、镁5种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随时间呈从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元素间变化的幅度不同,整个生长季中4月底至5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银杏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的两个阶段.成熟种子中8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分别是氮1.04%、磷0.13%、钾1.49%、钙0.13%、镁0.09%、锰3.22mg·kg-1、锌27.55mg·kg-1、铁10.0mg·kg-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筛选不同养分的高效利用型砧木,对12种砧木嫁接‘87-1’品种的氮、磷、钾、钙、镁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为葡萄生产中的砧木选择和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连续两年对12种砧木嫁接‘87-1’品种组合的苗木在萌芽期、始花期、末花期、种子发育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采收期和落叶期7个关键生育时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植株氮、磷、钾、钙、镁矿质元素含量,计算各组合单株元素累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果实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砧木对氮、磷、钾、钙、镁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不同砧穗组合氮、磷、钾、钙、镁的单株累积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87-1/34EM组合的氮、磷、钾、钙、镁累积量最高。以干物质生产效率、果实生产效率为指标,评价养分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87-1/420A组合氮和钾的干物质生产效率最高,87-1/贝达和87-1/101-14组合磷和钙的干物质生产效率较高,而镁的干物质生产效率中则以87-1/5BB组合表现较好;钾果实生产效率以‘1103P’砧木表现最好,‘101-14’砧木氮、磷、钙和镁的果实生产效率最高。收获指数体现了果实中养分的吸收分配情况,不同砧木处理下,‘贝达’砧木磷和钾的收获指数最高,氮、钙和镁的收获指数分别以‘SO4’‘5BB’和‘华葡1号’砧木表现最高。【结论】本研究中不同砧木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情况差异显著,吸收能力与利用效率之间表现不一致。‘贝达’和‘101-14’砧木对磷和钙具有较高的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1103P’砧木钾的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较高;氮和镁的生物利用效率分别以‘420A’和‘5BB’砧木表现最好,而经济利用效率则以‘101-14’砧木表现最好。另外,‘贝达’砧木促进了磷和钾向果实的分配,‘SO4’‘5BB’和‘华葡1号’砧木分别促进了氮、钙和镁向果实的分配。  相似文献   

16.
枣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四个枣品种叶片中八种矿质营养元素(N、P、K、Ca、Mg、Fe、Mn和Cu)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在生长季的波动情况因品种、年份不同而异。随着物候期的进展,叶片N、P、K含量呈下降趋势,Ca、Mn、Fe则呈上升趋势,Mg在不同年份差异较大,Cu在生长季前期下降,后期呈上升趋势。叶分析的采样适期为7月初到8月中。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三峡库区鲍威尔脐橙花期叶片矿质营养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重庆三峡库区江津和奉节鲍威尔脐橙果园叶片矿质元素测定并进行叶片营养状况诊断,为鲍威尔脐橙高产优质施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重庆三峡库区江津和奉节40个代表性12年生枳橙砧鲍威尔脐橙小区植株为试材,通过测定盛花期叶片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铜(Cu)、锰(Mn)、锌(Zn)元素的含量和小区产量,运用叶片营养组分分析法(CND)、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和标准含量适宜偏差百分数法(DOP)3种方法对两个地区低产组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结果】根据CND拐点法确定高产园划分临界值为330 t·hm-2,其中仅有奉节地区6个小区满足此条件,占总样本15.0%,同时依据高产组叶片N、P、K、Ca、Mg、Fe、Mn、Cu和Zn等各营养元素含量范围确定上述元素适宜值分别为N(2.0±0.1)%、P(0.12±0.01)%、K(2.1±0.5)%、Ca(3.1±0.4)g·kg-1 DW、Mg (0.31±0.03)g·kg-1 DW、Fe(36.6±13.1)mg·kg-1 DW、Mn (51.4±21.6)mg·kg-1 DW、Cu(2.2±0.7)mg·kg-1 DW和Zn(12.3±1.5)mg·kg-1 DW;建立不同营养元素CND法叶标准参比值为VN*=3.62±0.07,VP*=0.78±0.08,VK*=1.36±0.21,VCa*=1.74±0.14,VMg*=-0.55±0.10,VFe*=-2.74±0.36,VMn*=-2.40±0.39,VCu*=-5.55±0.32,VZn*=-3.78±0.10;依据DRIS法对江津地区筛选出N/K、N/Fe、N/Cu、P/K、P/Fe、P/Cu、K/Fe、K/Cu、Ca/N、Ca/P、Ca/K、Ca/Fe、Ca/Mn、Ca/Cu、Mg/N、Mg/P、Mg/K、Mg/Fe、Mg/Cu、Mn/N、Mn/P、Mn/K、Mn/Mg、Mn/Fe、Mn/Cu、Mn/Zn、Zn/Ca、Zn/Mg、Zn/Fe、Zn/Cu等30个,奉节地区筛选出Ca/K、Mg/K、Mg/Zn、Mn/N、Mn/P、Mn/K、Mn/Ca、Mn/Mg、Mn/Fe、Mn/Cu、Cu/P、Cu/K、Cu/Mg、Cu/Fe等14个叶片营养浓度比值参数;根据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采用CND、DRIS、DOP 3种方法对奉节低产小区和江津地区橘园盛花期叶片营养诊断。其中,CND法需肥顺序:江津为Ca>Mg>N>P>Mn,奉节为N>Ca>P>Zn>Fe>Mn;DRIS法需肥顺序:江津为Ca>Mg>>Mn>N>P,奉节为Zn>>Fe>Ca>Mn>N>Mg;DOP法需肥顺序,江津为Ca>Mn>Mg,奉节为Mn>>Zn>Fe>Ca>Mg>N。【结论】3种方法诊断结果表明,果园营养不平衡指数江津地区CND、DRIS、DOP分别为166.5、4 291.0、117.5,奉节低产小区分别为37.2、570.0、14.1,奉节果园营养平衡状况均优于江津,两产区均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文昌地区风水林植物生长情况,取乔木层5个主要优势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测定法,对相同条件下5个优势树种叶片N、P、K、Mg和Ca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N含量平均值为(14.68±2.01)g/kg、P含量平均值为(1.09±0.67)g/kg、K含量平均值为(6.97±2.37)g/kg、Mg含量平均值为(2.61±0.79)g/kg、Ca含量平均值为(8.61±2.53)g/kg,其中叶片N含量种间变异系数不大,而其他4个元素指标均为中等变异;5个优势树种叶片N、P、K、Ca、Mg含量存在差异,未表现出规律的变化趋势,N、K、Mg含量均以幌伞枫最高(其中幌伞枫叶片K、M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P含量以琼崖海棠和幌伞枫较高,Ca含量为岭南山竹子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叶片N、P、K、Mg、Ca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叶片N含量与K、Mg、Ca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0.412、0.351;叶片K含量和Mg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3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