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4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间隔10 d分2次喷施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 000 g/hm2时,防效最好,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穗率的防效分别达到31.12%和79.41%,并能增产7.05%;喷施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500倍液,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穗率的防效分别达到26.05%和52.94%,增产效果为1.10%。  相似文献   

2.
于 2 0 0 1年开展了木霉素、3%多氧清水剂、4 %农抗 12 0水剂 3种生物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木霉素 5 0 0倍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 81.2 0 % ,低于 72 %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 ,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 85 .2 1% ,优于 5 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2 0 0 0倍液 ;4 %农抗 12 0水剂 30 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达 84 .78% ,与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防效相当 ;3%多氧清水剂 4 0 0倍液对番茄早疫病和灰霉病的防效达 91.6 2 %以上 ,优于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速克灵。 3种生物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效果优良 ,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对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小麦白粉病有效防控的药剂,特选用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0%氟嘧菌酯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病叶率防效为40.00%~99.31%,病指防效为53.97%~99.42%。其中,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525 mL/hm2、4%四氟醚唑水乳剂1 171.5 mL/hm2、40%环丙唑醇悬浮剂225 mL/hm2、42%苯菌酮悬浮剂300 mL/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经先后4次调查,病叶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5种杀菌剂对玫瑰白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玫瑰白粉病均有较好防效,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5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9.19%和88.51%。45%硫磺悬浮剂300倍液、40%福星乳油1000倍液、12.5%腈菌唑水剂3000倍液和20%三唑酮苯水乳油1200倍液对玫瑰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0.28%、87.64%、88.47%、79.41%,各药剂之间的防效均无显著性差异,可作为防治玫瑰白粉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卫红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65-165,168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在黄淮麦区危害较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由于长期使用三唑酮防治小麦白粉病,致使小麦白粉病病原菌对其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为筛选出高效对路农药防治小麦白粉病,笔者在鹿邑县做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以12.5%禾果利450g/hm2、25%奥宁450g/hm2、25%科惠600mL/hm2效果较好,防效达90.0%、82.5%、79.6%,明显高于三唑酮的66.9%,增产率也分别达到16.7%、14.0%、11.3%,其速效性、持续性都比较明显,且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是替代三唑酮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小麦后期田间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防干热风试验,验证农药助剂与杀菌剂和叶面肥不同用量混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发现杀菌剂、叶面肥常规用量与助剂混合能较显著地提高防效,产量增加较明显。杀菌剂、叶面肥用量减少16%和助剂的组合与常规用量防效相当,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粉唑醇、戊唑醇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2.5%粉唑醇SC、25%戊唑醇EW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药后14 d,12.5%粉唑醇SC、25%戊唑醇EW各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可达70%以上;药后30 d,12.5%粉唑醇SC较高剂量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效达90%以上,25%戊唑醇EW防效可达85%以上。同一剂量条件下,25%戊唑醇EW剂型防效显著优于80%戊唑醇WP剂型。试验结果表明,12.5%粉唑醇SC和25%戊唑醇EW杀菌剂能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药剂拌种及后期喷施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拌种显著降低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病株率,2种拌种药剂处理(复剂1:萎锈·福美双,复剂2:多·福·唑醇)的田间防效分别为58.0%和55.0%,产量较CK(清水)分别增加10.6%和9.3%。后期配合喷施杀菌剂三唑酮和戊唑醇,能够有效防治灌浆期小麦白粉病,且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12.8%~24.0%,其中以复剂1+三唑酮+戊唑醇处理产量最高(9 309 kg/hm~2),防效最好(62.3%)。综合田间防效和产量,复剂1拌种+三唑酮+戊唑醇处理控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筛选对小麦白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7.5%氟环唑乳油、50%醚菌酯干悬浮剂等13种杀菌剂进行喷雾,25d后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为40.5%~86.8%.其中50%醚菌酯干悬浮剂、7.5%氟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3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分...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型杀菌剂氟苯醚酰胺与同类型杀菌剂在黄瓜白粉病上防效的差异。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氟苯醚酰胺SC的EC_(50)值为0.817 mg/L,对黄瓜的白粉病有很强的防效,显著优于50%啶酰菌胺WG等同类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3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其中30%氟苯醚酰胺SC在制剂用量为415.5 mL/hm~2和499.5 mL/hm~2时,防效显著,其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3.31%和86.07%。由此可见,30%氟苯醚酰胺SC对防治黄瓜白粉病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为测定26.9%石英水剂(硅鲨)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在白粉病发生期内田间喷雾2次。调查药剂防效发现,26.9%石英水剂(硅鲨)单次用量90 ml处理对白粉病的病情指数1.74,防效95.12%。试验设置各剂量处理均未出现明显药害情况,对小麦安全。该药剂对小麦的防病、增产作用高于对照药剂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生产上可选用26.9%石英水剂(硅鲨)1 350/hm2防治。  相似文献   

12.
2种新型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型杀菌剂5%烯唑醇微乳剂、25%腈菌唑乳油进行了不同用药量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14 d 5%烯唑醇微乳剂13.50 g/hm2与16.88 g/hm2有效成分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4.77%、86.43%,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42%、89.35%,25%腈菌唑乳油45.00 g/hm2与54.00 g/hm2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3.99%、88.46%,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7.29%、88.98%,均显著优于对比药剂15%三唑酮乳油135.00 g/hm2常量喷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4种复配杀菌剂对设施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古浪县井河灌区试验观察了25%阿米西达悬浮剂分别与4种杀菌剂混合后,对日光温室葡萄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3 5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93.52%,折合产量60 503 kg/hm~2,较CK增产8 333 kg/hm2;其次是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91.53%,折合产量58 420 kg/hm~2,较CK增产6 250 kg/hm~2。且2种混合药剂均未发生药害,可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五种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叶斑病是北方花生生产区的主要叶部病害,通过5种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防效的试验比较显示,阿米妙收、金极冠对花生叶斑病具有极显著的防效,在花生收获前防效分别达到24.20%和23.57%,其他参试药剂防效次之;5种杀菌剂处理的小区荚果平均亩产均比对照增产,增幅在13.07%~37.91%,其中百泰处理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分别喷施杀菌剂,防效和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80.3%,较清水对照增产43.7%;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78.7%,较对照增产39.3%;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76.5%,较对照增产38.2%;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76.1%,较对照增产37.3%,效果较好。建议环县及周边马铃薯生产区,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前或始发期,应多次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明确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田间防效,为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济麦229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用药量和不同用药次数的小麦田间试验,研究其对小麦白粉病田间防效和产量的影响。使用该药剂450、675和900ml/hm2(制剂用药量)于扬花末期喷施1次,对小麦白粉病田间防效依次为37.06%、47.25%和50.00%;于扬花初期、末期间隔8d喷施2次,对小麦白粉病防效依次为61.27%、72.60%和84.84%。产量结果表明,喷施该杀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和产量,与不喷施相比,喷施1次增产比例分别为18.54%、21.49%和22.13%,喷施2次增产比例分别为23.77%、25.05%和28.43%。防治小麦白粉病可根据发病程度,使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在开花前后连喷2次,增产和防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安全药剂,选用5种复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株率10%和100%分别用药一次,40%丙硫?戊唑醇SC40ml/667㎡、48%氰烯?戊唑醇SC50ml/667㎡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高,末次药后14天,防效分别为96.6%、94.3%,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用4种不同药剂对山楂白粉病的防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4种药剂对山楂白粉病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其中10%己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000倍,430g/L戊唑醇悬浮剂5000倍,对山楂白粉病的防效达到了85%以上;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较低。  相似文献   

19.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2.25%锁病(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1 000倍液防治黄瓜白粉病防效(第2次药后14 d分别为96.97%、88.19%、85.32%)显著高于常用药剂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6.61%和75.38%),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施用浓度以600~8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良好,连续2次用药,可大幅提高防效。第1次用药后7天,30%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为70.34%,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的速效性较好,防效整体略优于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其25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79.98%;第2次用药后7天,各处理的防效普遍达到85%以上,其中,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80倍液的防效分别高达96.37%和97.10%。田间应用时,推荐哈茨木霉菌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