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发酵和纤维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瘤胃非典型纤维降解细菌的发酵和纤维降解特性,试验选取已分离鉴定出的四株瘤胃纤维降解细菌,即拜氏梭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分别培养72h后,测定其pH、产气量、纤维素酶活力、挥发性脂肪酸、氨氮浓度和菌体蛋白浓度。结果表明,4株瘤胃纤维降解细菌培养液的pH、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产气量、氨氮浓度、菌体蛋白浓度、滤纸酶活力、水杨苷酶活力和微晶纤维素酶活力,拜氏梭菌与肠球菌均高于链球菌与丁酸梭状芽孢杆菌(P0.05)。试验结果提示,拜氏梭菌与肠球菌纤维降解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底物类型及含水量对瘤胃真菌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活的影响。发酵底物粗料类型分别为菌糠、花生蔓和玉米秸,含水量分别为30%、40%、50%和60%。试验进行10 d,每2 d取发酵样品测试,监测其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滤纸酶的酶活。试验结果表明:在菌糠、花生蔓及玉米秸3种粗料底物中,花生蔓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P0.05)。含水量对纤维素酶活影响明显,含水量为40%时对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滤纸酶酶活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底物类型与含水量的互作对4种酶的酶活影响显著(P0.05)。滤纸酶发酵8 d达到峰值,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均为发酵4~6 d时酶活最高。综合各试验因素,试验以花生蔓为底物粗料,含水量40%,培养发酵4~6 d,纤维素酶活最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产纤维素酶微生物分解桑树枝条中的木质纤维素,有益于桑枝条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将分离自桑园土壤的菌株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初筛和桑枝粉培养基复筛后,获得1株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真菌菌株PTY1。PTY1菌株能够在以桑枝粉末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良好生长,最适生长p H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2℃。基于形态和18S r DNA序列鉴定PTY1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类呈现较高的滤纸酶(FPAase)、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其中FPAase在发酵第8天的活力最高,可达5.466 U/m L,CMCase在发酵的第6天和第10天出现2个活力小高峰,β-葡萄糖苷酶活力总体较高,发酵第8天活力最高为12.220 U/m L;FPAase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 H为5.5,而CMCase在50℃、p H 4.5~5.5时活力较高,均为酸性酶;以CMC-Na为底物时PTY1菌株酶促反应的Km为0.676 mg/m L,Vmax为0.038 9 mg/(m L·min)。PTY1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有望成为降解桑枝纤维素的专用菌株。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固体发酵底物中精料类型及精粗比对瘤胃真菌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固体发酵底物精料类型为麦麸和玉米,精料与粗料花生蔓30∶70、40∶60、50∶50、60∶40和70∶30。试验进行10 d,每2 d采一次发酵样品,监测其中的微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酶活。试验结果表明,麦麸作为精料底物可显著提高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P0.05)。精粗比为70∶30的产β-葡萄糖苷酶和滤纸酶酶活显著高于其他各精粗比(P0.05)。试验条件下,麦麸为固体发酵底物精料,精粗比为70∶30,发酵时间为4~6 d获得较高的酶活。  相似文献   

5.
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郝月  杨翔华  洪新 《中国饲料》2005,(11):15-17
本试验从各种土壤及饲料中分离到12株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测定滤纸分解度、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滤纸酶活(FPA)和天然纤维素酶活,筛选出6株对天然秸秆纤维素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改变其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的含量,发现随着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酶活力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瘤胃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来源于梅花鹿瘤胃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本试验采集了3锯龄健康梅花鹿的新鲜瘤胃液,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综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基因测序等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利用DNS法对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以不同物质为底物时的纤维素酶酶学特性,为后期菌株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结果显示,本试验从梅花鹿瘤胃液中分离的菌株N-11是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产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在30~45℃(最适温度为40℃),pH为6.0~7.0(最适pH 6.0),碳源含量为2%~5%(最佳接种量5%)较高;培养36h时达到产酶高峰,纤维素酶酶活力(CMCA)和滤纸酶酶活力(FPA)分别为12.563、12.414U/mL,在20~50℃或pH 6.0~8.0环境下作用1h,其相对酶活力均保持在80%以上,稳定性较好。以上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N-11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在纤维素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芦丁对奶牛瘤胃纤维素酶活的影响。选择体重600 kg左右、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5头,采集瘤胃内容物制取固相和液相酶液,分别添加芦丁0(对照组)、0.02、0.04、0.06 mg/mL,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法测定降解纤维素的相关酶活。结果表明:添加芦丁(0.02、0.04、0.06 mg/mL)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奶牛瘤胃内容物固相和液相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酶活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果胶酶与木聚糖酶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固相酶活都明显高于液相酶活。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来源于梅花鹿瘤胃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本试验采集了3锯龄健康梅花鹿的新鲜瘤胃液,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综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测序等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利用DNS法对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以不同物质为底物时的纤维素酶酶学特性,为后期菌株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结果显示,本试验从梅花鹿瘤胃液中分离的菌株N-11是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产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在30~45℃(最适温度为40℃),pH为6.0~7.0(最适pH 6.0),碳源含量为2%~5%(最佳接种量5%)较高;培养36 h时达到产酶高峰,纤维素酶酶活力(CMCA)和滤纸酶酶活力(FPA)分别为12.563、12.414 U/mL,在20~50℃或pH 6.0~8.0环境下作用1 h,其相对酶活力均保持在80%以上,稳定性较好。以上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N-11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在纤维素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选育出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优良菌株,采用微波对其孢子悬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辐照处理后,筛选出一株能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菌株B40 1,在最适产酶条件下,该突变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69.9%、110.0%。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从蒙古绵羊瘤胃中分离出3株厌氧细菌,通过细菌纤维降解性试验发现3株菌皆具有纤维降解能力;通过革兰氏染色试验发现3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最终确定分离的3株菌分别为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婴儿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编号为E1、E2和E3。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高纤维素酶活的Trichoderma asperelloides菌株,本试验以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Trichoderma asperelloides41245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和微波两种物理方法复合诱变,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初筛和固态发酵产酶复筛。试验最终获得一株Trichoderma asperelloides突变株ZWWB1,在以麦秸和麸皮为基质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上培养96 h,滤纸酶活力达15.08 U/g,是原始菌株的1.81倍。经5次传代发酵培养滤纸酶活力变化不大。可见该突变菌株ZWWB1产纤维素酶能力较高且遗传稳定性较好,可考虑进一步开发应用于秸秆饲料发酵。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日粮添加2-甲基丁酸对断奶前后犊牛瘤胃发酵、酶活及纤维分解菌菌群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对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32头体重(46.45±0.37)kg15日龄的荷斯坦哺乳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对照组犊牛断奶前饲喂鲜奶,断奶后饲喂犊牛料和苜蓿干草,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3、6和9g·d~(-1)的2-甲基丁酸,犊牛在45日龄断奶,分别于30和90日龄时从各组抽取4头,晨饲前称重后进行屠宰并采样测定指标。结果表明,90日龄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及乙酸与丙酸比例,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溶纤维丁酸弧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较30日龄均显著增高(P0.05),而pH和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6和9g·d~(-1)的2-甲基丁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瘤胃pH,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浓度(P0.05),日粮添加9g·d~(-1)的2-甲基丁酸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乙酸与丙酸比例,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力,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纤维丁酸弧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但对蛋白酶的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2-甲基丁酸通过刺激纤维分解菌和淀粉分解菌的生长提高瘤胃纤维分解酶和淀粉降解酶的活力,从而促进瘤胃发酵和瘤胃的发育;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考虑,建议2-甲基丁酸的适宜添加量为6g·d~(-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在体外模拟瘤胃内环境,利用取自崂山奶山羊瘤胃内的混合厌氧真菌为菌种,分别以花生蔓、地瓜蔓、豆荚、玉米叶和滤纸为培养底物,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为监测指标,研究不同纤维素含量的发酵底物对混合瘤胃厌氧真菌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在豆荚底物组培养72 h酶活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底物组(P<0.05);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最高点均出现在培养72 h的花生蔓底物组,酶活比地瓜蔓组分别高25.00%、14.67%(P<0.05);滤纸组3种纤维素酶酶活均显著低于其余4种底物组(P<0.05)。发酵120 h后,花生蔓、地瓜蔓和玉米叶组的干物质消失率均达到37%,显著高于豆荚底物组和滤纸底物组(P<0.05)。综上,底物中木质素含量对木聚糖酶、纤维素含量对羧甲基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诱导作用;选择豆荚做发酵底物可产生较高活性的木聚糖酶,选择花生蔓则可以产生较高活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底物干物质消失率对3种酶的活性高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初筛、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鉴别和固体发酵培养复筛,旨在从瘤胃内容物中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细菌。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得到19株有纤维降解作用的菌株,其中R2、R3、R4、R5、R7、R14及R197株的降解作用显著,通过刚果红染色及对纤维素酶活、干物质(DM)消失率的测定,最终以R3效果最佳,其透明斑直径/菌落直径为6.27、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为5.94 U/g,滤纸糖酶活(FPase)为1.12 U/g、DM消失率达到23.73%。结果提示,筛选出的瘤胃菌中以R3对稻草秸秆的降解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鸡嗉囊中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鸡嗉囊内容物中分离得到1株产纤维素酶较高的菌株,经鉴定为真菌门,半知菌纲(pungi imperfcti),从梗孢目(Moniliales),曲霉族(Aspergilleae),青霉属(PenicilliumLK.ex Fries),种名为Penicillium C3a.其最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为7.26026U/mL,最大滤纸酶活为7.206121 U/mL.酶系较完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更高效地分解堆肥中纤维素成分的细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土壤样品中初步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对已分离保存的菌株做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41株,进一步筛选到具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6株,6株菌中可以更好地降解滤纸条的有3株,分别为XQ-8、XQ-10和XQ-11,经16S rDNA鉴定该3株菌中有2株为吉氏纤维素菌(Cellulomonas gilvus),1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且该3株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28.95±1.48)、(54.70±1.56)、(58.85±3.75)U/mL。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3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细菌,可以作为有效降解纤维素的潜力菌株进行粪污堆肥发酵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产纤维素酶活性高的土著菌株,试验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从秸秆还田小麦土壤中分离到1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真菌,并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滤纸酶活均较高,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发现与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的相似性达到100%,鉴定为拟康氏木霉。  相似文献   

18.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与产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离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试验收集堆肥和林场腐殖层土壤样品,经富集培养后接种于不同的鉴别培养基用于分离细菌、放线菌、真菌,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琼脂平板结合革兰氏碘液染色法,通过测定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H/C值)初筛纤维素降解菌,通过测定滤纸酶(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活性复筛出产纤维素酶能力相对较强的菌株,并测定其酶活性,最后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产酶最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能力相对较强的细菌6株、放线菌9株、真菌2株;FPA和CMC活性测定显示,分离菌株的FPA活性在5.36~25.86 IU/m L之间,CMC活性在11.56~58.75 IU/m L之间,其中1株真菌的酶活性较高,FPA和CMC活性分别达到25.86 IU/m L、58.75 IU/m L,产酶能力高于在生产中应用的绿色木霉菌,这株真菌鉴定为黑曲霉,该菌可以作为潜在的开发菌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夏南牛瘤胃样本进行微生物富集培养,筛选、获得一株纤维素高效降解细菌ZJ08,分子鉴定确定该菌属于假黄单胞菌属,其纤维素酶活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 H为5.0,是一株具有较强耐酸特性的纤维素降解菌株,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从发酵饲料的微生物中筛选分离鉴定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曲霉菌株。试验利用PDA培养基对黑曲霉进行分离,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判定菌株分类地位;检测该菌的菌落形态和生长特性,定性研究该菌的酶谱,选择不同碳源诱导其产内切葡聚糖酶、滤纸酶及木聚糖酶活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得到1株曲霉,经鉴定该菌为黑曲霉,编号为0729。在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30℃,培养第2 d,由木糖诱导黑曲霉产内切葡聚糖酶活和滤纸酶活最高,培养第1 d滤纸诱导的木聚糖酶活最高。研究表明,发酵饲料中富含可降解纤维的微生物资源,黑曲霉可以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对开发反刍动物饲用微生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