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新群 《内陆水产》2002,27(9):33-33
鱼类患病后,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但有些鱼病症状相似,如不能正确区别,就会失去治疗良机。现将几种容易混淆的鱼病区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出血病与肠炎病两种病均主要危害当年的一龄草鱼种,病鱼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呈鲜红色,但出血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而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充血发炎,严重的呈紫色,剖开肠道无食,有血脓,观察体表,鳍条被蛀蚀,腹部膨大,挤压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鳃霉病与烂鳃病草鱼多患这两种病,病鱼头部乌黑,鳃瓣苍白。但鳃霉病病鱼的鳃丝肿大、发炎,而烂鳃病则出现鳃组织腐烂、崩溃,鳃丝…  相似文献   

2.
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因此搞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现将几种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由细菌引起的鱼病1.烂鳃病(1)症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体色黑,又称“乌头瘟”,病鱼鳃丝腐烂并充血,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不规则透明小窗  相似文献   

3.
烂鳃病是养鱼生产中的主要危害病种之一。但草鱼烂鳃病可由细菌和寄生虫引起,应严格检查,正确诊断病情和对症及时治疗,才能保障生产的高产和高效运行。一、两类烂鳃病的相同点1.染病部位相同,都发生在草鱼鳃丝上。2.揭开鳃盖观察鳃丝都缺损、充血或糜烂。3.都可引...  相似文献   

4.
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鳃部疾病是危害最严重鱼病之一。因而,对鱼类鳃病的诊断是否准确,是否及时地对症下药,直接关系着养殖效益。笔者根据多年诊治鱼病的实践,对鱼类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鳃病的诊治作一小结。 一、两种鳃病的共同特征 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鳃病的发病部位均在鱼类的鳃丝上,并且鳃丝均会出现缺损、糜烂、充血、水肿等症状,病鱼吃食量明显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多漂浮在水面或无规律地沉浮。特别是放养的鱼类还没有长至商品鱼规格,在初夏会频繁出现浮头现象,开动增氧机后鱼仍不下水。 二、两种鳃病的区别 (一)由寄生虫…  相似文献   

5.
赖勤  喻海石 《内陆水产》2002,27(4):40-41
近几年来,我省观赏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治病措施不力等多种原因,鱼病流行严重。现将我省常见的几种金鱼疾病的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烂鳃病1.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曲挠杆菌。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有时鳃丝末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有时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发病季节终年可发生,以春末夏初(4~10月)为多见。水温在20℃…  相似文献   

6.
几种常见类型的鱼病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淡水养鱼生产中,有多种不同的病因引发的鱼病症状相近,易造成误诊,影响治疗,往往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于由不同病因引发的相近症状的几种类型的病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作如下归纳: 1 烂鳃型 1.1 烂鳃病:属细菌性鱼病 症状特点:除鳃内粘液增多,鳃丝膨大、弯曲、腐烂外,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名“开天窗”。  相似文献   

7.
<正>一、细菌性烂鳃又称"乌头瘟"。本病是最重要的常见病之一,且常与肠炎、赤皮病并发,使病情复杂化,成为通常所说的"草鱼三病"。病鱼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不吃食,体色变黑,尤其头部乌黑,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的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则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小出血点。在病变  相似文献   

8.
渔工 《海鲜世界》2002,(2):38-39
鱼类鳃病,按其致病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又称鳃霉病)、寄生虫性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常见的传染性鱼病,常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严重危害草鱼鱼种、成鱼,一旦暴发,草鱼死亡率高达60%以上,同时也严重威胁青鱼、鲢鱼和鳙鱼。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迅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00,297(8)
一、草鱼的烂鳃病一般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解剖观察病鱼的鳃部,明显可见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的斑点,鳃片的表面,尤以鳃丝末端粘液很多,并常粘附着淤泥和杂物碎片,有时亦可看到瘀血和斑点沉积在鳃片上。严重患病病鱼的鳃盖片中央,表皮由于被鱼害粘球菌感染后腐蚀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诊断烂鳃病]1.组织病理观察,明显可见病鱼的鳃,特别是鳃丝、鳃小片由于粘球菌的侵袭而坏死、崩溃,往往不能辨认其细胞形态。呼吸上皮组织、呼吸上皮细胞及流经其间的红细胞均已坏死,…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是主要的淡水池塘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等优点,食性为草食,是很多养殖户喜欢养殖的优良品种。但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不高。对草鱼危害较大的,除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外,最常见的应当是草鱼烂鳃病。导致草鱼烂鳃的病原主要有寄生虫、真菌及细菌性,其中尤以细菌性烂鳃病最为严重。烂鳃病为草鱼"老三病"之一,每年都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鱼病的研究,早期以寄生虫病为主,接着是鱼细菌性病的研究,最后才开始病毒的骈究。我国1952年开始研究寄生在草鱼苗和夏花鱼种阶段的鳃隐鞭虫,寄生鳃丝部位。在江苏、浙江养鱼地区十分流行,引起草鱼大批死亡。还有不少种类的原生动物,也引起草鱼发病,如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杯体虫等。由原生动物孢子虫引起鱼病较普遍。白鲢最敏感,草鱼也有寄生,病原体是鲢碘孢虫。草鱼细菌性病有: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疖疮病、白皮病、竖鳞病和尾柄病等。1954年浙江卫生实验院首先报道有关草鱼肠炎病研究,同时中科院水生所在浙江菱湖鱼病工作站分离到一种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对健康鱼进  相似文献   

12.
<正> 2.3.2 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危害比较严重。鱼鳃是鱼类器官中与外界接触的最敏感区域,也是鱼类生存的最要害部位。发病鱼的呼吸器官遭到破坏后,不仅影响鱼的血液循环,破坏了供氧能力,随后是影响食欲和抗病能力,其严重性要大于细菌性皮肤病。2.3.2.1 病原 鱼类粘球菌。2.3.2.2 症状与诊断 肉眼观察,鳃丝腐  相似文献   

13.
<正>鲤鱼和锦鲤是我国重要的池塘养殖对象,烂鳃病是鲤鱼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几年鲤鱼烂鳃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发病后养殖者和鱼病防治人员都有一定的治疗经验。而近几年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鱼和锦鲤中广泛流行,并引起发病鱼烂鳃的症状,与细菌性烂鳃很容易混淆。由于大家对鲤鱼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网箱养鱼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箱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鱼类病害,它直接影响着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近两年对我省白洋淀、黄壁庄水库、王块水库等大型水域网箱养鱼的观察和了解,对网箱养鲤危害较大而且发病率最高面积最广的属鲤鱼烂鳃病。网箱养鲤烂鳃病有两种情况,一是细菌性烂鳃;另一种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烂鳃,有些养殖单位因技术水平及条件的限制不能分辨,故多次施药均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把如何分辨及治疗网箱养鲤烂鳃病的方法总结如下: 1.症状细菌性烂鳃的主要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发白,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  相似文献   

15.
<正>鱼鳃霉病是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丝引起的疾病,鱼鳃霉菌的生物学分类为水霉目、水霉科、鳃霉菌属。鳃霉病主要危害罗非鱼、草鱼、青鱼、鲤鱼、黄颡鱼、鲇鱼、鳙等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鳃霉病的临床诊断存在许多误区,有的水产技术人员把普通细菌性烂鳃病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烂鳃症状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鳃丝部位寄生的水霉菌  相似文献   

16.
夏秋两季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我省夏秋季节常见鱼病有十余种(据“河南省池塘鱼病区系调查”),其中尤以细菌性鱼病最多,危害最甚。在这些细菌性鱼病中,最常见的(也是危害最大的)有:白头白咀病、烂鳃病、赤皮疾、肠炎病和打印病。因此,夏秋季节做好这些鱼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漂白粉学名次氯酸钙,是常用的鱼病药物之一,主要用于防治体外细菌性鱼病,如烂鳃病、打印病等。也是较理想的清塘药物。普通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8~32%,漂粉精是纯粹的次氯酸钙,含有效氯60~70%。  相似文献   

18.
实施鱼病综合防治技术苗种成活率高仍比市红星渔场有成鱼池1.33公顷,鱼种池1.87公顷。1984年建场至1990年,鱼病不断发生。常见鱼病有弯体病、烂鳃、肠炎、赤皮、疖抱病、车轮虫病、锚头据病、中华据病、鱼虱病、水蜈蚣等病虫害。其中烂鳃病、弯体病、疖...  相似文献   

19.
鳃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由鳃弓、鳃耙和鳃丝组成.鳃丝组织分布许多毛细血管,水中溶氧通过鳃丝表皮细胞渗透进入血液达到气体交换.鲢鳙等滤食性鱼类通过鳃耙将水体浮游生物过滤进入食道而摄食.同时鳃具有调节体内渗透压作用,可以将过量氨氮等机体代谢产物经鳃器官排泄到体外,如果鳃组织发生病变,将直接破坏呼吸功能,威胁鱼类的生存.所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及时预防和治疗鳃病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笔者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将鱼类烂鳃病的分类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供水产同仁参考. 1 寄生性烂鳃 1.1 流行季节 流行时间为每年4-9月. 1.2 主要症状 病鱼鱼体发黑,尾柄灰白,鳃盖张开难以闭合,鳃丝发白并参差不齐,鳃片表面黏液增多,鳃片腐烂,镜检可见大量寄生虫如:中华鳋、锚头鳋、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孢子虫等. 1.3 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炎热的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的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的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