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测定了鸭梨黑皮病果和无病果果皮中的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可以认为鸭梨黑皮病与苹果虎皮病的发生机理颇相类似,也是一种生理病害,采用防治苹果虎皮病的乙氧基喹处理包果纸包鸭梨,同样可以防治鸭梨黑皮病。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早熟砂梨品种翠冠和西子绿果实黑皮病抗性差异与采后果皮生理变化的关系。在低温(2℃)贮藏条件下比较黑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共轭三烯、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果皮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于低温条件下的翠冠果实,14 d出现明显的黑皮病症状,42 d病情指数达到了66.3;而西子绿果实无黑皮病症状出现。低温贮藏期间,翠冠果皮中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共轭三烯的增加速度、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均明显高于西子绿。翠冠和西子绿果皮抗氧化酶SOD、POD、APX和CAT的活性变化规律相同,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2品种SOD、POD和APX活性都在贮藏14 d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在此过程中,2品种SOD活性相近,POD和APX活性差异逐渐减少。同时2品种CAT活性贮藏14 d后持续下降,翠冠CAT活性低于西子绿,且下降速度远远快于后者。早熟砂梨不同黑皮病敏感性品种果皮中O2.-的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POD和CAT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而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共轭三烯的氧化速度是决定果实黑皮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梨黑皮病易感品种翠冠果实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克隆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pAFS)的cDNA全长。PpAFS开放阅读框包括1731个碱基,编码57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6.26×103。由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倍半萜类氨基酸的特征结构:RR(X8)W模式(33~43位氨基酸)和DDxxD模式(326~330位氨基酸)。2℃低温贮藏和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均能抑制翠冠果皮中PpAFS的表达,减缓α法尼烯合成,降低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含量,进而推迟黑皮病的发病时间并降低其发病率;在两种措施同时应用情况下,翠冠果实采后42d之内不会发生黑皮病。贮藏于室温(28~32℃)或低温(2℃)的翠冠果实,果皮中共轭三烯含量超过2.0nmol.cm-2,黑皮病就会发生,因此推断该值为黑皮病发生的阈值,环境温度只能起延缓或加速达到这一阈值的作用,而与黑皮病的发生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五九香’梨冷藏后极易发生黑皮现象。为解释其发病机制,以不同程度患黑皮病的‘五九香’梨(Pyruscommunis L.‘Wujiuxiang’)为材料,分析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以及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H2O2、多酚氧化酶(PPO)以及总酚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黑皮病发病程度加重,果皮α-法尼烯逐渐减少,而共轭三烯、H2O2和总酚含量逐渐增加,细胞膜透性上升,PPO活性下降。在(20±2)℃下贮藏3d后,发病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以及总酚含量显著降低,而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和PPO活性显著增加。说明‘五九香’梨黑皮病发生与果皮中共轭三烯、膜透性和H2O2含量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 ,探讨苹果低氧气调新组合贮后一段时间内不发生虎皮病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气调新组合处理 4个月的苹果 ,贮藏效果好 ,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较低 ,在此后 2个月的冷藏期中 ,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较高 ,但未发现虎皮病果。气调新组合处理的苹果在贮后一段时间不发生虎皮病 ,与气调处理期间其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共轭三烯的形成高峰延缓至贮后一段时间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花牛苹果虎皮病的发生机理,对‘俄矮二号’和‘卡迪’2种花牛主栽品种在(0±0.5)℃冷藏及冷藏8个月后模拟货架10d(25℃)期间虎皮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果皮与果肉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丙二醛(MDA)、总酚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冷藏5个月后花牛苹果果皮开始产生虎皮状病斑,6个月开始爆发,果肉始终无病斑出现;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MDA、总酚的平均含量及PPO的平均活性均极显著的高于果肉(P0.01),虎皮病发生主要在果皮而非果肉;推测PPO主导的酶促褐变是虎皮病发生在果皮的主要原因,而共轭三烯的积累只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1-MCP对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Dangshansu pear)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采收期Ⅰ:果实未成熟,为当地大量采收期;采收期Ⅱ:当地适宜采收期)的砀山酥梨果实,用1.0μg/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及常温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并观察统计果实黑皮病的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结果】采收期Ⅰ的对照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较早,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均较高;同一采收期,1.0μg/L1-MCP处理能推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时间,降低黑皮指数,显著抑制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增加;与采收期Ⅰ1-MCP处理果实相比,采收期Ⅱ1-MCP处理推迟了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对果实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的抑制作用较好;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贮藏温度与果实黑皮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MCP处理对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的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成熟果实的作用较未成熟果实明显。  相似文献   

8.
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可能的机理,为梨的黑皮病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砀山酥梨为材料,在果实冷藏(2±0.5℃)前,分别采用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浸泡1min和0.5μL.L-1的l-MCP气体处理12h,定期对果实部分采后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在贮藏末期对其黑皮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和0.5μL.L-11-MCP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总酚、MDA的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升高,并极其显著地抑制了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发生,延迟了其在货架期的发病。【结论】采后适宜浓度的1-MCP和DPA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和延缓砀山酥梨冷藏期和货架期黑皮病的发生,但二者的作用机理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酥梨为材料,贮藏前短时间密闭包装形成超低氧环境,并在随后的冷藏期间对梨果实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进行测定,探寻贮前超低氧处理对冷藏期间梨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氧处理时间对果皮中萜烯类物质含量与组成的变化以及果实的贮藏品质有一定影响,且萜烯类物质含量、组成变化与酥梨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贮前超低氧处理3、5 d果实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西洋梨贮藏过程中虎皮病的控制方法及发病规律。【方法】以‘早红考密斯’梨为试材,研究水溶性和酸溶性壳聚糖处理对‘早红考密斯’梨低温(0±0.5)℃贮藏期间虎皮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虎皮病的发生会导致‘早红考密斯’梨果皮细胞质壁分离、死亡,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在贮藏第120天时,1.0% 酸溶性壳聚糖和1.0% 水溶性壳聚糖处理的果实虎皮病发生率分别比对照低63.89%和44.44%。酸溶性和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梨果皮中α-法尼烯的生成及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积累,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同时,还降低了梨果实呼吸强度水平,促进了还原糖的积累,抑制了贮藏前期可滴定酸的下降。【结论】采后壳聚糖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贮藏期间‘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发生,并且酸溶性壳聚糖处理抑制虎皮病效果优于水溶性壳聚糖。壳聚糖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而方便的方法用于生产上‘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 鸭梨褐皮病,也叫黑皮病,是一种生理病害。染病梨果最初表现为果面无光泽,颜色不正常,以后以果点为中心形成圆形病斑,再逐渐扩大连片,呈褐色以至变黑。该病在我省梨区早有发生,一般在鸭梨的贮藏后期发病,高峰期在翌年的三、四月份。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鸭梨贮存时间的延长,该病的危害愈来愈突出,特别是1992年,鸭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热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虎皮病和贮藏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42℃的热空气处理果实24h,然后置于(0±0.5)℃下贮藏195d,以采收后直接入库的果实为对照,果实出库后置于20℃条件下15d(模拟货架期),定期测定各项指标,并观察虎皮病的发生情况。【结果】热处理能极显著降低虎皮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减少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积累,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提高POD活性,抑制PPO活性,促进总酚物质的积累,降低果实失重率,维持果实硬度(P<0.01)。热处理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极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P<0.01),使固酸比上升。【结论】热处理可以抑制红富士苹果虎皮病的发生,延缓果实衰老,降低果实软化速度,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呼吸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0.1 mmol?L-1的DNP浸泡 0.5 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8?1)℃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自由基( )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经DNP处理的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增大,果皮ATP含量降低。同时,DNP处理促进龙眼果皮产生 的速率增加,且在整个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APX活性下降,SOD和CAT活性上升,内源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增加。【结论】DNP促进龙眼果皮褐变可能是由于DNP降低活性氧清除能力、导致活性氧积累而破坏细胞膜系统,同时DNP导致的能量亏缺使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修复能力下降,其结果破坏细胞膜结构,使酚酶(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物质接触、酚类物质氧化而形成褐变聚合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富士苹果浓红色芽变品种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果实常规品质测定与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长富2号富士苹果及其浓红色芽变品系美乐的果实常规品质和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美乐是以酯类香气成分为主的酯香型苹果品种;与长富2号相比,美乐平均单果重高出13.6 g,果实片状着色,苹果摘袋后,上色期平均为4.5天;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明显,美乐果实中检测出香气物质45种,香气成分总量为118.044μg/g,香气物质种类较长富2号少6种,但总含量高出7.485μg/g;美乐中含量最高的香气物质为α-法尼烯,含量为21.012μg/g,占香气总量的17.80%,而在长富2号中,α-法尼烯含量仅为11.519μg/g,是含量变化最大的香气成分;α-法尼烯含量的增加有可能会影响美乐品种贮藏期对果实虎皮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采前喷施苹果酸对苹果梨采后黑皮病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前喷施25 mmol.L-1苹果酸对常温贮藏期间苹果梨果实黑皮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酸处理可有效降低贮藏期间苹果梨的黑皮率和黑皮指数,抑制果实丙二醛的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大,降低贮藏初期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果实贮藏早期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藏期间果实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抗氧剂及单果包装处理控制苹果梨的黑皮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苹果梨采后用4种抗氧化剂及5种类型单果包装处理控制黑皮病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抗氧化剂均可明显降低黑皮率及表皮褐变度,使用浓度越高,效果就越好,其中以亚硫酸氢钠效果最好,乙氧基喹次之;5种类型单果包装均能显著减少黑皮率及表皮褐变度,其中以薄膜袋+发泡网袋效果最好,包果纸+发泡网袋次之;药物及单果包装配合处理可使处理的效果叠加。  相似文献   

17.
<正> 1 采收 梨果采收期对贮藏的影响很大,采收成熟期是影响梨贮藏的关键之一。梨的成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可采成熟期:物质的积累过程已基本完成,开始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和风味,果实体积和重量不再明显增长,一般果皮颜色为黄绿色,鸭梨的果肉硬度为7.2~7.7千克/平方厘米。二为食用成熟期:果内积累物质已适度转化,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风味,果肉适度变软,一般果皮颜色为绿黄色。三是生  相似文献   

18.
自花结实鸭梨授粉受精过程中生理代谢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鸭梨及其自花结实变异品种--"金坠梨"和"魏县阎庄自花结实鸭梨"的自花授粉表现、花柱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坠梨"和"魏县阎庄自花结实鸭梨"自花授粉后,花粉管能进入花柱,在沿花柱向子房伸长途中未被抑制,花粉管能顺利通过花柱进入胚囊,并能完成受精作用.鸭梨的自花结实变异品种...  相似文献   

19.
苹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苹果在长期低温贮藏后或从低温贮藏结束转移到货架后易发生虎皮病,降低了果实的贮运价值.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苹果虎皮病发生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虎皮病的发生与α-法呢烯及其氧化产物的积累存在密切的关系,但苹果虎皮病系统的发生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主要从虎皮病症状、虎皮病发生机制、延缓虎皮病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全面阐明虎皮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虎皮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挖掘我国特有的果实香气浓郁的梨资源,弄清其果实芳香成分及含量,并进而研究它们在梨果实中的代谢与调节机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我国部分秋子梨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在基础上,以挖掘出的‘南果梨’为试材,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与其果实特异香气成分生物合成相关的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uFS),并采用半定量PCR(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其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荣香’、‘龙香’、‘香水’和‘晚香’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醛类物质,‘南果’、‘大南果’和‘寒香’梨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物质。在‘南果’梨中还检测出了高含量的α-法尼烯,而在其他品种中α-法尼烯相对含量较低或未检测到,这可能是‘南国’梨具有浓郁香气的主要原因;随着果实的成熟,PuFS基因在‘南果梨’果皮中的表达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绿熟期表达量最高,商熟期表达量开始降低,完熟期表达量非常弱。而PuFS在3个时期果肉中的表达量均很弱,且差异不明显。总体上,PuFS基因在绿熟期的表达量高于商熟期和完熟期,在果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果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