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建立同时测定渔用饲料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残留量的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氯霉素-D5和氟苯尼考胺-D3位内标,样品用氨化乙酸乙酯提取,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MCX)净化,在金刚烷基色谱柱上分离,采用LC-MS/MS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检出限(LOD)为0.2和0.5μg/kg,定量限(LOQ)为1.0和2.0μg/kg,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4%~12.1%(n=6),加标回收率达到64.3%~97.0%。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在渔用饲料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残留测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位素稀释法|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渔用饲料  相似文献   

2.
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及市场状况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氟苯尼考是新型兽用广谱抗菌剂,对于敏感菌所致的鱼类、家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抗菌谱广、安全高效等优点,国内已有生产,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业及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氟苯尼考与三甲氧苄啶(TMP)联合应用对临床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以临床上对本地区大肠杆菌病有部分疗效的药物为对照组,分感染对照组、恩诺沙星组、氟苯尼考组和氟苯尼考与TMP配伍应用组。经对比治疗,验证氟苯尼考与TMP配伍应用组临床疗效较好,配伍比例为5:1,药物浓度为50μg/mL,即每毫升的药液浓度含氟苯尼考42μg,TMP为8μg。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临床上除了做好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外,药物治疗非常重要。通过用复方10%氟苯尼考+5%阿齐霉素注射液、30%氟苯尼考注射液、30%替米考星注射液等抗菌3种药物来治疗人工感染的副猪嗜血杆菌病(HP)病例,结果显示,3种药物对HP有效率均5-80%、治愈率均于50%。其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小鼠进行硫酸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联合应用的急性毒效应评价,初步探讨这2种抗菌药联合应用的合理性,以期为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指标提供可靠依据。经查证,硫酸卡那霉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_(50)为1 973.95 mg/kg,其95%可信限为1 969.22~1 978.71 mg/kg;氟苯尼考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_(50)为636.68 mg/kg,其95%可信限为538.5~735.1 mg/kg,该试验利用等效应线图法求出硫酸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联合用药时的LD_(50)。试验表明,硫酸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联合用药中,硫酸卡那霉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_(50)为510.51mg/kg,其95%可信限为437.52~595.66 mg/kg;氟苯尼考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_(50)为765.60 mg/kg,其95%可信限为656.15~893.31 mg/kg。结果显示,硫酸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后的LD_(50)剂量直线交点落在95%可信限上限之外,即这2种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产生毒效应颉颃,初步认为联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氟苯尼考的药理作用及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苯尼考(norfenicol)又名氟甲砜霉素,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氟苯尼考[R-(R^*,R^*)],-2.2-二氯-N-[1-(氟甲基),-2羟]-2-[4-(甲基磺酰)苯基]乙基-乙酰胺,C12H14FCl2NO4S,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广谱、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对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氟苯尼考已在亚洲、欧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上市,目前,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并应用在兽医临床上。由于氯霉素有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国家已禁止用于食品动物。因此,在动物疾病的防治上,尤其是食品动物,氟苯尼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测定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苯尼考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pH值为3.0)为40∶60(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2 nm,进样10μL,柱温为室温。氟苯尼考浓度在0.1-3 m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1.12%(n=4)。此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TMP与氟苯尼考配伍应用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杆菌病会引起鸡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造成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这些疾病仍在使用各种抗生素,但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氟苯尼考是较为敏感的药物,它抗菌谱广,与其它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之间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而且多数呈协同作用。它使用安全(除妊娠动物外),应用十分广泛。为了进一步增加氟苯尼考的疗效,降低成本,我们用三甲氧苄啶(TMP)与氟苯尼考配伍应用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进行研究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氟苯尼考对肉鸡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确定氟苯尼考的最适使用剂量,为临床应用氟苯尼考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试验将150只14日龄肉鸡分成5组(对照组及试验Ⅰ、Ⅱ、Ⅲ、Ⅳ组)。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氟苯尼考50、100、200、400 mg/L,通过测定血清中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及IL-10、INF-γ含量,比较分析添加不同剂量的氟苯尼考对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Ⅰ和Ⅱ组血清中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及IL-10、INF-γ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Ⅲ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低剂量氟苯尼考(50、100 mg/L)对鸡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效果不产生影响,但添加高剂量氟苯尼考(200、400 mg/L)对鸡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效果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氟苯尼考(Florfenicol)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兽医专用广谱抗生素[1].由于氟苯尼考微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开发水溶性氟苯尼考一直是兽药领域研究的热点.氟苯尼考琥珀酸钠为氟苯尼考的前药,具有很高的水溶性,在动物体内可以代谢为氟苯尼考而发挥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后,再用正己烷去除脂肪,浓缩后用BEH C18(50mm×2.1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四种药物在2—500μg/L的系列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样品中氯霉素的检测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2μg/kg;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检测限为0.5μg/kg,定量限为1μg/kg。本方法氯霉素在0.2~1μ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1—50μ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氟苯尼考作为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的动物专用抗菌药,在猪、鸡及鱼的临床治疗上应用广泛;但由于氟苯尼考在水中溶解性差,市场上的产品多为氟苯尼考溶液剂、预混剂,使其投药途径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增加氟苯尼考的利用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一直是兽药领域研究的热点。笔者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水溶性氟苯尼考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种提高氟苯尼考生物利用度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氟苯尼考(florfenicol, FF)是一种酰胺醇类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牛、猪、鸡和水产动物的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但因水溶性差,使其在临床上应用极为不便。近年来,提高氟苯尼考水溶性成了热点问题,论文对氟苯尼考增溶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氟苯尼考复合物、微球、纳米结晶、微晶和共晶等技术在改善氟苯尼考水溶性上的应用,旨在为氟苯尼考新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复方氟苯尼考对实验性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苯尼考(florfenicol)是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新型广谱抗菌药。目前,国内外对该药单独使用的研究较多,但该药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报道很少。本试验在测定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单独及其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体外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PAE)的基础上,观察了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可溶性粉通过混饮对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该药复方制剂及其在禽病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检测止痢散、白头翁散、苍术香连散等三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氟苯尼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氟苯尼考临床预防、治疗用量和中兽药散剂临床用量,在散剂中定量添加氟苯尼考作为阳性样品。样品经乙腈提取、流动相(乙腈-水)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氟苯尼考含量。结果显示,在10~5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回收率在95%~101%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4%,检测限均为50 mg/kg。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上述三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氟苯尼考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测定氟苯尼考悬浮乳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3 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室温。氟苯尼考浓度在40~60μg/m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无杂质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1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0.82%,批间变异系数为0.22%。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氟苯尼考悬浮乳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正生理模型在兽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3],其优点之一是可以准确预测药物在动物各组织/器官的浓度变化过程[4-5],并且可以进行不同种属和给药途径间的外推[6-7]。选择氟苯尼考作为受试药物,是因为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上应用普遍,并且具有极其丰富的药动学数据可供参考。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普遍的、简单的血流限速生理模型以预测氟苯尼考在猪、绵羊、鸡中的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1 参数从技术层面讲,建立生理模型一般包括搜集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淡水鱼的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现状,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浓度稀释法分别定性、定量检测了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集的26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利用PCR法检测菌株携带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15.38%,氟苯尼考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主要集中在2~4 μg/mL,5株菌对氟苯尼考的MIC超过8 μg/mL,1株分离菌具有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结合以往数据及其他省市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已呈较高的耐药率和耐药浓度,且位于质粒上的floR基因阳性菌株有传递该基因给其他种属鱼类致病菌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科学规范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氟苯尼考纳米乳制备及其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制备氟苯尼考纳米乳并了解其抑菌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处方筛选、物理性质考察、抑菌圈试验,通过测定氟苯尼考在多种油相中的溶解度,确定最佳油相;再以乳化剂-助乳化剂(Smix)体积比Kv值及Smix-油相体积比为考察指标,结合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佳处方组成;利用染色法鉴别纳米乳类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乳微观形态;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度分布、Zeta电位;采用离心及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经抑菌圈试验观察氟苯尼考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微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橄榄油为最佳油相,EL-40为最佳乳化剂,丙三醇为最佳助乳化剂,优选的Smix体积比Kv值为2.0,Smix-油相体积比为8:2。氟苯尼考纳米乳最佳处方组成为:氟苯尼考120 mg,N,N-二甲基甲酰胺0.1 mL,橄榄油2 mL,EL-40 5.7 mL,丙三醇2.3 mL,水6 mL。氟苯尼考纳米乳为水包油(O/W)型,外观呈球形,大小均匀无黏连,平均粒径28 nm,粒径呈正态分布,Zeta电位为-0.454 mV,经离心试验及长期试验样品稳定,对4种常见菌体外抑菌效果强于同浓度氟苯尼考溶液。本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纳米乳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且纳米乳稳定,抑菌效果良好,在畜牧养殖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氟苯尼考在禽病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建云  焦库华 《中国家禽》2005,27(16):49-51
氟苯尼考又名氟甲砜霉素,是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制的兽用广谱抗菌药物,其化学名称是D(+)-苏-1-对甲砜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3-氟丙醇,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物。该药已先后在日本、韩国、挪威、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智利、奥地利及西班牙等多个国家批准上市。在日本和墨西哥还被批准用作猪饲料添加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性疾病。氟苯尼考的特点是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特别是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