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鲆是河北省海水鱼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牙鲆用饵料(生鲜饵料、配合饵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养殖成本增加.再加上近年来多宝鱼(大菱鲆)事件的影响,使得牙鲆鱼价低迷.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投喂饵料,在管理上减少经济性损耗,提高养殖成活率将是目前养殖牙鲆解困的有效方法.笔者根据多年来在河北省沿海各工厂化养殖牙鲆现场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饵料试验,参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就选择适合牙鲆养殖用饵料的方法和投喂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当前褐牙鲆(Paralicthys olivaceus)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对养殖密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水温(20.0±0.4)℃、空气充氧与纯氧充氧模式下,探讨溶解氧和养殖密度对小规格(1.26±0.45)g与较大规格(14.00±2.10)g褐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这2种规格褐牙鲆幼鱼的最适养殖密度,并通过线性回归法,建立了褐牙鲆幼鱼最适养殖密度的标准曲线.运用.NET C#开发了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的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初步实现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对褐牙鲆幼鱼合理养殖密度的查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养殖成本上升及近海养殖区域的工业化开发利用,使得工厂化和海水网箱养殖牙鲆变得空间狭小、利润微薄,对牙鲆养殖造成一定影响.人们开始尝试池塘养殖牙鲆,与前2种养殖模式相比,池塘养殖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可养时间短,可养密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牙鲆是我国海水鱼养殖的重要对象。本文扼要介绍牙鲆室内水泥池养殖、牙鲆网箱养殖技术等内容,对生产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牙鲆为比目鱼类,在分类上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是一种名贵鱼类,其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随着牙鲆鱼高密度工厂化人工养殖的发展,牙鲆疾病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殖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各地养殖场每年都因疾病的发生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近几年对我省牙鲆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牙鲆的腹水病发病率高达26%,仅次于盾纤毛虫疾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我省牙鲆腹水病进行了病原学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过量捕捞和环境污染造成牙鲆产量大幅度下降,市场供不应求,牙鲆养殖潜力极大.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状,对滨海地下水进行了检测,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对工厂化牙鲆养殖进行了实验,如:地下水养殖池与净化地下水养殖池对比、纯净化地下水养殖池与自然海水混合净化地下水养殖池对比、牙鲆放养密度对比等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工厂化养殖,积累了经验,对今后滨海工厂化牙鲆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周晨光 《海洋渔业》1988,10(1):47-47
<正> 中电技术研究所利用热泵有效地应用于牙鲆养殖.由于热泵控制海水温度,使缩短养殖时间的试验获得成功。试验是在1986年6月在山口县的牙鲆养殖场的水池中进行的,水体为10立方米,养殖体长12厦米的牙鲆1600尾。夏季因养殖水温上升,则利用热泵冷却海水,控制在牙鲆养殖的适温度在22~23℃范围.结果,原来夏季很少摄饵的牙鲆活跃地摄  相似文献   

8.
牙鲆养殖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鲆在我国俗称比目鱼、偏口,是冷水性、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等特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D。其饵料多为低质杂鱼,而我国沿海又产有大量低质野杂鱼,为牙鲆的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一、牙鲆亲鱼的培育野生海捕或人工养殖的牙鲆鱼均可作为亲鱼。我国黄、渤海产的天然牙鲆性成熟年龄为:雌性个体要年满2周龄,体长在35厘米以上;雄性略早,体长达30厘米左右即可性成熟。而人工养殖的牙鲆性成熟略早。牙鲆亲鱼通过控温、控光等…  相似文献   

9.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隶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原产于美国沿海,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养殖品种,自然分布于美国佛罗里达洲北部沿海和墨西哥湾沿海.其肉质鲜美、细腻滑爽,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DHA,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该品种具有适盐范围广,抗病力强,耐高温,耐低氧,生长速度快等特点.从2001年起我国陆续引进、驯化漠斑牙鲆后,进行人工养殖,其养殖史不长,在我国漠斑牙鲆的苗种繁育技术已被突破,为漠斑牙鲆的养殖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2006年在大黑汀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池塘养殖牙鲆从小规模尝试到成一定规模发展已逐步试验成功,现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将池塘养殖牙鲆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址池塘养殖牙鲆的选址比工厂化养殖牙鲆选址相对容易些,但也有一些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虾池养殖牙鲆的试验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是鲆鲽类中的大型种,经济价值高,活鱼价格100~180元/kg.近几年辽宁工厂化养殖牙鲆已经成功,并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室外土池养殖尚未开展,2000年4~11月,我们和青堆子运成水产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虾池养殖牙鲆试验.7月1日在6.7 hm2虾池中放养平均体长11.2(8.1~12.5)cm牙鲆幼鱼8 532尾,之前45d曾投放中国对虾仔虾100万尾.至10月27日出池,获牙鲆2 584尾,平均体长(23.5±2.7)cm,平均体重(161.4±56.7)g,成活率30.3%.同时获对虾1000kg,虎鱼1 750kg.对虾池养殖牙鲆的前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牙鲆苗种进行小规模苗种养殖试验,1998年又对其养成技术进行了试验均获得一定的成绩。我们认为:锦州地区的气候环境较适宜牙鲆的育苗和养殖,需要进一步成规模地开发和养殖这一品种。 1 牙鲆的养殖评价 1.1 我省及山东、河北、天津的近海水域适宜牙鲆鱼繁殖生长。 1.2 牙鲆生长快,刚孵出的仔鱼体长2~3mm,人工养殖一年半可达到800~1000g以上,性成熟后仍能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13.
漠斑牙鲆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记录了漠斑牙鲆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各个生长阶段鱼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介绍了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及预防,以及工厂化养殖用水的内循环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漠斑牙鲆成活率高于褐牙鲆,平均体长10 cm的苗种经过274天养殖,平均体重达0.58 kg。  相似文献   

14.
两种养殖条件下牙鲆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池塘和室内水泥池养殖牙鲆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每种养殖条件下分别选取两种不同体重规格的牙鲆,即池塘小规格牙鲆(PSJF)、池塘大规格牙鲆(PBJF)、室内小规格牙鲆(ISJF)和室内大规格牙鲆(IBJF)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试验鱼5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3项血清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PSJF和PBJF的红细胞数量(RBC)均显著低于ISJF和IBJF(P<0.05),且前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脆性(EOF)、白细胞数量(WBC)及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PSJF和PBJF的血清葡萄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肌酐(CREA)、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浓度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ISJF和IBJF(P<0.05),仅PSJF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低于ISJF和IBJF(P<0.05).血清氯离子(Cl-)、钙离子(Ca2+)浓度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各个试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差异表明,池塘养殖牙鲆可能在呼吸代谢要求上低于室内水泥池养殖牙鲆,而在免疫水平和营养物质代谢水平上高于室内水泥池养殖牙鲆.  相似文献   

15.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人工养殖在英、日、韩等国已经研究多年,并获得成功的养殖经验。我国的牙鲆养殖主要是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目前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都有较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场。但是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大,资金回收速度慢,还受海区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牙鲆俗称比目鱼、牙片、左口、偏口,是冷水性名贵的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温度和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的牙鲆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以大规模工  相似文献   

18.
网箱养殖牙鲆具有养殖成本低,生长速度快,鱼肉品质好,养殖管理方便等特点,近年在荣成桑沟湾海区迅速兴起,成为渔民新的致富途径。但随着养殖规模、数量的增大,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养殖技术、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等,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现将我们多年来对网箱养殖牙鲆技术的研究及病害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牙鲆的养殖与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牙鲆亲鱼、苗种及养成各阶段的养殖方式、养殖条件发展情况,讨论了微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软湿颗粒饲料、鲜杂鱼生鲜料、粉末饲料等多种饲料在牙鲆的全养殖过程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牙鲆配合饲料及营养研究的进展情况,列出了行业标准中的牙鲆饲料的营养要求。  相似文献   

20.
漠斑牙鲆又称南方鲆,鲽形目,牙鲆科,是美国在上世纪末开始进行海水养殖的新品种,其外型和牙鲆很相似,但肉质更细嫩,是深受市场欢迎的高档鱼类。漠斑牙鲆的养殖性能较佳,具有生长快(可以当年养成)、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