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基地建设     
产销衔接以优取胜射阳县是著名的大蒜之乡,近几年来,常年种植射阳白蒜20万亩以上。1997年射阳白蒜生产的蒜薹被注册为“青龙”牌蒜薹,并被农业部定为全国绿色食品,1998年又被授予“中国蒜薹之乡”称号,大蒜已成为全县农村的主导产业。一、1998年蒜薹产销工作回顾1998年度我县蒜薹产销工作获得圆满的成功。总的特点是“促协调,创三优”。一是产销衔接促协调。由分管县长带队去北方进行蒜薹促销万里行活动,达到产销衔接;在蒜薹上市期间,及时制止价格上的无序竞争,保持价格平稳,保护了客户的利益,受到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射阳白蒜     
射阳白蒜为江苏省射阳地区的主栽品种,由射阳县大蒜研究所在本地白蒜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现有种植面积15000hm2。该蒜以株壮、薹粗、头大、味浓,薹头兼用而成为闻名全国的后起之秀。特别是蒜薹品质好,极耐贮藏,已成为5月蒜薹市场上的抢手货,单价在全...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度我国大蒜(蒜薹)产销出现极不正常的现象,蒜头在连续4年提价后一落千丈;蒜薹在畸低的收购价格下,却卖出了高价.认真总结,找出根源,对今后的大蒜产销工作必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射阳白蒜     
射阳白蒜由射阳县大蒜研究所在本地白蒜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为江苏射阳地区的主栽品种,现有种植面积15000hm~2。该蒜以株壮、茎粗、头大、味浓、薹头兼用而成为闻名全国的后起之秀。特别是因其蒜薹品质好,极耐贮藏,已成为5月份蒜薹市场上的抢手货,故有“天下第一蒜(薹)”之美称。 一、特征特性 株高75cm左右,开展度中等。总叶数12片, 常有绿叶6-8片,叶直立,剑形,色深绿,叶面微着蜡粉,长 48.5cm,宽 2.5cm。假茎粗壮,高 35cm,粗1.5cm。薹长 50-60cm,粗 0.85cm,单薹鲜重30-40g,最大单薹重达85g。蒜薹断面伤流少,粘合快,耐贮藏,可在保鲜库气调贮藏到翌年新蒜薹上市,且不变色,加工出口一级品率达 85%以上。蒜头略呈扁圆球形,横径 3.8-4.5cm,高 3.5cm,蒜皮洁白,每头有8-10瓣,蒜瓣肥厚,单头鲜重50.5g,干重37g,味浓郁香辣,品质上乘,蒜头与加工于蒜片之比为3.7:1 。  相似文献   

5.
射阳白蒜     
射阳白蒜为江苏射阳地区的主栽品种,由射阳县大蒜研究所在本地白蒜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现有种植面积15000hm~2。该蒜以株壮、薹粗、头大、味浓、薹头兼用而闻名全国。特别是蒜薹品质好,极耐贮藏,已成为5月蒜薹市场上的抢手货,单价在全国市场均属最高。一、特征特性株高75cm左右,开展度中等。总叶数12片,常有绿叶6~8片,色深绿,叶面微着蜡粉,叶长48.5cm,叶宽2.5cm。假茎粗壮,高35cm,横径1.5cm。薹长50~60cm,横径0.85cm,单薹鲜重30~40g,最大单薹重达85g。…  相似文献   

6.
一、蒜薹产业2011年特点(一)蒜薹总产量有减有增去年全国白薹种植面积略增,但单产减少;苍山大蒜死苗约占面积的1/4,相当于少播约7万亩,平度大蒜死苗约1/3。广饶、商河、射阳等去年因干旱,造成大蒜历史性的减产,使得白薹总产量相明显减少,造成收贮总量减少;杂交薹不仅种植面积增加,而且单产增幅较大,金乡薹单产增加较多,使得杂交薹总产量明显增加,促成收贮总量增加。蒜薹贮藏总量较高的一年。(二)蒜薹收购价较高2011年蒜薹收购价较高(见表1:2005—2010年全国各主产区蒜薹收购价格比较)。2011年蒜薹收购价是较高的一年;与2009年较高收价差不多。与2010年收购价最高的一年比,白薹收购价稍低些,平均收购价3.00元/斤  相似文献   

7.
丁超 《中国蔬菜》2010,1(11):12-14
2009年蒜薹种植面积严重减少,总产量大幅降低。由于供不应求,导致蒜薹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蒜薹贮藏总量严重走低。预测2010年蒜薹价格走势,对指导大蒜产销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江蔬菜》2009,(7):56-56
5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杞县高阳路口农贸交易市场,前来收购蒜薹的大小货车整齐地排列着,商贩们正忙着不停地交易、称磅、装车。在农贸市场中心,记者与郑州中牟的屈老板聊了起来,屈老板每到这个季节都来杞县收购蒜薹,已有10多年了。问起今年的蒜薹收购价格,他说:“现在收的市场价是3.4元/kg,价格还算可以,比往年都强,今年蒜薹价格好,刚开始早期蒜薹5.6元/kg,全部销售到河北、山西等地,一大奔马车能赚几百元。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全国各地种植大蒜的面积越来越大,我省主要集中在盐城、徐州等市,种植面积在5.3万公顷左右。近年来早春蒜薹市场行情好,价格高,为了能使蒜薹提早上市,我们对地膜覆盖大蒜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兰陵大蒜传统栽培通常在5月7—15日采收蒜薹,由于采收期集中、采收用工量大,常常造成雇工成本高、人员拥挤、交通堵塞、蒜薹入库时间异常紧张。当地通过优化种植茬口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2月下旬至5月中旬一直有新鲜蒜薹采收上市,效益突出。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是我国著名的大蒜产区,蒜薹、蒜头并重生产。随着近年来蒜薹价格稳定高企,兰陵县蒜农对大蒜生产愈加重视。  相似文献   

11.
麻江红蒜栽培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麻江县红蒜主栽区贤昌镇为样本,采用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麻江红蒜的种植面积、栽培管理方式及产量等进行调研,分析麻江红蒜栽培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2016年贤昌镇红蒜种植面积达133.4 hm~2,但单个农户的种植规模均较小,种植面积不足667 m~2的农户占比为35%;整体产量偏低,平均为435 kg·(667 m~2)~(-1),最低仅为285 kg·(667 m~2)~(-1);栽培管理中存在选种不严、种植密度偏低、施肥单一和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选优留种、分级播种、合理密植和均衡施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贵阳市大蒜生产管理粗放、种植方式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的现状,充分发挥大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及蒜苗、蒜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总结出了贵阳地区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精细整地,科学施肥以及合理密植、适时播种、肥水管控、病虫害防治等,以期指导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3.
曹莉  石爱红  任伟  关永  张丽 《蔬菜》2023,(2):76-78
为了推动了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利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当地优势“三蒜”品牌,摸索经验,总结出山地大蒜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化了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蒜种处理、适期播种、覆膜与破膜、采后管理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陇南市秋播大蒜产量,实现蒜薹增产60%,蒜苗增产50%,蒜头增产45%;提升了大蒜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大蒜667m2总产值可达8 100元,蒜苗667 m2总产值可达10 000元。  相似文献   

14.
谭再梅 《蔬菜》2022,(12):73-74
摘要:为充分发挥龙山六月蒜苗作为一种特殊香料蔬菜走俏市场带来的品牌效益,增加蒜农效益,保证 龙山六月蒜苗的品质和口感,组织制定了龙山六月蒜无公害栽培标准,在适宜的栽培地域上,采用小厢栽 培、防渍排涝、生物防治地下害虫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充分保证龙山六月蒜苗粗壮、叶片肥厚、不抽薹、茎 叶不纤维化,蒜苗嫩绿、产量高、无污染,每667 m2 年收益1.0万~1.2万元。  相似文献   

15.
王玉杰  白丽  赵帮宏 《蔬菜》2021,(12):50-54
为减轻大蒜价格不规则波动对大蒜种植业以及相关加工企业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利用2004年1 月—2021年9月我国大蒜批发市场价格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大蒜市场价格作出预测。结果表明: 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国大蒜市场整体价格比较平稳,维持在7.38元/kg左右,不会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且平均价格较往年有下降趋势。建议重视科技力量在大蒜产业中的作用,延长大蒜产业链,稳定大蒜价格,以促进我国大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二次生长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长江蔬菜》2011,(22):47-49
以成蒜早4号蒜薹为材料,通过解剖测量不同时期蒜薹、蒜薹尾、二次生长、蒜头等器官的生长变化,分析各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蒜二次生长的迅速生长呈现2个阶段,分别与蒜薹尾和蒜薹的迅速生长阶段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大蒜形势展望及营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当前大蒜的种植、贮藏和销售情况为基础,分析了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年大蒜产业面临的机遇、风险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大蒜的价格走势,进一步提出了营销对策,以期为大蒜种植者和经营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蒜是一种经济作物。我国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以大蒜产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有千万人以上;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大蒜占据超过60%的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大蒜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我国调整大蒜产业发展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素英 《北方园艺》2012,(18):35-36
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不同播期及覆膜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蒜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处理可明显提高蒜头中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但秋播大蒜产量相对较高;覆膜处理时蒜头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但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贵州白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启江 《长江蔬菜》2014,(10):75-77
贵州白蒜是贵州传统名特优农产品,曾经是当地的主要出口商品,由于新兴产区的规模化发展和出口竞争,贵州白蒜发展形势严峻。为此,针对贵州白蒜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恢复利用贵州白蒜的名特优效应、建设"中国大蒜良种繁育中心"、发展绿色食品大蒜产业带、建设贵州白蒜品牌、带动大蒜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