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北京地区猪轮状病毒感染,不仅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威胁到肉食品和人类的安全。取胶体金抗原检测为阳性的2头哺乳仔猪病料用Marc-145细胞培养,分离到1株轮状病毒,连续盲传至4代出现细胞病变,用Marc-145细胞进行病毒噬斑纯化,挑取单克隆病毒株扩大培养后,将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7 d后,应用Reed-Muench法计算轮状病毒TCID50为106.6/0.1 mL,用感染细胞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的轮状病毒粒子,为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感染可使感染者(人或动物)出现严重的腹泻,年龄较小、较大或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的感染者都可能出现严重脱水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全球每年约20万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感染而死亡,给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在农业生产方面,猪、牛、羊等关乎民生的经济动物的幼仔,也会因感染轮状病毒而死亡,对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轮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感染与增殖特点、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疫苗现状进行了总结,为开发轮状病毒相关疫苗或治疗药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轮状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中猪和大猪为隐性感染,没有症状。仔猪感染轮状病毒极为常见,人工感染也证明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病原体,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普遍存在。曾从多种哺乳动物分离到轮状病毒,婴儿、仔猪、犊、羔、驹、小鼠和仔兔等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均十分相似。本病是一种以潜伏期短、厌食、偶有呕吐,随后腹泻为特征的急性肠道感染。曾证实轮状病毒是仔猪白痢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包括猪、家禽、马、牛、羊等)易感的急性肠道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该病的报道,我国也从患腹泻的人和多种动物中分离到病毒。该病不仅感染率高,有时发病率也相当高。因此轮状病毒是儿童及幼年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因,无论在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上都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就如何诊断和防治轮状病毒感染进行阐述,旨在对其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仔猪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快速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我省福州和南平等地的部分猪场的仔猪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我省部分猪场仔猪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10日龄到断奶阶段的感染率高,其中南平地区仔猪的轮状病毒感染率比福州地区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猪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分析与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保证环境卫生清洁等防控措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仅限于使用抗生素和液体疗法,同时阻止细菌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7.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病原,自1975年Woode和Bridge首次从猪体分离出猪轮状病毒以后,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猪轮状病毒感染报道.在我国猪轮状病毒感染亦十分普遍,李国平等在调查中发现仔猪1~10日龄阳性率42.4%~66%,10日龄到断奶阳性率83.2%~91.7%,断奶后阳性率为63.2%~72%[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鉴于猪轮状病毒感染普遍,危害大,对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轮状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于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轮状病毒感染后主要会引起病猪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和脱水症状,对仔猪的危害较大,会导致仔猪出现生长发育不良,饲料的转化率低下等情况,严重时导致被感染猪出现死亡,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猪轮状病毒病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旨在可以为养猪场在防控本病...  相似文献   

9.
自McFerran等(1976)报道从鸽子分离出轮状病毒之后,轮状病毒的感染已在比利时的肉用鸡中广泛传播(Meulemans等,1980)。由于从鸽体分离到一株轮状病毒时,我们需要对鸽群轮状病毒的感染率和轮状病毒在此类飞禽中可能的病原性作用进行研究。材料和方法 1、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10.
在包括人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中,轮状病毒是引起腹泻和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直到最近人们才认识到轮状病毒也能引起禽类的感染。与哺乳动物一样,禽感染轮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剧烈的腹泻。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对养禽业的经济损失尚未作出评估,但从这种病毒引起哺乳动物的肠炎来推断,轮状病毒对养禽业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某些哺乳动物的轮状病毒很难超越种属间的屏障,现仍不清楚禽类的轮状病毒能否感染人和人的轮状病毒能否感染禽类。  相似文献   

11.
关于轮状病毒(Rotavirus. RV)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的若干问题,作者已进行过评述(粟寿初等,1980),本文仅就轮状病毒感染及其诊断作一简单的介绍。一、轮状病毒感染1.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感染流行遍及全世界,可感染人和各种动物。在家畜和家禽中,可引起犊牛、仔猪、羔羊、幼驹和雏鸡的腹泻。在牛,本病集中发生于冬季,一经发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鼠感染鼠轮状病毒后的2个月内,可以抵抗轮状病毒的再感染;成年鼠抵抗轮状病毒感染的保护与血清抗体和粪抗体IgA效价有关。本研究用小鼠测定了抗轮状病毒抗体产生的持续时间以及对轮状病毒感染的保护与抗体效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用鼠轮状病毒EDIM株一次口服免疫后至少可在14个月(几乎是鼠的生命期)保护鼠抵抗轮状病毒的感染。这一时期,血清和粪抗体,包括血清IgG、IgA以及抗EDIM中和抗体的效介  相似文献   

13.
1病因分析 新生犊牛对肠道轮状病毒最为易感,多数感染发生于l周龄以内的犊牛。奶牛场中新生犊牛感染率极高,发病率达50%~100%,死亡率变化很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免疫水平、病毒血清型和病毒量、胃肠道或其他系统的并发感染、应激和饲养密度大等。无菌犊牛感染轮状病毒后可自行恢复。生产中奶牛轮状病毒感染有不明显的、轻度、中度乃至致死疾病多种。  相似文献   

14.
猪轮状病毒感染是由呼肠弧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口感染,可在多种动物之间流行。该病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育成猪和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主要以仔猪厌食、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猪轮状病毒感染非常普遍,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动态     
《养猪》2004,(3):55-56
■养猪场人畜轮状病毒感染的调查轮状病毒是人类及许多幼龄动物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人畜共患,对人畜的危害极大。为了解养猪场人畜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应用A群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人和动物轮状病毒抗原的ELISA一步法,对波阳、赣州、吉安3个地区的5个养猪场与猪密切接触的饲养员、兽医、门卫等工作人员及猪群进行了轮状病毒感染的调查。结果表明,3个地区养猪场的工作人员222人,阳性48人,阳性率21.62%,但均未发病,且2~3年工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1~2年工龄和3年以上工龄阳性率。3个地区养猪场共检大、中、小猪330头,阳性72头,阳性率21.…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仔猪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仔猪的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中猪和大猪为隐性感染,没有症状。病原体除猪轮状病毒外,从小孩、犊牛、羔羊、马驹分离的轮状病毒也可感染仔猪引起不同程度的症状。世界上任何地区仔猪大部分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严重地影响仔猪健康,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人对5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仔猪应用山莨菪碱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流行特点轮状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及带毒猪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后,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土壤等,…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动物轮状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本地轮状病毒在不同动物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秋冬季腹泻的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采样,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其抗原的方法,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在进行牛、羊、犬粪便轮状病毒检测中发现犬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牛和羊。表明本地的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幼犬中。本试验为今后动物轮状病毒在临床应用中的检测及动物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等作以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轮状病毒(Rotavirus)与多种动物和人的腹泻有关,1977年,美国学者首次报道了在火鸡的水样粪便和肠内容物中发现了与轮状病毒形态极为相似的病毒颗粒。随后英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等国亦都发表了轮状病毒感染家禽的报告。我国用电泳、电镜及琼扩试验从患腹泻的雏鸡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发现了鸡轮状病毒。禽轮状病毒在腹泻中的地位和致病  相似文献   

19.
正轮状病毒是哺乳类动物中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病毒,不仅感染动物,也能引发婴幼儿及成人的急性腹泻,严重腹泻的患者还会出现脱水等严重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牛初乳对轮状病毒的抵抗效果。1牛初乳抗轮状病毒概况轮状病毒是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由11个RNA片段组成,形状主要以球形为主,其直径为60~80nm,具有双层核衣壳,内层主要呈现放射状排列,形似车轮的线条,故称轮状病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感染具有特异的细胞嗜性,主要感染小肠绒毛顶端的肠上皮细胞,这说明轮状病毒能够与特异性的细胞受体相互作用。轮状病毒侵入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其外层衣壳蛋白与细胞表面多种受体分子相互作用,包括唾液酸、整合素、热休克蛋白Hsc70、脂筏和人组织血型抗原等。了解轮状病毒与其细胞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侵入机制可以为开发新药物和研制新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