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福建省邵武市水北街道药村江某的养鸭场于2007年3月15日购进2口龄樱桃谷鸭960只,饲养至3月31日发现鸭群中有10只鸭发病,竖日发病鸭增至38只,2天共死亡22只。临诊可见患鸭精神沉郁,嗜睡,缩颈呆立,不食。以后发病鸭口渐增多,场主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到2007年4月5日,该病鸭群共发病237只,死亡155只,致死率65.4%。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江苏洪泽县某养殖户在饲养了1000只35日龄高邮鸭的同时,又购进隆昌鹅雏鹅700只,全群注射了抗小鹅瘟血清0.5mL/只。先是鸭群开始发病,鸭群发病后的第8天,鹅群(19日龄)也开始发病,并迅速波及到全群,先后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小鹅瘟血清等治疗无效。发病至第6日送我站诊治,已死亡506只,发病率80%,发病致死率72.3%。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情况2012年4月2日,汶上县某养殖户从孵化场购进了肉雏鸭2000只,5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从6日龄开始,鸭群内发现有几只雏鸭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然后每天死亡雏鸭逐渐增加。鸭群发病后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不见明显效果。从鸭群发病至确诊日(4月9日)累计死亡雏鸭200只。  相似文献   

4.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市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蛋鸭,145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只,诊断为鸭瘟。1发病情况  浦东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145日龄蛋鸭,产蛋率80%。2000年1月5日开始发病,发病率达40%,陆续死亡,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4只,第3天死5只。发病3~4d,产蛋率降至43%,采食量由原来的320kg降为80kg。用土霉素、普杀平拌料连喂3d无效果,鸭群继续死亡。经询问,这群鸭子从没接种过疫苗。2临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拉水样稀粪,有的呈绿色。两脚无力,伏卧不愿行走,…  相似文献   

5.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发病情况2010年9月10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安宁渠某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20日龄雏番鸭下架后开始发病.据畜主介绍,16日龄前,鸭群精神、食欲均正常,无死亡.17日龄个别雏鸭无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18日龄死亡增加至20余只,鸭群采食量开始急剧下降,到我处诊断时已经死亡80余只.  相似文献   

6.
陈健 《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6):50-50
一发病经过 一养鸭户饲养的860只开产才一个月的蛋鸭于2008年4月3日突然发病,3天来发病个体逐渐增多,现在约有70%的发病。鸭群的采食量和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发病前日喂全价颗粒料120千克,发病后降至30-40千克;产蛋率从90%锐减至30%左右。并有少数鸭死亡。据户主介绍,大约10天前,村里农户散养的鸡突然发病,病程很短,发病后立即死亡,  相似文献   

7.
我县养鸭场,直接从英国引进父母代樱桃谷鸭SM型品种的1日龄雏鸭4000只,饲养到50周龄时,有上百只种公鸭阴茎脱垂不收,连续发生死亡。1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父母代樱桃谷种鸭群,饲养到24周龄时,本场按英国技术指标、公母比例为1:5,配成200只为一小群体饲养。全场共分16个小群体,共计3200只种成鸭,其中公鸭640只。封闭式饲养、群间用60cm高的砖墙为界,每群有3m×2m×1m的戏水池供鸭戏水,每只种鸭平均占地0.8m2,整个场地全是水泥地面。种鸭群从25周龄陆续开始产蛋,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都在80%以上,所产种蛋破损率在10%以上。50…  相似文献   

8.
<正> 一、发病经过 1988年6月初,我市某场从广西武鸣县畜牧兽医站引进1520只樱桃谷父母代雏鸭。饲养10天后开始发病,每天都有10多只,多时达46只。至7月1日止,共死亡小鸭391只,死亡率达25.7%。鸭群曾用过抗菌素、磺胺类药物及中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同场的其它鸭群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1999年4月,某养鸭户饲养的樱桃谷肉鸭约740只,35日龄时发生以喙部、蹼部出现水疮。溃疡为特征的疾病,至42日龄时共计发病53只,发病率约为7%,未见死亡病例。该鸭群地面饲养,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二、症状和病变病鸭食欲减少,精神欠佳,不...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本县里下河地区某养殖场饲养200日龄肉种鸭4000只,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采用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办法,自然交配,其公母比为1:18,鸭群生长良好,产蛋率81%左右。2008年6月上旬,鸭群出现一种以食欲减退、排蛋清样粪便、产蛋率下降、部分公鸭“脱鞭”不收,并出现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前后发病种鸭1996只,发病率近50%,产蛋率下降至49%左右.前后共死亡种鸭425只,死亡率4.3‰养殖场兽医用土霉素、痢菌净散等治疗无效。后来本镇动物门诊部就诊,使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20日购进雏鸭1000只,当饲养到8月10日时,鸭群中出现有零星死亡现象,共发病630只,发病率为63%,死亡269只,死亡率26%。后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及治疗措施确认为雏鸭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孙某于1999年5月8日从个体孵化站购进雏鸭300只,当饲养到5月29日时,鸭群开始发病并有零星死亡现象,截止6月14日共发病231只,发病率为77.0%,死亡93只,病死率为40.3%。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经调查了解情况、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验等方法诊断,确诊为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并采用综合措施控制了该病。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齐市郊区某个体养鸭户,于1998年4月6日购进雏鸭800只,饲养到8月30日时发现部分鸭表现出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随后6只鸭死亡,并且病鸭数量逐渐增多.曾用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鸭群共发病%只,发病率为12.0%,死亡52只,死亡率为6.5%.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2012年4月2日,汶上县某养殖户从孵化场购进了肉雏鸭2000只,5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从6日龄开始,鸭群内发现有几只雏鸭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然后每天死亡雏鸭逐渐增加。鸭群发病后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不见明显效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绥化市红旗管理区某种鸭场饲养的2500只已产蛋种鸭突然大部分减食,产蛋量下降,腹下毛脱落,并且死亡3只,逐渐每天增加到7~8只。曾用过丁胺卡那粉、喹乙醇、土霉素、25%痢菌净等治疗,效果均不佳。3月9日气温又急剧下降,舍内(塑料棚舍)温度变化大,鸭群病情加剧,死亡鸭达到了353只,同时还有500多只鸭发病。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 河北省沙河市某养鸭场饲养的4 000只蛋种鸭,70日龄前鸭群生长发育良好,存活率98%.按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了各种疫苗的免疫,70日龄时把鸭群转移到比较大的运动场内饲养,该运动场地面上铺有一层石粉,鸭子有料就吃料,无料就吃石粉,饲养到78日龄时发现鸭群有拉白色稀粪,食欲减少,每天死亡30多只.  相似文献   

17.
养兔户王某于2003年4月26日购进仔兔86只,开始采取木笼饲养,后期改为平地饲养f原为库房水泥地面)。在饲养到3月龄时,发现有零星死亡现象,有的打蔫,饮食减少,有的拉稀等症状,共发病43只,发病率为50%,死亡21只,死亡率为48.8%,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措施,确诊为兔球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 江苏徐州某养殖户,饲养骡鸭2000只.14日龄时鸭群开始发病,患鸭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拉白色或黄绿色稀便等症状.15日龄开始出现死亡,当天死亡7只,16日龄死亡25只.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增况某养殖户饲养的600多只东李白肉鸭1日龄时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并开始投喂某饲料厂生产的肉鸡料,饲养到4日龄时突然发病死亡60多只。病鸭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排稀粪,死亡快。户主疑为饲喂该肉鸡料引起鸭群中毒,立即停喂该料,换喂别的新饲料,次日鸭群死亡40多只,以后鸭群死亡数锐减,每天数只,一周后鸭群趋于正常。二、外观及创检变化病死雏鸭眼周湿润,脚部皮肤干缩,上呼皮肤皱缩,个别病例上曝轻微扭曲变形。剖检仅见肝脏淤血、出血,有的小肠段充血、出血。三、实验室检验以无菌操作法采取病死雏鸭的肝、脾进…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 我县荔城镇沿江居委岭背屯莫某饲养的麻鸭共306只,其中15月龄的125只,35日龄的181只。2008年1月中旬,35日龄的幼鸭开始发病,迅速扩散至全群,5天内幼鸭群的发病率达100%。鸭群发病三天后出现大量死亡,曾请多名基层兽医诊治,均诊断为“鸭瘟”或“鸭巴氏杆菌病”等,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等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7天内共死鸭73只,死亡率为40.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