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潘小红 《河南水产》2008,74(1):28-29
在水产健康养殖过程中,了解无公害精养池塘水体中存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质,掌握水质调控关键技术,对保证养殖安全和产品安全尤为重要。以下从两个方面介绍无公害精养池塘水体有害物质的危  相似文献   

2.
鲤池塘无公害高产标准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鲤是我国水产品"大宗鱼类"中养殖面积最大的淡水品种,随着大规模连片池塘的开发,高密度精养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已逐渐成为鲤养殖的主要模式。为了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梁山县开展了池塘主养鲤套养花白鲢、草鱼和鲫的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试验,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薛建民  杨莉  李瑞达 《河北渔业》2015,(4):28-29,55
<正>衡水市水产养殖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衡水湖周边,宜渔面积800多hm2,养殖池塘普遍存在面积大形状不规则,池塘水体较深的问题。受底质及衡水湖水体压力影响,池塘难抽干,又因池塘土质松软、承包期短,故池塘改造困难。但养殖用水取自于衡水湖,水质优良,经检验符合养殖用水要求,且地处环境优良,无污染,渔民多采用以主养鲤、草鱼,搭配鲢、鳙鱼的模式进行养殖。养殖模式陈旧,受养殖技术及池塘条件所限,产量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池塘水质的影响,对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草鱼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质量状况进行了监测,测定了水温、pH、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非离子氨、溶解氧、总磷、总氮和COD等参数,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对监测参数进行单项评价,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质量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草鱼3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氮磷营养物质污染最为突出,其次是COD。由综合污染指数判定,草鱼3种养殖模式的池塘水体污染程度均为污染,超出警戒水平。草鱼精养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情况严峻。  相似文献   

5.
精养池塘水质调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军  齐子鑫 《河南水产》2009,(3):25-26,30
本文分析精养池塘水质的现状,阐述了影响精养池塘水质的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非生物因子,总结了非生物因子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关系、水体中的变动规律及具体的调控技术;同时分析了精养池塘中浮游生物对水色变化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调节措施,旨在为精养池塘的水体调控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北方,池塘主养鲤鱼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主要模式,随着大规模连片池塘的开发,高密度精养鲤鱼已逐渐成为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由于与之相配套的养殖技术在许多地方不够规范,导致多处养殖产量不够稳定,甚至亏本。现将主养鲤鱼成鱼规范化养殖综合技术综述如下。 1池塘及池水环境条件 饲养鲤鱼成鱼的池塘环境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水质、水深、面积、土质及池塘形态与周围环境等。应尽量采取各种措施,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1.1位置 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电力设备完善的地点建精养池,既有利于注排水,又方便养殖…  相似文献   

7.
《渔业经济研究》2005,(5):46-47
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是目前池塘养鱼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耕水机在池塘养殖应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产养殖地域辽阔、面积大、品种多,其中池塘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模式,现主要有滩涂、土池和高位池养殖,一般分粗养、半精养和精养。目前,滩涂和粗养模式一般采用不投料或少投料方式,水瘦,藻类和浮游生物少,亩产量和养殖利用率都较低。而半精养和精养池则相反,在追求高产高效的同时,不断增加养殖密度和投饵量,造成池中残饵、生物排泄物、分泌物、死亡尸体等大量沉积、腐烂、分解却又无法排出,发酵大量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9.
张卫东 《河南水产》2007,71(2):41-42
现代水产养殖以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为主,采用优良品种,全价配合饲料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在精养池塘的管理中,池塘水质调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鲤鱼价格却提不上去,导致大量鲤鱼精养池塘养殖户利润降低,笔者前几年在本地推广的鲤鱼半精养化养殖模式,投资不大、风险小、利润高。现将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一、池塘的选择1.面积以10~20亩为佳,能够加水在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