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不同抗寒性品种间保护酶类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其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其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S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作鉴定茶树抗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岭头单丛茶,于2002年4月被国家农业部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茶树良种.饶平县是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该品种源自饶平县浮滨镇岭头村,因而得名.岭头单丛茶品质稳定、优良,能制作出具有自然花蜜香味等特殊品质风格的茶叶,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同,倍受茶叶消费者喜爱.目前,该品种正在持续、快速地发展,为使茶农及加工企业进一步了解岭头单丛茶树的特征特性及掌握栽培管理的修剪技术,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下面对其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研究其加工工艺,以期为茶树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茶树花干花感观品质进行评定,筛选出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考察不同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对茶树花干花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优质茶树花干花加工工艺参数.[结果]广西主要栽培的茶树中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品种有:六堡茶、台茶12号、八仙茶、福云6号、南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凌云白毛茶和龙胜龙脊茶等9个茶树品种.其中,六堡茶、南山白毛茶、台茶12号可加工成花蜜香型干花;龙胜龙脊茶、八仙茶可加工成高花香型干花;凌云白毛茶可加工成清高优雅型干花;福云6号、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可加工成花香型干花.在自然萎凋6.0 h、微波杀青后90℃干燥2.0 h的条件下,茶树花干花品质最佳.[结论]不同茶树品种的茶树花品质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品质加工成不同风格的茶树花干花.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是影响茶树花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应作为茶树花实际加工的首选参数.  相似文献   

4.
不同白黄化茶树品种的香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生化分析,对浙江丽水茶区5个主栽白黄化茶树品种的香茶适制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白黄化品种,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成茶滋味浓醇鲜爽,品种香显,辨识度高。其中黄金芽综合评分最高,适宜作为黄变香茶重点开发;景白2号适宜开发高香型特色香茶;中黄1号适宜开发醇爽型香茶;景白1号可作为浓醇型特色香茶产品开发。对于白叶1号,宜在现有基础之上,适当提早芽叶采摘,增进茶汤鲜爽度,开发鲜爽型特色香茶。综上,参试的5个白黄化茶树品种综合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均具备开发优质香茶必要的物质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广东特色的白毛茶和岭头单丛品作种原料,通过设计20%、25%、30%和35%等4个茶坯水分含量,研究了陈香茶加工堆积发酵过程的品质及温度变化,认为堆积发酵过程茶叶品质朝有利于陈香茶方向发展,堆积发酵含水量与堆温的关系是茶坯水分与堆积发酵温度成正比,堆积发酵过程温度变化范围在45~58℃时加工的陈香茶品质较好;陈香茶堆积发酵的适宜水分指标为30%~35%.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晒干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及压制成的紧压茶,以及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加工成的各种散茶和紧压茶,都属于普洱茶。生茶即晒青绿茶,“日晒”气味特异,熟茶则褪去了毛茶原有的青涩、苦味和日晒气,色泽褐红,汤红明亮,陈香浓郁,滋味醇厚,滋味厚重绵长,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简介 紫娟是1985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13.3 hm^2茶园中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中发现的1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  相似文献   

8.
高香型红(白)茶兼用新品种丹霞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霞2号是从广东粤北珍贵茶树资源仁化白毛茶群体中单株选育的高香型白茶和红茶兼用无性品种。该种属小乔木,中叶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高香优质等特点,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在红山、英红、梅州三点3年平均每公顷产标准鲜叶分别为5 637、5 506.5、4 980 kg,比谢儒高和当地当家品种——仁化白毛群体对照分别增产15.8%和27.6%。其芽叶内含物丰富,兼适制高档名优红茶和白茶,产品花香毫韵突出,品种优异,经济价值高。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用丹霞2号茶的一芽一叶初展春季原料试制成高档红茶,外形秀丽、金毫厚披、花香浓郁、滋味浓爽显香、汤色红亮、感官审评综合评分分别比白毛群体和英红九号高5.9、4.2分;用其单芽试制成高档白茶,外形挺直、芽头肥壮、白毫厚披、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感官审评综合评分分别比白毛群体和福鼎大白高7.1、4.3分。  相似文献   

9.
高香型红(白)茶兼用新品种丹霞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丹霞1号茶,是从广东粤北珍贵茶树资源仁化白毛茶群体中单株选育的高香型红茶和白茶兼用无性新品种。属小乔木,中叶种,具有高产、高香、优质等突出特点,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在红山、英德、梅州三点3年平均每公顷年产一芽三叶初展标准鲜叶分别为5 071.5、5 223、4 980 kg,比英红九号对照种分别增产8.2%、6.2%和6.4%,比当地当家品种——仁化白毛群体对照种增产14.8%。其芽叶内含物丰富,适制高档名优红茶和白茶,产品花香毫韵突出,品质优异,经济价值高,市场应变能力强。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用丹霞1号茶树的单芽试制成高档白茶,外形挺直肥壮,白毫厚披,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醇回甜,叶底嫩匀,感官综合评分比白毛群体和福鼎大白茶分别高6.1分和3.3分;用其一芽一叶初展春季原料试制成高档红茶,外形紧结、金毫厚披,花香浓郁,滋味浓爽显玫瑰韵,汤色红亮,感官综合评分比白毛群体和英红九号分别高4.83分和3.1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香型凤凰单丛茶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以单丛茶制作工艺为基础,紧靠单丛茶的半发酵制作的特点,创新单丛茶制作工艺,研制出了抽湿单丛茶。其品质有自然花香明显、滋味甘爽、口感滑醇等特点,该工艺的出现,为凤凰单丛茶树品种创新了产品,丰富了广东茶叶的品种。本文介绍了抽湿单丛茶的原料选择和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襄阳高香茶是具有"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的绿茶,主要产于襄阳市西南山区的南漳、保康、谷城三个茶叶主产县,具显著的地域性。通过引进国内名优绿茶品种试验对比,筛选出鄂茶1号、龙井长叶两个适制襄阳高香茶无性系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一叶香茶是属于高档绿茶类,为条形毛尖茶,是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采用金萱乌龙茶品种的一芽一叶加工制作而成.而"清汤绿叶"是高档绿茶最显著的品质特征,所以在一叶香茶的制作过程中要求成品茶必须达到"三绿",即干茶青绿、茶汤碧绿、叶底嫩绿.  相似文献   

13.
黑茶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料。其毛茶原料多外形机大,叶老梗长。成品砖茶汤色橙黄或橙红,香味陈醇。这品质的形成是受何种成分影响,日前尚未见详细的报道。本试验通过多种黑茶新陈样品的对照分析,探讨茶汤消化值,几种脂溶性色素,多酚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消光值、茶汤中的几种色素成分与茶汤色泽的关系,滋味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并了解长时间存放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茶树优异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茶树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对品质上具有一定优异性的 19 个茶树品种的春茶 1 芽 2 叶固定样进行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分析,为茶叶加工与茶叶深加工筛选茶树优异品种资源,并为茶树优异资源的育种工作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白毫早,37-2,福安大白具有高水浸出物(>45%)特性;碧香早,37-2,福安大白茶具有高茶多酚(>34%)特性;苹云具有高氨基酸(>4.5%)特性;白毫早,福安大白茶,水仙 84-1 具有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特性;水仙 84-1 具有高咖啡碱(>4%)特性.  相似文献   

15.
潮州红条茶产业中的科技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是广东乌龙茶的主要产区,以生产单从茶而闻名,包括潮安县的凤凰单丛茶和饶平的岭头单丛茶.其品质具有天然的花香蜜韵,香气悠扬、滋味浓醇,是不可多得的高品质茶叶.近年来,随着红茶的兴盛,国内许多茶区在尝试利用当地的优良茶树品种加工红茶,市场上呈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红茶产品.广东省也有部分茶叶教学科研单位、茶叶企业利用潮州单丛茶品种的原料对红茶产品进行了试制.  相似文献   

16.
海南茶     
海南茶树品种主要是海南大叶种和云南大叶种.90年代引进中小叶高香品种如:奇兰、福鼎、毛蟹、白叶单枞、水仙、福云6号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系统地分析由不同原料加工而成的沱茶中生化成分和脂溶性色素成分,采用感官审评方法评定滋味和色泽的各项品质因子,以探讨不同原料对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云南大叶种加工而成的沱茶滋味浓度较优,而由湖南中小叶种加工而成的沱茶以滋味醇度较优,云南大叶种和湖南中小叶种配料加工的沱茶有利于滋味浓度和醇度的协调,对改善滋味品质效果较好,由湖南中小叶种加工而成的沱茶脂溶性色素含量比由云南大叶种加工的沱茶高,但由云南大叶种加工而成的沱茶色泽品质优于由湖南中小叶种加工的沱茶,由云南大叶种与湖南中小叶种配料加工而成的沱茶,其外形色泽和内质汤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叶底色泽花杂不匀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滇红的品质并指导实际生产。[方法]以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滇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滇红的萎凋工艺进行改变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对萎凋工艺进行晒青、摇青、抖青的单因素和组合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通过晒青、摇青和抖青组合的萎凋工艺可使滇红具有天然花香、滋味更醇厚,茶汤更红浓明亮的特点,并且增加了滇红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有效提高了云南滇红的综合品质。[结论]新工艺能显著提升滇红品质,适合云南大叶种的滇红加工生产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府因普洱茶而名扬天下,作为普洱府故地的普洱市素有"世界茶源"、"中国茶城"的美誉,不但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而且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普洱茶加工原料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云南大叶种茶对形成普洱茶的品质有重要作用,其性状特点是芽长而壮、白毫较多,具有发芽早、生长期长、叶质柔软,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等,是制作普洱茶的理想原料,因而开发种植云南大叶种有机茶园是发展壮大普洱茶产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南山白毛茶从茶园去杂选优、茶树复壮、苗圃种苗去杂等方面进行品种提纯复壮研究。提纯复壮技术的提出与实施,可解决南山白毛茶茶园品性混杂、单产低、品质差、无法进行纯种繁育的技术瓶颈,为恢复广西南山白毛茶种植与推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