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油橄榄发展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在30多年的油橄榄引种试验工作中,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在引种初期,对油橄榄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地生境因素的特点未探索清楚,就提出生产发展计划,走 了一段弯路。我国的油橄榄曾经发展到2000余万株,占地4万hm^2,但大部分地区不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和结实对生境因素的要求,没有实现预期效益,油橄榄的发展受到阻碍。但中国的油缆并没有停止,经过30余年的艰苦工作,引咎试种基本成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在我国适生区种植油橄榄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具有严格的适生范围,只有在最适栽培区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越性状和特性。我国油橄榄在栽植过程中存在引种混乱、品种混杂、苗木质量低劣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量的提高,因此高产油橄榄品种的筛选和推广种植已经成为发展油橄榄产业化的紧迫性任务。通过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品种的适应性及抗性、果实产量及含油率、油品质等指标的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高产品种筛选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选植推广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前言 油橄榄引入四川省已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引种驯化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果,油橄榄在我省获得了初步成功。省内外已有著者对我省油橄榄适生区有所论述,提出过区划。但在四川油橄榄生产上,由于过去推广发展速度太快,点多面广,布局不妥,选地不当,致使在部分区域油橄榄并不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长期低产以至绝产的局面,使油橄榄生产出现严重不良后果。为巩固和发展我省油橄榄的现有成绩,提出了“总结经验,调整布局”的生产方针,以把主要力量放在适宜的栽培区域,提高经济效益。为满足生产的需  相似文献   

8.
油橄榄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在我省引种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在大江南北,北至云台山麓墟沟,南到宜溧山区试种。幼树陆续开始开花结果。在密植(每亩约90株)的条件下,10—13年生幼树,单株结实最多的可达20—30斤。引种的可能性和高产的潜力,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注意。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省的试种单位已经发展到30余处,並开展了育苗工作。各地一些场圃、社队都积极进行引种育苗,为大力发展油橄榄准备苗木。今年全省育莳可达15万株以上。超过以往引种十多年来育苗的总数。 总结以往引种试栽的实践,我省在栽培油橄榄上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选择冬季较暖、土壤轻松、阳光充足的环境 要使引进的新树种,尽快在生产上起作用,应该注意它的生态特性,並尽可能地种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油橄榄是喜温的常绿阔叶树种,冬季严寒是它分布的一个限制因素。在原产地地中海区域夏旱冬湿,因此,它耐干旱力较强。油橄榄性喜质地轻松排水良好而富含钙质的土壤,也只有在疏松的土壤中,根系分布较深时,它的耐旱能力才能较充分的表现出来。光照对油橄榄的生长也是重要的。日照不足对植株的生长,对产量和含油量都有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国引种油橄榄限制性温度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引种油橄榄(Olea europaea)已有近30年的历史,对于油橄榄在我国引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曾作过十分有益的探讨。一般认为,油橄榄原产地和地中海盆地的生态条件,与我国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除了土壤因素对油橄榄产生重要的影响外(目前一些研究认为,这种影响很可能起到限制性的作用),气候问题是我国引种油橄榄最大的问题之一,并且将影响油橄榄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气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的油橄榄引种,以及未来发展的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油橄榄引种范围大致在北纬24—34°之间,主要属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干旱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型(表1)。由于油橄榄在成花过程中不受光周期效应的控制和影响,其个体发育和生活周期与温度的变化相呼应,因  相似文献   

10.
油橄榄产量制约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从地中海沿岸国家引种以来,经过40多年的探索研究,已基本确定了油橄榄在我国的适生区,目前我国开展油橄榄产业开发的省份主要有甘肃、四川、云南等。通过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就油橄榄在生产中易被忽视的几个产量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增产对策,以期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油橄榄(Oleo europaea)在湖北省引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引种油橄榄的重点省份之一。总结引种的经验,气候因素是我国引种油橄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并且影响到将来的扩大栽培以及对油橄榄资源的利用。因此,根据油橄榄生物学特性及湖北省的气候特征,划分油橄榄生物气候区,并对各生物气候区发展油橄榄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农业待开发的一大新兴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扎 《热带林业》1999,27(2):74-77
油橄榄为世界名贵优质木本油料树种,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在引种栽植.年产槭榄果700—1500万吨.榨油140—200万吨、餐用橄榄果罐头制品90万吨,需求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橄榄果含油量高,富有多种维生素,除了具食用价值外.在医疗保健,化妆品等方面,正在异军突起.风靡于世.亟值得向世人推介引种的树种。我国科技工作者经30多年的艰苦试验.油橄榄引种工作终告成功.为此,因地制宜地发展我国的油橄榄生产,开辟新油源、解决人民食油、保健之需求,是造福当代,福荫子孙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云南油橄榄引种四十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的油橄榄引种历程、云南引种油橄榄40年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在油橄榄引种工作中应吸取的教训等内容上, 全面阐明了云南发展油橄榄40年来的成效与教训。从中找到了油橄榄在云南引种成功科学技术途径, 据此对云南省油橄榄产业化的发展前景作了评述,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橄榄种植区温度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橄榄在我国引种已有近30年的历史,是我国引种范围最广,引种株数最多的树种之一。国内外专家大多认为中国引种油橄榄的最大问题是气候,它将影响到油橄榄生产的发展。本文将就如何根据油橄榄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我国现有种植区的气候特征和近30年的引种经验,综合地研究了我国油橄榄种植区的温度适应性。这对于油橄榄的生产、科研和全面地评价油橄榄在我国的气候适应性,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 油橄榄象鼻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 Curculionidae)象甲科、象鼻虫属,是油橄榄主要蛀干害虫。我县自七十年代引种栽植油橄榄以来,生长开花结果良好,面积逐步扩大,但油橄榄象鼻虫在我县油橄榄栽植区也大面积发生。为了控制其危害,1987年以来,我们在安阳镇油橄榄栽植区对油橄榄象鼻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开展综合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四千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现有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栽培。西昌是我国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也是最佳适生区之一,1982年,西昌油橄榄已发展到一万多亩,30多万株,拥有品种近百个,单株年产果量最高130公斤,最高出油率23%。 现在栽种的油橄榄,每亩种40株-50株,种植后4年试花结果,种植10年每株年产鲜果40公斤,亩产鲜果1600公斤,鲜  相似文献   

17.
扦插育苗是迅速发展我国油榄橄生产的重要方法,多年来已广为油橄榄引种区采用。但处理插条所需的生长素吲哚丁酸(简称IBA)价格昂贵。1974年以来,我们试用了一些化学试剂混合物代替IBA处理油橄榄插条,进行小面积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邻磺酰苯酰亚胺琥珀酸混合制剂(简称SSA)对油橄榄插条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可以促进插条生根,有希望代替IBA的生长刺激作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走进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马路村的油橄榄引种试验基地,只见油橄榄树长势喜人,树上星星点点地挂着枣红色的果实。经实测,基地油橄榄成活率达98%,新梢平均生长量超过40厘米,地径、冠幅、根系的生长量均达到正常生长的目标要求。这标志着油橄榄在淳安的首次引种试验取得了成功。这个油橄榄基地于2015年由淳安县林业局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设,面积18亩,引种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油  相似文献   

19.
我省引种油橄榄是从一九六○年开始的。自一九六四年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油橄榄的引种工作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全省引种点由当时的四个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个,并逐步向社队推广。一个群众性的油橄榄科学实验运动正在兴起,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引种以来,油橄榄在我省各种植点生长一般正常,较早的引种点均已开花结果,产果量逐年上升,社、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油橄榄引种工作始于1964年,当年引进油橄榄苗木一万株,五个品种,分别在我国亚热带八个省区12个引种点试验.1965年至1978年,用自繁苗木扩大了新的试种点,即有17个省市区种植了油橄榄,多数种植点陆续开花结实,产量不断提高.1980年初步统计,四川、湖北、陕西、江西、云南等省栽植有一千多万株,比原产地法国大两三倍.现在全国引进的品种已有一百多种(包括我国培育的优良实生树),奠定了我国油橄榄的发展和提高生产水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