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多点调查的方法,以生态学观点研究了黔中丘陵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方法以及轻度放牧对草地产量、草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黔中丘陵地区因山地高度不同,使各地段土壤肥力、水分状况产生差异,将影响人工草地成坪时间、草地产量和稳定性;轻度放牧行为有利于草地生长发育和提高草地产量。并对该类地区常用播种方式提出了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单播、混播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土滩"退化草地、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分别由33种、25种、30种植物组成,密度分别为13 035.6粒/m2、10 138.8粒/m2和10 672.4粒/m2;"黑土滩"退化草地已没有放牧利用价值,而单播和混播人工草地具有较高的放牧利用价值;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在垂直分布上呈现由表层土壤向深层逐层减少的变化规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为"黑土滩"退化草地>混播人工草地>单播人工草地,"黑土滩"退化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单播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之间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年来在亚热带低山丘陵区的生态条件下,建植人工草地面积颇大,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因草地管理粗放,草地利用不轻则重,经济效益不高.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作实践,对人工草地放牧利用,杂草侵入与防除,封育更新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管好用好草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种草养畜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工草地退化机理分析,并在人工草地建植试验和实践中总结出:采用烧荒、除莠、补播、施肥等措施,可提高人工草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恢复生态学在“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现状、成因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恢复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建,可根据退化草地的等级(系统受损程度)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中度和轻度退化草地改良通过休牧、灭鼠、毒杂草防除等措施即可达到其植被的自然恢复.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由于原生植被及生草层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已基本丧失,只有通过利用适宜草种改建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才能快速恢复其退化草地植被.利用禾本科适宜牧草在高寒草甸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上改建的人工和半人工草地,其植被的盖度基本上接近于原生植被,而显著高于退化草地的植被盖度;改建植被的地上总生物量是未退化植被的4-5倍,是退化草地的10-15倍.选择适宜的草种是“黑土滩”植被改建成功的关键,施肥、灭杂、灭鼠以及适度放牧利用等人工调控措施是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人工调控可有效维持人工草地的生产力,防止其快速衰退.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无棣、天津大港、河北沧州滨海和内陆盐碱地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人工草地(紫花苜蓿)生态系统土壤固氮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盐分含量0.3%以下的盐碱地建人工草地后,土壤固氮作用强度显著提高。施用磷肥的人工草地,两年后的土壤固氮作用强度可达天然草地的3倍。土壤全氮也有较大增加。研究还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对固氮作用强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工草地是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发展人工草地既保障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又改善生态环境,还增加农牧民收入。该文对开展人工草地建设的牧草品种选择、地面处理、施(追)肥、播种、除杂、病虫害防治、利用等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喀斯特高寒山区农牧民群众建植和利用人工草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8年在宁夏西吉县设立草地改良试验示范区,依据草地立地条件,结合春季抢墒播种,选用多年生优良牧草,改良干草原草地,分别建植成红豆草草地、沙打旺草地、老芒麦草地三种人工草地及半人工草地,共计1500亩,大幅度提高了草地初级生产力,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作为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草地碳储量的研究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我国人工草地在生物量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包括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呼吸等,为揭示人工草地固碳机制及准确评估人工草地碳源/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典型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世界农业》2007,(5):48-51
本文对天然草原资源大国和人工草地发达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地资源管理的趋势是向集中统一管理过渡;草地管理应建立在生态学规律基础上,管理目标不仅包括生态目标,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好的草地管理应统筹规划和管理草地资源的所有用途;草地管理制度的建立要因地制宜,不宜于单一化。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人工草地需要根据地理位置、土壤、降水及地形条件等进行实施。笔者在建立人工草地中,对土壤耕作、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乃至辽西北建立人工草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人工草地在解决天祝县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中的作用,介绍了一些当地人工种草的适宜草种和品种,提出发展人工草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退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工草地的退化规律及趋势。[方法]以贵州省麦坪基地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40个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优势度、丰富度指数对不同区域的草地植被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人工草地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在羊舍周围因草地被采食较少,退化不严重;在坡顶和山坡上,草地类型向画眉草、毛花雀稗和白茅草地退化;在山坡下平地处,草地类型向茼蒿和双穗雀稗草地退化。[结论]该研究为草地改良和南方放牧型人工草地的高效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工草地以优质和稳定著称,由于长期受"重粮轻草"思想的影响,我国人工草地的建设一直备受阻碍,这也是影响草畜产业化进程的一大因素,人工草地建设亟需提上日程.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切入,就如何强化人工草地建设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以期助推草畜产业化发展,让草畜业逐渐成为现代化前沿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区高原鼠兔洞危害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三江源区果洛州玛沁县矮嵩草草甸和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内高原鼠兔洞周围植被群落的调查和取样,探究了高原鼠兔的活动对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对未退化天然草地植物群落无明显危害,对其他草地的地下生物量也无明显影响;综合地上生物量、高度、盖度与裸地面积,高原鼠兔对2龄人工草地危害最明显,高原鼠兔洞周围的裸地面积由大到小为:2龄人工草地>天然矮嵩草草甸>10龄人工草地>12龄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适合我国热带地区种植的主要牧草品种,全面总结了热带人工草地的建植技术,包括地面处理、种子处理、播种技术及热带人工草地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多伦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开发草地建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带,而且也是重要的经济带。但是,由于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区域土地退化,农牧业生产力低,人民生活贫困。通过对内蒙古多伦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开发草地建设效益分析发现,改良天然草地、多年生人工草地和青贮饲料地的植被地上生物量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在农牧交错带发展高产青贮饲料地和人工草地建设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主要对受蚁包影响的退化草地进行研究,在其建立人工草地以后,分析三年内草地产量、盖度,以便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退化蚁包草地实施重建后,使草地草群结构得以更新,产量和营养价值大幅提高;建成年,提高了草地的生态功能,同时改变了局地小气候,抑制了蚂蚁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产草量大幅增加,使3 000亩退化打草场得到自然修复,而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受蚁包影响的退化草地进行研究,在其建立人工草地以后,分析三年内草地产量、盖度,以便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退化蚁包草地实施重建后,使草地草群结构得以更新,产量和营养价值大幅提高;建成年,提高了草地的生态功能,同时改变了局地小气候,抑制了蚂蚁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产草量大幅增加,使3 000亩退化打草场得到自然修复,而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宁南山区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在阐述宁南山区苜蓿人工草地退化现状、退化后苜蓿地上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苜蓿人工草地退化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