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选取540尾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对其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香菇多糖(Lentinan,LNT)的配合饲料8周。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与MTT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与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以探讨香菇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各水平组均能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且1200~1500mg/kg水平组提高作用极显著(P<0.01);香菇多糖各水平组能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氮呼吸爆发活性,其中600 mg/kg水平组活性显著提高(P<0.05),900~1 500 mg/kg水平组活性提高效果极显著(P<0.01);投喂香菇多糖还能显著提高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且600~1500mg/kg水平组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可见,香菇多糖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颡鱼免疫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猪血多肽对草鱼的免疫增强作用,为进一步推广猪血多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纯化草鱼头肾细胞、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体外暴露在不同质量浓度的猪血多肽(0、10、20、40、80 μg/mL)中作用24 h,然后测定草鱼外周血白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头肾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猪血多肽对草鱼体外培养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猪血多肽体外作用24 h后,有效促进了草鱼体外培养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且以80 μg/mL猪血多肽的增效作用最明显,能极显著促进外周血白细胞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P<0.01),显著提高巨噬细胞氦呼吸爆发活性和头肾细胞SOD活性(P<0.05).[结论]猪血多肽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促进作用,且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实际生产中,可将猪血多肽开发成一种免疫添加剂,以增强水产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2种多糖对鲤鱼离体培养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ercoll密度离心等技术,对鲤鱼的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并离体培养。体外暴露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和香菇多糖(Lentinan,LNT)后,分别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法测定它们对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增殖的影响;NBT(nitroblue tetrazolium)还原法和Griess试剂显色法测定对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暴发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菇多糖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的氧暴发活性,黄芪多糖则没有显著的诱导作用;香菇多糖低浓度时对细胞的氮呼吸暴发活性无显著影响,黄芪多糖能显著诱导氮呼吸暴发活性,随着两者作用浓度的增加均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作用;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都能显著促进鲤鱼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离体培养鲤鱼免疫细胞有明显活性作用,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促进作用,是有潜力的鱼用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4.
皮质醇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Percoll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经含0.1%牛血清的L-15培养液中培养,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超微结构和吞噬作用;采用硝基四氮唑蓝(NBT)与多孔酶标仪检测细胞在佛波豆蔻酸乙酯(PMA)刺激下产生的呼吸爆发,并观察外源皮质醇对黄颡鱼体内外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尾黄颡鱼可分离出1.2-1.6 mL浓度为1&#215;10^7cells/mL的高纯度头肾巨噬细胞;培养3-18 h后,贴壁纯化的头肾巨噬细胞达到95%-98%;分离培养的头肾巨噬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对福尔马林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F-SA)的吞噬率达95%以上。PMA刺激分离的头肾巨噬细胞产生显著的呼吸爆发活动。在较高浓度和较长作用时间情况下,外源皮质醇对黄颡鱼体内外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均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添加浒苔对大菱鲆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浒苔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41.21±0.26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添加0%(对照组,D1)、5%(D2)、10% (D3)、15% (D4)、20%(D5)浒苔粉的饲料进行投喂,在试验开始后14d、28d和42d分别取样,称重测定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离大菱鲆头肾巨噬细胞测定增殖活力、氧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等非特异性免疫力.结果表明,D2和D5试验组的大菱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42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4d、28d和42d,D2试验组的大菱鲆巨噬细胞增殖活力、氧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D3、D4、D5试验组的大菱鲆氧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浒苔粉在养殖前期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添加量在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复合酶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10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饲养异育银鲫(初始重6.7 g左右)56 d后,测定其生长速度,并分析了SOD和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复合酶制剂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大,显著大于对照组,同时该组异育银鲫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脾脏、肝胰脏、头肾SOD活性和血清、头肾、脾脏溶菌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病原性相关分子模式(PAMP)对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与提取的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进行孵育,测定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溶菌酶(LZM)活性和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IL10,CXCL9,MYD88,TLR3和TLR8)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LPS,PGN,LTA,MDP均能显著提高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和LZM活性,同时显著降低SOD和CAT两种抗氧化酶的活性;(2)在LPS和LTA刺激下,8种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IL10,CXCL9,MYD88,TLR3和TLR8均呈显著性上调趋势;在PGN和MDP刺激下,除IL8,CXCL9外,其余6种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均显著性上调。结果表明,4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LPS,PGN,LTA,MDP均能显著影响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和免疫相关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采用51%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团头鲂头肾吞噬细胞,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所分离细胞的显微、超微结构及吞噬作用;以二氢罗丹明(DHR123)为荧光探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在佛波豆蔻酸乙酯(PMA)刺激下产生的呼吸爆发活动;光镜下观察壳聚糖对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细胞具有吞噬细胞(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学及功能特征;3种壳聚糖组(100μg/mL)均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功能,在发荧光细胞比例及细胞发荧光强度上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水溶性壳聚糖组的发荧光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而在细胞发荧光强度上,普通壳聚糖作用相对较高;同时壳寡糖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相似文献   

9.
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测定了淫羊藿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人参皂甙和黄芪皂甙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和脾脏NK细胞活性以及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板蓝根多糖、蜂胶黄酮、人参皂甙均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ConA(刀豆蛋白A)和LPS(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和人参皂甙均能极显著或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NK细胞活性,黄芪多糖、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人参皂甙和淫羊藿多糖、黄芪皂甙极显著或显著增加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结果表明,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的刺激能力,这种刺激能力可以作为筛选免疫增强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揭示高溶解氧对西伯利亚鲟幼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了5个溶氧水平组(为6、8、10、12、14 mg/L),在养殖试验第100 d分析了西伯利亚鲟外周血白细胞的吞噬活力、脾脏细胞吞噬活性、血清与黏液中溶菌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血清杀菌活力。【结果】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杀菌活力、脾脏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和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活力分别在10、10、12 mg/L下达到峰值,而肝脏酸性磷酸酶活力无明显差异,8、10、12、14 mg/L下鲟鱼碱性磷酸酶活力略微低于6 mg/L组。【结论】在6~12 mg/L范围内适当提高溶解氧含量可刺激西伯利亚鲟鱼血清和脾脏的杀菌活力,但肝脏中碱性磷酸酶参与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略微影响。  相似文献   

11.
混种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表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是我国最具入侵性的外来杂草之一,现已在西南大部分地区造成危害。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非洲狗尾草在重度、中度和轻度3个不同入侵程度的土壤和未入侵土壤中单种和混合种植时的表型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混合种植时非洲狗尾草的长势明显强于紫茎泽兰,混种非洲狗尾草可明显降低紫茎泽兰的生长势。混种区的紫茎泽兰株高、节间距、节数、单株叶片数、绿叶率、叶绿素含量和根长均小于单种区,其中株高、节间距和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在非洲狗尾草植株数量3倍于紫茎泽兰时抑制效果最大,紫茎泽兰株高只有其单种的1/3,节间距只有单种的1/2,叶绿素含量不足单种的1/2。对不同入侵类型土壤中的替代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相同种植比例下,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加,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的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在紫茎泽兰与非洲狗尾草等比种植时,重度入侵土壤中的紫茎泽兰节间距和单株叶片数与轻度和中度入侵土壤中的紫茎泽兰节间距和单株叶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轻度入侵土壤中开展紫茎泽兰的牧草替代控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Lentinusedodes(Berk.)Sing.(简称Le)、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c.(简称Ap)及Dictyophoraindusia-ta(Vent.exPers.)Fischer(简称Di)等3种担子菌不同组合处理,研究其对平菇菌糠细胞壁成分及干物质(DM)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Le+Di组合处理后,平菇菌糠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1.83%-12.84%(P<0.05)、33.41%-36.46%(P<0.05)及21.98%-25.67%(P<0.05);DM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提高13.97%-16.35%(P<0.05).Le+Ap、Di+Ap、Le+Di+Ap等组合均不同程度产生拮抗,其中Di+Ap组合拮抗最为明显,使平菇菌糠DM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下降12.27%-18.15%(P<0.05).研究还表明,无论单一菌种,还是组合菌种,菌种接种剂量对处理效果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10只绿孔雀和5只蓝孔雀的mtDNA细胞色素b基因516 bp序列, 结合已发表的孔雀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数据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以雉鸡和家鸡的同源序列为外群,采用NJ法和ME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蓝孔雀群体内遗传差异程度低于绿孔雀,绿孔雀和蓝孔雀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的平均数为21.417,净遗传距离为0.039±0.01,推断出绿孔雀与蓝孔雀的分化时间至少为2.96百万年,从而在分子水平揭示出绿孔雀和蓝孔雀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重建的系统树将所有序列聚为支持率较高的绿孔雀与蓝孔雀2大类群,显示云南的绿孔雀至少存在两种类型,且这两种类型可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而白孔雀和杂色孔雀在分类上则属于蓝孔雀类群。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油棕低温抗性及适应机制,对西双版纳新引油棕品种T1,T2,T3,M1,采用人工低温恒温槽处理离体叶片,测定电解质外渗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结果表明,4个品种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S”形曲线上升,模拟Logistic方程,求出低温半致死温度作为抗寒能力参考指标,其中以T1(-4.11℃)的抗寒性最强,T3(-2.90℃),T2(-0.92℃)次之,M1(2.18℃)抗寒能力最差。冬季常温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相对较高,保护酶活性较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表现较低,保护酶活性则提高,说明低温胁迫诱发了保护酶活性,消除了部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以人参根RNA为模板,根据其他植物HMGR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纯化回收HMGR基因RT-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再转化到JM109大肠杆菌中进行克隆,对阳性克隆菌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人参HMGR核心片段的大小为458bp,与其他植物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依次为杜仲86.1%、南京椴83.8%、长春花83.2%、马铃薯82.5%、苹果82.1%、景烈白兰81.6%、肾叶橐吾81.6%、南苍术81.0%、红豆杉80.4%、水稻80.3%。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不同地区岩白菜中岩白菜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采自云南8个地区的18个岩白菜居群的岩白菜素含量,结果表明:(1) 同一居群的不同器官间岩白菜素含量差异悬殊,根状茎是提取岩白菜素的理想器官;(2) 不同居群的根状茎中的岩白菜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介于9.77%-3.15%之间,丽江玉龙水库居群的根状茎是开发利用岩白菜中岩白菜素的最优种源;(3)不同居群的叶片中的岩白菜素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1.61%~0.55%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鲤(Cyprinus carpil)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将初始体质量为(10025±098)g的健康鲤1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次重复,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对照组),全脂豆粉、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全脂豆粉和去皮豆粕分别替代20%鱼粉蛋白),配制3种等蛋白(36%)、等能(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然后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测定鲤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与淀粉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鲤蛋白酶活力影响不同,对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全脂豆粉组鲤肝胰脏、前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去皮豆粕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大豆蛋白源对鲤肝胰脏和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局部和系统抗性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步诱导和系统诱导法研究了白叶枯病菌非亲和性小种诱导水稻产生的抗性反应,及对亲和性小种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非亲和性小种JXOⅤ可诱导水稻IRBBXa4局部性抗性和系统性抗性的发生,诱导抗性的产生增强了水稻对亲和性小种JXOⅢ侵染的抵抗作用,遏制或缓解了亲和性小种JXOⅢ对水稻IRBBXa4的致病作用。JXOⅤ菌体组份及其培养滤液组份中含有激发子类物质,能诱导水稻IRBBXa4产生局部性抗病反应,此激发子类物质表现出热稳定性,且与harpin(HrpNEa)对水稻及烟草抗性诱导作用的特征类似。JXOⅤ中对水稻抗性的诱导物质仅在活菌与水稻IRBBXa4互作中表现出系统性抗性的诱导作用,而菌体组份及培养滤液组份不具有这种诱导作用。本文探讨了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诱导物质可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AtPIP5K2基因参与拟南芥盐胁迫的调节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不同机制来适应环境中的各种胁迫,如盐碱、干旱等.该研究从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对盐反应不敏感的突变株系eto(enhanced tolerance to osmotic stres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表明eto突变株系早期生长发育对盐胁迫不敏感.TAIL-PCR分析表明eto突变株系中T DNA插入在拟南芥1号染色体上(BAC F3M18的27502位置),位于拟南芥At1g77740基因起始密码子前487 bp处,该基因编码磷脂酰肌醇-4-磷酸 -5-激酶(AtPIP5K2),共分离分析表明T-DNA插入与盐不敏感性紧密连锁.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克隆拟南芥AtPIP5K2基因cDNA,其开放读码框为2 265bp,编码755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PIPK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PIP5K2与植物PIPKs基因氨基酸相似性高达62%~75%,但与其他生物物种PIPKs基因之间的氨基酸相似性仅为33%~37%;AtPIP5K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植物PIPKs基因所具有的高度保守区域“PIPKc"、“MORN repeat".进一步分析表明AtPIP5K2基因在拟南芥根及莲座叶片中表达量较强,并且由于T-DNA的插入,使eto突变株系与野生型相比,其AtPIP5K2基因过量表达,表明AtPIP5K2基因编码的产物可能参与调节拟南芥适应盐胁迫的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